我的日記8篇(精選)
一天終于結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日記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日記 篇1
今天,老師讓我們幾名同學到黑板上演算,我第一個刷刷地做完了,忘記把粉筆放下就回到座位上,下課了,我擺弄著粉筆,仔細看了看粉筆好像比原來變短了許多,我想:粉筆為了我們無私地奉獻著,為了我們學好文化科學知識,從不吝嗇自己的身軀,真是應了那句話:“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確,這就是粉筆的風格。
從粉筆身上,我想起了我們親愛的志愿軍戰士邱少云,在戰場上,敵人從天空中投下一顆燃燒彈,邱少云的身旁立刻著了火,為了不讓軍隊暴露,邱少云把手插入土里,強忍著劇痛,被萬惡的烈火燒身而死;我又想起了“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他們都是奉獻了自己,毫無怨言,這不正是粉筆的.寫照嗎?
所以我們應該向那邱少云和雷鋒學習。要努力學習學好科學文化知識,不記自己得失,要心胸開闊勇于為別人奉獻,做一個為祖國有貢獻的人。
我的日記 篇2
近階段,我迷上了畫漫畫,而且是Q版漫畫,到現在,我已經發明出了我自己的主要漫畫形象。從三年級開始,我就開始創造我的漫畫形象,一直不斷變化,才發展到現在這種程度。
我的漫畫形象是頭大身小的雞崽。大大的雞冠,短短的手臂,閃閃發光的眼睛,我知道只有可愛的漫畫形象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
已經畫了兩年了,我覺得我的小雞形象已經爐火純青了。這時,我突然發現,我的漫畫文字太少,過于單調。這時,一個突發奇想幫助了我。
一次,爸爸買來一本好書,叫《小屁孩日記》,記錄的是一位初中生的生活,幽默趣味,我一看就著了迷。
這天,我又拿起《小屁孩日記》,正當我看得走火入魔時,我注意到這本書是圖文結合的',每頁都有自配的插圖,而且圖畫和文字比例相當,不僅可以起到解釋和說明的作用,還可以直接用來敘事呢!
看到這些插圖,我忽的冒出了一個念頭:我為何不能用我創造的小雞形象去畫我的“繪圖日記”呢?
二話不說,我向爸爸要了一本精致的日記本,把我身邊的家人、同學和朋友都設計成了雞的漫畫形象,還給他們取了好聽的名字,比如爸爸叫詹姆波波,媽媽叫麗麗波波,而同學則以諧音的方法進行描述,取材是我日常的學習生活,再配以幽默的語言文字。
起先,我的小雞日記常常空空蕩蕩的,找不到有趣的事情記錄,后來,我發現只要把每天的事情如實記錄,過段時間去看,都是很有意思的。這些最為平常的記錄卻經常逗得爸爸媽媽忍俊不禁。
經過日夜不斷的堅持以及爸爸媽媽的支持,我畫完了第一冊,并在日記最后一冊寫上“留言板”三個大字,不久便得到許多朋友最最珍貴的好評。
我喜歡畫漫畫,寫繪圖日記,因為它讓我發現生活中的精彩無處不在,它也讓我體會到了創造的無限樂趣。
我的日記 篇3
我王中超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我的“克星”,也許你們會認為那是爸爸媽媽,老師等等兇狠的角色,而我確怕那些微不足道的粒子藥。
我有一個毛病,就是死活都吞不下粒子藥,所以,我生病時,我總是喝著嬰兒吃的沖藥,雖然病是治好了,但是我卻給爸爸媽媽多浪費了一點錢,因為爸爸說:“沖藥是不能吃東西的嬰兒喝的,如果我喝,必須要加量使用。”沒辦法,我也想吃下那顆粒子藥,我也有這樣的勇氣,于是我只好把粒子藥當糖一樣吃了,可是那滋味更不好受,真是生不如死。
這不,不是冤家不聚頭,抬頭不見低頭見,我這兩天咽喉不舒服,醫生給我開了粒子藥,一看到粒子藥,我都快發飆了,這可怎么辦呀!想逃也逃不住,只能乖乖的吃藥了。到了吃藥的時間了,我乖乖地把水裝好,然后提心吊膽拿著粒子藥。殺呀!我用最快的`速度把藥甩到嘴里,咕嚕咕嚕,哈哈!喝完了,哎!其實不是藥,是水。1計劃失敗,2計劃執行,我又把藥放在嘴里叫來叫去,啊!啊!啊!好苦呀……終于,我費了九二二虎之力把藥吃了下去,哎!這種日子,什么是個頭呀!
我的“克星”不好惹呀!
我的日記 篇4
香煙燒得手指感覺到發燙``卻無心丟棄
這是一個傷感的社會!
街頭
街尾
這是一個孤單的年代
身邊
身后
陽光大片大片地灑下來,天高云淡。每個人看起來都是很幸福的樣子。這是一個容易讓人產生懷念的季節,而我每天都是那么卑微的笑著!
從那天開始,我總是很憂郁的過著,好久沒有放縱的笑!覺得自己總是在憂傷中徘徊`
昨天晚上我醉勒,這輩子第2次醉的這么狠,第一次就是那天我們在百度,昨天晚上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家帝,酒醒了小琳睡在我旁邊。我只知道自己醉的那么狠的時候也沒有停止想你,醒了拿起手機看著自己的已發信息,我呆了....一條是發給豆豆的,一條是發給你朋友帝!兩條信息很一樣,全部說的是我對你的感覺!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瘋勒,經常喝酒到了一定的程度是不會再喝,昨天為什么會那么醉。我承認昨天我是在使命的喝酒,因為把我們從認識的那天到現在完完整整想了一遍,心情時好時壞...說真的自己是在帶著情緒喝酒,到最后我唯一記得的是,含著眼淚跟別人對著瓶吹....
醒了...跟小琳聊了會天,心里好亂,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就來上網勒``看著這張藍色天空,情不自禁的又開始想你。腦子想著你,雙手卻拼命的.在鍵盤上敲打``有時候在想,何必這么為難自己,現在我已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子的生活,在渴望什么樣的生活。“只想能和你在一起”
難道?我在你心里就是一味的透明,無論我怎么付出!!
心里沉淀了太多,不知道從何說起。
其實人的生活就是一個夢,有時候我沉溺在夢里不愿意醒來。我在夢里哭了笑了難過了開心了。在這個夢里,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么愛你為什么”!
能給予自己和別人的解釋就是“你就是你,所以那么愛你”。我愛你!不再懷疑……只想對他們和自己說句“我愿意”!!
不知道這么愛你究竟意味著什么,可是我相信,那是在心里一種不變的姿態,比永遠更遠。
淚又落下,我卻沒有動……
雙眼凝視著這片藍色的天,想著那些想和你說的話,流著藍色的斌淚……
20xx-12-24認識!
20xx-03-13癡……
我的日記 篇5
我從小喜歡繪畫,也曾經有過三次參加藝考的經歷,它雖然讓我飽嘗了備考時的艱辛、考試時的緊張以及期待錄取結果時倍受煎熬的那份焦慮,但是,我也真切地享受到了成功時的那份激動與喜悅。更為重要的是,參加藝考的過程,不僅使我逐漸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打下了扎實的專業基礎,同時還具備了健康的心理素質以及面對考試失誤時的那份自信,從而實現了自己童年的夢想。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的喜訊,像一股暖流激蕩著我心存已久的畫家夢。當時,我中學剛畢業,在陜西西部一個偏避貧窮的山村小學當民辦教師。由于沒有專業老師的指導,我很少進行素描、色彩方面的寫生訓練,也難以讀到一些專業理論書籍,只是照著畫冊上的作品反復的依葫蘆畫瓢,不求甚解,只求臨摹的像、畫的好看。因此,第一次參加藝考,就以在西安美術學院的初試時名落孫山而告終。
后來,我得到了啟蒙老師劉中立對我耐心細致地專業輔導,同時,我周圍許多已經大齡的上山下鄉知識青年,他們踴躍參加美術考試的熱情也感染了我、激勵著我。那時候,村子里沒有通電,也沒有自來水,寒冷的冬天是用燃燒廢木塊取暖。在繁忙的教學和班務工作之余,我每天晚上就在光線昏暗、油臭味刺鼻的煤油燈下做習題、畫素描、畫速寫。我吸取了第一次考試失誤的經驗教訓,注重了寫生,更強調了寫生過程中對客觀對象的感受。寫生時,我把觀察理解對象的形體、比例、結構、空間、透視作為重點,并特別注意把對寫生對象的感受、理解與臨摹范畫時汲取到的營養以及技法理論知識等,一起融匯到自己的寫生練習中去,與此同時,合理安排了繪畫練習與文化課復習的時間和次序。終于在1978年,我順利通過了美術專業的初試、復試和文化課考試,以本縣專業課第一名的成績被陜西省鳳翔師范學校美術專業錄取。
雖然說這只是圓了我一個小小的畫家夢,但當時那激動的心情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畢竟,那是我一年來努力的結果,它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1987年的時候,我已經是陜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已有數十幅版面作品在《中國青年報》、《美術教育》雜志、《陜西日報》、《西安晚報》等報刊發表并在省市美展獲獎。這一年,我雖然是很倉促的臨時上陣參加美術高考,卻順利地搭上了一趟美術高考的“末班車”幸運地被西安美術學院師范系錄取。
也許是多年來一直在堅持版畫創作,堅持畫水彩、畫素描和畫速寫的緣故吧,我比較輕松的通過了西安美院比較嚴格的專業初試和復試(全校招收120人,有近4千人報考)。值得一提的是,色彩靜物考試幾乎所有考生都在畫水粉畫,而我卻畫了自己平時喜歡的水彩畫。創作考試的題目是《情趣》,我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憑借我平時搞版畫創作的`功底,很快審題構思,用木炭鉛筆畫了一幅黑白版畫效果的創作試卷。畫面上:在白雪皚皚的農家小院,一條細繩從農家的門縫伸出,連接著院子中間支撐小籮筐的木棍,幾只麻雀在籮筐下覓食,繩子即將就要被藏在屋門后面的小孩拉動,靜靜的小院似乎馬上就要出現一個歡呼雀躍的動人場景。我的這幅創作試卷,后來被當時的師范系主任胡明教授在創作輔導課中,多次作為創作構思的范例。
那年,由于我臨時有了再參加美術高考的沖動,沒想到專業考試還一路順利的通過了,迫使我很倉促地開始了文化課的復習。在只有短短的不足三個月的時間里,我加班加點通讀了與考試科目有關的所有課本,做了大量課后習題、模擬試題和往屆的考試題,對重點內容舉一反三。沒想到,最后文化課成績還超過了錄取線6.1分。
這是我經歷的第三次藝考,雖然是“臨時抱佛腳”,卻意外的達到了預期目的。我覺得在這偶然性的背后,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必然性。假如,沒有我多年來一直堅持版畫創作,堅持平時畫水彩、畫素描和畫速寫所打下的構思構圖能力與造型基礎的話,假如,沒有合理科學的復習方法和我當了幾年小學美術老師所形成的良好心理素質的話,或許現實就會變成另外一種結果。
三次參加藝考的足跡,烙印了我的甜酸苦辣。雖然它早已變成了播種的舊歷,然而,不經意間的翻閱和凝視,生命的意義與生活的快樂,或許就在追求夢想的那個過程,就定格在塵封畫面的每一個色塊中,每一根線條里。
我的日記 篇6
我有一個儲蓄罐,是一只可愛的小豬,里面放著我的零花錢,大多數都是爸爸媽媽給的',還有一些是壓歲錢。爸爸媽媽每天給我一元錢,我會把它放進豬肚子里,讓它吃個飽,要用的時候我會稍微拿一點。不過我現在也學會自己賺點小錢,我會收集自己吃完的飲料瓶,多了就拿去賣,然后把賣到的錢放進小豬肚子里,這樣我的小豬會越來越肥了!
我的日記 篇7
我的文具盒是三年前媽媽在出差時給我買的,雖然它已經“老”了,不能再用了,但我還是十分珍惜它。它還是很好看。
我的文具盒是用鐵皮做成的。拿在手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上面的'畫。左邊有一個趴在地上的大臉花貓,它臉上呈現出一種痛苦的表情,好像是因為剛剛重重地跌倒過的緣故吧。右邊有好幾排英文字母,上面寫的好像是這只貓的自述。雖然不能完全看懂,但是我也能翻譯幾句話。文具盒全身綠色,但因時間長生了銹和我在上面貼了貼畫的緣故,使它變得有一點兒雜亂了。
打開蓋子,里面裝滿了學習用品。文具盒分為上、中、下三層。上面一層“睡著”兩支水筆,一支是藍的,一支是黑的。它們“躺”在一把綠色的鐵質直尺上,一點兒聲音都沒有,好像正在酣睡。中層里“橫”著一個藍色的橡皮,放著兩支短得快不能使用的鉛筆和一支閃亮的紅色水筆。下層因為空間小,就在里面“藏”著一些筆芯。
文具盒雖然是用來供我學習用的,但是這個龐大的盒下,還“躲”著四個小輪子,只要將文具盒輕輕一推,它就能平穩地向前駛去。因為它比較長,再加上下面有“乘客”們便陸續下車,幫助我學習。
我的文具盒給我帶來了歡樂,我愛我的文具盒。
我的日記 篇8
下周的語文課,我們要表演課本劇了,我們小組開完會之后,分派好了角色,于是,我們就要開始準備了,我們小組決定讓我當小稻秧,而且每人回去要做一個頭飾。
我今天放學回家,馬上拿出卡紙、剪刀、雙面膠和繩子,首先,我在卡紙上畫上小稻秧的外形,在畫上眼睛和嘴巴。我把畫好的.小稻秧剪了下來,剪的時候很小心,怕把小稻秧剪壞了。然后我拿出雙面膠把小稻秧貼在另一張卡紙上,把另一張卡紙剪成正方形。最后,我要鉆洞了,可是該用什么鉆好呢?
我想啊,想啊,終于,我有辦法了。我把卡紙對折,用剪刀剪了一個小孔,翻開來一看,果然有一個小洞。我用同樣的方法把另一個洞也剪好了。我拿來繩子,把繩子穿進洞里打個結,把另一頭穿進另一個洞里打個結。可是,節太不勞了,我剛戴上去,它就松掉了。我只好重新打了一個比以前勞很多的結,再戴上去,果然沒掉下來。一個小稻秧頭飾終于做好了,我看著這個漂亮的頭飾,想:不知道其他同學有沒有做好了。
【我的日記】相關文章:
我的日記07-13
我的日記10-08
我的日記04-19
我的日記06-05
我的日記08-03
我的日記07-03
我的日記09-16
我的日記06-30
我的日記06-23
我的日記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