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五年級日記3篇[集合]
一天即將完結,你有什么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日記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日記 篇1
五一節的那天,我一大早被媽媽叫醒了,說是去寧海玩。我一蹦三尺高,狼吞虎咽的吃過早飯跟著媽媽出發了。
首先我們來到第一個景點——伍山石窟。
通過撿票口,我一眼看見了一個塑像,他手里拿著啤酒瓶,酷酷的坐在那里,好像在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們。一路上,我看到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奇形怪狀的石窟。最后,我被一個最大的石窟吸引住了。我問導游:“墻上怎么有這么多深深淺淺的小孔呀?”導游微笑著說:“這是前輩們用錘子敲打而成的。”我看著墻上的小孔,想想那時的前輩們是怎樣用辛勤的汗水跟聰明的智慧來做成這項工作的我真想對他們說一聲你們辛苦了。當我抬頭看窟頂時,我禁不住大喊一聲:“哇!好高啊。”看著窟頂外那藍藍的天空,我有種坐井觀天的感覺。伍山石窟真的好美!
從伍山石窟出來,快到吃中飯的時間了,導游安排我們在景點附近吃了飯,吃完飯,我們匆匆向第二個景點——浙東大峽谷出發了。
聽導游說進大峽谷要通過一條江河。于是,我們坐上了一艘大船出發了。在江河的兩邊是一座座大山,想必這是浙東大峽谷的一部分吧!大概經過半個小時后,我們來到了目的地。從船上下來,我們開始了艱難的旅途。一開始我走的還很輕松,后來感到越來越累了,不停的問媽媽:“到谷底了嗎、到谷底了嗎?”媽媽說應該快到了吧。突然我眼前出現了一片石林,這些石頭有的像海獅、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青蛙,千奇百態。在石林的后面是峽谷的谷底了。
雖然在谷底玩的時間是短促的,但也是我玩的最開心的一個景點了。
五年級日記 篇2
放暑假了,媽媽帶我去龍江參加英語生日會。
我們到了那里,我看到許許多多的小朋友在看動畫片呢。這是,老師來了,給我們唱起來生日歌,我們非常開心。接著老師讓我們做一個游戲。老師說:‘’讓一個女生,一個男生上去。2人把雙手高高舉起,然后剩下的同學 手拉手在一起鉆山洞,誰被捉住了就要換人。“游戲開始了,我們就都跑了起來。老師說:”STOP。“我被捉住了,我換人了,我后面的楊飛翼也被捉住了。
下面老師給我們發了一頂小帽子,小洋燭燈,還拿來三層的蛋糕,老師讓我們手拉手,許一個心愿。開始吃蛋糕了,我們非常興奮,坐在我旁邊的小朋友吃的'滿臉都是。笑的我們樂開了嘴。
要是下次還能來參加生日會,那該多好呀!
五年級日記 篇3
今天,全校師生都非常興奮,非常開心,因為今天要去秋游了,一學期就這一次啊!
一到學校,同學們便七嘴八舌地導論秋游的事情。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不知不覺,出發的時間到了。我們迅速地排好隊,在老師的帶領下,上了秋游的大巴車。同樣是排著整齊的隊伍下車,但這次同學們走的都很快,那輕快的腳步聲中,好像還帶著點焦急和激動。在大巴車上的時候,同學們說得更是沒完沒了。不一會我們便到達目的地了。
我們五年級這次去的是尚湖。雖然,大家都和爸爸媽媽一起來過,但這次是和老師、同學一起游玩,肯定別有一番味道。一進大門,路旁高高的大樹,五彩的花兒,綠油油的小草在風伯伯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好像也很開心我們能來這兒。各種雕塑也在像我們微笑,看到如此美麗的景色,老師也情不自禁的拿出手機,“咔嚓”把這美麗的景色拍了下來。尚湖尚湖沒有湖怎么叫尚湖呢?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了一座又細又長的小橋上,站在這座橋上,四周都是清澈見底的湖水。看,那兒的小魚和小草玩的多開心啊,瞧,湖中間還有一個綠色的小島哩。一陣微風吹來,啊,好涼爽!這是多么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啊!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歡樂谷”,說白了,就是一個特別一點的游樂場。里面有“太空漫步”“神槍手”,碰碰車,套圍游戲------這五顏六色的游樂設施,怪不的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沖進去玩。想挑戰自己的膽量,當然是去鬼屋了。這里的.鬼屋很小,鬼屋里很黑,伸手看不見五指,偶爾也會發出幽藍色的燈光,把鬼屋顯得更恐怖了。走著走著,還會發出鬼屋里有令人害怕的聲音,和嚇人的鬼骷髏,這個鬼屋里還有同學們的驚慌害怕的尖叫聲。克服一重又一重的困難,終于走出了這陰森恐怖的小鬼屋。一想起剛才鬼屋里的情景,就讓人毛骨悚然。接著,我又和好朋友玩了“瘋狂座椅”,真刺激,我們玩了兩次還嫌不夠。
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吃了東西之后又玩了跳跳床,“繩子拉娃娃”。我們還買了漂亮的幸運手鏈和彩帶------
可惜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非常快,老師幫我們五二班拍了一張“全家福”之后,就我們便準備返回學校了。在夕陽的余暉下,同學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尚湖,結束了這次愉快的秋游,結束了這個難忘的一天。
【五年級日記】相關文章:
五年級日記05-30
五年級日記05-26
[精選]五年級日記10-20
五年級日記[經典]09-25
(經典)五年級日記09-25
五年級日記05-15
五年級的日記06-11
五年級日記06-13
【經典】五年級日記08-11
(經典)五年級日記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