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記通用(7篇)
一天終于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也意味著,又要開始寫日記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日記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日記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日記 篇1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是我們廣大婦女的節日,我馬上想到了我的母親。雖然我的母親離開我們已經20年了,但是母親的音容笑貌總浮現在我的眼前。
我母親生育了我們5個子女,她用一生經歷和母愛,無私的奉獻含辛茹苦把我們幾個兒女拉扯大,在我的記憶里,母親好像不知疲倦天天精神飽滿,總有干不完的活生火、做飯、打隔板兒、捺鞋底、針線簸簍不離手,操勞我們這個家,(那時家家有個放針線的簸簍里邊放著線板,線板上纏著青線.藍線.白線.剪子.頂指.皮尺.錐子.勾錐.捻捻轉--挫麻繩用的.蠟.襪板等)把我們的家打掃的干干凈凈。雖然那時家里生活非常困難,家家幾乎都是那樣,每到年底春節前母親都為我們拆補被褥漿補衣服,在寒風刺骨的冬季,在大盆里攢著搓板在冰冷的水里為我們洗衣服,雙手凍得通紅,放在嘴前哈哈熱氣,繼續洗,在微弱的燈光下縫補衣服,哥哥穿著小了,給弟弟改,姐姐穿不了的給妹妹,破了補補,舊了染一染,到了臘月在胡同了經常看到不是黑就是藍的雙手,那肯定就是各家的母親,北京有一句老話:笑臟,笑破,不笑補。那個年代誰不穿帶補丁的衣服,但在補丁上就能看出誰家的母親心靈手巧,褲子膝蓋的補丁方方正正,屁股上的補丁縫的一圈一圈那針腳和縫紉機扎的一樣。
在母親嘴里你不會聽到報怨的話,在母親臉上你看不到疲憊的表情,總是那么慈祥,和藹可親,任勞任怨,母親傳達給我們的總是積極向上明天一定會更好信息。記得上世紀70年代初國家號召“深挖洞,廣積糧”要求人民節約糧食,母親在我們家糧食不夠吃的情況下,每天拿出一碗面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她每天做在前,吃在后,看到我們吃飽了,剩下的她在吃,偶爾家做點好的吃,我們讓媽媽一起吃,她總是說我不愛吃,我不餓,你們吃吧,現在回想起來那是不愛吃,而是舍不得吃,那怕自己忍饑挨餓也讓孩子吃飽,媽媽看著吃飽的孩子高興,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母愛。媽媽為了解決糧食不夠吃的問題,母親晚上下班后帶領我大哥二哥到離我家2里地的農村菜地揀剩菜,回到家將爛扁豆里的豆包出來煮著吃,現在我還能回味那煮豆的味道(可好吃了)。
母親不僅操勞家里的一切,還樂于助人。街坊鄰居那家有事,有求必應是個熱心腸,哪怕家里的事往后在干。也要先幫別人的忙。媽媽講別人求你的事,肯定是有困難,別人有困難,只要求于我們能解決的一定要幫忙。記得有一次半夜醒了,看到母親房間里的燈還亮著,我隔窗看到母親在做棉襖,我問母親明天再做先休息,母親說這是給對門王爺爺做的,明天天冷要趕在早上讓爺爺穿上,母親又一夜沒睡覺。這樣的事情母親經常在做,她用行動教育我要尊敬孝敬老人,母親常說人都有老的時候,當你老了以后你會理解我現在做的。人都要互相關心,做事不要斤斤計較,把方便留給別人,不要怕吃虧,做個好人。對鄰居家的孩子母親如同己出,街坊劉家老二不小心腿摔成骨折母親放下手里的活幫助找車將其送到醫院,還抽時間給他送飯。我問母親非親非故您為什么這樣上心,母親說:“只有你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你好,沒有付出是不會有回報的”。
“吃虧是福”母親的話教育了我,我也看到了母親的收獲,母親的人緣和口碑無論在單位還是鄰居間都非常好,母親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會得到好心人的幫助。由于孩子大了房子不夠住母親在與同事聊天時隨口說了一次,母親的.同事只用一天的時間幫我家蓋了2間(共20平方米)房,解決了我家住房的問題。母親同事的老人生病住院了,她主動承擔起同事的工作并囑咐同事工作的事你不用操心一心照顧好老人。我記得母親工作經常加班加點,但很少聽到她提加班費,她常說共產黨好,沒有共產黨哪有我們現在的安定生活。
母親的一言一行是我工作、生活學習的榜樣,她讓我懂得人的一生要多講奉獻少索取,只要樹立這種信念你永遠覺得生活是幸福的。母親雖然離開我們了,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時在.洗菜.切菜.包餃子.搟皮.等等生活瑣事中,總是有母親身影,讓我回想起母親在世時一天天為我們忙碌的樣子,母親離開我們20年了,我們當兒女的雖然用盡了孝心,也無法留住母親的生命,留下的只是無法挽回的遺憾。現在每當看到你們放假過節時能和父母在一起,有父母在就有家,我們是多么羨慕,你們一定要珍惜著美好的時光孝敬父母,尊敬公婆。常回家看看,盡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尤其是家有年邁父母的同事們,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要留下任何遺憾,當你失去了的時候,才想起那時所做的,已經晚了,留下的只是無法彌補的遺憾,他將伴隨你的終生。這是我們過來人的經歷。
我的日記 篇2
我的家鄉風景如畫,綠樹如茵、是一個有山、有河、有田、有果園的美麗地方。
春天,春姑娘給家鄉穿上綠衣裳,果園百花齊放,光彩奪目;微風輕輕地吹把花香送到每家每戶的門前,柳樹姐姐在風中扭動著細細的腰枝跳著舞,一根根淺綠色的長發隨風飄揚。村里的大人在田里種上禾苗,也把一年的希望寄托在這里。
夏天,家鄉一片深綠。綠油油的禾苗長出禾花來,長長的一串串像黃狗的毛尾巴。深綠的大山上長滿很高草柴,村里的`大人拿著鐮刀刮下草柴挑回家曬干做柴火煮飯。中午村里的姐姐,阿姨們都在清清的河水洗衣服。知了躲在樹上乘涼,還不停地叫著“知了、知了”,嫌熱呢!
秋天,家鄉一片金黃。金黃的稻谷笑彎了腰,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看!黃黃的大芒果,像燈籠一樣的梨子,還有酸甜的桔子。大人們收獲了所有的希望。
冬天,家鄉特別寧靜,小鳥不在飛到你的窗戶叫,北風爺爺總是很勤快地跑來報到,太陽公公好像不喜歡北風爺爺,只要有機會就跑出來和它對抗。雪姐姐看到我們太無聊,就送來朵朵雪花讓我們玩耍。
你說,我的家鄉美嗎?
我的日記 篇3
20xx年8月16日 星期二 天氣:晴
我想,暑假一定很好玩。可是,事與愿違——
作業,把我壓垮
老師說,作業很少,我居然真的相信了。我一看,哇······
作文三十篇,每天讀書三小時,每天做一張數學試卷,每天抄二十行單詞。這,是什么?這,是千斤巨石,把我壓得喘不過氣來;這,是無形枷鎖,把我牢牢地綁住;這,是地獄之鬼,天天讓我生活在“恐懼”之中······我上輩子惹怒老天了嗎?老天為什么要這樣對我?
我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突然,我看見天花板上掉下無數本書,牢牢地壓住我,我無論怎樣掙扎,也動彈不得······
興趣班,將我踩扁
老媽拿來一張傳單,我一看:
本興趣班現正接受報名,地址:xx街xx號
······
下面的.,我一點也看不見,因為老媽已經把我拽上車,帶我到那個興趣班了。
我問老媽要學什么,老媽說:“作文、英語、奧數······”
天哪!我怎么這么命苦呀!!
我凝望著天空,心里想:
這就是暑假嗎??
我的日記 篇4
一、教材分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嶺南版海南省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美術第八冊第九課內容,屬于新課程標準中“綜合·探索”類繪畫創作課型,即“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本課主要是對以前繪畫內容作一個回顧,使學生在鞏固原有繪畫知識的基礎上,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和掌握繪畫日記的特點及繪畫方法,并學會運用繪畫日記記錄每天所發生的有趣、有意義的事情。
2、教學目的: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結合四年級學生特點,本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①知識與技能:
了解繪畫日記的結構特點,并能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②過程與方法:
通過聲音引發的“語、形、色”來描畫記憶,完成日記的內容。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認識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繪畫日記的表現特點及創作方法,并應用到生活當中。
難點:激發學生的記憶和創造思維,引發學生對往日生活的回憶、想象,完成日記的內容,使學生認識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教法運用:
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實踐操作為主線”的教育思想,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身理和心理特點,我將采用啟發式引導教學法為主,以實例為線索,充分運用多媒體、范圖等直觀教具,不斷采用欣賞、啟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結合語文、音樂學科,用音樂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調動學生的感官,學生練習過程中播放一些輕快的音樂,陶冶學生良好的情操,使學生在愉悅的教學環境中感受美、創造美。此外,我還采用師生共評法對作業進行評價,讓學生能夠更充分認識自我,客觀的評價自我,并鞏固所學知識。
三、學法分析:
遵循“學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做到學與練緊密結合。本課運用多媒體展示圖例和進行繪畫過程的演示,采用課堂討論,合作學習等形式,通過比較分析、實踐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掌了解繪畫日記的結構特點,并學會繪畫和運用。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
生:比較感知——激發想象——討論探索——繪畫實踐——情感升華
師:引導觀察——創設情景——啟發點撥——巡視指導——匯總歸納
四、教學程序設計:
新課程標準提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一堂課的每一個環節,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促進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形成創新意識,培養個性。為了優化教學過程,體現學科教學的特點,我設計的教學程序如下:
(一)序幕: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提問導入:“同學們都寫過日記,日記能夠記錄當天發生的有興趣的或感受最深的事情,那么,既然我們都會畫畫,為什么不能給日記配以簡單的'畫面,使日記更直觀、更形象呢?下面請同學們來看一下屏幕。”
(多媒體出示放大的文字日記和繪畫日記的范圖,讓學生觀察。)
2、教師提問:①比較一下這兩幅作品有什么不同?(前者只有文字,后者既有文字又有繪畫)
②這些繪畫是干什么用的?文字內容有哪些?(日期、天氣等)
③哪種日記比較美觀?(繪畫日記)
3、教師小結:文字日記與繪畫日記這兩種方法的共性,也就是目的都是一樣的,但繪畫日記更直觀、更形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繪畫日記。(多媒體出示課題——“我的繪畫日記”)
師:那么,什么能幫助我們回憶起以前的內容呢?我們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少數寂靜無聲的場面,多數都是有聲音相伴的,當我們聽到某種聲音時就會聯想到以前看到或發生的事情,所以這節課我們要通過聽聲音來回憶表現繪畫日記的內容。(多媒體出示——聽聲音畫記憶畫)
(二)展開:情趣教學,激發想象
1、教師播放小朋友唱歌的聲音,提問:“說說是什么聲音?使你聯想到什么場面?”
(多媒體展示 :“聽”字。)
2、教師出示一幅小朋友唱歌圖,提問:“觀察這幅作品,除了繪畫部分以外,還有什么內容?”(還有文字部分)
(多媒體展示:繪畫日記結構:1.繪畫部分2.文字部分)
3、教師再次播放各種聲音國歌聲、笑聲、哭泣聲、雨聲。學生認真聆聽并展開想象。
(多媒體展示 :“想”字。)
4、師生共同討論:當我們聽到其它聲音后你想到了什么?請你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想象好嗎?
(多媒體展示 :“說”字。)
5、教師再次播放音樂并出示一些聽到聲音后學生想到的一些范圖。激發學生想象,并對想象力豐富的學生進行表揚。
(教師運用多媒體創設有聲有畫的情景,學生通過探索討論、合作學習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記憶思維,突出本課的難點。)
6、學生再次討論:
如何表現出自己的想法和畫面呢?
教師出示范圖(唱歌圖),讓學生探索討論,自主合作學習。
7、師:那么我們要如何來作畫呢?
教師出示幾例范圖并出示繪畫步驟:
1)構思畫稿(形象、勻稱)
2)涂上顏色(強調大膽,均勻,整潔)
3)文字說明(日期、天氣、事件、說明要概括,簡單)
(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展示各繪畫圖,動畫出示繪畫步驟并強調注意事項,教師邊講解邊示范繪畫過程,讓學生迅速掌握繪畫方法,突出了本課的重點。)
(三)深入:學生小組創作實踐
1、按4人為一組分組合作繪畫,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畫得又快又好。(注意小組間各人的分工的要明細)
2、學生小組創作教師巡視指導,對構思新穎的小組或個人提出表揚,并展示給同學學習,鼓勵不足的學生。
3、學生創作時播放音樂,并用多媒體再次展示繪畫步驟和一些學生作品供學生參考。
(四)結束:情感升華
1、作業展評。各小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臺展示作品,講解創作的意圖,并通過比較、推薦、自薦、自評、師生互評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對各小組選擇題材有意義、文字與畫面組織有特點、畫面主題突出、表現手法有特色的作品講評。教師小結,并尋找每一幅作品的閃光點,評價以表揚為主,同時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
2、教師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新的方法記日記 ──用繪畫記日記。希望大家在往后的日子里能運用這種新畫法記日記,時時記,天天記,隔天記!
五、板書設計:
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教學內容于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作畫過程與板書相配合,將范圖、多媒體課件相對應,做到和諧一致。
我的日記 篇5
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春游活動。我們去的地點是科技館與博物館。
早上8點40分,我們就出發了,我們先去博物館,我們班里共分成7支小分隊,各看破支參觀,10點半在門口集中,隊員們出發了!
我們隊先來到自然館,我們一進門就看到了巨大的恐龍,我們繼續走著,又發現了強健的.雪豹,美麗的孔雀,我最感興趣的,還是海底生物的標本了,海月水母就像一個熱氣球一樣,真是有趣,后來,我們又去了歷史館,時間一到,我們就向科技館出發了。
科技館里的展館特別多,最吸引我的是一個特別的展館。一進入,就發現面前是一個水工廠,有水車、水槍等,中間有一個水龍頭,水龍頭沒有管子,竟然還在空中漂浮。我們進入一個小房間,里面的房子抖過來了,我吃力的爬上去,一下子就又摔下去了,有一張玻璃桌子,中間是一顆顆泡沫珠子,接著用動物的毛皮在桌子上飛快地擦,泡沫就會浮上來。
這次春游是我最快樂的一次春游了。
我的日記 篇6
我家小花園里種著一盆青椒,它是在我上三年級時,奶奶從市場上買來的。
等我和奶奶一起把種子種下后,我天天給它澆水。
一個月過后,它就長出了大大的、濃綠的葉子。每天清晨,我發現葉子上都會出現一顆顆晶瑩透亮的露珠,美麗極了。我仔細一看,葉子里面出現了一個個可愛的小青椒,它們輕輕撥開葉子,正好奇地探望著外面的世界。
又過了幾個星期,小青椒變成大青椒了,一個個掛滿了枝頭。呀,在綠色的`青椒中,居然還有一個是紅色的,那顏色鮮紅鮮紅的,真像一盞小紅燈籠掛在那兒,好看極了。其實,在我看來,青椒的莖功勞最大,它能夠把上面的葉子和果實撐起來,你說它厲害不?這棵青椒夠頑強的,一天晚上,刮了一陣大風,它的莖都被刮斷了。第二天,奶奶用一根小木棒把它的莖撐起來,它竟又活了過來。
等青椒成熟之后,奶奶把它們都摘下來,做成了一道美味的炒青椒。吃著自己親手種的青椒,我的心里喜滋滋的。
我愛我家的青椒。
我的日記 篇7
在班上,我以前一直是絕對的“大哥大”,考試成績從來都是第一。直到二年級又轉來一個同學,我才明白什么是“競爭的殘酷。”
他叫韓霄。一開始我還只以為他是“小P優”,可一次考試改變了我的想法。他竟然是第一!怎么可能?我立刻警惕起來,同時我也看到了他挑戰的目光。
于是,在這個學期中,我刻苦地學習,除了上課認真聽講,還查資料,做試卷……做能戰勝他的一切準備。終于,又一次決定高低的競爭來了!我揮動神來之筆,胸有成竹地一揮而就。功夫不負有心人,果不其然,我又高居榜首了!可沒想到的是,下一次他又上去了,就這樣,一次又一次起伏,我們互相競爭著,為競爭不懈努力著!
轉眼間,我現在已經五年級了,我和韓霄的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不相上下。回想起來,我們已經“斗”了四年了。當年,我滿懷敵意,可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卻對他心存感謝。因為在不斷的競爭中,我才能磨練自己,才能堅持不懈地去努力,才使自己更加茁壯地成長。沒有和他的競爭,我也許會自高自大,自以為是,會頹廢,使自己失去斗志。所以我很慶幸,也很感謝有這樣一個競爭對手。
感動,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它就是簡單的一句謝謝構成的。就這一聲純潔的謝謝,讓人感受到什么是最誠摯的感情。讓我們毫不吝嗇地對你需要感謝的人說一聲“謝謝!”
【我的日記】相關文章:
我的日記06-30
我的日記07-03
我的日記04-19
我的日記06-05
我的日記08-03
我的日記10-08
我的日記09-16
我的日記07-13
我的日記06-23
我的日記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