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生活日記7篇
一天即將完結,這一天里,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活日記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活日記 篇1
星期天,媽媽帶我去了一趟鄉下,鄉村的景色真是清新自然,令人陶醉。
路的兩旁,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在風中快樂地搖擺,一群蜜蜂在花叢中嗡嗡地鬧著,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小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著,并發出歡快的叫聲,像一首動聽的歌曲,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呢。突然,闖入我們眼簾的是一棵棵大榕樹,榕樹不僅高大挺拔、枝繁葉茂,而且樹冠極大,像一把大傘罩在空中。走近大榕樹,許多老人在樹下乘涼,孩子們在一旁玩游戲,有的在玩捉迷藏,有的蕩秋千,有的滑滑梯,還有的玩蹺蹺板。最有趣的就是玩蹺蹺板的小朋友了,坐在一頭的小朋友使勁一壓,另一頭的小朋友就翹得老高,看起來特別有意思。
這里空氣清新,景色宜人,環境優美,真是個好地方啊!
生活日記 篇2
在生活中總會發生些事,不管是小事還是大事。看,那不是嗎,表姐和表哥打起來了。
我的表姐和表哥好像是一生下來就是一對死對頭,互相看誰都不順眼,只要是一言不合就會打起來,而就在他們打起來的時候或打得不可開膠的時候,作為表姐的`親弟弟的表弟就理所當然的要去幫表姐,而每當這時我和弟弟就會當吃瓜群眾。
瞧,他們那邊的武林大會就要開始了。
只見表姐一招“獅子吼”就讓我們覺得大腦一片空白,而接過表姐那一招的表哥也要發出全力了,只見表哥腿一踢,直踢到表姐身上,讓表姐向后退了兩步,這時,我們這群吃瓜群眾開始喝彩起來:“好!好一招‘旋風踢’!”表姐也發怒了,咬著下嘴唇,拳頭握了起來,對表哥說:“好啊!李家林!”說完就用“少林拳”直打表哥的肚子上。正在這時,表哥一把抓住表姐的手往下一蹲,“掃堂腿”立即打在了表姐的小腿肚上。“撲通!”一聲,表姐坐在了地上,見表姐快要發怒了,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也不好意思再看熱鬧了,忙上前把表姐拉起來,對她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才靜下來,但只有我們熟悉他們的人才知道,這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那僅存有一點的“風平浪靜……”
生活日記 篇3
下過雪后的今天,天上的白毛竟沒了,可是無趣的很。既然天上已不見鵝毛,我也只好在我的生活里找那么幾片雞毛來撣一撣。既是生活瑣事,雞毛自然繁雜,理不亂分不清的,我擷幾片有幾分毛色的雞毛來扯扯。
來這里快一年了,甭管他是一把手、二把手還是不帶手的,也不管他是上級、中級還是沒級的,在食堂打飯還從沒有人插過本姑娘的隊。可是一個禮拜前,也不知是坐在108座交椅里的哪把椅里的哪條漢子竟第一次刷新了我的食堂秩序觀。
飄著菜香,不大的食堂,坐滿了三五成堆的人,像結著小幫派般,吃著笑著,好一副冬日的暖景。我一人單槍匹馬的,瞥著這些看的到、看不到的,熟悉的、陌生的臉,穿過兩扇刷著紅漆的門后,走近了小食堂。在我到消毒柜拿餐具的時候,白色的立式空調,立在腳不遠處發著嗡嗡的聲音,在我抬頭的那刻,腦門處掠過瑟瑟的暖風,更添了一份暖在冬日里那些笑著的臉上。
一切準備妥當,我等著兩個打飯的阿姨打菜。只見一高一矮,都精瘦的樣子。高的,一如既往帶著那一張苦瓜臉;矮的,總如往常般,帶著的口罩掉下了一半。那天也算來的比較晚了,排隊等候的就我一人。正當飯菜要裝滿了2個盤的時候,一張滿是橫肉的人,不知從哪里冒出來了,竟徑直插到我前面。這橫肉臉也不顧我的手還端著餐具的尷尬,不看我也不搭理我,直盯著那兩阿姨說,給我打。喧喧鬧鬧的,我也的確是沒聽清。只見那矮阿姨便遞了我一神色,咕噥了一聲,示意著我拿另一個盤子,我這才知趣地縮回了我的手。
只見那本是打好的菜,這高矮的兩阿姨在和他說笑時,特意的明顯,又為他盤子里添了不少菜。這一唱一和的,令我看的心里著實不得勁。我也就特意往那餐費的簽名表里,深意的瞟一眼去,想看到底是哪尊佛這么大譜。可一眼瞟去,這橫肉臉像是怕他那表里不一的做派讓人看穿了去,合規合距的鬼畫桃符,做賊心虛的嘲諷,竟如此丑陋,我竟無法辨認清。
一分鐘而已,橫肉臉終于端著他的飯菜,滿意的轉過身來,腳下帶風的從我身邊走去。一眼望去,可不一副相貌堂堂的樣子:黑色油亮的發絲,不帶一絲凌亂。一身板正的工作服,從上到下的清一色,理得齊齊整整的,周正的很。別在四角口袋的徽章,也在這黯淡的冬里閃著奪目锃亮的光彩。我滑過他的臉時,這熟悉的眉眼,可不是來過我那好幾次,那個派頭不小的人物。
照說,不逢年不縫節的,我工作的地方,一天到晚也沒多少人。本來根本無需仰仗什么人去插什么隊,也別提要人刻意鞍前馬后的陪襯著辦理都能做妥貼的事。可他大概是仗著他身上那衣服的威風,三番兩次得,沾親帶故的帶過好幾回人來。人到了,他也不問你什么,一副老練的樣子,頤指氣使的神態。全程他也不管你正常的流程,他能簡化了的麻煩,他都托著讓你給干了。這習慣了的,小事一樁的,我也就照做了好幾次。只見,他每次都言笑晏晏,唾沫星子橫飛地和那些人嘮嗑。有時是一副事無巨細周到的模樣,有時是一種給別人幫了忙,不曉得給了多大面子的模樣。往往走的時候,他也只顧他的迎來送往,也不顧跟我說啥謝謝。
原來,插隊這德行,早已是根髓他骨子深處的作風了。身在此種環境下已久,耳濡目染的,豬跑自是見過不少了,本該是不屑于拿來說事的。可是別人不曾做過的事,他就在我眼皮底下毫無節操的做了第一次,再加上那些天衣無縫的迎合做作,的確是惡心到我了,忍不住地便要拿來說說了。
是不是我所遇到的人,都是如此沆瀣一氣呢。那倒不是,大部分人都是人畜無害般,不冷不熱的相處著。而遇到的老楊,是一個例外,他是那種做派里的極致相反的正面人物。
上周末開完會,路過樓梯口時,不怎么熟的'老楊一把叫住了我。他那沾滿了歲月滄桑的臉上,結著褶子,堆滿了舒朗的笑容。這一笑,寒冬里的花,窗外飄著的飛絮,定也是被他這種溫暖給綻開了冬花。他對我說到,小路啊,上月的餐費要交了呢。他剛說完,我很詫異他對我小路的喊法。這種喊法放到社會很普遍,放在這里機構繁雜的,特別是跨了部門,更是被叫的只能用稀缺來形容了。我也怕自己老是忘東忘西,索性的便說,我現在就交給你。
于是,跟在他身后。走近了他的辦公室,五點二十五了,快下班的點,樓道里開始有走動的行色了。他打開他的電腦,許是用了多年,他也可能因為年紀比較大了。彈開Excel表格,手抖擻的,桌面竟出現卡死的幾張一樣的表格。這時,他竟有點歉意的對我說,哎,真是越急越卡啊。你會不會急啊,要急下次交吧。看著他的歉意,我竟有點不習慣。我緊跟著他的話說,不急不急,只是今天沒帶現金,你這可否能微信支付。他說,可以啊,來加我微信。他的微信名,兵人楊某,耿直的就是真名,這確實是有一個當兵人的坦率和實誠,我也才在這時,如此輕巧的第一次,知道了他的名字。轉完賬后,出乎意料的他竟如小雞啄米般,對我重復的說著好幾聲謝謝。搞得我都有點局促,我趕忙拘束的說到,該是謝謝你呢,明明是麻煩你了,領導。他神色不變,依然笑笑的,還是說著他的,謝謝!謝謝。
這聲聲的謝里,我這才想起這是第二次在他這交的餐費。自他上次收過我的餐費,有過一面之交后,每次他若先見到我,他都會笑著主動跟我打招呼。每次見面,他從沒給我高高在上的感覺。不過,不管是在身份還是在身高上,他的確是高過我的,而且還有一種高,更是特別的高,是一個父親般的那種高大,那高大的身影里滿是慈父般的溫暖。
雞毛撣完了,也扯完了,雞毛一直沾在同樣的衣服,同樣的清一色,同樣的四角袋,同樣的徽章。有些人穿著是肅穆、是莊嚴、是正派,穿著穿著,穿出了他的一身正氣;有些人穿著卻是威風、是做態、是顯擺,穿著穿著,穿出了這社會的烏煙瘴氣。
生活日記 篇4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妹妹在玩游戲,看見媽媽在打掃店里的衛生。我對妹妹說:“我們也去幫媽媽打掃衛生吧!”我們來到媽媽跟前,對媽媽說:“媽媽,我們來幫忙吧。”媽媽說:“不用了,我自己就行,別弄臟你們的衣服。”“不會的`,不會的,我們會很小心的。”我向媽媽保證著。媽媽最后同意了。
媽媽給了我和妹妹一人一塊抹布,我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抹布放在水里打濕,然后拿起抹布,就準備往貨架上擦。媽媽一看,馬上叫住我們:“停一停!”
媽媽示范了一下,說:“有水擦貨架會把商品弄濕的,要擰干才能抹,濕布抹完了,還要拿一條干的布抹一遍才算完成。就跟你做作業一樣,從頭開始做起,有些作業題看著容易也要專心,認真做,做完了還要檢查一遍,才算完成,切記馬虎大意。”
原來,看著簡簡單單的事情做起來細節要這么多啊!
生活日記 篇5
就像急切想展開翅膀飛向天空的鳥兒渴望在云里樹間歡快地享受它的自由一樣,五歲了,進了幼稚園.
那是一所尤其普通又簡陋的小學,我們讀書的地方就在那里面.地是泥巴,墻是石灰,這倒不要緊,要緊的是那下雨會漏水的天花板.每每那個時候,本來就用黑土壤鋪成的高低不平的地就滿是雨水洗刷后的泥濘,洼洼畦畦,泛著黑色的光澤.小朋友在地上走,也總是格外小心.在幼稚園的學習環境就是這樣.
即便如此,我依然能感覺到一種孩子才能品嘗得到的快樂與愜意.課余玩耍的時間,我或者和小朋友玩游戲或者獨自一人躲在大樹底下,聽高年級的大姐姐朗誦課文.我不知道她們讀的是什么內容什么意思,我只是在一邊托著下巴安靜地聽著.想她們為什么能讀得好快好流利.每隔幾天,我的老師和別班的老師會一起抬進來那架古老的`棕黃色的腳踏風琴,來給大家上一堂長達一二小時的音樂課.我們不識字,老師就把歌詞抄到黑板上,一字一句地教我們念.我們唱那英的《霧里看花》,唱孟庭葦的《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唱節奏明快的《賣報歌》,《讀書郎》,《小螺號》,唱深情的《媽媽的吻》,也唱那些悲悲的我忘了名兒的曲子......我認真地念歌詞,和大伙兒一起歡唱.那稚嫩稚嫩的童聲在此時此刻便如潮流般忽地涌進我的耳邊,好懷舊好舒心的感覺呵!
也就是在那一刻起,我悄悄愛上了音樂.也許是與生懼來的,也許又是音樂的美妙激發了我的音樂細胞,我對音樂有著那種癡癡的迷戀和向往……
生活日記 篇6
我每天晚上回來,都先要把鬧鐘定到第二早七點半,這已成了習慣,和天天要吃飯一樣的習慣。可是這幾天我的鬧鐘不管用了,不是它不按時叫我也不是它叫了我賴床不起,而是每早七點二十分我都會在一段美妙的音樂聲中自然蘇醒,就像過了冬天的小麥在春光明媚的時候伸一伸懶腰就醒了。
我樓下幾十米外是一所小學,透過窗戶可以看見白色的五層教學大樓和一片有著弧形跑道、草坪、幾個籃球架的操場。可惜我是聽不到娃娃們的讀書聲和嬉戲打鬧聲,因為我要按時上班。學校教務室里的高音喇叭每天準時播放那首《相親相愛》,這是早讀前的`一段音樂,播完后就要正式開始一天的課程。歌聲響起時,我就在朦朧中聽著,在最后一句唱完的時候我就一骨碌爬起來了,然后順手把鬧鐘取消,以免聽到那突然的一聲,嚇死不少細胞。
這首歌已經放了很長時間了,希望校長明天換個好聽的新歌!
生活日記 篇7
隨著年齡的增長,假日,常常是在作業中度過的。唯獨,那一個別樣的假日。
那個假日,與其說是和朋友玩樂,倒不如說是與樹共住。
暑假是快樂也是漫長的,但有時也會感到無聊。炎炎夏日,躲在樹下玩玩泥沙,這對于孩子來說,是再愜意不過的。在那個肆無忌憚的年齡,自然是想到什么便干什么了。說干就干。我立馬約上了一個伙伴,說好一塊去那棵大樹下玩。女孩子間就玩起了“過家家”。
沙子是飯,樹葉是菜,地上撿的樹枝就成了筷子。說來也巧,那棵大樹中有一個樹洞,于是就成了我們的水池。玩膩了,坐在樹下乘乘涼,休息休息。可“家”里只有我們兩個“姐妹”,沒啥人,顯得孤苦伶仃,咋辦呢?認個媽媽吧!你可能做夢也想不到,我們認大樹為媽媽了。說來真是好笑,自從那以后,便天天來給“媽媽”帶“吃”的.,有時甚至玩起了祭拜。
除此之外,樹下的小動物也是我們忠實的玩伴。
小螞蟻們,西瓜蟲們,總會被我們挖出來,不停地逗它們。又一次,我們掘地三尺也沒有發現小蟲子的蹤影,大概是被我們挖怕了吧。正郁悶時,發現口袋里有一顆水果糖,于是就咬碎了扔在地上,等著螞蟻來搬家。而我呢?就呆在樹下等,竟打起哈欠哩。幸好我那伙伴及時把我搖醒,不然就要錯過螞蟻搬家這樣的好事了。一只螞蟻雖然搬不動,但一群螞蟻卻能夠輕而易舉的將那顆糖搬動。螞蟻都如此努力,況且人呢!
那個暑假的后幾天,我沒有再瘋玩。而是搬了一張小板凳放在樹下,拿一本故事書,和朋友一塊聊天,互相講故事。雖然一篇故事把我倆難倒了,不過互幫互助,還是支支吾吾的講完了整個故事。
而現在,水泥澆鑄的日子里,那棵樹下早已挖不到小蟲子了。那棵曾經被視為“媽媽”的樹,周圍已經滿是水泥了。
不過,樹洞仍在,樹依舊繁茂,或許在沒有那個別樣的假日了……
友誼卻還在,別樣的假日,幸福的記憶,一直一直,都在。
【生活日記】相關文章:
生活日記02-02
生活日記(精選)07-29
生活日記【經典】08-30
生活日記(經典)09-11
生活日記(經典)09-14
【經典】生活日記08-18
生活日記(精選)09-03
(精選)生活日記08-08
(經典)生活日記08-05
(精選)生活日記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