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日記[優秀]
一天即將過去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日記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日記 篇1
我的家鄉在湖北咸豐縣,那裡很美,尤其是家鄉白虎山的春天更是讓人流連忘返……,春天來了,春姑娘給白虎山披上一件漂亮的春裝。
放眼望去,白虎山滿山遍野都是梨花,如果你稍微不注意就以為是昨天才下了一場大雪,把梨樹蓋上了一床雪毯呢,再仔細一看,梨花姿態萬千,有的全開了,有的才開出兩叁瓣就像是頑皮的孩子裂開嘴逗樂呢,有的還是花骨朵,就像是一顆顆珍珠綴滿枝頭,一陣微風吹過,一股淡淡的香氣迎面撲來。
近看梨花它形態各異,上面的花有四五片花瓣圍繞著嫩黃色的花蕊,我用手輕輕地摸了一下,嫩嫩的舒服極了!我低頭一看,呀,小螞蟻們把地上的花瓣當作了白色的運動場,毛毛蟲把地上的花瓣當作了雪白的搖籃。
我想秋天的.時候,這些梨樹肯定會讓農民伯伯收到可口的梨子,也會給農民伯伯們帶來財富和快樂!
啊!我愛這美麗的梨花,我更愛我的家鄉!
三年級日記 篇2
20xx年10月13日,是我興、最激動、最難忘的大好日子,我將永遠銘記在心中。
這一天,我們三年級的同學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是:一位四年級的'大姐姐拿著鮮艷的紅領巾來到了我的面前,給我戴上了夢寐以求的紅領巾。接著,我們舉著手在隊旗下莊嚴地宣誓。看著鮮艷的紅領巾飄在我的胸前,我覺得好自豪、好光榮。
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革命烈士用鮮血染紅的。我每天都戴著紅領巾去上學,時刻不忘記自己是一名少先隊員。我要好好愛護紅領巾,讓它永遠干干凈凈、漂漂亮亮地在我的胸前飄揚。
我更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共產主義接班人。
三年級日記 篇3
今天我們書法老師讓我們玩兒誰是臥底游戲。老師給我發了一個紙條上面寫著保安,游戲開始了.我先描述了一個是一種職業,有一個人了描述晚上行動的我和其他人都感覺是他,于是都投了他但他不是臥底,第二輪的'時候,又有一個人說那個人一般都有槍,我懷疑別人的都是警察,于是就往警察那里說一般都是男的然后我就一直蒙混著,別人都沒投掉我,最后我贏了,原來其他人的都是警察。
三年級日記 篇4
在我的童年里,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情,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那次與眾不同的放風箏經歷。別人放風箏是悠哉悠哉、休閑式的放,而我們那天真可謂是“與風pk”!大概是我上二、三年級的時候的一個雙休日,我和爸爸來到學校操場里放風箏,那天風相當的大(據我所猜,至少有6、7級),我們的.耳邊到處是風的呼嘯聲,我和爸爸和對方說話必須用特大聲音,而且盡量不張嘴,以免進滿嘴的沙子。
進學校,風變得更大,就連把風箏拿出來都難,剛一拿出來,那風箏就隨著風勢拼命地向西邊的飛,我爸爸這個大力士和風開始pk!如果不是爸爸使勁按住那風箏,估計它就會失去控制、不顧一切的飛向西邊,直到把風箏線扯斷。我和爸爸小心翼翼的放開風箏線,只見風箏在這大風的作用下,一下子從我們手里“掙脫”出去飛向天空。我看爸爸用全力緊緊地抓住風箏線,控制著風箏的方向。風越來越大,我看到爸爸的腳底在打滑,我連忙去幫忙,一直扯著爸爸,我敢打賭,如果這風再大一點點,我和爸爸一定會嘗到不用做飛機也可以飛的感覺,我心里真擔心爸爸會被“瘋狂”的風箏扯到天上去!
有風的幫助,風箏囂張的飛向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我們都不知道怎么把它收回來,我不由自主的感嘆一聲:“怎么偏偏碰上這種天氣呀!”這風箏好像聽到我說話,又漸漸飄回來,我剛要歡呼,誰知風箏又晃晃悠悠的扎進學校后邊平房的房頂上。我和爸爸不得不去那一排平房里,挨個查看風箏的“下落”,找半天,才費九牛二虎之力把風箏從房頂上拿下來,此時,你如再看看我和爸爸,非得笑死不可:身上都是灰,臉上黑一道白一道的,好像剛從煤堆里出來,樣子狼狽極!如果能把我們倆的“光輝形象”記錄下來,一定會載入我們家“家史”。以后,我幾乎不在這種大風的日子放風箏,但那次難忘而有趣放風箏的經歷,我想我一定會永生難忘的!
三年級日記 篇5
今天是大年初一,在農村傳統中早上是要吃餃子的。
我一起床,就看見奶奶在和面。說要包餃子。我看著他們,很有趣,還很簡單。我也包了起來,這看似簡單,做起來卻很難。餡太多了,煮時會帶出來。餡太少了,不好看,吃時沒味。
傳說餃子是這樣來的: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這種食俗呢?相傳南陽醫圣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 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 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服食后,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 “,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包餃子也已成為中國的一項傳統的風俗。
三年級日記 篇6
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到了,按照中國的傳統文化,三十的晚飯是餃子。
吃過午飯,奶奶就開始和面、調餃子餡。接著,我們開始包餃子。我和奶奶負責搟皮,媽媽和姑姑負責包餃子。只見奶奶左手拿著小面團,右手拿著搟面杖,左手一壓,右手連搟幾下,一個漂亮的餃子 皮就搟好了。奶奶告訴我,餃子皮要中間厚,邊緣薄,這樣包出的'餃子才好吃。我按照奶奶搟皮的方法,拿著小面團搟了一個漂亮的餃子皮。媽媽和姑姑包的餃子像一個個大肚子將軍一樣整整齊齊地立 在板子上。
餃子包好后,奶奶在廚房煮餃子,我了爺爺下樓放鞭炮。餃子煮好了,奶奶把香噴噴的餃子端上桌,吃著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心里美滋滋的。
三年級日記 篇7
今天我發現自從“魚小姐”和“金先生”分居后,“魚小姐”開始變得很虛弱,甚至連呼吸都很困難,就要死了!
我非常難過,我一直在盯著她看,她好像知道我在她身邊,她不停地掙扎,好像苦苦哀求我說;“快快救救我吧,我不知道怎么辦,只好向鄰居求救,鄰居向水里撒了點鹽,她好像有點好些。但我心里好受些。突然,她又掙扎起來,一會安靜下來了,我發現她死了,我傷心地哭了。我把她從魚缸里仔細地撈了出來,把她埋在了花園里,希望她能幫助花開得更艷。
【三年級日記】相關文章:
三年級日記06-12
三年級的日記07-20
三年級日記[經典]07-20
三年級日記【精選】08-12
三年級的日記【精選】08-30
三年級日記(經典)08-30
(精選)三年級的日記08-31
三年級的日記(經典)08-30
三年級日記(經典)09-23
三年級的日記(精選)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