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記錦集[8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這也意味著,又要開始寫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活日記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活日記 篇1
今天媽媽帶我去生態園去玩。生態園很大,很美,有竹園、梅園,有五顏六色的花兒、碧綠的草坪,還有沙灘和變幻的噴泉。公園里的`人很多,特別是小孩子。只見他們在沙灘上追逐嬉鬧,到處是歡樂的笑聲。
媽媽還帶我去騎了小車子,我在過道上開心地騎來騎去,非常好玩。
今天雖然玩得很累,但是我很開心。
生活日記 篇2
今天,媽媽帶我去買衣服。
回來的時侯,我和媽媽都口渴了,外面也沒有賣水的。走著走著我們突然我看見手表專柜后面有一個飲水機,媽媽叫我去向阿姨要水,我不敢去,然后媽媽支持我,這時我又想到了“勇者不巨”這句名言,我就去問了,可是阿姨說:“我現在很忙沒法給我倒水。”后來我又去問隔壁的一位阿姨她給我倒了水。我說了一聲:“謝謝!
回到家媽媽夸我是一位勇者。
今天,媽媽買了一臺大冰箱。
那個冰箱的'名字叫“美的”。它外面是白色的,一共有兩扇小門。上面一扇小門里面是冷藏的,它有兩個特別的地方,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里面有一盞小燈,每當我們打開門的時候那個小燈泡就會亮起來。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它有兩個象抽屜形狀的盒子。里面放著爸爸愛喝的“青島啤酒”,媽媽愛吃的“酸菜魚”,我愛吃的肉﹑西瓜﹑葡萄﹑果汁……下面一扇小門是冷凍的。里面放著冰激凌,北極蝦,包子……
生活日記 篇3
今年的七月底,我參加了丁當書屋舉辦的夏令營,我在那里學會了自理生活,比如洗衣服、疊被子;學會了野外生活,比如生活煮飯,搭帳篷;學會了吃苦,比如野外露營步行12公里,時間2小時;觀察到繽紛多樣的大自然,比如全身綠油油的'青蛙,會發光的螢火蟲。
夏令營中我最難忘的事情是上面我說過的野外露營和夏令營頭尾兩天的親自活動,F在,我來講講野外露營的事情吧。那天,我們走得不是普通的路,而是兩旁都是密密麻麻的草叢山路,我們腳下的路不是石級,而是土坡,我們還爬了上面長滿青苔的大石頭,我摔了一跤,我從地上爬起來,忍著疼痛,繼續走路。經過漫長的2小時,我終于來了12公里外的露營地。我發現福州就在山腳下,我好像看到了爸爸媽媽。晚上,我們一群小朋友在老師帶領下,搭起來帳篷,生生火做飯,小狗“土豆”在我們旁邊歡蹦亂跳,愉快的野外。
我很喜歡夏令營輕松、快樂的日子。
生活日記 篇4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就是初三了。都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可進入初三的我卻深深感到:初三是一本書,博大而厚重;初三是一支曲,難識又難譜;初三是一首詩,深沉而含蓄;初三是一首歌,難學還難唱。
初三了,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家長們的叮嚀囑咐,像風,像雨,又像云,飄在耳邊,飄在教室,飄在我們的心空。
初三了,沒有了初一時候的天真無憂,沒有了初二時的滿不在乎,收斂了綠茵場上的摸爬滾打,藏起了捧在手里的唐詩宋詞,告別了自由自在的雙休時刻
本想再一次走進開闊的操場,拉起跳繩,與同學們一起享受跳躍的快樂;本想再一次拿起話筒,伴隨著音樂縱情歌唱可是,初三了!
是啊,初三了,父母嘴邊的'囑咐與期盼,成了敲擊我們人生的鍵盤;老師苦口婆心的叮嚀與告誡,成了掌控我們命運的鼠標;親戚朋友熱情的關注與呵護,成了我們廢寢忘食的座右銘
初三了,于是桌上的書堆成了高山“神龍架”,各科作業烏云般卷來,各種考試潮水涌來,于是就有了我們這些“莘莘學子”的《虞美人·初三》:“老師拖堂何時了,作業知多少?近來老師常發瘋,作業如山寫到月當空。近視眼鏡應猶在,只是度數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秋雨綿綿滴無休!”于是就有了語文老師的《如夢令·勸學》:“嘗記考試結束,惶惶不敢歸宿,錯題多無數。傷心絕望無助,痛苦,痛苦,乃知懶惰所誤!
初三了,于是我們就有了日漸沉重的責任,日漸成熟的思想,于是就缺少了這個年齡該有的歡聲和笑語。
初三了,所有的一切對我們來說都顯得無比珍貴,親情、友情、師生情,都融入了我們奮力拼搏的字里行間。
初三了,我們如同游進江河的魚,紛紛扎入了浩瀚的書海。終于,我們漸漸讀懂了這首深沉含蓄的詩;終于,我們會唱初三這首歌了:初三的旋律時而舒緩時而急驟,初三的樂章時而深沉時而高亢,然而,它的主題卻始終清亮而雋永
哦!我們的初三啊,一部厚重的書、含蓄的詩;一支悠揚的曲,動人的歌!
生活日記 篇5
應對自然氣候的惡化,于是人們從日常的行為開始保護地球家園――開始了低碳生活。
“叮呤呤!,隨著一陣清脆悅耳的鈴聲,睜開朦朧的睡眼,期望的晨曦射進窗戶―――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早上的洗漱穿戴一如既往,但洗臉刷牙的水用得少了,只為節約水資源;此時背上書包,和走下樓,鉆進小汽車里送上學,們家的小汽車不再是加油的汽車,而是環保的加氣汽車,能夠減少碳排量。跨入校門,歡聲笑語依舊,空調等大功率用電設備已閑置多時,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的太陽能取暖設備,就連電燈用的電也是用的風能電力。
放學了,校門外很是喧鬧。以前的零食小攤已不復存在,因為同學們為了保護環境已不吃零食了,因為零食在制作過程中會有超多的碳排出。
回到家,迅速地做完作業,和其他同學一樣為了不熬夜,少開電燈節約用電。
鬧鐘也是用帶發條的那種代替電池的那種,因為制造過程中產生很多碳,廢舊的電池也對地球土壤成份具有很大的破壞作用。
吃晚飯時燉肉用的酒精爐燒的是用麥秸等原料制作的生物酒精,電視機也集中到一齊看,有時會因為頻道的喜好產生分歧,但為了節約用電,還是透過民主的舉手表決方式,此時少數服從多數來決定。
地球,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都愛護著您,唯一的期望就是讓您斑駁的面龐重新光彩照人,不再有吞噬人類的海嘯地震,空氣能夠清新起來,天空能夠湛藍起來,大地能夠綠化起來,構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生活日記 篇6
今天下午,天氣很好,太陽照的身上暖陽陽的。這是我們參加的第一次越野賽,我們都很激動。我們班準備跑越野賽的運動員們,在跑越野賽前老師教他們跑前熱身操,這樣他們在跑越野賽的時候就不容易受傷了。大家努力的跑,爭取得第一名,在旁邊觀看的同學大聲地喊加油,運動員們聽見我們喊加油聲就跑得更快了。大家跑完了越野賽,老師給小運動員們發了獎品。
后來是我們的跑折返跑接力的.人,他們跑得可快了,一眨眼的工夫就跑完了。回到教室老師給我們說:“今天女生跑的快,男生跑得有點慢,所以男生要加油!”然后老師給參加過越野賽的同學發了棒棒糖,我們今天過的真開心!
生活日記 篇7
少年時代的我們,生活在別處。法國詩人蘭德的那句名言,米蘭·昆德拉的同名小說,就是青春時代的一個最好見證和概括。誰沒有一個浪跡天涯的夢啊,又有小說家們做指引,比如金庸構筑的武俠夢,瓊瑤構筑的愛情夢。別嘲笑一個凡夫俗子做白日夢,這實在是世人的天性:正因為自己在現實中相貌普通、際遇平凡,在都市的洪流中忙亂掙扎,所以才存著一個個綺麗的夢,有艷遇、有奇遇,成功在無心的發現中唾手可得,得意、失意時,身邊都有花樣女子做伴。這樣的夢里,傳奇與溫情一樣不少。
對于一個充滿憧憬的年輕人來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真正的生活總是在別處,總有對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想像。原處,是身邊狹窄、平庸、實在的日常生活,被每天的衣食住行所填滿,枯燥乏味、毫無色彩,正是為了逃脫惱人的`生存現實,人們才賦予自己激情和夢想,向往遠處。而平靜和孤寂,只屬于日暮黃昏。
曾經看過一個《紅樓夢》的結局。不是黛死釵嫁,寶玉出家,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凈,而是湘云為丐、寶玉做更夫,雪夜重逢,結為夫婦。張愛玲說她看了這個舊時真本,感覺“石破天驚,云垂海立”,是啊,永遠不能忘記這樣的《紅樓夢》,那樣的寶玉、湘云讓人黯然:生活已然那樣不堪,最愛最眷戀的人已經遠去,為什么不去死,不化煙化灰,飄然而去?一定要茍且活著,讓生命不再純粹絕決,而非要那么瑣碎悲哀,充滿無奈的煙火氣。
但成年后,經歷過職場,經歷過一些世事人情之后,我們會發現,那才是真正的《紅樓夢》,人生就是如此:生活其實在原處。世界真小,才是我們常常發出的感慨,人情世故的冷暖,才是我們常常要琢磨的課題。而真正的人生智慧,也不是大起大落,大開大合,而是能讓平庸凡俗的生活開出花兒來,變得多姿多彩。
真正的貴族,其實是精神上的一種氣韻,一種審美化的人生態度,有詩詞、丹青、音韻和各種愛好潤澤,外在的物質生活才能給予人幸福感。縱使世事無情,能奪去所有外在的東西,財產、地位、容身之地,但奪不去的是永遠能在生活中發現美、發現樂趣的精神。平凡困苦的生活里,還能給自己一個潔凈的環境;擁擠掙扎的境遇里,還能保有一顆溫和高貴的心,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大智慧。能夠體會生活在原處,是我們成熟的一種標志。(陳 艷 濤)
生活日記 篇8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萬松山登山,媽媽開車我們出發了、開了隆山路很急阻了一會兒就到了,那里正好有登山比賽,我們也湊熱鬧一起登了,很快被他們給落下了,媽媽說;算了我們自己登吧,到了半山腰去練了一會兒健身,好了繼續登到山頂上休息一會兒就下山了。我跟媽媽說下 星期六還要去,今天我們玩的真高興。
【生活日記】相關文章:
生活日記02-02
生活日記(精選)07-29
生活日記【經典】08-30
生活日記(經典)09-11
生活日記(經典)09-14
【經典】生活日記08-18
生活日記(精選)09-03
(精選)生活日記08-08
(經典)生活日記08-05
(精選)生活日記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