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日記優秀(5篇)
一天終于結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獲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日記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長日記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成長日記 篇1
淚水總是把我們鎖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這個空間,是黑色,黑伸手不見五指,而且是一個沼澤,如果你不盡快想辦法從中出來,你將會越陷越深。可外人永遠不能打開,唯一鑰匙,是你自己。
只有自己,解開了你的心結,才能打開那把無形的鎖,將你從那個空間內解救出來。當你從中走出時,才看明白了,那個空間,是自己將自己鎖進去的,而空間的出口,只需要一把叫“釋懷”的鑰匙來開啟。你走出空間,面對外面的的世界的第一刻時,你會看到腳下有一張紙。紙上寫著:“又一次的成長……”
當我們走過狂歡時,笑聲變成了我們的外套,把我們變成了笑容的顏色,變成那種火紅火紅的色彩。可誰會料想到,這種火紅,也帶著足以讓人遍體鱗傷的.能力。當你歡笑時,也要時刻收斂著自己,因為,隱藏在你笑容里的那個小惡魔,正在隨時隨地的找著你的缺口,好給你致命的一擊。那個小惡魔的隱身術很高明,你很難發現他。但是,如果你已經見識到他的厲害,那就可以發現他了。每當你發現他,并有所收斂時,他會很無奈地走過來,向你遞一張小小的卡片,卡片上寫著:“成長的痕跡……”
當我們走過寂寞時,耳畔會響起一陣滄桑的歌聲。歌聲輕輕地,狠狠地,是那么殘忍,讓人忍不住淚流成河;歌聲溫柔的,瘋狂的,悲傷愈來愈深刻,鐫刻在心底的最深處。那陣歌聲誰都沒有辦法讓她停止,只有任憑她自己消失。消失后,慢慢在心中浮現出的,是成長的樂章……
成長日記 篇2
轉眼,大一生活就成了歷史。
一年前,我邁入北大校門時,那份欣喜、那份憧憬,曾讓我升出幾分自豪。
走進昏暗的宿舍樓,方知這里的生活竟然遠離現代:狹小的寢室幾人共住,酷暑時悶熱 難當;喝開水要到百米外的水房去打;每到傍晚,電話亭前排著長蛇般的隊伍;圖書館里的 自習座位“寸土寸金”……這哪里是我心中的北大?(jachal語:還是西南財大好啊!)
然而,當我面對眾多先生、學者,當我拿著老師們開列的一長串書單,我慚愧了。我不 該把眼光停留在物質條件上。當社會上一些人物欲膨脹時,北大的許多人文學者,知名教授 卻甘于清貧,固守學術領域,無怨無悔地在自己的精神領地默默耕耘、探求真理,中科院院 士高小霞先生,生前為希望工程捐助巨款,去世時卻找不到一件象樣的衣服;國學大師季羨 林先生,永遠穿樸素的中山裝,看上去就是一位普通和善的鄰家爺爺……先生們的人格魅力 讓我感到在這座精神的家園里獻身自己鐘愛的事業永遠勝過物質上的富有。
夜晚,我在黑暗中望著燈火通明的自習樓,那里,點燃的是莘莘學子的智慧之光。聽師 哥師姐們說,在北大念中文不僅需要才氣,更需要修遠、隱忍和耐心,同學間不光是心智上 的較量,還有體能上的`競爭……
難忘散文作家余秋雨先生和史學家朱孝遠先生的講座。余秋雨先生在課堂上妙語珠璣迭 出,他在中國歷史文化的進程與文化走向的探索中表現出的哲學思辨色彩,博得陣陣掌聲。 下課后,從教室至食堂再到宿舍,到處都在談論著余先生刮起的尋求“文化苦旅”的旋風。
朱孝遠先生似乎很吝嗇自己的語言,每句話都是濃縮了的精華:“用身體去讀書,得到 的是知識;用頭腦去讀書,得到的是理性;用心靈去讀書,得到的是體悟和感受。”“戰爭 把一切都濃縮了,使好的更好,壞的更壞。”簡潔的話語,提煉出對讀書的不同層次的思考 。精神的魅力在這里放射著懾人心魄的光焰,只要你置身其中,便會覺得自己的靈魂在高處 ,體驗到激情在撞擊。這堂講座,我把心、腦、手的功能發揮到極限,在本子上走筆如飛。
當然學習當中也不乏樂趣。北大的文科生和理科生在一起上公共課時,似乎總不忘表現自身的優勢,認為自己是最好的。由此而引發文、理科生之間的唇槍舌戰常常令人捧腹大笑 。然而,能言善辯畢竟不是理科生的強項,每當文科生占了上風,我們都要高興好一陣子。 有一次公共課前,理科生對我們文科生說:“理科的書你們看不懂,可是你們文科的書我們 都能看懂。”說完,滿臉的驕傲。偶而,理科生也求我們為之推敲論文、準備答辯詞。每逢 這時,他們就一掃往日的高傲,變得十分謙虛。當然,文科生在得到了精神上的“勝利”之 后,會有求必應的。
讀書、思考、寫作,這就是我在燕園的生活,忙碌、充實,卻也不乏疲憊。在這一年當 中,我感受到了在北大讀書的份量,學會了用最短的時間做最有效的事,知道了文學概論的 課后閱讀和論文的求異思維并不象隨意寫作那樣輕松……在如此的生活中,我走過了大一。 而無論是讀還是寫,都是在積淀自我。
走過大一,多了一份沉靜,多了一份思索,也多了一份坦然與平和。不再渴望轟轟烈烈 ,不再遙想明日輝煌,重要的是過好每一個今天。于是,我不停地追趕新一輪的太陽。我想 ,未來的風景一定很美。
成長日記 篇3
你那時還只是個永遠跑第四的男孩,而如今卻成為了令人矚目的成為別人口中傳奇的少年。你那時膽怯而不敢拋頭露面,連別人喜歡你這件事都會讓你哭泣。而現在,你連自戀耍酷都那么明目張膽。
你依舊是自己,只是不經意間竟成了傳奇。
尚記得你讀小學時,那么熱衷于籃球,但是在籃球比賽時,卻沒有你的份,你只好獨自一人在旁邊看著,手一直扯著衣服,沮喪、緊張溢滿了你的'整張臉。他們不了解你,你可以將乒乓球打得似戲,使偶然間看到的我,愣了神。
現在,你經過在柳州三年的磨練再回到鹿寨這座小城,不需你表露什么,他們早已將你如神般供仰,你再也不是當年那怯懦的男孩,你是不負眾望的令人著迷的少年。
你可以盡情的在球場上運你的籃球,那球場早已被你征服;你可以輕輕松松的沖過終點線,享受紅布被你所掙脫的瞬間,因為跑道早已被你所駕馭。你的舉手投足間都會使她們議論紛紛。
她們說你是傳奇,她們把你當做歌般傳唱,四處都是你的事跡。
而你只是少年,一個十六歲的安靜的少年。
僅此而已。
成長日記 篇4
今年的讀書節和去年的讀書節,我都借了李鎮西老師主編的“新教師成長日記”叢書,一本是劉國營寫的《情到深處》,一本鐵皮鼓寫的《冬去春又來》,讀了很有啟發,由于去年沒有看完就還上了,因此這次又借來看了,并且堅持每天晚上睡覺前看半個小時,20多天過去了,兩本書快看完了,真是受益匪淺。“新教師成長日記”叢書的作者,都是沒有什么“知名度”(至少寫書的時候還沒有)的普通老師,劉國營老師才是畢業剛5年的地理老師,正在送第一屆高三畢業班,他們現在所帶的班級可能也還談不上是通常意義上的“優秀班集體”,書中展示的是這些老師成長的艱辛而富有探索意義的“過程”,而不是“功成名就”的“結果”。認真閱讀,會從他們的日常教育敘事中“親臨”他們實踐的現場,感受他們的情感和思想,把握他們成長的軌跡,有種恍然大悟:原來“鋼鐵”這樣煉成的!同時也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其實我也可以這樣做呀!
李鎮西老師說的好,“新教師”不僅僅局限于剛參加工作的教師,更指不守舊,不固守常規,積極學習,不斷更新自己,每天都有新面貌的教師。將“新教師”與一般教師區別開來的決定性因素不是工作年限,而是他們是否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否不滿足現狀、一直充滿工作和生活的激情。從劉國營老師和鐵皮鼓老師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工作和我們一樣都是瑣碎而辛苦,都是為人真誠正直,富于愛心,對班主任工作一絲不茍,不過他們對每天平凡的工作進行了思考并記錄了下來,可以說是“反思型教師”。他們也由原來傳統的“我說你聽”、“我教你服”的師生關系逐漸過渡為新型的師生關系,那就是時興“尊重”,倡導“互動”,從日記所展示的一些故事中,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們從心里尊重學生,盡可能地不侵犯和傷害學生的心靈世界,同時又平等地和學生進行著精神的交流和交融,期待著在這種和諧的'精神互動中,達到師生雙方的共同成熟和進步。其實我也經常在思考,在我來到青島一中之前的7年里,也是我剛畢業參加工作的7年,我帶的是一所縣中里比較優秀的一批學生,師生相處得非常融洽,到現在還和其中的許多人保持密切的朋友般的關系。但現在我才發現,其實并沒有真正地走近一個學生的內心,傾聽他的真實想法。或者說,以前的我,充其量是一個比較負責任的學科教師,現在的我,對班主任工作才剛剛上路,對于班主任專業化發展和班級建設還有很長的路,我校有很多有著豐富經驗的優秀班主任,從獎學金班、實驗班、普通班到藝術班,從他們身上,我也在逐漸學習班級管理的一些方法,也在不斷摸索學生的特點。
老子是中國兩千多年前天才的智者,他在五千言《道德經》第六十章中云:“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思是說;“治理一個國家好像煎小魚一樣,不可亂翻動。翻得多,小魚要碎,損壞魚型。烹時要掌握火候,要恰到好處,這樣煎成的魚好吃亦好看。”語極簡單,然哲理深刻,耐人尋味。我們暫且不管老子的本意是“無為而治”還是其他,僅從他的比喻上就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一個國家的治理可以像烹飪一樣簡單直接,何況我們小小的班級呢!班級管理也像是做一盤菜,用心去體會,也可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來。
成長日記 篇5
10月20日星期日晴
水里一顆綠豆上下跳躍著,猶如一位水中的體操員。在陽光下,一顆顆綠豆顯得十分耀眼,是那樣綠,是那樣圓潤透明。在水中放入一張薄薄的紙巾,像是為小綠豆蓋上了一層舒適的空調被。我把裝著綠豆的杯子輕輕放在書桌上,滿懷期待地坐在桌旁:咦?它怎么還不發芽呢?我嘀咕著。奶奶看我急得嘟著小嘴,耐心地對我說:囡囡,你別急,你細心看,小綠豆正咕嘟咕嘟地喝著水呢!我把眼睛瞇成一條線,努力觀察著,驚奇地發現小小的綠豆喝水喝得都快要脹破肚皮了!我擔心極了:小綠豆會不會爆裂開來呢?奶奶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說:等它爆開就會發芽了!
10月21日星期一晴
第二天,我剛睜開眼睛,就聽見奶奶大聲地喊著:囡囡!綠豆長芽哩!刺耳的尖叫聲把迷迷糊糊的我吵得一點睡懶覺的'念頭都沒了。于是,我換好衣服,跑到客廳里,驚奇的發現,放在桌上的杯子里,一顆又胖又圓的綠豆露出了一顆顆大白芽。一根根胡子——綠豆苗,從大白芽間伸展開小小的,短短的,真可愛呀!哇!我突然看見一顆綠豆的胡子比另外的綠豆苗都要長出許多。小小的豆苗努力生長著,偷偷地鉆出紙巾,又偷偷地鉆出水面,一刻不停地生長著。如此單薄的紙巾,對綠豆來說是多么堅硬,多么厚呀!小小綠豆居然有這么頑強的生命力,不怕一切困難,闖過了艱難險阻,真是了不起啊!我們也要像小小的綠豆一樣,不要害怕困難,努力闖過去。
10月22日星期二多云轉睛
早上,我跑到陽臺上,興奮地望著那幾顆發了芽的豆子:它們又長長了!我那炸雷般的尖叫聲響徹云霄,就連窗外的鳥兒都聽見了,回頭朝我看看,好像在說:是誰在叫嚷呀?我趕緊讓奶奶過來看長了的小豆苗:奶奶!你看!小豆芽又長長了!咚咚咚奶奶趕緊跑過來看:哇!就連奶奶都大叫了一聲,囡囡,你看!小豆芽快要長成一厘米的小苗苗了!小小的豆苗是白色的。它們有的已經脫掉了綠色的外衣,露出了白白嫩嫩的皮膚,看上去像一個個只有門牙那么大的胖娃娃。有的露了大半個白肚皮,一半還穿著綠風衣,就像一只只迷你小青蛙一樣,十分可愛。還有的,還有的展開了一根根小白芽,就像一只只白色的小手向我揮舞著打招呼呢!
小豆芽正快速生長著,我也要快快長大,將來做一個有識之士,有用之才!
【成長日記】相關文章:
成長的日記12-04
成長日記【經典】09-09
成長日記[精選]09-22
[經典]成長日記09-14
有關成長的日記01-15
成長的煩惱日記12-22
關于成長的日記01-30
成長日記(經典)07-25
成長日記(精選)07-25
【經典】成長日記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