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成長日記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長日記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成長日記 篇1
小的時候,我住在棠下。爺爺和外婆都老家過來帶我。印象中,我有時在廣州住,有時在老家住。總之,我總是來來去去的,但我還是喜歡在老家和表哥玩。
我兩歲在老家上幼兒園,當時我最小,老師也最疼愛我。我常常到廚房里,找煮飯的阿姨,問:“阿姨,飯好了嗎?我好餓,想吃飯!”如果飯好了,阿姨就會說:“飯好了。”然后喂我吃東西。如果飯沒好,阿姨就會說:“飯還沒好,再等等吧。”我放學的時候,有時爺爺來接我,有時外婆來接我,每次都會帶一瓶娃哈哈給我喝。
三歲,我在廣州上幼兒園。我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是被爸爸抱過去的。當時,我一直哭,因為我不喜歡上幼兒園,只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午休是我最討厭的事,因為我總是睡不著,而老師又要管我們,沒辦法,只能用我的必殺技—-裝睡。哈哈!每次我都沒被老師的“攝像頭”察覺。慢慢地,我沒那么討厭幼兒園了。
六歲半的時候,我上小學了。剛上小學時,我和同學還互不相識,但過了一兩個星期,我們大家就成了朋友了。第一天上課有一件事情,我記得十分清楚。每當下課鈴一響,我就以為放學了,背著書包就走,但沒走到門口,我們班主任吳老師就說:“小朋友,還沒放學呢。”我又把書包放回原位,下一次下課我又背著書包要走,老師又叫我回去,連續好幾次。最后放學鈴一響,看見全部同學都背著書包走,我也背上了書包走了。當時我對學校還不熟悉,所以只能站在教室門口,看見媽媽走過來,我飛快地撲進她的懷里,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如今,我四年級了,我長大了許多。我上課發言越來越積極了,朋友越來越固定了,與同學相處也越來越好了。現在的功課比以前緊多了,但我要迎難而上,更加努力!
雖然我不知道我以后是怎樣,但我相信,在老師的教導下,我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成長日記 篇2
10月1日 星期一 晴
一大早,陽臺上好熱鬧。我走近一看,媽媽和妹妹正準備種小豆芽。我馬上卷起衣袖加入了她們的隊伍。
媽媽洗瓶子,我洗石子,而一歲多的妹妹就在綠豆碗里抓來抓去。我們先把大小顏色不同的石子分開放在三個玻璃缸中。石子均勻放好后,我便往里倒水。等水差不多沒了石子,就一小把一小把將綠豆撒在水面上。就在這時,妹妹把裝綠豆的盒子一把倒在了地上。豆子撒了一地,有的豆子滾到了洗衣機下,有的豆子掉到了縫隙里,還有的四處亂竄,一片狼藉。我們好不容易才把它們收集攏來,小心地將它們撒到三個玻璃缸里。小豆子們輕輕落到石頭和水面上,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像雨滴撒入森林。
這可是我種的“第四代”綠豆,我鄭重其事地“警告”妹妹——不許搗蛋,讓它們快快長大!
10月4日 星期四 晴
洗漱完畢后,我迫不及待地沖向陽臺,發現綠豆們都長出有一厘米高的豆芽了。我急忙澆點水,發現它們的外衣已經被豆芽舉到了空中。我正要幫它們把綠殼拿下來,媽媽走過來說:“現在還不要著急,這個外殼是起保護作用的。它們失去保護就很容易枯萎。”我急忙停了下來,發現它們的白肚皮成了紫色,看起來像一個個穿著紫色小肚兜的小胖娃,又像一群馬拉松運動員,握起小拳頭,爭先恐后往上長。
到了晚上,當我再去看它們時,有的竟然都長出了小小的葉子,其中有一顆豆芽長得特別大、特別顯眼,我叫它“豆王”。它生活在一號玻璃缸。還有一顆只比豆王小一點的,我叫它“豆比”,意思是它時刻都在與豆王比高低。“豆比”生活在二號缸,其它豆子也有自己的名字,比如:“丁丁”、“當當”、“小花”、“完美”等。我也試過將豆芽從一個缸移入另一個缸的實驗,可惜失敗了,因為一個缸里豆芽的根都是錯綜復雜地結成一大片的,要移植一株就會牽動整片的根。
它們就像一個大家庭,各自獨立生活,心卻緊緊相連。
10月7日 星期天 晴
又早早地起了床,去觀察我的勞動成果。
看到它們后,我大吃一驚。它們已經長出了大大的葉子,莖干已經高出了玻璃缸,葉子成了墨綠色,又寬又大,大的有5-6厘米,小的.也有3-4厘米。特別是“豆王”,兩片葉子加起來竟然有7厘米,他們的莖干也又細又長,長的有6-7厘米,短的也有5-6厘米。在莖干上,“豆比”也有自己的優勢,又細又直又挺,盡管他沒有“豆王”那么高大,但是也自成一道風景。
一陣微風吹過,三個玻璃缸里的豆芽們迎風擺動,像一群綠衣仙子翩翩起舞,姿態優雅,美輪美奐。風停了,舞蹈的仙子停下了腳步,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仿佛在閉目養神,又像在向上天祈禱。
我給它們澆了一些水,并輕輕翻動了石頭,再把它們搬到了陽光充足的地方。陽光照耀下,小豆芽披上了金紗。
望著它們美麗的葉片和莖干,誰會猜到它們曾經是一顆顆小小的綠豆子呢?
成長日記 篇3
今天下午放學時老師安排讓我們回家泡綠豆芽,我回家之后就開始泡了。
我先拿了一個小碗,抓了一把綠豆和一個打濕的籠布,就開始了綠豆生長記啦。
我先把一把綠豆放在了接好的半碗水里,放在水里之后綠豆就像一個個小淘氣包一樣,一會兒滾到這兒,一會兒翻到那兒,真可愛。過了一會兒,小綠豆就開始吐泡泡了,大約有三十分鐘小綠豆喝飽水之后,身體就慢慢地變大了,我把籠布用溫水打濕后蓋在了綠豆上面。
第二天起床一看,綠豆嘴裂開了一條縫隙,就像在想脫掉自己舊外衣一樣;有的綠豆皮有皺紋,就像在說快幫我脫掉我的的衣服換上美麗的新裝吧。
第三天晚上我回家一看,哇!我的綠豆已經脫皮了,有些綠豆已經長出了嫩芽,他們還在美滋滋地喝水呢,等他們喝飽水之后,就把水換了又打濕了籠布之后又蓋上去讓他們慢慢地生長。
第四天我起床一看。我的綠豆芽已經脫掉了舊衣服,換上了雪白的新裝,好像白雪公主一樣美麗。綠豆芽有的已經長了一兩厘米長了,像一個個小蝌蚪似的在水里游來游去。看到他它們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泳,我很高興。我給他們換了新水,又把籠布給打濕,蓋上了之后,讓他們慢慢的`生長。
第五天早上起床以后我就看看綠豆芽的生長情況。綠豆嘴長出來白白胖胖的身體和嫩黃的小葉子,葉子像一把小剪刀似的非常可愛。等到了第六天、第七天的時間,我的綠豆芽長出的嫩黃的葉子慢慢的變綠了,媽媽告訴我:你生的綠豆芽非常成功,已經可以炒著吃了。我聽了之后心里非常高興,有一種成就感。
我聽爸爸說:綠豆芽還有清熱解暑、消除緊張綜合征、治療口腔潰瘍、防治便秘等功效呢。
成長日記 篇4
一直以來,或許是因為我太好奇別人的故事,又或許是想借助別人的故事解決自己可能遇到的問題的緣故。我總相信真實的力量比我愛看的科幻小說更百轉千回,也更活色生香。
于是,我習慣在聚會中不斷聆聽別人的選擇,想知道在“此刻”之前的那些過往,想知道朋友有過怎樣的曲折歷程。
而聽過的人生故事越多,越發現,人的未來也從來無法精準預估,每人都不能是一樣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標準的成功人生范本。只是,每個人都面對著無從量計的選擇,你做了怎樣的決定,便會將自己送往怎樣的方向。千絲萬縷的差異間,怎么可能全部走向同一種結局。
我以一種不急不躁的姿態徜徉在生活里,將自己想象成一根羽毛,隨著風的方向,沿著未知的坐標飄來蕩去。我無比確信,每個人都是一個矛盾體,是無從簡單地貼幾張標簽就能被理解的復雜,我又何嘗不是。
我一邊不喜歡社交、不喜歡事無巨細地記錄瑣碎,一邊又不斷地與陌生人交談,在一件又一件小事間捕捉別人生命中的光芒。我有時固執而倔強,自己心里有明確的界限與尺度,有時卻又充滿變化,完全無從解釋清楚每一個念頭在何處轉了彎,又是如何在一路的摸索間去到了從未想過的地方。
在我成為這一刻的`自己之前,這一路充滿了冒險與驚奇、曲折與不期而遇,有時我會想一些奇特的問題。
把一件事情放入生活中考量,肆意舒展,隨性而為。可就像梳理一棵樹木的枝干與根基那樣,外人只看得到枝繁葉茂或干枯的部分,卻無從知曉埋于土壤之下的桎梏與根源。我們可能要用一生去學習如何去走人生的路,以及如何成為最為珍貴的自己。
也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滋生出了更為堅韌的力量,也在自己性格與人格越發成熟和穩定的過程里,期待那個更加好看的背影。
時間是公平的,所以我選擇將我的未來交給時間。
成長日記 篇5
十六七歲的年紀,如一簇簇年華的煙火綻放在黑色的夜空里,飄散,卻還彌留有溫暖的氣息。仿佛時間這株櫻花盛開過后經歷了一場雨,緋紅的花瓣清晰地記錄了他們的青春。
十六七歲的年紀,年華之輪的轉動中,我們臉上的之氣還未脫凈,燦爛的.笑容還未完全展開,變遷便這樣悄悄地襲來,孤獨開始在我們身上留下陰影,曾經的大群朋友像積木塔般嘩啦啦散開了,我舉目四望,悲涼之感愈發強烈。
我們是否還能聚在一起,我共同經歷了一段不算太長卻又難以忘懷的成長風霜的朋友們。忘不掉從前的日子,那些溫情如水的舊時光,那些我們一起歡笑、一起悲傷的日日夜夜,這一切都幻化成了一張永不退色的油畫,不加重彩,溫潤柔和的氣息撲面而來。
然而,人有悲歡離合,日有陰晴圓缺。離別的感覺,就像雙手揮動著想抓住什么卻連空氣也都像逃避似的從之間滑過,不得不承認,我是個多愁善感的人。
然而人在這個世界上太渺小。你的快樂悲傷都是那么微不足道,世界不會因此而改變,地球仍然自轉,一圈又一圈周而復始。所以,盡管我們留不住時光,卻可以留下真正可供回憶的東西——譬如友誼,銘記是最好的保存方式,珍惜現在卻是最淺顯而最深刻的愛護自己,以待再次相見時的保證。
雖然希望過去的時光再倒流,但我卻沒有畏懼成長。這一年,我就這樣在時光的洪流中,仰望并追尋著自己生命中另一段最有意義的生活。在每一處云朵投下的陰影里,在每一個俯首與仰望的瞬間,在每一次蹙眉與微笑的罅隙中,要想自己尚未明了的高中生活,眼神篤定。假如時光倒流會怎樣?是否像從前一樣,每天早晨坐著搖搖晃晃的公交車,穿梭在學校與家之間的路上?是否像從前一樣,在上課時在作業本上畫心中的漫畫?是否。
然而,時光一去不復返,可另一個值得記憶的時刻,正在悄悄地拉開它的序幕。
成長日記 篇6
人生之路,曲折而又漫長,在這漫漫人生路上,稍不注意便會迷失自我。步入中學以來,我也曾迷失過。
聽說了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故事,我心中很激動,并立志要做她那樣的人。于是我便學著她的樣子,每天晚睡早起,認真看書寫作業;我還借閱了大量的英語書籍,以為這樣就可大功告成。每天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一星期下來,我便覺得身心疲乏,難堪重負。我的臉色蒼白,上課無精打采,成績因此一落千丈。老師指出了我的學習方法不可取,我開始不以為然;后來對鏡子一看,我才發現自己睡眼蒙眬,懶散乏力。于是我恍然大悟,這不是我自己。
我試著找回自我,偏偏就要找到之時,又給迷失了。受幾位同窗好友的影響,我也被社會流行的“韓寒現象”“電”了一下。當時的我對這位奇才敬佩不已,便東買西借,對他的幾本著作,認真研讀起來。我這才明白,“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是怎么一回事。看完他的書后我的作文深受其影響,甚至文風都受感染。我開始拼命玩弄文字,誰知到后來卻被文字所玩弄。“月殤”“救贖”“傷城”等詞語頻繁出現在作文中,寫出的文章不倫不類,惹得語文老師發怒,他甚至喊我父母來校看我的文章。所謂的“后現代派”,我不僅沒學像,連自己的作文風格也丟了。這時又終于明白,這不是我自己。
我剛想找回自我,又被在全國刮起的.“超女”旋風刮倒了。我喜歡唱歌,我崇拜李宇春,我向往一夜成名,于是我成了李宇春鐵桿“粉絲”。我開始像李宇春那樣中性打扮,也喜歡擺李宇春那樣的POSE。我節省生活費買了MP3,整天聽著李宇春的歌,哼著她的歌。對于我盲目的崇拜,同學感到不可思議,路人投以吃驚的目光,親朋輪番指責和忠告……
就在我迷失自我越陷越深之際,語文老師找我一次次談心,是老師的愛喚醒了我這只迷途羔羊。
這3次不平凡的經歷告訴我一個道理:做回自我是最重要的。人生如同一個坐標系,無論你是誰,總有一個與你相對應。不要一味地模仿別人,走自己的路,堅持自我,朝目標不懈地努力,才能邁向成功。
我希望做回自我。
成長日記 篇7
4月27日星期一晴
今天,貝貝姐姐送我幾只小蠶寶寶,它們特別可愛。
我用尺子量了一下,這幾個蠶寶寶只有一厘米多長,吃起桑葉也是慢吞吞的。
4月28日星期二晴
我終于知道為什么蠶寶寶吃起桑葉來慢吞吞的了,剛剛去問過公公,公公說:蠶寶寶還小呢,現在吃的桑葉要切成細細的,要不然它找不到下嘴的`地方……啊,真的呢,媽媽把桑葉切成細細的,它們馬上卡嚓卡嚓的吃起來了,我明天得把這個消息告訴貝貝姐姐……
4月29日星期三雨
有好幾個蠶寶寶不動了,怎么辦啊,是不是快要死了啊?后來我才發現,原來是它們要蛻皮了。有幾個已經蛻過皮的蠶寶寶,還有一團黃黃的皮粘在尾巴上的……可好玩了。
4月30日星期四陰轉晴
今天早上發現,所有的蠶寶寶都變肥了,天那,真是不可思議啊。有個最肥的,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小胖,因為它實在是太肥了。小胖旁邊的那只叫小黑,吃起葉子來可真來勁兒啊。
5月1日星期五晴
現在每個蠶寶寶都長大很多哦,都有三厘米多了,每個都長得好像小胖呢,現在已經找不到究竟哪只是小胖了,嘿嘿!
成長日記 篇8
墻上的日歷脫去了一件又一件的衣服;手中的筆芯一支又一支地用光;試卷一張又一張地完成,黑板上那中考倒計時在一天又一天地變少。我沒想到,我的心竟然在學習的夾縫中萌發了一種陌生又熟悉的情愫——悲傷。
依然的校園,那棵華蓋蔥蘢的大榕樹越發的蒼翠,那片綠蔭下的熟悉身影,漸行漸遠,漸遠漸淡。只留下了青春滑過的'香味,輕輕的,澀澀的。那昔日的伙伴,那昔日的打打鬧鬧,那昔日的笑容,我沒想到他們有太多的牽掛,他們又太多的不舍。他們在悄悄地離去。藏匿在心中的秘密,終于漫了出來。依舊,依舊。
熟悉的教室,那些被我們涂鴉的課桌,流淌在時光中的頑皮,此刻被溶化,有一種溫暖的情緒蔓延開。同學們在電扇下埋頭苦干的樣子,一句“為什么?我不懂。”勾起了我們腦海中那份揮之不去的好學。那課堂上,搗蛋的同學扯地叫出別人的外號,老師也無奈地搖搖頭的輕嘆,泛黃的座位表連結了我們心與心的距離,那份好奇,那份驚喜,那份調侃。我沒有想到,竟被時光沖淡,被學習與試題壓得毫無生氣,被未來的憧憬甩得遠遠的。但那張發牢騷的小紙條,把一切融合了,泡成了一杯叫不舍得溫茶,沁人心脾的茶香,入了肚,留下一聲教室門關上的輕嘆。
初三的我們,肩負著太多,付出著,收獲著那歡笑,那淚水是我們唯一的牽掛,老師在黑板上的板書,飄落的粉筆灰,渲染了整個初三,我們在考試中奮筆疾書,在課堂上專心致志,在睡夢中輕吟著我們夢寐以求的高中。汗水,拼搏,不甘,笑容,我沒有想到我們竟忘記了悲傷,忘記了分離,忘記了……那份不舍。
中考的腳步越來越近,我們的心越來越懸著,分數顯得格外的發紅,每天的時光,過得充實,過得踏實。我們開始擔心,開始懷念,開始回憶······初中三年,我們肩并肩,過來了。一張試卷,倉促地結束了。三年,再見了。
我沒有想到,一切,這樣就結束了。
成長日記 篇9
牛牛寶貝已經3歲零4個月了,現在是幼兒園草莓班的小朋友。小家伙聰明可愛,有一點小倔,膽子也很小,比較內向。他愛看童話書、愛拼圖、愛看動畫片,也愛玩電腦。對于新奇的事物總會問一大堆的問什么,有時連我和寶貝爸爸也回答不上。牛牛也是個很大方的孩子,每次不管吃什么,都會想到讓媽媽、奶奶也嘗嘗,吃飯時還會幫我們夾菜,現在的他筷子已經用的挺好。都說女孩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可是在媽媽心里,牛牛雖然是小男孩,卻也是媽媽的暖寶寶。記得有一次去超市,小家伙一路上都是自己走的,回來的時候走到小區門口,牛牛一屁股坐在石階上,我問牛牛"怎么坐在地上了呀",他說"牛牛累了",我說"那媽媽抱你吧",小家伙居然說"媽媽手里拿著東西怎么抱呀,媽媽會累的",說完便站起來屁顛屁顛的繼續往前走。當時媽媽真的很感動,心里暖暖的,原來牛牛也知道心疼媽媽了。有時候的你也非常調皮,對于自己認定的事情,怎么說也不聽,惹爸爸媽媽非常生氣,但是爸爸媽媽知道你還是很聽話,很有愛心的`。剛上幼兒園,寶貝不肯吃飯,讓老師很是心急,爸爸媽媽知道后非常擔憂。但現在的你能和小朋友一起吃飯,爸爸媽媽感到非常高興。下午幼兒園回來,鞋子脫下后,自己會擺放的相當整齊,繪畫也比沒上幼兒園前進步很多,爸爸媽媽看在眼里,喜在心頭。看到寶貝在幼兒園各方面取得的進步,爸爸媽媽感到很是欣慰,這都離不開老師的細心照顧和悉心教導。希望牛牛寶貝在幼兒園聽老師的話,和小朋友們友好相處,學會愛護、關心他人,懂得分享,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成長日記 篇10
隨著時間的流逝,童年那金色的夢幻也悄然而逝了.閉上雙眼憶起那圣潔、天真的童年生活,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流彩溢金的光里……
——題記
窗臺·月光·小鳥情
那是一個有月光的晚上,我坐在窗臺上做作業,突然從窗戶外飛進來一只小鳥,那小鳥一身烏黑的羽毛,像黑緞子一樣光滑漂亮。紅紅的小嘴猶如豌豆,藏在杏樣大的頭前。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外鑲著一圈紅紅的眼邊,就像雙眼皮一樣,真是漂亮極了。我很想抓到它,可是我個子小總是夠不著。我一氣之下把窗戶和門都關得緊緊的,就連蚊子也出不去了。我心想:你不讓我抓到你,就休想從這飛出去。果然它真的很想逃出去,但是剛一撞到窗戶就被彈了回來,它又試著從門那里逃出去,但也還是被彈回來,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它終于掉在了地上,被我輕而易舉的抓著了,“哈哈,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呀!”我高興德手舞足蹈,把抓到的小鳥拿去給爸爸媽媽,他們先是一驚,然后就有點丈二的'和尚啊——摸不著頭腦了。爸爸媽媽問我是怎么抓到的,我說是它自己掉在我手里的,把他們都逗樂了,爸爸直夸我聰明、勇敢,說得我心里甜甜的。可就在這時,媽媽的臉色卻慢慢變了,她過來摟著我對我說:“你看,小鳥也和你一樣有爸爸媽媽,它現在還沒有回家,爸爸媽媽肯定在著急了,小鳥見不到它的爸爸媽媽就會像你一樣哭鼻了,我們把小鳥放了,讓它回家好嗎?”聽了媽媽的話,我哭了,然后不舍的把手慢松開,只聽“叭”一聲小鳥從我的手心飛了出去,停在窗臺上,回頭感激的看了我一眼,歲之箭一樣的射向遠空……
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見過那只漂亮的小鳥了,但現在想想我不后悔,因為我的放手成全了小鳥的一家團圓!
氣球·板凳·老爸·我
有一天放學回家,我拿著自己新買的氣球在房間里玩。媽媽叫我去叫爸爸吃飯,我來到爸爸跟前叫他起床,但他怎么也不起,嘴里還嘟嚕著說:“讓爸爸再睡會,讓爸爸再睡會,讓爸爸再…再…再睡…睡會!”翻了個身又呼呼大睡起來。面對我的“大賴皮”爸爸,我機靈一動,搞了個惡作劇,在吹好的氣球里灌滿水,把它放在了爸爸的板凳上,這才借用了后羿的九牛二虎之力把爸爸托到餐桌旁。爸爸伸了伸懶腰,打了個哈欠,往凳子上一坐,就聽見“叭”的一聲,爸爸被嚇了一跳,一骨碌從凳子上彈了起來,對我和媽媽說:“不好了,什么東西爆炸了?”然后把廚房里里外外都檢查了一遍,也沒有發現東西被燒環的痕跡。這時爸爸才發現褲子濕了,他問媽媽,媽媽對他說:“可能是地球爆炸了吧!”然后“噗嗤”一聲笑了起來。我對爸爸說:“可能是地球的兒子爆炸了!”可爸爸這苯腦筋就是轉不過彎來。他回到餐桌邊,發現被壓破的氣球,這才恍然大悟。爸爸抖了抖褲子,不禁笑了起來,我呀早已經笑得彎了腰,按著肚子跑了……
每想起它,想起爸爸的樣子,我的嘴唇總會露出一絲笑容。
夜深了,人們睡了,牛羊睡了,我也帶著童年生活美好的回憶,帶著天真的幻想甜甜的進入夢鄉。
——后記
【成長日記】相關文章:
成長的日記12-04
有關成長的日記01-15
成長的煩惱日記12-22
關于成長的日記01-30
成長日記07-20
(精選)成長日記08-22
【經典】成長日記07-28
(精選)成長日記08-23
成長日記【經典】09-09
成長日記[精選]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