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端午節日記

時間:2023-07-05 09:15:49 日志日記 我要投稿

端午節日記(精華)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日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日記(精華)

端午節日記1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田野里去采摘了很多棕葉,棕葉的樣子有點象竹葉,只是比竹葉大得多。這些棕葉用來準備明天包。我雖然熱得滿頭大汗,但看到青綠的棕葉就像看到了香甜的,所有的疲勞都有消失了,只是盼望明天快快到來。

  端午節到了,我早早地起了床,看媽媽包。只見媽媽把洗好的棕葉兩張背對背放好,再把它折成一直角,用湯匙把放了各種調料和肉的米放在棕葉上,形成一個尖尖的形狀,再將粽葉剩余部分沿米的形狀折好。整個粽子就卷成了一個小菱角,再用草繩將把它扎緊,一個可愛的就做好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擺在蒸籠里放在大鍋蒸,我都等不及了,不停地在廚房是轉來轉去的。蒸了好久,終于可以熟了,但媽媽說還不能吃,要等客人到齊了再吃。

  中午,客人都到齊了。看看桌上的菜可真豐富呀。有咸鴨蛋,皮蛋,鹵鴨子……這些都是端午節一定要吃的菜。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香香的,解開上的細草繩,再剝開棕葉,一股香味撲鼻而來,輕輕地咬一口,又香又甜,真好吃!

  午飯后,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古時候,楚國的忠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趕去救他。他們爭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時就不見了。人們怕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不停地往江里扔,希望魚吃了后就不咬屈原的身體了。從此以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五月五日就劃龍舟,吃。爸爸還告訴我,端午節的時候,人們還要掃院子,灑雄黃水,在門口掛艾蒿和菖蒲,希望能殺菌防病,一家人平平安安。這些活動都表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端午節日記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我們都很開心。屈原投江的故事,流傳至今,大家都還是能耳熟能詳。而我也因為內心有期待,迫不及待的迎接端午節的到來。

  屈原投江的故事,據說是因為古時候有一個皇帝非常喜歡屈原,而其中有一個大臣忌妒他,那一個大臣就向皇帝一直說屈原的壞話,讓皇帝把屈原開除,屈原因此過度傷心,農歷五月五日中午在汨羅江投江自殺。屈原投江的故事從古自今流傳著,也有悠久的歷史了,這個故事在我心中,也一直給我深刻的印象。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也就是農歷五月四日,我和媽媽一邊包粽子,一邊談天,包著包著,也到晚上了。親戚朋友全都我家,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享受著天倫之樂。玩累了,大家就決定留下來住一晚。第二天,也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早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今天的行程,經過一番討論之后,終于有個結論了,中午先去看龍舟比賽、下午去溪邊玩水、晚上再去吃當地小吃。爸爸說:“既然已經決定好了,那就二話不說,快走吧。”,就這樣,開始了一天的行程。早上我們開了一小時的車,到的時候剛好中午十二點,我們就坐在湖邊看龍舟比賽,我聽到畫龍舟的人喊著“加油。”“加油。”非常賣力。

  我要感謝畫龍舟的人給我們看這么精彩、好看的龍舟比賽。接下來該去一探究竟溪邊的景物到底長的怎么樣子?到了溪邊,果然是景觀優美、碧水縈回。這里讓我們身心放松,可以好好的休息。而我和表姐用石頭打起“水漂兒”,有趣極了。玩著玩著,到晚上了。我們一起到夜市吃小吃,我的肚子一直“咕嚕”“咕嚕”的.叫著。當一桌豐盛好吃的菜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迫不及待狼吞虎咽的吃起來,大家也都津津有味的吃著、吃完以后,我們一起逛夜市、買東西,最后一起拍照,為今天,今年的端午節留下一個美好的句點。

  這次的端午節讓我非常開心,希望下次也能像這次端午節一樣快樂。

端午節日記3

  中午,鍋里冒著熱氣騰騰的熱氣,飯桌上,我們正說說笑笑地吃著?談著。咦!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呀!我們正欣賞昨天的勞動成果—粽子哩!

  粽子又香又甜,深受人們的喜愛。“粽子是怎么來的呢?”我好奇地問媽媽。“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不滿楚王的殘暴的統治,憤然投江自盡。老百姓們為了紀念他,就在每一年屈原投江的日子—端午節,人們包粽子投入江中,這個習俗一直沿續到今天。”媽媽語重心長地說道。

  粽子出鍋時,還帶著一股清香。我的外公告訴我,這是粽葉的香味。粽子剛端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解開長長的粽繩,剝開軟綿綿的粽葉,露出了里面鮮嫩又光滑的粽肉。我用筷子夾起粽子,小心翼翼地放進嘴里。哇!一股甜甜地汁水立刻流了出來。酸酸甜甜,甜甜酸酸,還散發著陣陣清香。我張口阿烏阿烏吃了好幾個。外婆見了,笑我是個“饞嘴貓”。直到打了一個飽嗝,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飯桌。

  端午話粽子端午節的風俗是吃粽子、賽龍舟、扎艾草、喝雄黃酒??我呀,最喜歡吃粽子啦!

  粽子的形狀各式各樣: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還有一種粽子叫迷你粽。迷你粽小巧玲瓏的非常可愛,粽子的葉子碧綠碧綠的、細細長長的、尾部尖尖的'、就像綠色的絲帶,又像花朵散發著陣陣清香。我的奶奶包粽子可真有一手啊!她先把幾片粽葉靈巧的圍成一個漏斗形,然后向里面塞上糯米,接著向變戲法似的裹了幾道,最后把線扎好,呀!一只香噴噴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左看右看真想咬一口,粽子的餡可豐富了,有豆沙的、有肉的、還有香腸的呢!我最喜歡吃豆沙的,因為它非常甜。

  過端午節真快樂,我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4

  端午節快要到了,你們明白端午節的來歷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關于端午節還有一道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這天的端午節,更多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那里,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為雄,它們各國之間為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火連天。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應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我卻無能為力,于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劃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尸體,并拿來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尸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歷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劃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不僅僅僅因為它能吃粽子和綠豆糕,更因為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端午節日記5

  今天是一年一次的端午節,媽媽一大早就忙著插艾葉,煮蒜煮雞蛋,我問媽媽:“為什么要過端午節呀?”媽媽告訴我:“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因為詩人屈原五月初五跳進了汩羅江,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身體,就把包好的糯米投進江里讓魚兒吃,所以就有了每年一次的端午節。”

  媽媽又去我們小區西邊的超市買了一些蜜棗和冰糖回來。我看媽媽把提前泡好的粽葉用水一片片的清洗干凈,然后把蜜棗都切成了四瓣,把蜜棗和提前泡好的花生還有糯米放在一個盆子里來回攪拌均勻。媽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一片粽葉,很輕快地疊成一個錐形,接著用勺子挖了一勺拌好的餡兒放在里面,然后又折疊了一下,用繩子扎起來,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我就對媽媽說:“媽媽,媽媽,我也和你一起包粽子吧!”我拿起一片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折疊在一起,然后也放進去了一勺拌好的糯米,又把粽葉折疊了一下,看著自己包的粽子和媽媽包的不一樣,就問:“媽媽,為什么我包的粽子和您包的不一樣呢?為什么我包的.是扁扁的三角形呢?”媽媽說:“挺好看的呀!只是你的手把它捏的太狠了,所以成了三角形。”就這樣,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一個又一個。很快我和媽媽就把所有的糯米都包完了。

  然后媽媽拿起一口鍋,接了有三分之二的水,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開始煮,大概過了一個小時的時間,粽子煮好了,廚房里飄滿了粽子的香味。媽媽拿起一個粽子遞給我,我輕輕地剝開粽葉,開始享用自己的勞動果實,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這是我出生以來過得最有意義的端午節了,因為我吃的是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喜歡端午節,喜歡濃濃的粽香味!

端午節日記6

  重陽節 今天是老人節,又叫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望我的爺爺奶奶。

  到了那里,已經是中午了,媽媽和爸爸忙著做飯,爺爺奶奶今天很累,在休息,我卻沒什么事干部了,突然,我想出了一個好戰為子,給爺爺奶奶一個驚喜,什么驚喜呢?爺爺奶奶喜歡干部凈,我就反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

  我拿起家里的工具,開始打掃,我左掃掃,右掃掃,前掃掃后掃掃??等客廳快打掃完時,爸爸媽媽飯做好了,正要過來叫我們吃飯。爸爸一步一步地按近客廳,我把手中的工具趕緊放下,裝模作樣地在沙發上玩耍,生怕爸爸媽媽發現,幸好他們沒看出什么變化,我終于松了口氣,心里說差點就把驚喜給搞砸了,爸爸回屋了,我就接著打掃??

  當爺爺奶奶正準備從房間里出來吃飯時,我已經打掃完畢,當他們發現家里干干凈凈整整齊齊一塵不染時就異口同聲地問:“這是誰干的'?”我心里想,他們還是知道是我干的,可爺爺奶奶真像個名偵探,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真相,他們表揚了我好長時間??

  我想:我今天做的一切,爺爺奶奶肯定很高興。

  老人們的節日叫做重陽節

  今天,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是老人們的節日,叫做重陽節。

  今天我想幫爺爺奶奶做一件事,就幫爺爺奶奶洗碗吧!早飯吃好了,我對爺爺奶奶說:“今天就讓我來洗吧!”

  爺爺奶奶說:“好,今天就看你的了。”“我一定洗得比你洗的還要干凈!”我信心十足的說。

  早飯吃好了,爺爺奶奶讓我來洗。我撩起袖子,開洗第一個碗,把碗拿起來,開開水,用洗潔精把碗搓呀搓,一會滑下來,一會兒滑下來,像一個頑皮的小猴子,逃過我的手掌,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左手拿碗,右手沖洗,把碗洗的干干凈凈, 給爺爺奶奶看,爺爺奶奶說我洗得很好,我聽了心里甜滋滋的!

端午節日記7

  馬上就要端午節了,有種暮然回首的感覺。昨天突然的看見了一人家門口的許多的枯萎的艾草和菖蒲,沒怎么去想,就覺得是端午節過了許久了。

  去年的端午節的記憶仍舊那樣的清晰,轉眼遍又是一年了。只記得去年端午節近乎是睡過去的,在下午很晚的時候醒來了,有些饑餓,發現床頭有一個粽子,于是抓起來就剝了吃了,也算是過了一個端午節。事后才發現粽子不是給我的。而前年的端午節好像連粽子也沒吃,就如此的過過來了。

  這擱小時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的。年少的時候特別的喜歡過端午節。奶奶總是會煮上很多的蛋,包上許多的粽子,蒸很多的包子。現在看來,那些包子都是很奇形怪狀的,顏色也不像現在的包子,可是味道卻是很好。我們總是帶上很多的熟雞蛋去碰蛋玩——就是拿自己手里的蛋和別人去碰撞,看誰的堅硬,要是贏了的話是很有成就感的。現在想想,哪吃得了那樣多的咸蛋呢,大多是浪費了。

  而端午節似乎和淅淅瀝瀝的雨是分不開的。每次端午節便是帶上一把雨傘,帶上奶奶給的'幾塊錢,帶上滿滿的期待,和著幾個朋友,就到后街去看龍舟比賽了。其實看比賽是很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路上可以買許多的吃的,有冰棒,也有桃子。而最為重要的是可以往夏豬家門前路過,偷偷的狠狠瞄上幾眼,便可以高興幾天。童年的快樂可以簡單到如此地步。

  記得我中考的時候是在端午節以后,而母親也在中考前回來了,這是我僅有的幾次和母親在一起過的除了春節以外的節日的記憶之一。而就是在那次,自己居然還生病了,把母親急壞了。

  轉眼便又要到端午節了,如果口袋能帶上幾塊錢,手里撐著一把雨傘,拿著幾個奶奶做的包子,心里會有多高興。真想再去故地重游,看上一場龍舟,淋個落湯雞也好。

端午節日記8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我知道端午節就要到了,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

  你看,這幾天奶奶又提早忙起來了。正巧,我家門前有個水塘,水塘的灘涂上有一片蘆葦,那粽葉便是出自那里,奶奶提前掰好粽葉,放在鍋里煮。煮粽葉也是個技術活呢!如果把粽葉煮脆了,包的時候葉子容易斷;如果煮老了粽葉變黃了,煮出來的粽子又不香了。

  每每這時,粽葉飄出的清香,總是饞得我直流口水,盼著快點吃到粽子。奶奶把糯米洗凈瀝干,放入醬油將糯米均勻攪拌,經過攪拌原本白凈的.糯米像穿了一件紅衣裳。奶奶把兩片粽葉重疊起來,熟練地做出一個漏斗形狀,用勺子把糯米放進這個漏斗里,接著放上一塊臘肉,然后再放一勺糯米,用拇指使勁地塞緊,粽葉封口,把糯米和臘肉嚴嚴實實地包起來,最后用棉線把包好的粽子給扎起來(這樣防止包好的粽子散開),一個粽子才算是大功告成了。看著奶奶靈活的雙手上下翻飛,我羨慕得不得了,骨子里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吵著要學,奶奶無奈,就手把手地教我,可是試了幾次,我的手總是不聽使喚,最后以失敗告終,只能望“棕”興嘆了。

  粽子口味多種多樣,有晶瑩剔透的白水棕;有香甜可口的蜜棗粽;還有肥而不膩的鮮肉粽…… 粽子形狀也是千變萬化,有三角粽,小腳粽,枕頭棕……

  端午節就要到了,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饞得口水直流三千尺,那我趕緊向奶奶稟報,讓她多多準備,等著你們來嘗嘗“奶奶的味道”!

端午節日記9

  端午節這一天雖然還沒有到,但包粽子的活動倒是出現在我們校園的各個角落,處處都洋溢著一種歡樂的氣氛。隨著第三節上課鈴聲的響起,同學們的激情進一步高漲起來。

  課上,同學們抑制不住滿心的喜悅,此時已經看不到往日上課時候的嚴肅的表情,只見一張張充滿笑意的還帶有幼稚的笑臉,又猶如一群麻雀一樣的嘰嘰嘎嘎的小鳥,在節日來臨前的快樂,展現的淋淋盡致。老師也不見了往日的可敬可畏的神情,只見她笑容滿臉,那是我們多么渴望看到的一張笑臉,給我們無窮的動力,伴隨著老師的右手的舉起:“各組就位,包粽子的`比賽正式開始了”。話音剛落,教室頓時響起一片的歡呼聲,比賽就在這歡呼聲中拉開了序幕。

  對于我來說包粽子簡直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首先我抓起我早就準備好的包粽子的材料粽葉就開工,我先把兩葉子疊在一起,然后按照四十五度的角度握成一個空心圓錐形狀,接著我拿起勺子把粽子原料糯米與其他配料混合物往空心圓錐里塞,大約三分之二滿的時候用湯勺壓一壓,快到圓錐形滿的時候再用湯勺壓至結實,接下來一個過程就是粽葉的包裹,我小心翼翼的把粽葉沿著椎體外緣包裹扎實,最后就用繩子打著十字結系綁著粽葉。到此時,我心中一片雀呼,成功了。我滿懷激動的心情看看其他同學的粽子,瞧,那不是王智洋嗎?只見他手忙腳亂的,一不小心粽葉散了,粽料撒了一桌子,他又氣又急,額頭上的汗珠正冒出來,但也沒辦法,只能從頭開始,我認真的看著他的操作,細而發現是他把兩片粽葉疊加的角度已經大于了六十度的角度了,在加料的時候在料的重量之下粽葉又散了。在我的提議之下,王智洋終于完成了他的粽子。

  比賽仍在繼續,笑容仍在充溢著整個教室,而我卻陷入沉思,學習難道不就同包粽子一樣嗎?要善于思考,發現問題嗎?

端午節日記10

  20xx年5月5日 星期四 天氣晴

  端午節來啦,你們可不知道我期待這個端午節有多久了?所以,隨著今天一天的開始,我都感覺我的身上披了彩虹,整個人都無比的興奮。

  端午節這天,還是我的外婆生日呢。今年的外婆有八十的高齡了,并且家人們還決定要在今天來給外婆祝壽。所以,今年的今天注定就是熱鬧的一天。

  我和爸爸媽媽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就來了外婆家,隨著今天的來臨,不同地方的親人們都陸陸續續的來了外婆家。才剛半上午,外婆家里就熙熙攘攘的非常熱鬧。我最開心的是很多我的伙伴們也都來了外婆家,許久沒見面的我們一下子就又重新玩在了一塊。

  今天中午來外婆家吃飯的人很多,屋子里,屋子外都擺上了餐桌,也都坐滿了人。并且在就餐的`時候,大家還一起站起來給外婆祝壽,外婆一直都是笑容滿面的。

  今天是外婆的生日,還是端午節,自然餐桌上都少不了粽子。午飯的時候,我是和小伙伴們坐在一桌的,我們每人一個粽子,一下子就將碗里的粽子吃光,吃完之后,我們都還意猶未盡。

  午飯之后,很多人都回去了,最后在外婆家留下來的人都是很親的親戚。今天晚上的時候,大家還一起坐在一桌,又開開心心的吃了一頓。并且在今天晚上的時候,我還給外婆送去了一個我親手包的粽子,希望外婆會喜歡。

  夜越來越深了,外婆家里的熱鬧也隨著深夜的來臨消散了,大家也都進了各自的房間睡覺。只不過,我還睡不著呢,滿是興奮的我還有點不舍這么快樂的一天就要結束了。今年的端午節可是真令我難忘呢,我期待明年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日記11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粽子、插艾葉、吃咸蛋等,每一件事都有一個美好的寓意。

  今年的端午節,我是在姥姥家度過的。這一天,我和媽媽早早地就來到了來到了姥姥家,我看了看門,門上有幾簇艾葉,聽說是用來辟邪的。“姥姥,我來了。我大聲地叫著。姥姥微笑著開了門,并讓我照看一下一歲多的表弟。

  過了一會兒,我聞到了撲鼻的粽子清香,也顧不上表弟,直接奔向廚房。哇。原來姥姥和媽媽都在做粽子,而且都熟了。“姥姥,我可以吃一個嗎?”我說道。姥姥說“還是等你姨媽和你表姐來再吃吧。人多熱鬧嘛。”

  過了好久,才聽到“咚咚”的敲門聲,把門打開一看,果然是姨媽和表姐。我拉著表姐走到餐廳,然后就情不自禁地抓了一個,把粽葉剝開一咬,哇。真好吃。軟軟的`,甜滋滋的,里面還有一顆紅棗呢。我便問姥姥:“姥姥,為什么粽子里有一顆紅棗呢?”姥姥笑著回答:“粽子里有棗,就是‘早中’,早中,早中,早中狀元。”我想:一顆紅棗還有這么美好的寓意啊。

  我吃了一個,覺得不飽,還想吃,姥姥說:“別急,別急嘛。”

  這時,姥姥從廚房里端來一碗咸蛋,我急忙拿出一個準備剝,姥姥叫住我,“說:你和表姐把蛋互相碰撞,誰的結實,誰就更健康。”我和表姐馬上開始撞起來,“砰砰—”我贏了,開心地笑了,這是表弟也跟著笑起來。

  愉快的一天過去了,端午節這些趣事我久久不能忘懷。其實,端午的趣事還有很多,如:賽龍舟¨¨¨希望明年的端午我有幸可以觀看到塞龍舟。

端午節日記12

  期盼了好久的端午節,終于邁著輕盈的步伐來到我家。

  上午八點半,我迫不及待地催著爸爸媽媽帶我去濱江公園看龍舟賽。一陣陣禮花從路中射出,把這個快樂的節日裝扮得更加絢麗多彩。江面一字排開的龍舟做得栩栩如生。一聲哨響,開始劃了,人們臉上表情都很嚴肅,爭先恐后、爭分奪秒地向前劃著。最后,一只紅色的龍舟勝了。一位叔叔問我:“這條龍舟是怎么贏的呢?”“一開始,一直是那條黃色的龍舟在前,劃到一半時,敲大鼓的船長哈哈大笑起來,一時忘了指揮,這樣就落后了。而那條紅色龍舟上的人,雖說已經非常累了,但他們咬緊牙關,竭盡全力堅持到了最后,就成功了。”我說。叔叔高興地笑著說到:“好!答得好!取得一點成績不可以驕傲的,堅持到最后,就是勝利!來,這個小禮物送給你。”哇!是一個小的龍舟模型。

  我帶著這個精致的'龍舟模型,開開心心地回家了。我問爸爸有什么事干,“沒事干。”爸爸說。我看見爸爸提的包包里有粽葉,我知道有事干,可以包粽子了。

  到了傍晚,我把手洗干凈,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教我,先把粽葉攤開在手掌上,再抓些糯米放在粽葉上,然后把肉,紅豆夾到是中間,折起粽葉,包成三角型,一定要包緊。最后系上繩子就OK了。我學著包了,但總是一折粽葉就搞散了,連著幾個都沒有包成功。我氣餒了,扔在桌子說:“我不包了,我去看電視。”但我又一想:我應該要有恒心和信心啊!這么容易放棄怎么會做得好。于是,我又重新學著媽媽的樣子認真地包起來了。嘿!我終于包成功了一個。我繼續包了一個又一個,一個比一個漂亮。

  開始煮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好激動啊,這是我自己包的粽子呢!終于煮好,媽媽挑出我包一個來咬了一口,“哇!太好吃了,童童,你包的就是不一樣呢!”媽媽興奮地稱贊著,我也開心地笑了。

端午節日記13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年這個時候,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會用包粽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我會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去姥姥家,姥姥、姥爺早早的準備好了江米和大棗、粽葉來包粽子,并在煮粽子的時候煮上幾個雞蛋,用來給我和弟弟妹妹吃。在吃粽子的時候,我就問姥姥,為什么人們要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門上要插艾草,這時候姥姥就會把弟弟妹妹叫到一起,講有關屈原投江的。

  屈原是我國春秋戰國楚懷王統治時的貴族,并擔任大臣,他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被收買貴族和楚懷王之后的打擊報復,被免去職務,并被流放,在流浪期間,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等著名不朽詩篇,在秦國攻破楚國國都,他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這一天,抱石投汩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后,老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去汩羅江邊憑吊屈原,并拿出準備好的飯團和雞蛋丟進江里想讓魚蝦吃飽,不用去傷害屈原的身體,慢慢就演變成吃粽子、雞蛋等習俗,用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姥姥給我們講完故事后,問我和弟弟有什么想的說的嗎?我發表了自己心中感想,說:屈原是我們應該記住并不能遺忘的愛國主義詩人。

  這時候,爸爸把煮好的粽子放在桌子上,叫我們來吃,我吃著又香又甜的粽子,想著姥姥講的動人的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對我來說:古人的愛國主義精神會讓我深愛并激勵我將來好好規劃人生軌跡,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不能辜負姥姥講故事的深刻涵義。

端午節日記14

  端午節,一個幾乎人人皆知的節日,家里的老人們也都知道,可是,在我的記憶里,我沒有過過這個節日,就是,這一天,和平常一樣,或許,不一樣的就是,在那一天,我忙的沒有時間去做飯……

  不管是從小長大的娘家,還是生活了二十年的婆家,都沒有把端午節這天當成節日去過,更別說包粽子,連買都沒有時間去買,是的',也沒有閑錢去買,所以,在家里,我沒有吃過粽子。

  吃上粽子,是這幾年在北京,老板們都在這天以前包很多的粽子,每年都給我送好多,兒子不太愛吃,老公又不吃我的飯,我幾乎一天三頓當飯吃,算是彌補了以前沒吃過粽子的虧欠吧。

  粽子有各種各樣的配料,吃起來的味道也不太一樣,但是,我承認,這確實是一種美食,吃著粽子,我心里卻不是滋味,因為家里的老人們是吃不上的,不是沒有錢買,而是如今正是麥收大忙季節,從拔蒜苔開始,接著挖蒜,剛把大蒜收拾好,金黃的麥穗就要倒頭,人們顧不上歇口氣,就又投入更緊張的麥收中。現在有條件利用機械,人們不用再軋場,打場,但也要搶時間,不能讓熟好的小麥遭受雨淋。而這同時,大蒜地里套栽的棉花苗澆過一遍水后,在沒有了蒜棵的遮擋下,如拔苗助長一樣,嗖嗖的往上躥個頭,待小麥收進家,玉米播進地里,棉花苗們已經長勢喜人,伸展著一圈圈的胳膊,在等著主人來收拾,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入冬,人們的時間大都耗在這些棉花棵上了。

  端午節,屈原在汨羅江上仰天長嘯之時,可是看到了終日辛苦的農人每年都是“今年盼著明年好,明年還是那件破棉襖”的境況,而那些飽食終日的寄生蟲們卻是錦衣玉食,欺壓百姓,故而才憤世嫉俗,跳入江中,不愿與糜爛的政界共處……。

  可是,不知屈原的魂魄是否看到,他上下求索的修行之道至今如何 ……

端午節日記15

  今天,我終于迎來了我期盼已久的節日————端午節中午,我抓起一個粽子就吃。哇,香味撲鼻。我吃到的粽子的餡有:肉,糯米,板栗,香菇,綠豆和花生。我吃著吃著,忽然又想,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呢?于是,我便去查,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知道了。。據說,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也正是因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為“詩人節”。屈平(約公元前399年—約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囊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等。在我國歷史上,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說法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真是有趣呀!

【端午節日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日的日記11-16

經典端午節日記11-06

端午節的日記10-24

端午節日記10-20

關于端午節日記09-21

端午節日記范文09-14

端午節日記集錦09-09

實用端午節日記09-09

過端午節日記01-28

端午節的心情日記04-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日本 | 日本永久免费大片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 中文字幕欧洲与亚洲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