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成長日記范文合集十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那么什么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長日記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長日記 篇1
20xx年8月15日娃娃2歲11個月6天
今天是正式意義上的入園第一天。門口晨檢的老師看了一下她的手心,一拍她的小屁股,說小孩養得好的。8點多送到教室,已經有兩三個小朋友在了。老師一下就叫出了她的名字。她走進教室后與我拜拜,見我從窗邊走過,問我怎么不留在那,解釋后我趕忙走了。因為有其他小朋友在哭,聽見老師說了一句“我們班女孩子都好的”,還是不放心,悄悄折回。見她已坐下在玩拼插玩具了,狠狠心扭頭就走了。
下午還沒到幼兒園,老師的短信就來了。表揚她不怕陌生,很勇敢,關照家長回去要好好表揚。門口圍滿了家長,有小孩在哭。見她背著小書包在教室里,見到我,我倆熱情地揮手打招呼。班主任老師主動告訴我說,“你家小孩真的好的。我問她怎么這么好,她說爸爸媽媽叫我在幼兒園要聽話。”另一個生活老師一見小孩也說,你們這個小孩真佬蠻好格。我就順勢抱起她狠狠地表揚一番。
她說自己在幼兒園自己吃飯,自己小便,第一個睡著。點心吃了哈密瓜和飯飯(綠豆湯——比她大7個月的她的同班同學說),中午吃了飯和黃瓜,全部都吃掉!我說老師有沒有講故事,沒有。沒有講故事,沒有做游戲,沒有畫畫。沒畫畫是因為老師說的不畫,要明天畫。中午沒吃肉,是因為“老師又不去買菜做飯。我們明天就吃魚和肉了。天天吃的'都不一樣。”
20xx年8月16日娃娃2歲11個月7天
今天接了娃娃后三人一起去游泳,可能是過立秋了,水有點涼,一會兒說肚子疼,一會兒肥皂水揉進了眼睛里,一會兒又困得要睡著,總之是一直嗯嗯嘰嘰的。不是很開心。吃晚飯時,她突然嘿嘿笑了“我今天失敗了。”聞之,心里一驚。因為平時問她總是說“我吃飯第一,第一個睡著,我成功了,我太厲害了……”原來是她在吃午飯時把湯撒了。怪不得老師說今天表現還是很棒,就是在吃飯時掉了幾滴眼淚。
晚上她摟住我說:“我覺得媽媽長得像老師的。”“哪兒像?”“眼睛,還有眉毛。”“所以老師也和媽媽一樣喜歡你。真是個惹人喜愛的好孩子!”
成長日記 篇2
今天是教師節,早上有很多同學給老師送了花,還有禮物,用小盒子裝著,外面用絲帶系了蝴蝶結,很漂亮。老師也很高興。可是我沒有禮物送。小朋友們送的`禮物是爸爸媽媽在家里準備好了的。我不記得今天是教師節。中午媽媽來接我時,說明年幫我準備。
今天老師選了我當“小板凳組長”,就是每個星期一我們去操場開會時,要自己帶小板凳,就要有一個人負責發小板凳,還要收回來。我是我們組的“小板凳組長”,一共有4個組。另外還選了“掃地組長”“清潔桌子組長”等等。
成長日記 篇3
你了解我嗎?嘻嘻,想必你搖頭say no!那么,我就在此做個自我介紹吧。
我,興趣廣泛,但廣而不專。我愛運動,愛笑,愛看電視,更愛看書——可以說是愛書如命。你們可以叫我“求知容”,或別的名字,也無所謂,因為名字只不過是個代號!
我,一頭烏黑亮發,也許愛看書還沒有到走火入魔的程度,所以眼睛依然保持明亮。美中不足的鼻子,潤紅的'小嘴,紅撲撲的臉頰,就構成了我一張還算湊合的瓜子臉。
我,說是愛書如命是因為某年某月某一天,我在家里啃著“精神糧食”,廚房里傳來了媽媽的叫聲:“小容,幫媽媽去超市買瓶醬油!”我胡亂應了一聲,身心整個陶醉在曲折的故事情節中。接到命令,我嘟囔了幾句:“真煩,不知道我正忙嗎?”說著便出門向超市走去,“剛才書中諸葛亮舌戰群儒真是激動人心……”到了目的地,卻忘了要買什么,只好猜猜看嘍。結果我買了瓶蠔油回來,當然免不了媽媽一頓念經,可這時我已沉浸在書叢中。
爸媽不可忍耐,便把我的書沒收了。嘻嘻,我的“精神糧食”可謂星羅棋布,收了一本,我還有一堆,奈何不了我,我自然是悠然自喜啦。
還有,每當路過書店,我腦海里就不覺浮現那回買書的情景。我興高采烈地走進書店,在百聞不厭的書香之中挑選好書。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過去了,腳站麻了,我全然不知,新書差點翻成舊書,。終于我捧著書同樣興高采烈地走出書店,哼哼“得意”之時,售書阿姨一聲大喝把我叫回,原來我竟忘了付錢!我極為尷尬地吐了吐舌頭……
我沒學過書法,鋼筆書法卻有一手,也許這就是天賦吧。我就是傳說中的“乖乖女”,但最好不要當我是病貓。優點不多,缺點也不少。最大的絆腳石是粗心,有的時候穿反褲子一整天卻渾然不覺,考試要能做到仔細,可以算是奇跡。我為人有點靦腆,喜新厭舊……
這就是我。你了解我了嗎?希望彼此能成為好朋友,請多指教!Bye-bye!
成長日記 篇4
今天自然老師讓我們回家做一個實驗——豆子發芽的過程。
首先我選了幾粒豆子,把它們放在我做好的溫實里——放著濕面紙的紙杯。
這幾粒小豆開始貪婪地吸收水份。可是由于它們太貪心,臉變的皺皺巴巴的`。我心想:哈哈!這就是你們太貪心的下場。
過了一天,我跑到陽臺上去,去看看它們怎么樣了。我發現它們臉上的皺紋消失了。想不到豆子家族中還有這么歷害的整容師。可是它變得十分胖,我想:這個醫生也注不負責了,竟然開有副作用的藥。如果開一場豆子肥胖賽,比誰最胖那它一定會成為冠軍。
又過了幾天其中的一粒豆子長出了小腳,隨后的幾天里它又長出了細細長長的枝桿。從一個胖妞變成了一代美女,如果這時又舉辦美女大賽比誰細最美,那這一次的冠軍恐怕又是它了。
我小的翼翼的把它們移到土中,在心中許下祝福,祝它們茁壯成長。
成長日記 篇5
5月9日 星期六天氣晴
今年,爸爸在花卉市場買了一小包柿子種子,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的將他們種在了小花盆里。接著,我又拿來水壺,倒了點水進去;最后在上面蓋上一層保鮮膜。爸爸說,這樣可以保溫,讓柿子長的更好。
5月14日 星期四天氣晴
今天是第五天了,我驚奇地發現,小花盆冒出來幾個指甲蓋兒大的小苗兒!還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我給它們澆了點水,希望它們能快點長大!
5月19日 星期二天氣晴
這幾天,小柿子苗越長越大,現在已經有好幾厘米高了,還長出了小花骨朵兒,我在爸爸的幫助下把它們移植到了一個大花盆里,搬到了屋外的.窗臺上。
5月24日 星期日天氣晴
我的柿子終于開花了,有的還長出了一個個圓圓的小柿子!我期盼著它們成熟的那一天!
8月22日 星期六天氣晴
經過兩個多月的等待,我的柿子們總算露出了紅紅的臉蛋兒!爸爸把它們摘下來,做成了一碗香噴噴的柿子湯面,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的心情美極了!
成長日記 篇6
10·12晴
放學,老師布置了一個很特別的作業——發豆芽。晚飯后,我和媽媽找出了家里的綠豆,準備完成發豆芽的第一個步驟。我們把豆芽放進裝滿清水的盆子里,簡單清洗,選出漂浮在上面的壞豆子,然后,把豆子浸泡在清水里,等待豆子破皮。
10·13陰
第二天早晨,我興奮的跑進廚房看浸泡的豆子有沒有變化,除了變胖了些,沒有太大變化,可能需要繼續浸泡一段時間。
10·14陰
今天,我一起床就想,豆芽今天應該破皮了吧!我去廚房一看,果然有一些豆子的皮;裂開了,終于可以進行下一個步驟了。我把豆子清洗了一次,把它們分裝在兩個剪去瓶口的礦泉水瓶里,在把上面的口子蒙上紗布,裝進一個通風但不透光的箱子里。等著看豆子發出小芽來吧!
10·16陰
耶!豆子終于發芽了,豆子的中間裂開皮的地方,長出了約0。5厘米的小芽苗。白白的,看著就想去摸摸,可愛極了。
接著,我趕緊清洗了豆子,剛回箱子里。豆芽快快長吧!
10·18雨
每天早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豆芽洗澡。今天豆芽又有新變化,長高了不少,有的'還又高又狀,越來越像我平日吃的豆芽的樣子了,看樣子很快就可以有豆芽才吃了。
10·21雨
今天,豆芽長到大約5厘米高了,豆芽完全從之前的豆皮中脫離出來。媽媽說,再過一天就有豆芽菜吃了。
哈哈哈,我發的豆芽成功啦!
成長日記 篇7
11月29日星期五晴
今天,老師交給我們一個光榮的任務——種大蒜。
我一回家,找一個玻璃碗,到樓下撿了幾塊小石子放到碗里,然后找媽媽要了一個大蒜頭放到碗里,再往碗里放點水,就OK了。
11月30日星期六晴
早上起來,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我的蒜寶寶。蒜寶寶的頭變綠了,但是還沒有打破它的外衣。蒜寶寶在貪婪地吸收著水分,,像花苞一樣,我想:“明天會打破外衣嗎?”
12月1日星期天陰
今天,我睡到九點多鐘。起床第一件事還是看蒜寶寶,咦!怎么回事?一點變化也沒有?蒜寶寶被石化了嗎?是不是天氣太冷把它凍著了?爸爸建議我上網查資料了解大蒜發芽的條件,于是我們上百度查了:大蒜發芽要有足夠的水、氧氣和溫暖的環境。哦,我明白了,蒜寶寶是怕冷,還是把它拿到房間里暖和暖和吧!
12月2日星期一晴
哇!蒜寶寶終于發芽了!還長了三個芽,有一個大的,兩個小的,大的`是綠色的,兩個小的才冒出一點點嫩綠色。看來這次給蒜寶寶搬家沒搬錯呀!
12月3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放學回家。我去看我的蒜寶寶,結果蒜寶寶一下子長了四個芽,讓我非常吃驚。長的太快了!天哪!一下子長了四個芽!
12月4日星期三晴
天哪!又長了三個芽!蒜寶寶也太給力了,最高的芽都兩厘米了。看上去就像一個夢幻城堡,又像小朋友胖嘟嘟的小手,太神奇了!
12月5日星期四晴
今天蒜寶寶又長高了一厘米,媽媽說:“這么好的蒜苗,明天就可以吃了。”不過我可不會吃掉我喜愛的蒜寶寶!
成長日記 篇8
大多數女性,比男性更愛皮相,更容易被好看的事物吸引。古來評價女性美丑的的多不勝數,容貌體態,氣質印象,多得研究不來。也有很多評論女子各種愛美心態和行為的文章,說得好聽的不外乎“女為悅己者容”(盡管現在這一說法有了截然不同的解釋,并獲得不少支持者),不好聽的本人不作討論。有研究學者,把女性愛美的天性歸結于遠古人類時期,女性所負責的社會任務(諸如采摘果實、采集花草掩飾洞穴之類)遺留下來的影響。不可否認,這種說法十分新奇并且似乎還很有道理。暫且撇開這些理論,現代的女性從小就被灌輸性別意識十分明顯的“女性”教育,對當今社會女性群體性格的塑造是要負很大責任的,甚至有人直呼現代學校“女式”教育“不適于男性發展與成長”,網上曾因此掀起一番又一番的爭論浪潮。那是他話了。無論如何,漂亮的女孩子一波又一波地站起來,就像沒有止盡的潮水、沒有謝幕的春天的菜園子、應勢而生的四季氣節一樣,來得那么自然那么豐富。而女孩子對于美麗對于物質的無盡的曖昧喜歡,就本人來看,實在是個奇妙而繁榮的積累過程。
我小時侯是個性格很“出人意料”的小孩。總做些出人意料的事,說些跌人眼眉的話。據眾人回憶,某小孩三歲時,冬天,一家人圍著火爐烤火。我坐在母親膝蓋上,火爐里柴火噼啪有聲,一家人都在享受安靜暖和的時刻。母親膝蓋上的小號孩子突然爆出一句:眉毛一畫著,嘴唇一涂著,臉擦得白白的,跟個妖精一樣。這話是對著我那剛進門的三媽說的,就是我叔叔剛過門的媳婦。話說當時那真是語驚四座啊。不知該小孩何時醞釀了這樣豐富的詞匯,還敢這么肆無忌憚地評說長輩,當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人家新媳婦愛漂亮講時髦,早起打扮打扮那是很自然的事。不想這個小姑娘這么好管閑事兒。據說,我第二天中午午睡醒來,還記著這事兒,嘴里還嘟囔著:勒個鬼樣子。不用說,我三媽到現在還牢牢記著這檔子事兒。到今天還時不時拿來說:小時候也見得個靈活見憐的孩子,怎么現在變得這么木頭了。那語氣,真不知滿含的是嘲諷還是些什么。然而,當時年方三歲的我絕對沒想到再過兩年,我為這個話題,過早地放了話,誠然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繼續回憶。那是個晨風料峭的春天,天蒙蒙亮,一個頭發亂糟糟的“小棉衣”貓腰潛入剛從浙江回來的小姨房間,往口袋里抓了一堆瓶子管子五秒鐘逃也似的鉆出門去,東找找西望望,終于找到個好去處——將小身體藏在老式房子門口的一個石墩兒后面,心想:現在沒人看得見了吧。實際上,院子門口的地兒,四面八方都瞧得見。不管啦,口紅,我認得,唇上抹,臉上也能抹;白白的乳膏,什么?不管,手指一轉,臉上來點兒,額頭上來點,下巴上也來點兒……涂得不亦樂乎不知人間天上的時候,吱呀,半掩的院門開了,不知道最先看見我的是誰,反正,不一會兒,全家都出動了……免費的猴戲,不看白不看,看了……還想看。盡管后來有人安慰地說,沒事,抹得像模像樣的呢。其實后來,被人一講這事,我死的心都有。我到現在還模糊記得當時的害怕和不知所措,不騙你,真的記得。
一、口紅篇
我初中和兩個表姐去了離家較遠的鄉鎮讀書,十二三歲的年紀,突然脫離了長輩的管束,也有了支配自己生活費和零花錢的權利,恰逢自我意識和特殊心理日漸蘇醒,愛美的心,就像春雨后出巢的布谷鳥……日夜叫囂。于是,晚飯后周末里,各處精品店去逛。各種可有可無的女生小用具,半實用辦花哨的小用具,大到房飾衣飾,小到精致零錢罐亮片挫甲刀,甚至一張印花的緞帶提手的禮品袋……都無時無刻不讓小女生們驚嘆又嘆息,造物者何其巧匠精心!然而,最引人矚目的,女孩子們,你們十四五歲的時候,到了飾品店里想看又不敢看、想買又不敢買、一旦買了便恨不得萬分之一秒鐘飛回家反鎖起門來,試了一遍又一遍的東西——是什么?對了,唇膏。俗稱口紅。對女生來說,這種神秘和成熟的象征,簡直就是自己小飾品世界里的“女神”。它既能讓雙唇水潤晶亮,又能一下子擁有厚重質感和啞光的神秘;既能粉嫩水紅凸顯可愛,又能靚麗橙桔張揚個性,簡直是強裝成熟標榜自己再好不過的東西了。這種自古就流行得不行的智慧產物,在今天連很多男性都青睞不已。直到現在,我仍然認為,一管質地純正色澤合適的唇膏,對于女孩子而言,無疑是平實無華的衣襟上的一枚礦石胸針,亂跡涂鴉里的一幅名品,名貴的煙酒堆里一袋正宗的碧螺春……或許不是最華貴起眼的,但起碼,本質里,是自己最奢華最張揚的一抹色調。
有篇通訊說,根據數據顯示,美國每當經濟出現危機或明顯下滑時,汽車、房地產、日用品各個產業賣場業績都在下降的時候,只有一種東西的市場,一如既往地持續并呈現跳躍性地增長發展,那就是——口紅。原來當經濟收入明顯下滑,相對于在昂貴的衣服和房產代步等大宗生活消費面前,女性更傾向于買一條經濟實用的口紅來犒勞自己。瞧,口紅背棄原來是時空和地域,所有女性都不愿拋棄的朋友。再素顏至上的女性,再不重視化妝儀表的女性,包包里、柜子頭,一條唇膏,總是有的。
對于wear,口紅無疑還是一樣壓箱底的東西。有部叫《黑色唱片》的小說,一本詩一樣讓人分不清觀念和時代的小說,字里行間滿是華麗而坦然的縱情聲色,其實只為尋找停止縱情的理由和歸宿。女主人公葉小歌見心儀的男性朋友之前,迅速地給自己換了個妝容,畫了十分夸張的眼睛,唇膏用了四種顏色。方覺出了門去是個穿戴妥帖的自己。奧黛麗·赫本在經典劇目《蒂芙尼的晚餐》里,出租車上預感悲劇消息來臨之前,她有句臺詞這樣說:等我一下,女人擦好唇膏之前可不能聽壞消息。是了,在很多女性身上,這兩撇顏色是支撐她們不夠強大的氣場和自信的良好助手,它會幫你整個面容和自信撐得更加牢固,當然了,前提是適合你。
二、高跟鞋
噠噠噠,嗒嗒嗒。那是跟打地的聲音,一種對少年女孩來說,讓她們情愿屏息去聽去遐想的聲音。很多女孩子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趁人不備,悄悄露出自己肉肉的小腳,伸進一雙不屬于你的、充滿誘惑和刺激的巋然冷靜的弧度里去,然后,噠噠噠、嗒嗒嗒地,費力地像剛長出雞冠的小公雞,憋足了氣傲氣十足地在房里踱步轉圈,要么心滿意足暫時回到又丑又小的球鞋或拼色布鞋里去,等待下一次興起的嘗試;要么直到鞋子的主人發現,得來一頓嫌棄的`責備或者不置可否的善意的笑。她們只是不理解,小女孩對成熟和成年女子的歆羨,那是一種無法說清楚的渴望,因為羨慕得太厲害。而這種羨慕,多半因為陌生,因為遙遠。
我剛上小學的時候,往家里“提”過皮鞋,很漂亮的棕色,淺口高跟。我母親一看:哪里來的鞋子哦!我說:從大伯母家門口提來的,大伯母洗了曬的。我母親嚇了一跳,連忙說:趕緊送回去,不然人家要把你當小偷的!我讀低年級的時候,我母親還在我的一堆棉衣下面翻出來一雙她往冬丟的皮鞋,當然,是高跟。話說,半大的時候,我沒少偷穿我媽的鞋子,那種強烈而不可言語的沖動,大概就是小女孩渴望成長的象征了。
中學時去同學家里,看到過一幅翻印的油畫。畫上一個夏日午后,兩個金發碧眼、有著厚實小肚腩和圓鼓鼓蘋果臉的“小裙子”反鎖了門,在試穿一地的大人皮鞋,各式散亂的高跟鞋,與兩與個小女孩紅彤彤的緊張刺激的表情相應成彰。覺得很喜歡,一下子好像看見了自己的小時候,實在是溫馨。當時我一門心思十分激動:藝術果然是沒有國界的啊。
三、美容抗皺化妝品
脂粉,脂粉,有脂更有粉。古代的女性,包括近代流行的濃妝重抹,女性的臉蛋其實是個顏色很豐富的調色盤,你絕對見到過很多。幸而,對于濃墨重彩現代審美興趣不大。相較之下,發達國家更為傾向自然健康的膚色,因為那代表有經濟能力和時間度假;只有在發展中國家,才以白為美。對于東西方審美的差異,自然也還有其他解釋。我中學大概是太閑的緣故,我總有時間更有興趣,每天樂呵呵地擺弄自己的臉。高中語文學的文言文里說,古時候的河水都被女孩子脂粉重重的洗臉水潑得浮起一層油脂。這我完全相信,因為我初中時一天洗四個臉是常態,洗完臉就擦厚厚的霜,過幾個小時再洗,用舒服佳或者沐浴露洗,洗完再擦霜,溫水都是浮起一層膩膩的香味,我的臉盆還被懷疑過是洗碗的盆。更何況古代那些整天繡花描眉的生活單調的女孩子,因此對于文言文里古代女子生活情景的記述,我深信不疑。偶爾用鉛筆代替眉筆畫眉毛被表姐發現,那絕對拉不下面子是死不承認的。翻雜志看到小貼士說把芹菜和根兩碗水煮成一碗水,拿來擦臉,緊膚去皺,于是屁顛屁顛地去煮,表姐問我忙啥呢,我冷靜地答:預防皺紋呢。多大個人,當時竟然真的十分擔心皺紋。意外的是,效果還真有,并且還很不錯,在此值得推薦推薦——擦了幾次,臉上皮膚緊致得像糊了一層漿糊似的,瞬間感覺到皮層的活力。報紙上又看到紅薯有助于肌膚活力去皺抗斑點,于是突發奇想地,用肥皂洗了三遍手,紅薯切成塊,稍稍一風干,浸在芝麻香油里,裝在洗干凈的“蓋中蓋”鈣片盒里,用力擰緊,直到擰到手背青筋畢現再不能擰進絲毫,然后里三層外三層用地塑料袋包起來。接下來數著日子等,一天一天忍住打開看的欲望,等到半個月之后,滿懷欣喜地打開來,發現芝麻油香味依舊,沒有變質,沒有異味。又怕芝麻油黑皮膚,在臉上先擦一層牛奶,然后夾起紅薯塊貼在臉上從下往上拖、從上往下拖,拖啊拖,也沒見明顯效果,于是丟下,轉攻下一個美容“妙方”。
十四歲的時候,我第一次看見流星,本來并不相信那些粉紅色的說法,但是一看到,竟然就立刻被那瞬間涌起的天真而虔誠的想法感動了自己。黑黢黢的樹林,在森森的夜色里看到的那一剎,我甚至來不及推一推身邊的伙伴,壓下激動的心情,兀自閉眼十分認真地許愿:第一,讓我父母我弟弟永遠健康。第二,讓我以后長大想做什么工作就能做什么工作,作家也好記者也好。第三,讓我從十五歲開始,瘦一點,再瘦一點,越變越漂亮。看到這里,你不是笑掉大牙就是對這個小姑娘印象一下子跌到谷底了吧。老實說,無可厚非,我覺得那時的自己,怎么就那么有心情臭美,真是無知又可愛。
后來慢慢長大,開始用各種牌子的東西,雜牌、國貨、妮維雅倩碧薇姿,等等,花樣和款式數不勝數。很多化妝品就連瓶子甚至裝瓶子的紙盒都做得那么精致,讓人愛不釋手。更何況,增白有各種乳膏面膜,祛斑產品五花八門;陰影高光仔細打,再平坦的鼻子也立刻變得高挺,素顏睫毛不夠長也有生長液來補,毛孔被折磨得粗細不勻也有緊縮水來拍,近年連瞳孔都流行換色,更不用說實惠的完美蘆薈膠、氨基酸洗顏泥、維生素E膠囊……無窮無盡的東西,無窮無盡的欲望。
大學第一年軍訓都被曬得烏漆麻黑的時候,只覺生活單調而滿足,也有女孩子整天問:哎那個睫毛膏是一擦上去睫毛就長長了還是那個東西的長度啊!哎那個去死皮膏是真的能去掉死皮還是東西自己里面的成分啊……諸如此類的問題,當時心里真是嘆息不已。尤其是過了兩年,當初問這些問題的女生,在主持幾場社團的歌舞活動后,以及大學校園到處鶯歌燕舞脂粉飄香的“催人奮進”下,已然成長為一名穿著入時妝容精致的時髦大學生,不禁感嘆,這個社會,永遠會教予你最感興趣的東西。現代的女性,尤其是都市女性,基本上活在兩張面孔之下——早上出門一張,晚上回家一張,不帶妝容不出門,其中部分原因,暫且也可以說作是生存需要。有個笑話這樣說:一女在街頭算命,算命先生問:算甚?女答:姻緣。先生端詳半晌,問:你想聽準的還說不準的?女答:當然是準的。先生衣袖一揮:那就回去把臉洗干凈了再來!化妝化得命都看不出來,這是有些戲謔了。
四、衣飾篇
我小的時候,母親在浙江金華近郊一家私人服裝廠上班,因為這層原因,自小我的衣鞋比同齡人稍多。每到節假日,總有來自外省的漂亮衣鞋回來。我母親盡管不常在我身邊,但她像所有的母親一樣,極力想給予自己的女兒自己能給的所有。尤其是過年,我最深刻的印象,一年一度,總是在滿床攤開的新衣里挑選著開始新年的。這讓我從小自詡,比別人對顏色和衣飾多那么一分品味和敏感。我小時不聽話,母親總板了臉說:再不聽話,再不聽話,端午不給你買衣服了。那我保證立馬嚇死了一秒鐘乖乖聽話。中學時不愿意下苦功夫念書,母親就帶我上街,一次大包小包衣裙鞋子買個夠,辛辛苦苦回到家才長嘆一口氣:這下子心滿意足好好讀書了咯!我也曾下定決心好好念書,有一次拿了剪刀,把喜歡的衣服都找出來,決心把最喜歡的部分——腰帶啊蕾絲邊啊圍巾啊全數剪掉,幸好被我外婆堅持抵制住了,否則我很長時間會后悔了——學習總是兩天打漁三天曬網,盡管努力追趕,無論中考高考也并不見多大成效。除開英語和語文囫圇吞棗保留了些趣味和興致。如果連衣服也沒了,那得多傷心。
小時走在街上,我隨意多看了一眼,母親馬上會意地說:你長大了穿這樣的衣服,肯定很好看。其實我在想,我以后長大賺錢了要買兩件這樣的衣服,一件大,一件小,一件我穿,一件我媽穿。這算是母親對我小時候虛榮的印象,我卻說不清那些記憶現在是什么感覺。母親因為皮膚炎癥和各種小病狀,吃各種藥打各種激素針,腰部發福身材已經不算好看,對于母親的身材和年輕的相貌,我只能在幼時零碎的記憶和偶爾找到的黑白相片里探尋一二。在母親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女性為下一代的付出和改變,一點一點,一年一年。或許幸好我生長在平凡的家庭,沒有過多條件去掌控實則被物質改變和侵蝕。這樣才更順利地看到家庭里平凡的變化,變化里各自的人生過程,也獲得平凡的成長。
大學即將畢業時,我實習在一所鄉村小學當代課老師。幾個月的鄉村女教師生活,讓我對美容對流行已經沒有多大概念,經常縈繞我的,是孩子們單純樸素的笑臉和可愛質樸的言行。在這里我總是想起喬葉,一位《讀者》的簽約女作家,在基層教育崗位沉淀,不放棄自己的愛好與情感價值信念,并作出堅持和努力,爾后終于發掘自己的亮點和價值。與我的現狀不謀而合地相似。我慢慢在想,自己想要的東西想做的事,或許這個問題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想清楚,但是這個平靜而略帶掙扎的過程,應該會賦予我將來感謝這段時光的理由。或許,有些年紀,樸實的心情和環境,會讓一個人更明白自己的實力,也更接近自己的內心。
再想起來,八歲的時候,還理直氣壯地對人說:我到了十三歲的時候就要去死掉。因為十三歲肯定是我最漂亮的時候,我要去死掉,然后重新投胎!在八歲的年齡里,大概覺得十三歲就是能想到的一生最漂亮的時候了。那時候,覺得美麗和洋娃娃就是最重要的東西,絲毫不知道還有前途、未來這樣好的東西。我也多么希望,那時候有人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說,看著我的眼睛說:嘿,小姑娘,比可愛臉蛋比漂亮衣服好的東西多了去了,好好地學習吧。可惜,沒有那樣一個人。所有人現在的憧憬,都是建立在永不能重來一次的過去的墓碑上的。至于我為什么要把這些糗事都回憶起來,是因為所有的丑事,都是要被披露被坦誠才具備最起碼的意義的,在還算年輕的時候,為了以后不再被嘲笑,所幸偉大點,說出來一次給人笑個夠。
成長日記 篇9
今天,我在電視看著《動物世界》的節目,上面浮現出了動物是怎么成長的。
我在電視看到:一只小獵豹,只有三個月大。它的媽媽教它怎么學會捕捉動物。媽媽決定給孩子演示一下,媽媽看見前面有一群的斑馬,用輕盈的腳步一點點地接近斑馬,而斑馬群可根本沒有一個人能看見有一只斑馬看見獵豹,而小斑馬卻看見了,它不停的叫著,斑馬群還以為它想把自己的聲音喊出來。就這樣,獵豹媽媽,這個長跑冠軍,開始行動了。它邁開腳步,快速地追上了一只年老的斑馬,這只斑馬被獵豹纏著,獵豹媽媽跳到它的身上,狠狠地咬著老斑馬,就這樣,斑馬倒在了地上。而小獵豹卻快速地沖了過來,想吃獵豹媽媽的食物,而獵豹媽媽把食物拿開,用獵豹的聲音喊著:你不能吃我的`食物,你需要自己學會尋找食物。小獵豹垂頭喪氣的離開了媽媽,自己一個人走在大草原上,而它自己很想有晚餐在等待它,可是現在需要自己捕捉獵物,小獵豹看見前面有許多羚羊,就想:我先學媽媽的方式來捕捉食物,小獵豹慢慢地走去。可是,它等不及了,就快速地沖了過去,驚動了羚羊群,它們慌忙的逃走了,小獵豹覺得很無奈。可是看見前面有一只小羚羊在吃東西,它慢慢地接近。忽然,它沖了過去,抓住了小羚羊,把它給吃了。它覺得自豪感。
我覺得我們從小需要自立,不要依靠家人的嗟來之食,我們是會一點點地長大的,但是長大的過程中,會有著許多的困難讓我們去克服,相信,在成長的道路上會越走越流暢。人的一生就是從小孩子一點點地變成大人,這就是成長。
我們人是從嬰兒到大人;動物是從不會捕獵到會捕獵。這就是成長的足跡。
成長日記 篇10
活動目標
認識雞的成長過程及習性。分辨公雞、母雞和小雞。
活動準備
搭配小種籽「小雞的成長日記」、雞蛋。
活動過程
1老師拿出一顆雞蛋,請幼兒想想這是誰的蛋;敲一敲,看看裡面住了誰,接著將蛋打破,看看裡面是不是住著小雞。
2告訴幼兒我們平常吃的雞蛋,裡頭并沒有小雞喔!它是由專門下蛋的蛋雞媽媽生下的。
3帶著幼兒翻開小種籽「小雞的成長日記」P.26~27,讓幼兒觀察小雞如何破蛋出生。
4翻開P.28~29,比較公雞、母雞及小雞的外形,觀察公雞的雞冠和肉垂是不是比母雞大;羽毛的色澤誰比較豐富;公雞的雞腳有一個厲害的`武器〔參見課程計畫光碟〕。
5藉由畫面,觀察公雞用一隻腳站立的好功夫,和幼兒玩金雞獨立:將幼兒分組,哨聲響起,則學公雞用一隻腳站立,看誰支撐最久,找出公雞國王。
6老師模仿公雞叫「喔~喔~喔~」、母雞叫「咯~咯~咯~」、小雞叫「揪~揪~揪~」;接著,請幼兒模仿出公雞、母雞、小雞的動作及叫聲。
活動結束
帶領幼兒玩「公雞拳」的游戲。
【成長日記】相關文章:
成長的日記12-04
日記:她的成長08-14
成長的煩惱日記12-22
有關成長的日記01-15
關于成長的日記01-30
成長的日記600字01-13
豆芽成長日記10-25
我的成長日記12-23
成長的日記15篇12-23
成長的日記(15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