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成長日記模板九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長日記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長日記 篇1
今天是3月12日,我一睜開眼,爸爸媽媽就對我說:“今天我們去植樹吧!”“好啊,好啊!”我大嚷,“我可以種樹了!”
我們先去選樹。看著花鳥市場的樹苗和盆栽,真是目不暇接。我很想種松樹,因為松樹會長很高。我又想種一棵桃樹,因為桃樹會結桃子,這樣我明年就有吃不完的桃子了。
買完樹苗,我們就到小區里的花壇種樹。“這個地方好!”爸爸一下子就瞄準了一塊土地肥沃的地方,他想在那里挖了一個大坑,把松樹苗栽進去,我和媽媽趕緊把樹扶穩,然后我用鏟子把土埋上。“踩,我踩啊踩……”我圍著小松樹的四周扭了起來。“把土踩緊就行了。”爸爸笑著說。
媽媽遂了我的心愿,挑了棵桃樹。現在開始在桃樹了。桃樹比較小,所以只要挖一個小坑就可以了。我另選了一個地方,爸爸開始挖坑。沒想到那地方竟然全是石頭,好不容易才挖好,爸爸挑的地方比我的好多了,看來“姜還是老的'辣”。爸爸告訴我,剩下的方法就和前面栽松樹的方法一樣了。我就按爸爸教我的方法,把桃樹種好。
爸爸又拿來水,在樹的周圍澆水。“下雨了!”突然我感覺頭上有雨星,“爸爸,小樹會不會淹死啊?”我趕緊提醒爸爸。“不會,樹不會那么容易死掉的。”爸爸回答。
最后,我和小桃樹比了一下身高,它只到我胸口。“你要快快長大哦!我以后會天天來和你比身高的!”我跟小桃樹說。
明天,小桃樹會長多少呢?我拭目以待。
成長日記 篇2
我一直渴望穿越時空,去看遠古時代的碧海藍天、云卷云舒、花開花落、煙波湖畔、夕陽斜暉······終于,這個夢想在20xx年1月9日成為了現實,我走進了如來佛為我開鑿的時光隧道,重溫了大自然的風騷。
那是亙古的草原:青海湖碧波蕩漾,沙鷗在翔集,錦鱗在游泳;岸芷汀蘭之中,蟋蟀在彈琴,牛羊在散步;依依垂柳之上,鳥兒在歌唱,蝴碟在跳舞。在那牛郎和織女相會的鵲橋,斑馬在飛渡;在那黃河的入海口,鱷魚背著唐三藏去東海遨游······
那是喜瑪拉雅山———河姆渡人的家:這里沒有飛機跑道,只有千陌交通;這里沒有諾曼底登陸,只有雞犬相聞;這里沒有迪斯科伴拉丁舞,只有黃發垂髫相擁相嬉;這里沒有高樓大廈的`林立,也沒有美酒加咖啡,有的只是小橋流水人家。
沒錯,那一定是珠穆郎瑪峰。你看,峰頂藍天上那只盤旋著的大雕背上,不正是楊過和小龍女么!他倆是來參加一個盛大的動物宴會:狼牽著羊的手從草原走來,親親密密;兔子挽著烏龜的腰,一路說說笑笑;天鵝披著賴蛤蟆帶上的婚紗,打情罵俏。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匆匆,太匆匆了,似乎只是彈指一揮間,我便走到了時光隧道的盡頭。但,這里:青山不在,綠水不流;這里,鳥兒不語,花兒不開;這里,機器轟隆隆,馬達嘀嘀響,煙塵滾滾起,塑料漫天飛······面對這一切 ,我悲從中來,不能自已。我仿佛聽到了地球母親的哭泣和呼喚:“救救我,救救我。”
是的,人們啊,綠色的種子何時才能在你們的心中生根發芽?何時才能在你們的身邊茁壯成長?
成長日記 篇3
我從來沒有見過種子發芽,今天,我就要種一顆種子了!
我把兩顆蠶豆和一顆上面紫、下面黑的奇怪種子放進一個盤子里,倒上半盤水。接下來,我要等”豆寶寶”們長大了!
星期一,“豆寶寶”們沒有動靜。
星期二,一顆蠶豆的種皮裂開,我頓時對它們的生長有了很大的信心。
星期三,那顆奇怪的豆子發芽了。
種皮被撐破了一條縫,從裂縫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個綠油油的、既有點可愛又有點“可怕”的芽正努力地把自己推向外面。說它可怕,是因為它的芽太大了,可愛是因為它的顏色很鮮嫩。
星期四,我看了看最早發芽的`蠶豆,發現它的芽已經不能叫“芽”了。它已經長出了兩片可愛而嬌小的子葉,還長出了兩條細小的根。相比之下,那顆奇怪的豆子也長出了子葉,可它的子葉卻既粗大又強壯,它還長出了十幾條淡紫色的根。哦,這模樣也太可怕了,希望我不會做噩夢。
星期五,這棵”巨大“的豆苗和蠶豆苗都被我和爸爸移植到了花盆里。但我們發現,另一顆蠶豆沒有長出芽,還發出了一股騷臭味。爸爸斷定這顆蠶豆死了。哎,可憐的蠶豆,種了三棵種子只有兩顆活了下來。
后來我和爸爸在網上查了一下那顆奇怪的種子倒底是什么東西。原來這種種子叫黑蕓豆,生長在南方,因為它需要更多的陽光,所以要長更大的葉子。我恍然大悟,原來這顆黑蕓豆是為了生存下去才長的那么奇怪的。植物真奇妙,以后我還要繼續觀察,有了新的發現,我一定會告訴你喲!
成長日記 篇4
席卷又將開始。這已不是童維稚歲,許久再未如此敘話。或人物繁雜,塵絮紛擾,我又浴,著衣盤坐,只希望安靜默歇。詞語于墨點墜圓,掌不可捉摸。身旁無喻跡,不衷于始啟輪臺,書寫眷戀。過往三歲,召于不同地域,僅緣始進語,可跡絮語于心恤。跡悲中,哀亭兩望,味韻頗濃吧。周常始弄三波,聚聚合合,于終,寂寞神傷,筆鋒尖鈍,已無倦意于此之前,因無牽掛,然庭院于今,現眼前,不得不瞻,于冒險,“筱”敘舊事,好奇新事,由事遷隨風轉,隨人愿。我奇攀,枝丫處,悲喜歡。蹙欣歡,于曲意圓盤,吵鬧喧嘩者,奇異語動者,皆無意于欣悅。訪古跡齋館,受益頗多,于夢縈迷繞,不消,怎消?墨跡筆記任吵鬧,琴繞吵鬧傍喧囂。
曲意墜落,無話可說,放波隨自流,裴樂多。哀默,行孤舟沙漠,聆安靜。笑霓虹閃爍,潮落,終體會沙礫錯落,此處無目,見習常,掩了教誨,掩了艷羨,掩了思念。隨物鈴風角,漂泊車造,惡萬校本,方罷確遺跡。風吹雨打,山石巋然,我自欣伴,便嘗試戲語黃鶯,愉悅嬌鳴,心遂足。然間時究竟放緩,雜雜竊竊,赤面不吐半言。四肢僵直于四周朋坐。鎮璽于懷環,遂閃移三錢,脫乾坤常指下罷,微放懷杯,茶水翻涌。積郁多久,于今終抱時放蓬,始終托,再系語。歲年幼,尚未嘗情歡,尚需雕琢。只道望念不傲。總律沿前,無驕無嬌,底漏庸平,無波瀾一浪,終靜始終。唏噓浪波未一斗,今依天溝風逸皺。且奏,于扉頁卷首,慟哭壓愁。
成長日記 篇5
兒子一向對新的學科知識感興趣,總想找機會多學習一下。這不自從初一學了文言文之后在家就跟我們之乎者也不說,還整天考我古文的知識,有一些我還是記得的,所以每每我答對了,還是很佩服我的,那個時候的'我通常會拍拍胸脯說道:“哼,英雄不提當年勇呀。”
兒子一直讓我給他買本合適的閱讀理解書,里面一定要有文言文的。因為他向初二的同學打聽了,說是初二開始的閱讀理解里就有課外的文言文了。所以他想提前學習一下,對他的這種精神我還是很感動的,畢竟是人家先提出來的。
書城里沒有找到合適的,上周就從網上當了一本《語文周計劃閱讀理解》,昨天就到貨了,回家送給了他,他隨手翻了翻,拍了拍我的肩膀說:“老媽,干的不錯,不錯。”看來還算滿意。
昨天晚上因為奶奶有點發燒,我給她做理療,就是按摩穴位,忙活了將近一個小時,也沒有跟小子一起玩,一起聊天。 沒成想小子做完作業竟然就做開了那本書,而且是專門找文言文做的。做了2篇,其中一篇是完全明白了,另一篇還是有幾個地方不太明白,我跟他一起研究了一下,又對了一下答案。
每晚臨睡前小子都會讀幾篇小文章,但是昨晚他執意要看文言文的《左傳》,(這書是他爹夏天送他的。)拗不過他,就讓他看吧,大約過了20分鐘,我讓他睡覺,問他看明白了,他竟然說:“唉,看不懂呀,也就能看懂15%,看來以后我要開始研究古文了。”
成長日記 篇6
時光的洪流悄無聲息地將我們推向遠方,攜著留戀、憂傷、期待與恐懼,我們走進了夢想中的東北大學,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
如何去形容接到通知書那一刻的感受呢?比起激動、興奮,更多的應該是安心吧。總覺得擁有了一份歸屬感,今后的時光里,我的身心能棲息于此,再一次享受焚膏繼晷的充實,享受談天說地的舒暢,享受走近夢想的滿足。也正因如此,此刻身處校園中的我,想起那個曾經伏于桌案奮筆疾書的自己,想起那個奔跑在清晨與黑夜的自己,想起那個在無數次跌倒后勇敢前行的自己,心底便生發出一種難以言喻的自豪與感謝,甚至是想念。
現在的我想起當初的自己,便不自覺地揚起了嘴角。當初那個稚嫩的我,在無數個望著窗外的課間,為未來的大學生活勾勒過無數種輪廓。它也許是穿梭在教學樓間的匆匆剪影,也許是沐浴在操場陽光下的舒適愜意,也許是沉浸在圖書館中閱讀的專注與充實。如今想象的生活漸漸步入現實,我在滿足與歡欣之余也混雜著些許的'迷茫與恐懼。
在這短短的幾個月里,曾經陪伴我走過春秋冬夏的人兒們如今已各自天涯,曾經見證著我們揮灑汗與淚的教室如今已迎入新人,曾經一度被我反感的作息方式也永遠的停留在過去。如今身旁的人們來自天南地北,再沒有一間教室上標記著專屬于我們的印記,也再也沒有一段時間,讓我們自覺打開書本,放下瑣碎。每當想起這些,我便會感到一種從心臟蔓延開的空虛,漸漸漸漸,拉扯著我陷入無法逃脫的惆悵。
但活在過去的人滄桑,活在未來的人迷茫,只有活在當下的人最踏實。既然選擇了東大,又何必為了過去傷春悲秋,為了未來恐懼迷茫,踏踏實實地經營每一個今天,才能不負往昔,不負今朝。
如何為我們的大學生活渲染上繽紛的色彩呢?與其如同潑灑顏料一般,毫無目的地投入學習與各類社團活動,不如用一份學業規劃來為自己的畫作勾勒出基本的輪廓。為自己設定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并真正付諸于實踐。設定目標時的思考與取舍,實踐目標時的堅持與勤奮,達到目標后的釋然與滿足,都會為大學生活增光添彩。與此同時,更不要忘了探尋你內心真正所向往的未來,一旦捕捉到了內心那份希冀,便無所畏懼,大膽追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對于我們來說,大學是一個新的起點,是開啟無數種可能的新起點。正因如此,我們才不能失去方向。無論多么迷茫、失望,憂傷,也不能就此消極。也許轉機就在下一秒,但是機會總是留給做好了準備的人。所以為了每一個下一秒,我們都不能放棄這一秒。在大學生活的每一天里,讓自己多讀一本書,多結交一個朋友,多獨立思考,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一切未知數,即便是痛苦,若無法回避,便坦然去接受。然后我們便會在一天又一天充實的生活中成長、成熟,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
每一天,我們懷揣夢想,揚帆起航,踏上征程;每一天,我們書聲瑯瑯,揮汗如雨,斗志昂揚;每一天,我們焚膏繼晷,挑戰自我,踏實繁忙。
百舸爭流,以夢為名;書山題海,以樂作舟;萬馬奔騰,以勤為徑。無論前方是清流激湍還是巍峨高山,無論眼前是風雨肆虐還是煙霧迷茫,既然選擇了東大,我就要乘風破浪;既然選擇了東大,我就要展翅翱翔。自強不息,知行合一,腳踏實地,圓夢東大!
成長日記 篇7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盒蠶寶寶,這些蠶寶寶的身體白白的,只有一厘米長,非常逗人喜愛。聽媽媽說,這些蠶寶寶需要吃的桑葉要撕成小塊。而且,要把桑葉洗干凈,擦干凈,才可以為給它們吃的,每天大概要為2~4次。我還特意給它們起了幾個好聽的名字呢!瞧,這條又白又胖的蠶寶寶,我叫它為“白胖子”,那條的頭特別大,我叫它為“大頭蟲”,還有一條比較輕小的,我叫它為“小蠶蟲”。這幾條蠶寶寶真是太有趣了,所以,我決心要把它們養大。
第二天一早,我一起床就立刻給蠶寶寶添桑葉。下午放學回家的時候,它們已經把桑葉吃光了。我又給它們添上了桑葉。看!蠶寶寶吃桑葉的時候很有趣,只見它們趴在桑葉上,每逢吃桑葉的時候,頭總是有序地從左到右吃著,非常可愛。
蠶寶寶已經來我家一個星期有多了,在這個星期里,蠶寶寶已經脫了三次皮,那皮膚一次比一次白,一次比一次滑。
再過了三個星期,“白胖子”他不吃桑葉了,原來它就快產卵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移到另一個盒子里。又過了幾天,“大頭蟲”和“小蠶蟲”也快產卵結繭了,我也是把它們一條一條地移去“白胖子”的房子里,盼望著蠶寶寶快點結繭生寶寶。
大約過了一周,只見蠶寶寶已經結了一個橢圓形的繭,像小鳥蛋那樣小。有一個白色和兩個金色的。再過了半個月,這些長大成飛蛾的蠶蟲就咬破了這個繭,破繭而出。出來的是一只飛蛾,身上長了兩只翅膀,它就到處的`產下一顆顆像芝麻大小的小蠶蟲,然后就與世長辭了。
這就是蠶蟲的一生了,我以后也要把它生下來的寶寶養大。這樣,我就知道,爸爸、媽媽養我也是像養蠶寶寶一樣需要愛心和耐心的!
成長日記 篇8
一放學,我就興沖沖地跑回家看我的蠶寶寶,只見桑葉已經被蠶寶寶消滅掉了,只剩下莖了,蠶寶寶都把頭仰起來,好像在說:“小主人,小主人,我餓了,快給我喂桑葉吧!”我趕緊從放桑葉的袋子里取出嫩綠的桑葉放到盒子里給蠶寶寶吃。我蹲下身子,細細地觀察它們。每一條蠶都奮力沖向桑葉,個頭大的蠶寶寶沒多大工夫就爬上了桑葉的`頂端;個頭小的蠶寶寶還在后面慢吞吞地爬著;還有一些“小懶蟲”索性躲在桑葉下面,一抬頭,就能美美地吃上一口。蠶寶寶們一邊吃,一邊還時不時地看看身邊的伙伴們有沒有搶自己的地盤。
瞧,這真是一群貪吃的家伙!
成長日記 篇9
清晨,無意間抬眼一望,心里頓時一驚:枯槁的枝頭立滿了白玉蘭,一大朵一大朵的雪白雪白的。在這春寒料峭的校園里,她竟一枝獨秀,開得那樣肆無忌憚,那樣驕傲,那樣猖獗。她驚艷了眾人的眼,緩慢了匆匆的腳步,蒼白了絕世的容顏。
這才長長地舒了口氣,唇畔不經意間牽起了無可奈何的微笑,春天竟這般,來了……
過客無不為這樣的繁華而動容,或駐足凝望,或大肆贊揚,或拍照留念,或笑而不語,卻都遮不住眼角眉梢的驚羨。又是一場盛世繁華啊!然而這樣的美麗卻亦如煙花,她是卯足了一年的精氣才綻放得驚艷如斯啊!
過了兩天,僅僅兩天,再次凝眸四顧,只見雪白的花瓣落了滿地,枝頭亦所剩無幾。讓人不由地幻想到花瓣四落時該是怎樣的美,怎樣的驚心動魄。終究是那句話對了:堂皇轉眼變成寂滅,喧騰是短暫的別名。
我們都欣賞,喜愛她那一場盛世繁華,可又有幾人懂得那繁華落盡后的疼惜呢?靜靜的,一個人,拾起一片花瓣,呢喃著:你不懂,是的,你不懂。
又是一年春換舊,又是一年百花依舊笑春風。我二十一歲了,二十一歲,對于我來說是一個不新不舊的`年齡,本該是怒嘯的季節,而我,卻沉默一如昨天。她們有她們的重開日,有她們的燦爛時,她們為春天妍,為春風笑,我……不是不想,而是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無奈。
曾經幻想,我要做一柄寶劍,寶劍一出,即使不能使天地變色,也要響起平地一聲雷;曾經幻想,我要做秦始皇麾下的一名勇將,親眼見證江山的輝煌豪氣,即使不能名流史冊,也要將一腔熱血灑在戰場,好祭奠我這一生的奔放;曾經幻想,我要做武則天名下的一名謀臣策士,即使不能指點江山,也要俯瞰天下;曾經幻想,我要做花木蘭,替父從軍,卻把戎裝換紅裝,即使不能立下千秋戰功,也要將那十分孝道盡上九分;曾經幻想……愿做那張狂的白玉蘭,獨立在冬末春始,喝退那薄寒,在春風里張狂大笑。雖然短暫,卻愿終其一生,亦無怨無悔!
何曾想,時間竟如無垠的大海,一個石頭投下去,竟驚不起一絲漪漣,時間滑過,竟悄無聲息地湮沒了我,湮沒了我曾經一切一切的幻想,我也如眾海中的一粟一樣,沉寂在海里了,即使有時看到那些不諳世事的狂放誓言,也只是微微一笑,略之……我明白,過一陣就消停了,有些話不是忘了,而是,再也沒有那樣的激情了;不是不想做,而是,戰場已息,硝煙已過,即使戰火再起,也輪不到自己插手,戎裝不再是憑著一腔熱情就穿得了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覺得,這樣也挺好。
寶刀入鞘,再鋒利的劍,時間久了,也會生銹,再也拔不出了。春風一催,百花競放,春風一過,花再開,就是溫溫吞吞的了,了然沒有了精氣。
沒有四處狼煙,沒有十室九空,沒有流離失所,沒有猛于虎的苛政,天明氣清,太平盛世。可是,這場繁華剝落,為何沒有聞到繚繞的香氣?剝盡外層的錦衣,我們立于其中,在二十一世紀以主自居,里層是否一如外層那樣錦繡?一如岳飛那樣在春天里歌嘯《滿江紅》?
不,我們沒有。這里的男兒為揚名天下,坦然地換上紅裝。國民校花評選活動中,某校一偽娘參與評選,且獲得極高的關注。有人問:此人是代表該校的女生的發展方向還是男生的發展方向?對此,我無言以對。也許最初的最初只是為了某次表演的新意,如今,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也是無法預料的吧。曾聽聞,武漢高校偽娘團高調走紅,被問起想法,其聲稱“僅僅是為了興趣而已”。如此興趣,真真是讓人瞠目結舌呢。很久以前,有一個老萊子彩衣娛親,孝名廣為流傳。這,又是為了什么呢?名耶?利耶?
對于名利,從古自今大家趨之若鶩。古有蘇秦,今天卻是層出不窮。如今我們還有什么資格來批判蘇秦的追名逐利呢?我反而是贊賞的,最起碼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當代的我們個性獨立,我行我素,真正應了那一句話“誰管得了別人的那張嘴”。
這里的男孩女孩為博君一笑,走上了超級女聲、快樂男聲;這里的大學生蹉跎歲月,在一場又一場的風花雪月里流連,你儂我儂。四處都唱著傷感的、寂寞的歌曲,你我的心里總是彌漫著淡淡的憂傷,女孩心里喜愛的已不是男子漢,而是那種帶著憂傷的男子……這樣的男子我已不敢再用“陽剛”一詞、“英雄”一說,此種說法不能概括整體,可也是一種社會走勢,不是嗎?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盛世繁華?抑或是盛極而衰?“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春滿殿,而今唯有鷓鴣飛。”這場“繁華”究竟是隱忍,還是衣錦還鄉,還是“鷓鴣飛”?“一將功成萬骨枯”或許有些不忍見,但也就是那“萬骨枯”滋養了那一場又一場的盛世繁華,渲染了春天啊!
繁華落盡,我們竟成了旁觀者,如果我們還在那場曾經的繁華里沉淪,究竟還有誰能再來導演這一場盛世繁華?
【成長日記】相關文章:
成長的日記12-04
日記:她的成長08-14
成長的煩惱日記12-22
有關成長的日記01-15
關于成長的日記01-30
成長的日記600字01-13
我的成長日記12-23
成長的日記15篇12-23
成長的日記(15篇)12-23
關于成長日記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