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日記集合15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這一天里都收獲頗豐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里。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日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日記1
今天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我們要回老家去掃墓。
一大早,我們一家就提著大大小小的袋子,有水果、有飲料、還有零食……向老家出發了!
不知不覺的,我們已經到達了老家。我用腳踢開了門,沒想到小花——一只狗,一聽到有腳步聲就像餓鷹抓小雞似的撲了上來,我摔了個四腳朝天。舅舅見我們來了,立馬提起幾個籃子說:“走吧!”話音剛落,大家大步流星地出發了。我一邊走一邊從哥哥的手中搶過柴刀。一分鐘不到我們就進了山,只見許多樹木被砍了,有的地方還有被燒過的痕跡,我心里罵道:“是誰干的,真缺德!”很快,我們就到了祖母的墓前。
爸爸跟舅舅各自拿起了工具在鋤雜草,我見了也拿起了毛筆在墓碑上描字……“啊!”我突然大叫了一聲,因為有一只蟲子爬到了我的手上,我用盡了吃奶的力氣才把它甩掉。描完了字后我拿起一些紙錢用雙手抓住甩了幾下,然后丟了出去,哇,像仙女散花似的真美!因為老師說不能燒紙錢,所以我們就沒燒了。
我們正要向祖父的`墓出發,可姐姐走了幾步就被放在地上的鐵鍬鉤了個四腳朝天,而且腳還被樹枝刮破了,我只好陪姐姐回去了。
雖然有點掃興,但是后來我聽爸爸說,祖父的墓前長滿了比我還高的雜草,他們弄得汗流浹背才清完雜草,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幸虧我沒去!
期待下一次的清明節!
清明節日記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為了紀念英勇犧牲革命先烈,我們學校今天組織去烈士陵園掃墓。為了今天掃墓,昨晚我還特意讓媽媽教我做了兩朵小白花呢。聽媽媽說她們小時候掃墓用的花可都是她們親手做的,我想我也得自已親自動手才能顯得更真誠些。
吃過飯我們準備出發了,老師給我們分好小組,每個小組配一個小組長協助老師管紀律。我們一組共有七個人,我是組長。分好組,我們就出發了,一路步行來到了烈士陵園。今天天氣情好,所以來到烈士陵園掃墓的人也特別多,不光是我們學校,還有其他學校的`,也有好多成人也來紀念革命先烈。
大家排好隊,按順序在紀念碑前鞠躬、獻花,寄托對革命英雄們的崇敬和哀思!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同學們在英雄紀念碑前宣誓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們生活在無戰爭的時代,為此我們應該慶幸,也更應該感謝與懷念帶給我們這一切的烈士們。
清明節日記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在王校長的帶領下,我們邁著沉重的步伐,懷著對戰士們的崇敬,來到烈士陵園。走進大門可以看到幾個戰士頭像,比如:"劉胡蘭。"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我想這些烈士們的犧牲一定是重于泰山的。他們的肉體雖已死去,但他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精神,就像我們看到的那束"火"一樣永不熄滅。
烈士們不是屹立在高山巨嶺上的巨松,而是遼闊平原上的一顆小草一一為大自然增添一筆綠意。
烈士是不是矗立在廣場中央的高大石像人,而是道路下的一顆石子一一為繁忙的交通奉獻所有力量。
小時候,老師常說:"我們的紅領巾是用革命先烈的.血染成的,"那時候不明白其中的含義,現在我明白了。
下次清明節我還會來烈士陵園的。
清明節日記4
清明節到了。清明節到了。清明節那一天,按照習俗,我和姐姐一起碰雞蛋。
到了約定好的時間,我的姐姐便拿著雞蛋,去了公園。到了那里,姐姐對我說:“芷含,我們來比賽,怎么樣?”我大喊:“好。好。”“那我們一人挑出兩個雞蛋,看的'兩個雞蛋先都破了,誰就輸了。”我細心地挑出了兩個自認為最堅硬的雞蛋,一點兒也不敢馬虎,再看看姐姐,也是那樣一絲不茍。
挑好了,便開始第一局了。我們都準備好后,我突然想起了爸爸教我的碰蛋的竅門:碰蛋時,要把手拿得靠前一點,并主動和別人碰,這樣勝算的幾率就很大。“哈哈哈,姐姐輸定了。”我低聲細道。“三二一,碰。”瞬間,只聽一聲微小的“咔嚓”聲,我的蛋破了。“啊?怎么可能?姐姐竟然贏了。”我一時怒火沖天,姐姐卻得意揚揚。
第二局開始了。我鼓足了勇氣,閉上眼,使勁朝著姐姐的蛋碰去,又是一聲“咔嚓”,又是我的蛋發出的,又是我的雞蛋破了,又是我輸了。我生氣極了,姐姐卻喊著:“你輸了,你輸了,你輸你輸你輸了……”就這樣,游戲結束了。躍然我輸了,但我卻很開心。
這真是一次難忘的清明節。
清明節日記5
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四,也正好是清明節,為了讓咱們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開車來到鄉下掃墓。咱們上山了,咱們帶著沉重的心情,來到墳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著老祖宗的保佑。也讓咱們這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你們這些長輩對咱們的期望;也讓全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咱們一到那就開始給祖先燒香和紙錢。
咱們開始放鞭炮了,爸爸讓我和哥哥負責把鞭炮擺好,咱們繞了好大一圈才把鞭炮擺完。爸爸說:“我要開始點鞭炮了。”媽媽、奶奶、哥哥和我趕緊跑到一邊,爸爸開始點了,我和哥哥把鞭炮綁成一條。可是,咱們用幾條鞭炮連成一條的鞭炮斷開了,所以,爸爸就要一條一條的'點火了。
今天幫祖先掃完墓了,咱們全家一起下山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轉眼又到清明節,淚珠滾滾如雨下,心中不禁升起絲絲的涼意。
每到清明節,我就會跟隨家人去追憶那逝去的親人,每每當咱們來到他們的墳前,總會帶上他們最愛吃的食物,雞鴨魚肉樣樣齊全,我小的時候只是覺得好玩,有吃的,還有綿綿的細雨陪我玩耍,而且還很是快樂,直到我長大了,上了三年級,才稍稍領悟到了一些我從未想過的事。
清明節日記6
清明時節前一天,我和母親決定回老家看望姥爺,因為姥爺生病了,他很想很想見我一面。母親說:“讓姥爺最后的愿望快點實現吧!”所以我們一大早就搭上了去老家的大客車。
一路上,我不只是高興,還有悲傷。高興的是因為我來舟山后還是頭一次回老家看望姥爺,只見路旁的油菜花多像金黃的毛毯呀!車窗外的景色迷人極了。一陣陣春風吹拂著我的臉。一棵棵大樹快速地與我告別。悲傷的是因為聽到了姥爺生病的消息,心里很難過。為什么老人會生病呢?生病多痛苦呀,要是不生病那該多好呀。不知不覺就到了廬江縣城。
第二天就到了姥爺家,我看到姥爺面黃肌瘦,站在那里搖搖晃晃。姥爺看見了我,硬撐著像沒生病一樣,我覺得姥爺真堅強。看見姥爺我們一擁而上,緊緊地抱著姥爺不放,我還在他的臉上深深地親吻著,此時的'姥爺精神抖擻,我和姥爺一會兒就談笑風生起來,姥爺向我問長問短,我都一一作了回答。看到姥爺眉開眼笑,我也很開心。
分別的那天,我和姥爺依依不舍,我真心誠意地祝姥爺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健康、長壽!
清明節日記7
1.
一年一次的清明節有到了、在這個悲傷的節日里我想到了已過時了的爺爺奶奶。
想到了他們眼淚不由的流了出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不由得想起了這首詩。
2.
今天就是清明節了,我早上8點起床,爸爸就提議去文化廣場,我連忙說好,于是我們坐車去,當我們到達時,前面已經人山人海,那可真是一小步的挪啊挪,看著前面人越來越多,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的再過,我們慢慢的.走進了中央,看到前面就是體育館,于是我們就進去玩了一會,由于人流量比較大,我們只能等著進去,多則十秒鐘的時間,等著等著,終于等進去了,玩了一會,就到了10點鐘,于是我們一起去吃午餐......清明節假日,玩得相當愉快,但愿今后的每一天都能夠像清明節假日那幾天一樣開開心心。
3.
四月四日早晨,我看到門上插了桃花和柳枝。我就問爺爺:“為什么今天要插桃花和柳枝?”爺爺說:“因為今天是清明節,今天開始,天氣已經變暖和了,冬眠的小動物都蘇醒了。”爺爺還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是我們學習的好時候,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
清明節日記8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奶奶一個星期前就說要帶我去祭祖,我天盼地盼終于盼來了。
前年,是爺爺帶我去祭祖的,所以,這次是奶奶帶我去。在通往祭祖的路上,奶奶顯得格外嚴肅,平時那個幽默風趣的奶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淡藍色的小野花,純金色的油菜花,碧綠色的的小草兒,神氣十足的`竹子``````給這幅通向祭祖的這幅圖畫’’點綴上了一種別具風味的感覺,令人只可以表達出一種嚴肅的表情。
過了幾分鐘,我和奶奶到達了目的地,祭祖正式開始了。奶奶讓我先去把曾祖父的靈位兩旁點上蠟燭,奶奶說了,我去點可以表達我對曾祖父的尊敬。然后,奶奶把鮮花放在曾祖父靈位前,我和奶奶在靈位前磕頭,然后再說幾句保佑咱們全家的話.之后,奶奶還把一些瞑幣在靈位前給燒了。然后,咱們再在靈位前磕了幾個頭還用手把周圍的垃圾撿掉,并再去祭拜一下,再在墳頭插上三根點燃的香。這次祭祖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在回去的途中,奶奶還給我講了許多曾生前的事。回家后,我還對媽媽說了咱們怎么祭祖,和我曾祖父的事,下次祭祖,我一定要帶媽媽一起去。
清明節日記9
今天,我和媽媽、哥哥等一起去掃墓,早上7:00,我們坐車向墓地的方向開去。
我拿著掃把,哥哥拿著鞭炮,媽媽拿著雪白雪白的花兒走到墓前,雖然路途的草很刺人,但它還是很漂亮的。
到了墓前媽媽一邊給奶奶、爺爺、太奶奶、太爺爺燒紙,一邊無聲地哭泣。我見媽媽哭的傷心就拿了幾張紙巾,幫媽媽擦著那透明的“珍珠”。燒完紙錢后,我許了一個愿望,希望再一次夢到我去奶奶家,奶奶給我開門時的情景,想著想著我就無聲地流下了像斷了線的珍珠似的淚水。哥哥要放鞭炮了,我像即將被逮的獵物一樣和留義一起跑到遠處,噼里啪啦的聲音像鈴聲一樣在我耳邊“叫著”。我們掃完墓后去吃了一頓大飽餐把各自的空肚子填成了飽肚了。
在路途中,我們看見了春天的`美景,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一朵比一朵好看。花兒們爭奇斗艷,芬芳迷人,樹木郁郁蔥蔥,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春天萬物重蘇、鳥語花香,這讓我想起了李白的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天是一支動聽的歌,春天是一首美好的詩,春天是一幅獨一無二的畫。
清明時節,你去掃墓了嗎?
清明節日記10
今天是4月5日清明節,這是紀念去世的親人、給他們掃墓的一個日子,所以我們今天要回老家給已經去世的太爺爺、太奶奶和姥爺掃墓。我和爸爸、母親一起接了姨媽、姨伯就一起往老家走,大街上車水馬龍,長長的車隊排的像一個望不到頭的長龍,或許大家都是要去掃墓吧。
回到老家后,我們先等姥姥、舅舅、陽陽弟弟他們,等他們到了以后我們就往掃墓的地方走。走在路上母親告訴許多姥爺以前的事,姥爺以前是公安局長,他很和藹、慈祥,去世后安放在烈士陵園,三年后把姥爺接回老家安葬在祖墳,這樣就能和太爺爺、太奶奶一直在一起了。我們走過了好長一段小路終于到了,舅舅、姨伯他們找了一塊平坦的地方點上了香,點上了蠟燭。姨媽把買的點心、香蕉、王老吉等給他們放到墳上,然后我們開始燒紙,還有一些冥幣,母親說這是一種思念親人的`風俗,把美好的祝福帶給他們,最后我們大家一起跪下給他們磕了頭。當我們回去的路上下起了雨,這時讓我想起了我們學過杜枚的一首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看來這首詩是對的,因為今天是清明節真的下雨了,好像老天爺也在悲傷、哭泣。
雖然我沒有見過的的姥爺,但是我也很愛他,因為他是我母親的爸爸,我希望姥爺在天堂上永遠都開心。
清明節日記11
有句古詩說的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我和好朋友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祭拜革命烈士。
我們坐車到南泉去,雖然今天的天氣是那么晴朗,陽光是那么的活潑、可愛!但是到了我這兒卻變了360度的大轉彎,天氣是這般的冷、這般的沒有生機、這般的灰蒙蒙。
到了目的地,人可真多,還有和我們同齡戴著紅領巾的小朋友呢!直到現在我才明白中國為什么沒有向那殘酷、無情的日本屈服,因為我們有一顆火熱的中國心啊!我輕手輕腳地走過去,把那雪白的不能在白的花掛在那已經歷了無數天的風吹雨打、酷暑嚴寒的“靈樹”上,如果我不輕點的話,我怕會吵醒地下的烈士們睡不著。
我東看看、西看看,到處都是一片黑壓壓的人,都還在唱那首雄壯、威武的國歌,咦!我好像看到了一塊保存完好石碑耶,上面清楚的記載了,當時1949年11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12軍25師103團,在南溫泉戰斗中,一營營長徐照奎等31名指戰員都光榮犧牲了,埋在了這兒。上面還有毛主席的'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我也覺得是這么回事。
是該走的時候了,我時不時的往回看,隱隱約約,看見烈士們在笑著說:“好好加油,祖國的未來就靠你們了!
走出了烈士陵園,感覺天更藍了;草更綠了;花更紅了;云更白了。望著天空上的微笑,眼前豁然開朗。
清明節日記12
“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是清明節假期時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洛陽玩,卻并沒有下雨。而且陽光明媚,四處綠樹紅花。
當天早上,我們坐了三個多小時的車,來到了古都洛陽的王城公園看牡丹花。每年的牡丹花會,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前來觀看。買了票后我們便進去觀看。剛一進去,只見里面人潮如織,或多或少、或三五成群、或兩人結隊。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我看見了牡丹園,就抱著激動的'心情過去看,一到牡丹園,我就看見了許多種顏色的牡丹花:紅的、白的、紫的······數都數不過來。我發現每一個牡丹品種的前面都有簡介,我看見了一種黑色牡丹,它的花瓣很大;一層一層的有五層之多。從遠處看是黑的,其實是紫紅色的。因為與黑色相似,所以被稱為黑牡丹。我去看黑牡丹,上面寫著:“黑艷牡丹,十分稀有。與紫牡丹共稱‘牡丹雙雄’······”我聞了一下,呀。真香啊。我突然聞到旁邊的牡丹都芳香四起,聞起來比月季和桂花還香。讓人感覺到清爽的感覺。我注意著牡丹的花蕾,黃黃的、小小的,香氣都是從這里散發出來的。因為我們去的時候是四月份,牡丹有的還未盛開,有的還是花骨朵。真可稱為:“寧做洛陽人,不做天上神。”
洛陽的牡丹花會,真是“人間仙境”啊。
清明節日記13
一早起來,我說:“奧,今天終于是清明小長假嘍。”搞什么活動呢?我和媽媽商量了一會兒,最后決定到青龍山放風箏。我高興地手舞足蹈。
我在青龍山腳下的風箏店里精心挑選著風箏,風箏可真多,有栩栩如生的龍,有兇猛的鷹,有有趣的卡通喜羊羊,有漂亮的蝴蝶。我挑的眼花繚亂,最后我挑選了可愛的小鳥風箏。我興高采烈地奔向山頂,到了山頂,我看見有許多人已經在放了,風箏一只比一只漂亮,一只比一只飛的高,我和媽媽也不甘示弱,倆人互相配合,我一手轉線軸,一手拉著線,媽媽雙手拿著風箏,媽媽的手一松,我就一緊一松的拉著,飛了一會兒就掉了下來,媽媽說:“換我來試試吧。”媽媽還沒起飛就掉下來了,“媽媽還是我來吧。”我看著別人的`風箏越飛越高,心想:“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我模仿別人的動作,終于經過N次的努力,風箏終于飛上去了,看著我的風箏追上了別人的風箏,心情無比的高興,正當我玩的開心的時候,我沒留意線軸里的線,一不小心,我的風箏快速“墜機”K。O了。
雖然我的風箏“墜機了,但我還是玩的很開心。因為第一次把風箏飛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清明節日記14
今天天氣晴朗而且是清明放假的第一天,母親帶我和姐姐還有舅奶一起去登城墻。我們坐公交車來到了北門(安遠門),城墻高約10米,底寬大約15米,從下面往上看感覺城墻很高很高。從下面登上城墻我數了一下臺階有79級。登上城墻,城墻上面很寬敞,上面還有騎自行車的游人。
我們從北門(安遠門)登上城墻經過西門(安定門)最后來到了南門(永寧門),我們計算了一下,大概走了5000米,好長的一段路程呀!我覺得自己很厲害,我們是一路步行走過來的。
到了南門我們下到了甕城,南門的甕城是正方形的,還放了許多大鼓,還有一些中國傳統游戲工具,我還練習玩會了滾鐵環,還有一些外國人在玩跳大繩。
出了南門的甕城我們又到了鐘樓,鐘樓放了一口很大很大的鐘,鐘樓上面還放了許多齊白石爺爺的.畫,那些畫都是在他九十三歲時畫的,我最喜歡齊白石爺爺的畫的蝦栩栩如生。
逛完了鐘樓母親帶我們又去了回民街吃了好吃的“老米家”泡饃,太美味了!今天的活動真的很開心!
清明節日記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國人民每到清明節這一天,無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會去上墳、掃墓、祭祖。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 我們也不例外。
今天,我跟著外公也來到老家拜祭太外公。手上拿著紙錢、鞭炮、香以及一些拜祭的東西來到太外公的墳前,首先我點燃了三支香插在太外公的墳上,接著我們就燒開紙錢來了,這是什么味道啊!
我不由自主的咳嗽起來,沒辦法拜祭列祖列宗嘛!再忍一會吧!到了最后,我們掛上了兩盞幡,放了一掛鞭炮便回到了在鄉下的親人家中。到了吃飯的時候,桌子上多出了一副碗筷,問過他們后才知道在今天吃飯的時候要先“請”先人吃,然后自己才能動筷。這樣便顯出后生晚輩對前人的尊敬與懷念。
吃完飯我們就依依不舍得離開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給外公說出了我的疑問:“為什么以前清明節都不放假,而今年卻定為法定節日?”外公微微一笑說:“唉!由于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崇洋媚外,只知道什么圣誕節,愚人節的,失去了我們自己的文化節日。由此下去,可能以后的子孫后代都不知道什么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了!
為了讓我們的文化長久的`下去,國家把他們也定為法定節日,所以才會放假的。孫子,你長大后千萬不能因為一些外界因素而忘記了我們自己的節日啊!”聽完外公的話后,我感覺到我們這一代任重而道遠,長大以后絕不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喪失,絕對不能!
【清明節日記】相關文章:
清明節日記05-30
清明節的日記10-31
清明節日記06-12
清明節日記【精】03-21
清明節日記【熱】03-19
清明節日記【推薦】04-21
【熱】清明節日記04-29
【推薦】清明節日記05-02
【精】清明節日記05-02
【薦】清明節日記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