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讀書日記模板匯編八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這也意味著,又要開始寫日記了。日記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日記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書日記 篇1
暑假里,外公帶我去圖書館借了一本《笑貓日記·藍色的兔耳朵草》。這是一本很好看的童話故事書,我一回去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只用了一天的時間,我就看完了這本書。后來我又意猶未盡地翻看了好幾遍。這本書不僅用生動活潑的語言描寫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還講到了一些讓我感動的事情:一是虎皮貓不辭辛苦地敲鐘,無私奉獻,二是笑貓為了幫助別人勇往直前、不畏艱難。
故事中講到虎皮貓為了讓人們和動物有幸福的生活,堅持每天傍晚為大家敲響祈禱幸福的'晚鐘,它辛辛苦苦地敲鐘,即便震聾了耳朵也在所不辭。笑貓為了幫助心愛的虎皮貓治好耳朵,千方百計地想辦法。它不怕路途險惡、不懼巨大的山蜘蛛、兇猛的老虎和力大無窮的湖怪,義無反顧地來到了藍山上,終于找到了能治好耳朵的兔耳朵草……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虎皮貓和笑貓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又勤勞勇敢、無私奉獻,這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好品質啊!
讀書日記 篇2
我們家里到處都堆放著書刊雜志,到處都洋溢著濃濃的書香,書香里蕩漾著一個個有趣的故事。
今年暑假,媽媽在平湖書社給我買回了《鐵道游擊隊》一書。我迫不及待地從媽媽手里搶過這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媽媽有時也忍不住在我旁邊看上幾眼,但卻不與我爭搶,其實我也知道她也想重溫這一本書。
爸爸是一個戰爭迷,打仗的電視、影片、書籍,他從不放過。今天,見我正在看書,便躡手躡腳地走了過來,只見書名《鐵道游擊隊》,心中一下子來了勁,他見我對此書愛不釋手,格外珍惜,雖然心里癢癢的,但又束手無策,急得直跺腳。突然,他打起了鬼主意,眼珠子轉了又轉,略加思索,便悄然無聲地離開了。
中午,媽媽煮好飯,我們三人圍了一桌,開始吃飯。只見爸爸狼吞虎咽地,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滿滿一碗白飯,安靜地離開了飯廳。我見此覺得特奇怪,便快速吃完飯,悄悄地來到客廳,只見爸爸正津津有味地看著我心愛的《鐵道游擊隊》,想必他連手也沒擦,一定把那黃黃的油抹在了書上。
我氣憤極了,大吼:“你干什么呀?手也沒洗就來翻書!”
爸爸非常地尷尬,不好意思地將書放下,輕輕地說了一聲:“對不起。”然后起身就去洗手。
哎,我的爸爸看書時就有這么些壞毛病,我和媽媽說了他不下100次,可他都屢教不改,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下午,我有電子琴課,要到琴行去彈琴。我想:如果我一走,我的新書,就要被爸爸偷去看,為了防止他把書弄卷、弄爛,便將書藏了起來。傍晚,我回來后,只見爸爸一反常態,破天荒地給我端來了一杯水,一邊給我捶背,一邊摸我的`頭發,盡量地討好我。隨后悄悄地問我:“可不可以把你的書借給我看看?我保證不會弄壞,保證不會。”我看著他如此討好我的份上,便借給了他。
過了幾天,我要回了那本《鐵道游擊隊》,只見書上有許多折痕,我便懷著一肚子氣問爸爸:“這是怎么回事?”
爸爸支支吾吾地答道:“我怕忘記了頁數。”
“難道家里沒有書簽嗎?”我反問道。
“我,我,哎……”爸爸無言以對。臉紅得像一個蘋果。這時,媽媽走來化解了這場尷尬……。
我們家就有這么多有趣的讀書故事,它們陪伴著我度過了一個個快樂的日子。
讀書日記 篇3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通俗小說作者,他所寫的這本書為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三國演義》作為歷史演義的長篇小說,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即為歷史演義小說,就有歷史、有演義、既要以“史筆”記錄歷史還要有故事的敷衍、情節的虛構、人物的設計,便小說兼有百年的歷史的真實和藝術的感染力。
《三國演義》的主題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第一,主張“天下歸一 ”國家大一統的思想。通過漢末動亂、農民起義、諸侯割據、三國鼎立,西晉統一等一系列歷史事件的描寫,揭示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治中生亂,亂歸于治” 的歷史規律;第二,推崇明君、賢相、歌頌劉備、諸葛亮,而貶斥昏庸的漢帝、暴虐的童卓和“奸雄”曹操;第三,贊揚仁、義、忠、信、智、勇等優秀品質。書中竭力表現關羽的義、張飛的忠、諸葛亮的智、趙云的勇等;第四,歌頌足智多謀的杰出軍事家,突出“兵不厭詐”的軍事思想,描寫了形形色色的出奇制勝的戰例;第五,封建的正統思想。書中把劉備所代表的'“漢家”政權,視為正統,在元代的歷史背景下,寄托了漢族人民反抗異族壓迫,“還我河山”的愿望。
戰爭描寫是《三國演義》的主要內容,其豐富和生動、精彩、堪稱我國古代戰爭的形象的百科全書。其特點是:第一,把軍事與斗爭政治戰爭有機的結合起來,用大量筆墨記述和描寫戰爭,用戰爭解決政治爭斗,推動政治斗立性結合起來,構思巧妙,結構合理,每次戰
役,寫法不同,各具特色; 第三,寫戰爭時,著重寫參與其中的人,著力描寫人的性格和人物之間的性格沖突,如赤壁之戰,寫了周瑜器量狹小和諸葛亮的自信與沉穩;第四,注重對戰爭中各種自然條件和場面的描寫,表現的真實動人;第五,寫戰事的勝負雙方覺不簡單論其成敗智愚,不寫敗者蠢笨無能,而是以才智謀略襯托勝方的更勝一籌。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極高。主要表現在,第一,風格雄渾悲壯,描寫悲劇的時代,連人物命運,也多悲哀。第二,氣魄宏大、官渡、赤壁等戰爭的描寫波瀾壯闊,鐵宕起伏,讀來驚心動魄。全書充滿陽剛之美。堪稱一步英雄史詩,展示了人物的英勇強悍、智慧謀略、一派英雄氣概。第三,構思精妙,除了前面分析的將歷史的寫實與文學的虛構統一成了一個整體外,還將故事情節的發展與真實的歷史進程統一,以依次發生的幾個大的戰役為貫穿線索,以斗智做的故事結合的基礎。
《三國演義》讓人嫉漢!!!
讀書日記 篇4
作為中國新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現代短篇白話小說的《狂人日記》,初中時就曾被老師要求讀過,但那時尚小,不曾懂得魯迅先生的意圖。頭一回看的'時候,都覺得背后陰陰陣陣,有一種看《十宗罪》的感覺,上了高中,再讀此文,感覺自己讀懂了一部分。
我覺得小說主人公“狂人”,從現代人的角度看來,他就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害怕,多疑。用現在的醫學術語來說,也叫作“迫害妄想癥”患者。醫生給他看病,讓他靜養,他認為那是把他養肥好吃肉。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只是個心理變態。然而,魯迅先生并不是在寫一個精神病人的犯病史。“狂人”實際上是一個敢于向傳統挑戰的知識分子,一個反封建的民主主義者,這些才是“狂人”形象的真正內涵。
據魯迅先生說,這篇小說“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何為“弊害”?乃在“吃人”。對于這篇文章,我最欽佩的是魯迅先生的構思,竟能想出用“吃人”來表現封建制度的害人之處。也確實,那時候的社會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黑暗籠罩,人們整天惶恐不安,他們無法起來反抗,因為在日夜不停的恐嚇下,雙腿早已發軟,內心也喪失了站起來反抗的勇氣,只能順從地任人宰割,什么時候,自己的肉被吃完了,血也被喝光了,骨頭都沒剩下多少,才是一種解脫。
讀書日記 篇5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本好書是可以讓人陶醉的,說說我吧記得那天:
我正在看許友彬寫的一本小說《七天》,里面講了百荷遇險掉進了山洞,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很驚險。這時媽媽就叫我叫我吃飯了,我一邊說:“來了來了,”一邊還低著頭津津有味看著書。到了餐桌上,開著書吃著飯。我還記得我吃飯時一粒一粒的吃呢。我看得入迷了剛好我的旁邊就是吐垃圾的小垃圾桶,我用筷子夾了一根魚刺,我一時沒注意把媽媽剛吐的魚刺卡到了,害得我生不如死,難受啊!以前都是用飯咽的,可這一招沒用了,害得我使用我最討厭的醋才咽下去的。我痛苦地叫道:“酸死了,哎呦。”這時,我酸的閉上的眼睛,皺起了眉頭。媽媽見我這樣大笑起來:“笑死我了,讓你看書,挺可憐的'。”“喂,老媽你能不能不幸災樂禍呀,我已經夠倒霉的了。”“不說了,好嗎,我的姑奶奶。”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這就話一點也沒錯,看了書就忘了吃飯。我下次再也不敢看書吃飯了。
讀書日記 篇6
讀了《生命流淚的樣子》這本書,讓我感動致深。故事講述了:性格軟弱、心地善良的盛欣怡,本來有著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然而,她媽媽卻得不治之癥--癌癥。這件事使她的生活和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有老師的鼓勵和同學們的關心,但親情和友誼的煩惱依然使她感到寂寞和困惑,媽媽最終離開了她。而十二歲的欣怡,過早的體驗到了生命和愛的深刻含義。
書本讀到最后,我哭了,不禁為盛欣怡的遭遇而感到同情,其實,欣怡的媽媽很愛她,在得病期間,苛刻地讓她做家務,是為了讓她以后能照顧好自己,好好學習,不讓爸爸操心。欣怡的媽媽拼盡生命終點最后的燃燒,是為了對欣怡最深最深的愛,怎不令人感動!
此刻,我在思考著愛的含義是什么?我又再仔細的把故事回味一遍,才我明白了普天下的媽媽哪有不愛的'自己孩子?欣怡的媽媽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在愛著她,我的媽媽也讓我時時感受著愛。每天,媽媽都會抽出時間檢查我的作業,關心我的學習;我生病的時候,媽媽總是把我照顧得無微不至;有時她也讓我自己洗碗,學習做家務,可我卻時常要惹媽媽生氣,有時甚至還與她頂嘴,每次家里的氛圍就被我搞得一團糟。在媽媽批評我時,我總是裝成若無其事的樣子,任她數落我,心里卻不服氣。讀完這本書后,才體會到媽媽對我深深的愛,不但體現在物質上,還有很多細節,很多看不到的愛,包括媽媽平時的嘮叨和指點,我才知道愛無處不在,我才知道我是多么幸福!
這本書又一次讓我體會到了母愛的深刻,母愛的無處不在。今后,我要更加孝順媽媽。
讀書日記 篇7
《云朵上的學校》是《笑貓日記系列》的作者楊紅櫻最新出版的一本書,里面的故事內容有一種夢幻般的色彩,現在,讓我們走進《云朵上的'學校》,一起去領略楊紅櫻阿姨的超高的想象力。
這本書主要角色有笑貓、球球老老鼠、小白和他的女主人,還有從古代穿越過來的花臉獸(就是臉像一朵花,喜愛吃鮮花的動物,據說很稀有)和仙鶴。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這里:孩子們在花房吃早餐。早餐包括紅嘴兒桃一樣的米糕和從母雞身體里獲得的熟雞蛋,這可是未來的科技,令人向往。
讀完這一本書,我明白了不能強求孩子做他們不愿意做的事情!
讀書日記 篇8
魯迅,人們一聽到這個名字便會爭先恐后地說,我知道,我知道。對啊,如果圍繞魯迅的話題講地話,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因為魯迅是如此的獨特、如此的博大。
單單就以他的文學作品而論,也要說上老半天。我看過他的狂人日記。魯迅他運用了日記和精神病人內心的獨白方式把他想所表達的內容發揮地淋漓盡致。那時候的`人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而魯迅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存亡,在這生死悠關的時刻,他拋棄了學醫的夢想,拋棄了封建社會的思想主義,踏上了革命的道路,朝著文學殿堂為他展開的大門前進,用手中的筆跟敵人做戰斗,用手中的筆挽救中華民族的靈魂,讓人們知道祖國的榮辱興衰。魯迅他是一個作家,也同時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他用他手中的筆描繪著屬于他自己的藍天,他就在這片藍天中盡情地展翅高飛,寫作則是最適合他的“翅膀”。
而他為了可以飛的更高更遠,就拼命地讓自己的翅膀變得更加完美,更加無懈可摧。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世人可以大飽眼福,欣賞到更多更好的作品。
除了《阿Q正傳》,《狂人日記》就是魯迅最出名的小說了。這片短短的小說在今天被定為向舊社會、舊禮教挑戰的“戰書”。與此同時,也成為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必修課、必讀物。《狂人日記》“吃人普遍”這個“事實”在后邊屢屢出現,構成這篇文章的主題。趙貴翁、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兩個醫生、狼子村的佃戶,甚至自己的親哥哥、親娘也都吃人。最后,連“我”也未必沒有吃過人。整篇文章連接緊密、層層深入是一篇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章。
我想魯迅先生已經找到了一片更加寬廣的天空。
【讀書日記】相關文章:
讀書的日記06-07
讀書的日記11-28
【薦】讀書的日記03-01
讀書收獲日記02-03
讀書的快樂日記01-31
讀書的日記【熱門】02-10
【推薦】讀書的日記02-05
讀書的啟示日記01-30
讀書的日記【薦】03-20
【精選】讀書日記四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