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小年日記合集八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過小年日記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過小年日記 篇1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小年”。
早晨,我早早起床,趕快穿好衣服褲子,迎接這一年一度的“小年”。
到了中午,“叮鈴鈴”電話響了,是大娘!她打電話叫我們晚上到她家去吃餃子!我高興得很,還沒到晚上就穿好衣服褲子要去。我到的時候,他們正好在包餃子。我興趣一來,決定與他們一起包餃子。
剛開始包餃子時,不會包,就是回了也很難看,
哥哥姐姐們包的彎彎的.,很好看,可是我包的卻胖胖直直的!我叫哥哥教我。我看了好幾遍才看會!原來是先捏中間的面,在從兩頭往一邊捏!這我的餃子 才一個比一個好看!吃餃子時,我一眼就能認出自己包的餃子,因為我包的餃子都很“胖”。吃著自己包的餃子,總覺得比什么餃子都好吃,心里美美的!
過小年日記 篇2
今天是1月16日,臘月二十三,是個晴天,爸爸帶我去奶奶家過小年。
我們到了奶奶家,看見奶奶正在炕燒餅。我就問奶奶:“過小年為什么要吃燒餅呢?”奶奶就給我講了一個關于灶王爺的故事,我才知道過小年為什么要吃燒餅。過了一會兒,燒餅炕好了,奶奶、爸爸和我坐在椅子上開始吃燒餅,吃完了燒餅,我就出去走走。我忽然看見了一只小貓,就想逗逗它,可它一看見我,就落荒而逃。我又看見了幾個小朋友,就跟他們放了會兒鞭炮,我們玩的非常高興。
最后,爸爸喊我回家,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過小年日記 篇3
今天是農歷臘月二十四,也是我們俗稱的小年。太婆婆來我們家過年,我高興極了。
以往過小年的時候,每戶每家都要在吃飯前放鞭炮來慶祝,但今年為了藍天、為了白云,為了能有個更美好的環境,我們家就沒有放鞭炮。
隨后開飯了,桌上擺滿了美味佳肴,看得我是直流口水,我拿起筷子就開吃了,不一會兒,我就吃好了,還打了一個響亮的`飽嗝,惹得全家人臉上“羊”溢著幸福的笑容,最后,我也跟著笑了。
過小年日記 篇4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所謂“送灶”,就是把舊年的灶神神像取下來焚化,表示灶神已經“上天言好事”去了。
祭灶的習俗表面看是人對神的敬畏,其實是人對發明火的先賢功德的感念。人們賦予灶君“司命”的職責,通過一送一迎的神圣祭祀儀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鋪張浪費,要勤儉持家,從而達到弘揚民族優良傳統美德的目的。
祭灶吃糖瓜
“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這是一首民歌,說的正是祭灶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貼灶神畫像
祭灶,其實小年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動多種多樣,多是為了過大年做準備,剪貼窗花也是其中一項。據介紹,窗花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花樣繁多,樣子討喜。
放鞭炮
中國人過節都喜歡熱熱鬧鬧的.,鞭炮的聲響,可以渲染過節氣氛,但是由于空氣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讓小年賣鞭炮、放鞭炮啦。
吃餃子
北方的每個節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吃火燒
許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飯都漸漸被被餃子統領了,但還有一個地方列外,那就是河南!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大多人家自己動手,發面、炕制火燒。
在河南,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過小年日記 篇5
我的老家春節是從小年即臘月二十三那天祭灶揭開序幕的。正如兒歌里面唱的:“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這反映了孩子們盼望過年的心情。
我奶奶說,臘月二十三天黑以后,灶王爺要上天向玉帝匯報一年的工作。誰人好吃懶做,誰家妯娌不和,哪個不孝老人,何人做壞事等要一一匯報,臘月三十早晨再回到人間,就要按玉帝的旨意世人獎罰懲處。所以老百姓對灶王爺爺畢恭畢敬,悉心供奉。
23一大早,奶奶就起來忙活。先在廚房擺上供桌,在供桌后面的墻上貼上早已買好的灶王像,然后貼上對聯上聯“上天言好事”,下聯“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供桌上有糖瓜,酒菜,香火,旁邊有的還扎紙馬和干草。我問奶奶,紙馬和干草干嗎用。奶奶說,馬是灶王爺的坐騎,要讓馬吃飽喝足才能上天。我笑著說,以后扎個飛機,飛機比馬快,奶奶聽了哈哈大笑。過一會奶奶回頭對大家說,今天只說吉利話。
天快黑的'時候,奶奶把一家人叫到到灶房,先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然后向設在灶壁上的灶王爺敬香敬酒,奶奶還念念有詞。然后將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以及灶王爺的畫像對聯等拿到院子里,一同燒掉,還有香、紙。做完這些以后,全家人按老幼分別磕三個響頭,然后回屋吃飯。飯前,奶奶還要把一塊塊切好的糖瓜分給大伙,晚飯的主食自然也是水餃,由此我也明白了我們當地為什么家人出門要吃餃子了。
說實話,對于老家的這些風俗習慣,我也是似懂非懂,但不知為何,我從沒把他往迷信上歸納,也從沒覺得反感。
過小年日記 篇6
今天是小年,從今天開始,鞭炮開禁。窗外炮竹聲依稀不斷,雖說和三十晚上的“電閃雷鳴”無法相提并論,但也提醒著人們,鼠年馬上就要到來了!
農歷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可是,我卻一點也沒有感覺到過年的氣氛。還是一樣要早起上班,看看臺歷才想起今天是小年。我們大連這邊的`風俗是要在這天吃灶糖,記得以前看過一篇作文,寫的就是過小年要吃灶糖的故事。我記得好像是說要在家里的灶上放糖,這樣灶王爺吃過灶糖后嘴會變得很甜,所以在玉皇大帝面前就不會說這家人一年中做過的錯事。還真是蠻有趣的故事。
最近的工作基本結束了,就等著放假了,日子還真是難熬。尤其在晚上,這兩天晚上總睡不著覺,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估計是要到11點才迷迷糊糊睡去。這樣好痛苦!
天氣也不象前些天那么冷了,四九好像是過完了。在過幾天就立春了。立春也就預示著春天的到來,然后就是我喜歡的夏天了。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給人們帶來幸福和歡樂。
過小年日記 篇7
拉開一軸畫卷
撤一地陽光
播放一曲老歌
發財中國年
最喜慶的日子
早在兩百天前釀醞
燕子早歸故里
鷹雁望風回程
還有那些漂洋過海的異國客
也早早漂了回來
畢竟
中國才是孕育他們的`熱土
是他們的根
這兒有他們的朋友和親人
鞭炮響 鼓鑼嗚
老者笑 四海升平
又是一個豐收年
家家戶戶掛紅燈
噫 炒臘肉的香味好像偷偷他鉆進我的鼻孔
跳上我的舌尖
那家人的音響里
應該是卓依婷那丫頭的歌聲
哇 好濃的年味
朋友們
今晚美酒佳肴先上
四季財 八匹馬
先玩起來
別再等
過小年日記 篇8
今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家里的老人從小就跟我講關于小年的傳說,他們說:今天是“灶王爺”上天去匯報一年的事情。為了讓“灶王爺”只言好事,我們老家這一天要吃餃子和玉米糖。因為餃子需要包,就等于把“灶王爺”的嘴封上,只讓他上天說好事不說壞事。吃玉米糖是因為想讓他嘴變得甜一點,其實還是讓他說好事。
今天一大早,我和媽媽上天虹超市去買包餃子的面和包餃子的餡。我們買了角瓜和雞蛋,因為我要吃素餡的。最后還買了一袋面粉。
回到家,媽媽把面和好了,我跑到廚房說要自己親自動手做一次餃子,我以前都是吃現成的,我今天想吃一次自己做的餃子,媽媽笑著說:“好!”,然后把面用刀切一小塊一小塊的讓我按面餅。我一按,好軟啊!于是我問媽媽:“為什么面這么軟?”“記住,軟面餃子,硬面條。餃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軟一點。”媽媽說。我按完了面餅,媽媽又把面餅搟了搟,面餅變得薄薄的,然后媽媽教我包餃子。因為我第一次包餃子,所以媽媽讓我少放點餡,然后把面皮中間對折捏好,再把面皮其它部位捏緊,不要露餡,一個餃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幾個都是“瘦瘦長長”的,而媽媽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問媽媽:“為什么我包的又瘦又長,沒你包的好看?”“每個人不是天生就會干什么事情而且能干好的,你多包幾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餃子,我們拿去煮。“開飯嘍!”媽媽說。我們把餃子端上來,吃了起來。味道真的不錯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覺更“好吃”啊!一邊吃一邊在想,灶王爺你可不要在天上神仙的面前說我的壞話啊,我可是個好孩子,等你匯報完事情回來,我請你吃我親手做的餃子。
【過小年日記】相關文章:
過小年的日記06-16
過小年日記12-05
過小年日記350字05-13
過小年的日記500字09-11
過小年日記三篇04-14
過小年日記15篇02-01
過小年日記4篇02-18
過小年日記四篇03-07
過小年日記三篇03-01
過小年日記3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