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鄉的日記模板匯總9篇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日記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日記 篇1
我的家鄉在長江三角洲的一個小鎮上,青山綠水,風景宜人。祖國經濟建設的風潮向這個漂亮的小鎮,在這幾年時間里,我的家鄉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我們的那個小村莊說起吧。
三年前,在我剛剛進入梅小讀書的時候,我的那個小村莊三面環水,出路只有前面的一座小橋。村里的房子都很破舊,一條小路歪歪斜斜的通向村外。爸爸每次送我上學的時候,開著摩托車帶我穿行在小村的弄堂里,過了小橋還要繞過幾個小村莊才能到學校。
。鄉下的小路很狹窄,屋子間緊緊地的挨著,墻邊的小草生命力是那么頑強,在拼命地擠兌著本來就很小的泥巴路。每到下雨的時候,路上泥濘不堪,我們父女兩個好不容易趕到學校,卻發現我們的褲管都沾上了黃黃的'泥漬。
后來,祖國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終于我們的小村也趕上了好時候。一天放學回家,聽爸爸在說我們家也要拆遷了,這個村要改造成一個很大的新小區了。在接下去的幾個月里,一幢幢漂亮的小別墅平地而起。爸爸對我說:“今后我送你上學再也不用走窄窄的泥巴路了。”不久我家的房子終于也完工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里,我們搬進了漂亮的新家。我高興地跑上樓梯,在三樓的大陽臺上眺望著,看著一座座整齊的房子,一條條寬敞的馬路,我不禁開心地笑起來。
現在,村里在房子周圍都種上了花草樹木;馬路邊還安上了路燈。讓人們的出行更加方便、安全了。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就散步在干凈整潔的馬路上,聞著陣陣花香,覺得生活是這么的美好。去年,中國的“神舟十號”又成功地飛上了天,祖國慢慢強大起來。國家富強了,人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我為祖國驕傲,對我們的未來也更加有信心了。
家鄉的日記 篇2
正月初四那天下午,我和媽媽去大唐西市逛廟會。
哇!真熱鬧,一進門我們就看見到處張燈結彩,人來人往,真是熱鬧非凡,路兩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吃攤,五花八門的東西讓我都看不過來了。只見人們臉上全都洋溢著笑容,雖然看不見前方的路,但仍然高興地往前走著。有的'手里拿著各式各樣的烤串,有的拿著椰子,看得我直流口水,其中最讓我著迷的就是——吹糖人的。
只見那個爺爺用一個小勺子舀了一勺糖稀,放在手中按了幾下,然后用手拽出四個細細的小棒,又在前面拽出了一大塊糖,這到底是干什么的呢?一會兒你就知道了!接著把嘴放在糖的缺口上用力的吹,一邊吹一邊按,原來的那個糖塊漸漸地鼓起,變成了一只小牛,我不禁暗暗地為他叫好。媽媽給我買了一只小雞造型的,我對它愛不釋手。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已經是下午六點多了,我們戀戀不舍地走出了大門,我還不時地回頭望幾眼,廟會上有這么多人,分明是個人會啊!
家鄉的日記 篇3
今年的六月六日是端午節,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在外婆家度過了開心的一天。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外婆和媽媽包好了紅豆粽子,燒熟后裹著白糖給我吃,每次吃到這紅豆粽子,我別提有多高興了,啊嗚啊嗚地吃下去,邊吃還邊在心里盤算著,什么時候自己也包一回粽子。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了今年端午節,我可以自己包粽子啦!吃完午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粽子,于是,外婆拿出了一袋糯米和棕葉。
我和外婆先一起把糯和棕葉洗干凈,然后,外婆把糯米放到一個大盆里,往糯米里灑了一小勺鹽。我不明白為什么要灑鹽,就問:外婆,為什么要灑鹽呀?灑了鹽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會很咸嗎?就一點點,沒關系的啦!哦!雖然我這樣回答了,可我還是一知半解。
準備工作做好后,就要開始了。外婆拿起一片棕葉,卷好,再往卷好的葉里放入糯米,再把棕葉折起來,包出粽子的'形狀,最后用繩子把粽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一卷,一放,一折,一捆,一個粽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家鄉的日記 篇4
我的老家在饒平。這里,人們過春節的習俗可跟《北京的春節》有不一樣的地方呢。
老家的臘月,人們不用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而是到百貨商城購買年貨。年貨各式各樣,當然小孩子最喜歡的零食是必不可少的。進入臘月,家家都開始包餃子,餃子餡有很多種口味,卻往往以大人的 口味為主,有好些我們小孩子并不太喜歡。
春節過年,煙花爆竹、穿新衣是孩子們最喜愛之一。燃放煙花爆竹對男生來說,或許是人之常情,大概那是一種力量和勇敢的象征,女孩子穿新衣才是天經地義。
春節前幾天,還必須大掃除。大人們用柔軟的柳枝捆成一束當掃帚,對室內外上上下下進行一次大掃除,這是一種衛生,也是一種很好的'傳統。柳枝掃帚用起來不僅減輕許多人力,清潔能力強,不像普 通的掃帚那樣,臟東西沾在上面再掃就會掉落。家家戶戶必須打掃得干干凈凈的,那是希望把不好的東西統統掃除。
除夕那天,家家戶戶紛紛穿新衣,門外的新桃換掉了舊符,而且食物要吃祭拜過了的,沒有祭拜的不能吃。除夕夜,家家酒肉飄香,方圓十幾里都能聞到濃郁的噴香。整個夜晚,鞭炮聲此起彼伏,一直 伴隨著人們的短暫的睡眠。有些人家會提早一天拜年,但更多的人還是擠在電視機前評論春晚或給親戚朋友、同事同學電話或短信拜年。不像北京,這一晚守不守歲是沒關系的,不守歲并不代表不希望 自己或長輩長壽,而是要養足精神,在正月里更好地到別人家拜年。
正月初一,大家便開始四處奔波,趕著拜年。拜年的時候,人們總要帶上禮物和一對橘子,象征著大吉大利的意思。在客人臨走的時候,橘子要收回的,但禮物一定是留下的,這也是這里的一種好的習 俗和人情世故吧。拜年一定要帶上紅包,裝上新幣,雙方互贈紅包,收到的紅包不能當場拆開查看,這是一種尊重和禮貌。
初七那一天,家家必須要有一餐“七樣菜”的。“七樣菜”沒有嚴格的要求,但必須是青菜類,菜式并無規定。七種不同的菜混在一起吃,很入味,我非常愛吃。
元宵節,孩子們都會提著花燈到處游走,花燈的造型很多,有些還很新奇、特別,我爸爸曾經給我做過白蘿卜燈,那是我最喜歡的花燈。孩子們手提花燈,幸福無不溢于言表,都渲染在美好又可愛的笑 容中。
對了,跟節前熱鬧火爆的生意相比,春節期間店鋪生意平淡多了,多數店鋪除夕到正月初五關門,初六營業。春節的歡樂氣氛一般到元宵之后才會逐漸趨于結束。
這就是我們老家的春節習俗,但愿全國各地各處、每人每家,都會像我們老家這里一樣,每年都過上高興、歡樂的新年!
家鄉的日記 篇5
家鄉的雪和我們家的雪有些不同,在家鄉,千萬片雪花飄落在院子里,給干燥的院子鋪上一層白色的棉被,家鄉的雪是溫暖的,家鄉的雪是美麗的,沒有城市里的汽車影響雪花的方向,沒有狂風暴雨把雪花刮向別的.地方,在家鄉,你可以隨意在院子去跑去跳,沒有人會在乎,我喜歡農村的雪景,
雪停了,外面白茫茫一片,感覺像換了一個世界似得,小樹苗變白了,大樹也變白了,什么都想新的一樣了,家鄉的雪景——真美。
家鄉的日記 篇6
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最有趣的就是春節。
按照家鄉的習俗,春節就從小年夜就開始了,這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小孩子們都圍在大人旁幫忙,把房間的里里外外打掃的干干凈凈,我也不例外,我自己把自己的房間打掃的干干凈凈。 從這天起人們開始辦年貨了;買對聯、買糖果……到了除夕就更熱鬧,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到了晚上,鞭炮聲徹夜不絕,人們還要看春節聯晚會,吃年夜飯,可開心啦!大人們送給我很多祝福,還有 壓歲錢呢。我也祝愿長輩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大家吃著,喝著、說著、笑著。
從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們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人們都要相互拜年,祝福親朋好友來年快樂平安。
我們梅村初九很熱鬧的!每年的初九那天梅村都要舉辦隆重的節場。那天四面八方的人們都會來到梅村游玩。那天,梅村的廣場、街上都人山人海、張燈結彩,披紅掛綠,到處都漂浮著一串串彩色的氣 球和條幅;鑼鼓聲很響,有唱歌、跳舞,真是一片歡樂的海洋我們都沉浸在這節日的歡慶氣氛中。
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結束了。
家鄉的日記 篇7
我的家鄉非常美麗,特別是家鄉的那條小河,它非常清,而且還很長,一望無際的,美麗極了!
我的家鄉的小河一年四季都很美麗,春天,那里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去哪里玩的人還很多呢!因為小河旁邊還有非常美麗的小花,鮮艷的小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春天的小河畫成一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夏天,小河那里綠樹成蔭,非常涼快,夏天在小河旁邊避暑,涼快得很呢!有很多人夏天都去小河那避暑呢!秋天,小河那里瓜果飄香,果樹上長滿了果子,都可以免費吃呢!所以秋天去小河的人才是最多的,那些人都忍不住水果的.誘惑。冬天,那里滿地的積雪,在那里玩雪,實在是太適合不過了,我和我的朋友們經常在那里玩雪,每天都高興極了。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一條小河,美麗極了!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小河!
家鄉的日記 篇8
我是一個生活在小鄉村的人,鄉村盡管沒有城市里那么喧嘩,沒有城市里那么美麗,可是我們依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得很幸福。
我的家鄉在青田,每縫過年過節都會有很多的習俗,也正是這些習俗填滿了我們快樂的細胞!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卻從來都不知道我們這種快樂,更加沒有體會過家鄉習俗給我們帶來的樂趣。下面,我就帶城市里面的人們走進鄉村。
我們這邊的過節在我看來都是一些傳統的文化,而這些文化的精髓就在于過節的這些習俗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令我記憶深刻的節日習俗!過春節的時候每家每戶門前都貼著春聯,小孩們都會放鞭炮,大人們則是在一旁“欣賞”或者是自己也上場。比大人們幸運的一點是小孩往往都有壓歲包收!到了半夜12點的時候,原本已經安靜下來的小鎮將會再次熱鬧起來,煙花和炮竹會再次響起,為我們的小鎮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過端午節時,人們往往都是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貼五毒等。中秋節是一個特別的.節日,每到這個節日時,每一家人都會聚在一起坐在院子里吃著香噴噴的月餅,欣賞著美麗的夜色,大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七夕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我們這邊過七夕的時候,往往都是一對對的戀人出行去各個地方玩耍。元宵是我最最喜歡的一個節日,每到這一天我都會和朋友或者是同學去一些地方看煙花,煙花匯演沒開始,在那周圍就已經是人山人海了,觀賞的隊伍長得像一條龍。
這就是我的家鄉,我們這兒的人隨時隨刻歡迎你來這游玩!
家鄉的日記 篇9
我的家鄉窮鄉僻壤,那里是一個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公園,沒有風景優美的地方,在我的印象中,我家鄉的馬路都是坑坑洼洼、凸凹不平的。人們住的房子都是那樣簡陋不堪。而如今家鄉的'變化使我大吃一驚:到處都是高樓大廈,有著寬闊的柏油馬路;公園里,百花盛開,樹木叢繞,老人們在公園里散步,鍛煉身體;小朋友們在里面玩鬧,嬉戲;下班的人潮,川流不息的路人,車水馬龍的街道,及風馳電掣的摩托車,譜成了一首緊張而刺激的“交響樂”現在人們都用上了高科技,電腦,電冰箱,彩電機。
來到果林,鮮花盛開,火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嬌嫩的海棠花,楚楚動人的櫻桃花,都笑盈盈的。韭菜綠油油的,茄子秧上,掛滿了嫩茄,半紅半紅的辣椒像害羞的小姑娘似的,藏在茂密的綠葉中,還有西紅柿,黃瓜。田野里,金黃的油菜花夾雜在綠油油的麥田里,組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春色畫卷,使人贊嘆不已。啊,我的家鄉變化真大呀!肥沃的土壤一望無際,清澈見底的河溝縱橫交錯,品種繁多的莊稼長勢喜人,高大粗壯的樹木婀娜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