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三年級的日記4篇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么能落下。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的日記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的日記 篇1
星期天,我和媽媽去廣場放風箏。
廣場上放風箏的人真多,有的目不轉睛地盯著風箏;有的正在奔跑;有的剛剛來到;還有的正在欣賞……天空上,五顏六色的風箏隨處可見,有振翅翱翔的老鷹;有小巧玲瓏的蜻蜓;有活潑機靈的燕子;有五彩繽紛的蝴蝶;還有黃黑相間的蜜蜂……把天空裝扮一新。
看了天上的風箏,我的心里癢癢的,于是急忙抽出自己的“小飛機”,準備放飛。這時,刮來一陣大風。好機會!我急忙一手扯住風箏下的`布,一手拿著線筒,逆風猛跑起來。風越來越大,我感到風箏有一股向上升的力量,于是放開了布,望著風箏飛上天空。
我終于把風箏放上了天空。風箏迎著風越飛越遠,越飛越高。我躺在大石頭上太陽,邊曬邊放線。突然,風箏直往下竄。哇!快要掉到馬路上去了!我立刻跳下石頭,扯住線向東南方向猛跑一陣。終于,風箏又飛起來了。
我又撿起一塊紙片,系在線上,風一吹,這塊紙一下子就飛上了天,我高興極了,原來我的風箏能“打電話”呀!
放風箏的人漸漸少了,我收起線回家了;氐郊,我想:風箏只有逆風才能飛上天,我們也只有迎著困難而上才能磨練自己!
三年級的日記 篇2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有: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活動。
早晨,淡藍色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微風吹拂著路旁的枝葉,爸爸開車載著我們全家去奶奶家。我和妹妹一路上像“嘰嘰喳喳”的小鳥一樣說笑著,因為我們要去奶奶家包粽子了。終于到奶奶家了,我們看到爺爺奶奶已經包了好幾個了,那些粽子是多么端正呀!像幾個守護家園的衛兵似的。奶奶真是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高手,她說用他們赤峰老家的葦葉包粽子最好吃了。奶奶邊說邊開始教我和妹妹該怎樣包粽子,奶奶先把長長的葦葉折疊,圍攏成一個窩狀,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包出棱角,把餡放進米里一起攪勻,最后把葦葉包成四角的'形狀,包好的粽子用猛火煮一個小時左右,再用溫火煮半個小時就行了。
!經過漫長的等候,粽子終于能出鍋了!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被“解放”出來時,我高興地手舞足蹈,急忙把它放到碗里,用筷子撥開它那鮮綠的外衣,就可以看到它那雪白的身體了,咬一口,美味無比,保證你嘗了永遠都忘不了這美妙的味道。
今天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了自己勞動的果實,那可真是不一般的甜蜜呀!
三年級的日記 篇3
XX年05月14日星期六天氣:晴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百花盛開。小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小魚兒在水里游來游去。兩個小朋友穿著干干凈凈得衣服,踏上了田野放起了花花綠綠得風箏,他們跑啊跑啊,風箏慢慢地飄了起了,飛上了藍天。!多美麗得春天呀!
三年級的日記 篇4
一個夏日炎炎的夜晚,我和媽媽乘著飛機前往廈門,在飛機上我們俯視了廈門夜晚的美景,道路上燈光閃爍,雖然沒有杭州的晚上那么絢爛,但道路上閃爍的燈光還是給人一種美的感受。
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就向著輪渡碼頭“飛”去,去那兒干嘛?不用問,當然是去鼓浪嶼啦。我先來介紹一下鼓浪嶼吧,鼓浪嶼是一個面積為1.87平方公里的小島,是世界上沒有汽車的島嶼(電瓶車算),它還被人稱為“音樂之島”,好了不多說了,我要去游玩了。
一上岸我們就去看地圖,當決定好先去哪兒后我們便出發了。一路上有很多私人豪宅,看上去有點異國風味。還有讓我注意到的是這里的植物品種繁多,但一路上見到最多的'還屬榕樹,這使我想起書中的課文《鳥的天堂》中的大榕樹: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像胡須一樣的根直垂到地上。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風景秀麗的菽莊花園,那是一個私人宅院(古時候),里面的建筑很有特色。現在里面有一個木具展覽館和鋼琴博物館,我最感興趣的是木具展覽館里的家具,里面展覽的家具都是私人藏品,雖然不知道那人人怎么樣,但肯定很有錢,因為里面大多數家具是用黃花梨、紫檀木、楠木做的,其中黃花梨做的家具看的人最多,因為這種植物已經絕種了,可見它的價值和珍貴程度。鋼琴館也同樣引人注意,里面陳列了各個國家各個時期的鋼琴,有些鋼琴看得就很高貴。
從鋼琴館出來,我們沿著海岸線游覽,無意中我們抬頭一看竟然已經游覽了一圈來到了輪渡碼頭。終于,還是要分別的,我們戀戀不舍得離開了,回家后我還是在想鼓浪嶼的美,真希望有機會再去一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