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日記范文五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里。快來參考日記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日記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日記 篇1
看,已經開始了。媽媽先倒好江米,用水泡上,又把粽葉和花生也泡上了。大約過了半小時,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
只見媽媽先把一個粽葉卷成圓錐形,一會放江米,一會放蜜棗和花生,有的還放香腸呢,(想想都好吃*^__^*嘻嘻……)最后再把剩下的葉子翻過來,蓋在上面,然后用繩子一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看得眼花繚亂了,只好憑著印象學著媽媽的樣子做了。當我卷好粽葉放江米時,江米卻“跑”了。我一看,原來粽葉底下沒封好口,結果成了漏斗,江米就順著口漏了。請教媽媽后,我又重新卷,這次讓粽葉重疊著,你看,江米就老老實實地待在粽子里了。
可是沒過多久,新問題就又出來了:我的粽葉怎么也蓋不住了,成不了型。這時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放米太多了,少一點就蓋住了。”我聽了之后,半信半疑,但還是剝走了一些米,果然一下子就蓋上了。(我高興啊~)趕緊著,用繩子系牢,一個粽子就在我的手中誕生了。
等媽媽和我全部做好后,就放到鍋里煮,那個時間長啊,饞得我口水都流出來……
終于出鍋了,聞著粽葉散發出的清香,品嘗著自己親手做的粽子,我的心中香甜無比!
學習日記 篇2
2月28日星期五晴天
自從放假以來,班群里的古詩背誦打卡,練字打卡,能持之以恒堅持的孩子屈指可數。我真心地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也為家長們的堅持而點贊和稱頌。
這反映的正是一個孩子學習力的不斷形成,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引導孩子養成主動的學習能力,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簡而言之,學習力就是積極主動的良好學習能力。專業解釋,學習能力就是學習的方法與技巧(并非是學到什么東西),有了這樣的方法與技巧,學習到知識后,就形成專業知識;學習到如何執行的方法與技巧,就形成執行能力。學習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評價學生學習能力的指標一般有六個:學習專注力、學習成就感、自信心、思維靈活度、獨立性和反思力。
所以,這次停課不停學的活動中,我希望有遠見的家長能夠針對自己孩子的狀況,努力于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形成。而非今天是否完成了作業(一點都不考慮作業的質量),當然了,完成作業是孩子的必須任務,關鍵是孩子如何去完成的。是積極主動,認真專注的完成?還是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地寫完?這兩者的區別就在于孩子是否做到了對自己負責任?是否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8~12歲的`孩子正處于抽象思維的高度發展階段,看來教會孩子學習能力真比教會他知識點重要的多。
那么現實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去引導孩子形成這種能力呢?
相信孩子,引導孩子從思想深處自己規劃生活和學習,并認真的執行,家長只是監督,提醒,鼓勵及適時的肯定和建議等等。
冠軍媽媽鄧亞萍曾經說過:“我愛兒子,很愛很愛他,雖然孩子還小,但是我希望能把這樣的觀點教給他,媽媽不會替你安排好一切,卻會在旁邊提醒你做每個決定的時候,都要慎重,都要想好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
所以,我們要致力于引導孩子形成自己的“學習能力”,而不是替他包辦一切。當然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鼓勵和指導,肯定和幫助。
就像瑞典兒童文學家啊斯特麗德林格倫說的那樣:“兒童需要管教和指導,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無刻和處處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導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制和自我指導的!币蚨钪袑W會適時的放手是必要的。引導孩子形成自己的觀察力,分析力,思考力和執行力。養成一個對自己負責任的能力特別重要。
學習日記 篇3
4月6日 星期六 天氣晴
今天我吵著要和媽媽學做菜,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我的心情激動極了!
今天學做的是我最愛吃的雙色椒炒牛肉。基本功是學切燈籠椒,要切得好看而且易熟還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切完了燈籠椒后我覺得手有些麻木了,可能是拿刀的姿勢不太正確,還好經過一番努力后終于全部切完了。
下個程序就是學習如何把燈籠椒和牛肉炒到恰到好處,就是牛肉剛剛熟但又不失香嫩,燈籠椒則保持脆甜,要求對火侯和時間要掌握到剛剛好,這里面還大有學問呢!我在嘗試炒的時候手忙腳亂,不知如何下手,一會兒被油燙到,一會兒燈籠椒要燒焦,緊張到手心都出汗了,做菜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后來在媽媽的.幫助下終于大功告成,香噴噴的雙色椒炒牛肉終于做好了,看到色澤鮮美的燈籠椒,我的口水直往肚里咽,而且香氣撲鼻,我忍不住夾了一塊牛肉往嘴里送,!牛肉好香、好吃呀!加上脆甜的雙色燈籠椒,簡直太好吃了!
從這次的學做菜的經歷,讓我明白一切成功的背后都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更重要的是,讓我懂得了什么是成就感!學習做菜真有太有趣了!我喜歡做菜!
學習日記 篇4
這是以前看完《考拉小巫的英語學習日記》的一篇讀后感,真心覺得書中的每一句話都是那么平實而有感染力,她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大學和研究生都是翻越了一座一座的高山,而我的學生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是這本書給我的執行力加分,讓我越來越能明白未來的路是要靠規劃,并一步步的走出來的。
現在想想,我已經工作了將近十年,而這十年中,因為專業不精,所以我進步不大,但是我似乎總想呈現給別人“我在努力”的樣子,但是最后沒有一件事情堅持下來,因為我總喜歡找別人給我指導,可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我是笨鳥型,喜歡從最簡單的事情由淺入深,比如我的專業,師傅說“每個人心里都應該有一臺發動機”,這樣,以后再碰到任何別的型號,都可以用對比的方法做到了然于胸,我就想著從畫發動機模型開始,這時候有人又說了,不用這么麻煩,多去工廠看拆裝就可以了,所以我放棄了當初的想法,去工廠看了一次次的拆裝,可是看的過程用雖然很認真,并且有記錄、有拍照、有注解,但是回來以后沒有總結和復習,照片也丟了,這件事就這么擱淺了,我還會暗示自己,“瞧,我努力了,只是老天爺都不幫我”,然后,就木有然后了…
在接觸時間管理理論后,我就覺得應該把每件事都盡力做到最好,雖然我幾乎沒有做到過,比如,每次出差回來的工作報告,最終都流于表面;比如每次開完會的會議記錄,一共也沒寫幾篇;比如每年要寫一篇論文都沒有實現…其實說白了,還是我的態度不夠堅決,執行力不夠,就像笑來老師說的:如果你在原則上不夠執拗,不夠決絕,你的大腦就會走捷徑,因為走捷徑是大腦會的、擅長的唯一的東西,你爭不過它。這么多年你就是因為不夠執拗、不夠決絕而被它一路牽著走到這里的。是啊如果當初我堅持了自己的想法,我的模型應該都畫好幾個型號了,每個之間的差異肯定也了解的很清楚了,可惜,我啥也沒做。
看完這本書,我就在想,別人為了夢想,可以付出到這種地步,為什么我不行呢?說一千道一萬,我是因為不喜歡現在從事的這個專業,可是又有幾個人是真心喜歡自己的工作呢?我又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么嗎?難道真的只是吃喝玩樂?說出來連自己都沒底氣吧!再過去的幾年,我也出去玩了好多次,我總是享受旅行前的樂趣,享受一切盡在掌握的踏實,可在玩的過程用,我似乎也沒有真正的放松,就像放假了還帶一堆書回來想讀,不能浪費時間云云,可到假期結束還是一本都沒有看…
所以我想,在我心里,也許早就把這份工作當成了我的夢想,我夢想著有一天像師傅那樣運籌帷幄,夢想著像大師兄一樣有自己的見解,夢想著像二師兄一樣進步成長的那么快…雖然我現在沒有喜歡上我的工作,但我可以把她變成我的愛好,至于吃喝玩樂,這并不妨礙我把工作做好!我可以在向師傅學習的路上,將旅行當獎勵,可以在每一次有進步時,獎勵自己一頓大餐,我要充分享受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看到這篇文章一堆的感嘆號,說名當時雞血被打的挺足的,還好現在走的方向與當初依然一致,只是“吃喝玩樂”已經不是我的追求了,我現在只盼著能多些時間、快些成長。
學習日記 篇5
眼看端午節到了,媽媽讓我自己包粽子。如果喜歡吃豆沙,就多準備豆沙,但我喜歡吃原味,所以這次端午節包的都是原味的粽子。
包粽子的步驟有很多,我給大家說一下。
首先把蘆葦葉洗干凈,把糯米放在清水中浸泡10分鐘。把洗好的.蘆葦葉放進一個干凈的盤子里,再把蘆葦葉鋪開,然后把兩片蘆葦葉錯開對折,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把糯米倒進對折的蘆葦葉中,把兩邊的葉子壓進中間的糯米上,用線把粽子捆起來,再打一個死結,放水中浸泡,粽子就包好了。
接下來是煮粽子,從水中拿出粽子,打開火,把粽子放入鍋中煮,等待10—30分鐘,揭開鍋蓋,戴上手套從鍋中拿起粽子,準備一把剪刀把粽子的線剪開,撕開蘆葦葉,這時,就能聞到香噴噴的粽子味了,吃上一口,又黏又香,這就是端午節的味道了!
【學習日記】相關文章:
學習的日記12-04
關于學習日記12-16
學習的動力日記12-30
關于學習的日記02-06
學習計劃日記01-29
日記:學習生活511-12
日記:學習生活411-12
日記:學習生活311-12
日記:學習生活611-12
沉重的學習壓力日記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