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數學的日記(精選22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數學的日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的日記 篇1
最近,我在學校學習了《認識圖形》,認識了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學會了畫這些多邊形,還能把這些多邊形通過分割變成其他多邊形呢。
在一個四邊形上添上一個線段,可以把它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五邊形,也可以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還可以分成兩個三角形或者兩個四邊形呢,真是變化多端呀!在這些有趣的題目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把多邊形分成三角形了,我不但會通過畫圖來分圖形,我還探索出了其中的規律呢!不信?我說給你聽。
四邊形可以分成2個三角形,五邊形可以分成3個三角形,六邊形可以分成4個三角形……以此類推,a邊形就可以分成a-2個三角形,被分成的三角形個數總比圖形的邊數少2。運用這個規律,我就可以很快的算出多邊形最少能分成幾個三角形了。你問我100邊形至少可以分成幾個三角形?簡單!100-2=98個三角形唄!所以,就像老師說的那樣,我們要在觀察中不斷去反思、總結其中的規律,這樣才能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呀。
數學的日記 篇2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
發到了新書,我就翻了翻數學書,看見第一課是《方向與位置》,心想:這還不簡單?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太容易了呀!
回到家里,我面朝東邊的電視機,想證實一下是不是真的會了這課知識。自言自語道:“我家的北邊是電視機,西邊是餐廳,東邊是書房,南邊是窗戶。”
媽媽聽見了,笑著說:“搞錯啦,‘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指的是地圖上的方位,日常生活中的東南西北是不跟著人的朝向而變化的。”她邊說邊拿出了一個指南針,對我說:“指南針上的指針,不管你怎么轉,永遠指著南方或北方。”我這才知道自己搞錯了。
媽媽還教了我平時如何區分東南西北的方法:“早晨,太陽出來的時候,你面向太陽的一方就是東方,背面就是西方,左手邊是北方,右手邊是南方。傍晚太陽落山,就剛剛相反。”
我說:“那晚上沒有太陽,是不是可以利用北極星來分辨方向?”媽媽說:“對呀,因為它永遠高掛在北方,只要有了一個方向,其它三個方向就能知道了。”
數學的日記 篇3
數學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因為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有意思的數學小故事。一個牧羊人天天去放羊。一天他數了數發現少了2只羊。他不在意,可第二天數了數又少了2只。他慌了,如果這樣下去怎么得了,一天少2只,兩天少4只,三天呢四天呢……他不敢想了,決心查明原因。
第三天放羊時,他一步都不離開羊群。
突然,他發現一只羊有些特別,于是走近仔細的看了看,嚇了一大跳!原來,那不是羊,是一只披著羊皮的狼。他氣極了,用木棍狠狠地向狼打去。嘴里喊著:“打死你這披著羊皮的狼”。狼了,羊群保住了。
數學的日記 篇4
今天上午,媽媽帶我去逛街,走到一個商店前,在商店招牌下,有一個橫幅,上面寫著“慶一周年活動,全場商品打5折”媽媽看著心花怒放,帶我進了商店。
我媽媽這種“購物狂”一下說要買100元的東西,她說:“相當于買了150元的東西耶!”
我們剛剛學了折扣,我覺得媽媽說得不對,100元打5折就是50元,那應該買雙倍價格的東西,就是200元的東西,我告訴了媽媽,媽媽知道自己的錯誤,當然知道了這么劃算也更興奮了喲!
數學的日記 篇5
今天,張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數學課,名字叫“觀察物體”。于是,張老師在每張桌子前都放了一只可愛的熊貓。張老師讓我們觀察熊貓的前、后、左、右。我坐在熊貓的前面,我就跟老師說:“老師,老師,我坐在熊貓的前面。”接著,老師叫我們圍著熊貓轉一圈。現在,我看到了熊貓的后面。老師拿出一個茶壺,讓我們左手插腰,當壺柄,右手舉起,當壺嘴。
還給我們看盲人摸象的故事。一個人摸到大象的耳朵,說:“原來大象的耳朵是一把大扇子啊!”第二個人摸到大象的腿,說:“大象的腿像一根長柱子。”第三個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說:“大象的尾巴原來就是一根長長的繩子。”第四個人摸到了大象的頭,說:“大象的頭像一個圓圓的球。”第五個人摸到大象的身體,說:“大象的身體像堵墻。”數學課上的“觀察物體”,太有趣了!
數學的日記 篇6
今天,我們在數學課上用吸管和橡皮泥做了棱架。一共做了三個棱架,第一次做了長方體棱架,需要12根吸管,分為3組,每組4根,長度分別是12厘米、9厘米6厘米,也就是長方體的長寬高,還要用8塊橡皮泥做頂點。
第二次做了特殊的長方體棱架,也就是有2面是正方形的,需要12根吸管分為2組,8根長度相同,4根長度相同,橡皮泥還是用8塊。
第三次做了正方體棱架,需要12根相同長度的吸管和8塊橡皮泥。
我的'收獲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棱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正方體的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條棱長度相等。
數學的日記 篇7
前幾天我們去大姨媽家看看婆婆,順便也差不多要開學了,大家聚一聚。恰好那時候停了水,在走的那天,我洗了下手,習慣的按了按開關,就走了,結果去大姨媽家玩完以后回到家,聽到水嘩啦嘩啦地在流。我趕緊去把開關關了。事后才想起來是我那天忘關開關了,水來了以后,就一直在流啊流,流啊流。我們去了三天,每天大約用50到60頓左右,這樣一開,60乘以3等于180頓,一噸大約2塊,180噸乘以2元等于360元錢。大約這三天我浪費了整整360元!!!真是令人悲哀啊!!!
小朋友們,你們千萬不能學我浪費水資源哦,地球現在的水都很少了,洗手以后千萬要關開關,不能浪費水!
數學的日記 篇8
這一單元,我們學了分數和加減。學的和以前不同了,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你可能會問,這應該怎么算呢?那就要用到通分了,怎樣通分呢?通分就是找出兩個分數的公因數,把分母都化成它們的最小公倍數,這就是通分。
通分完了之后,就很容易做了。還有做完了千萬不要忘了化簡。
數學的日記 篇9
今天,我發現了一道十分有趣的題。經過認真分析與細心計算,我終于把這道題“打敗”了。
題目是這樣的:一家三口,媽媽和爸爸同歲,媽媽的年齡是兒子的三倍,三人四年前年齡之和是七十二歲,三人現在各為多少歲?
一看到這道題,我頓時傻了眼,徹徹底底地被這道題難倒了。但我知道,如果就這樣“認輸”的話,將會令多少人失望啊!
于是,我靜下心來,開始慢慢分析,終于發現,這是一個和倍問題。原來,這個問題的突破口就在“三人四年前年齡之和是七十二歲”這個條件當中。從這里,我們可以求出三人今年的年齡之和:72+4×3=84(歲)。求出三人今年的年齡之和后,我們便可以用解決和倍問題的方法來求出兒子今年的年齡:84÷(3×2+1)=12(歲)。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根據“媽媽和爸爸同歲”和“媽媽的年齡是兒子的三倍”這兩個條件來算出父母今年的年齡:12×3=36(歲)。
從今天這道題,我明白了遇到困難時,不要因為恐懼而退縮,困難越大,我們便越要勇往直前,打敗困難。
數學的日記 篇10
數學的奧妙無處不在,今天老師帶著我們去發現線的奧密。
線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過馬路的斑馬線是一條條線段;在塔山上看見一盞往遠處投射的探照燈是射線;還在火車的鐵軌上發現了直線等等。自從教了這一課之后,我明白了線段有兩個端點,不能向兩個方向無限延伸;射線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個方向無限廷伸;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個方向無限延伸。
坐在車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剛學的內容考一考爸爸。可爸爸卻說:“直線是可以無限延伸的,火車的鐵軌上不是有彎道嗎,而且還有起點和終點,怎么也能算是直線呢?”我也不甘示弱地說:“火車的鐵軌也有直的呀!”“如果這樣的話,那公路豈不是也是直線了。”爸爸也窮追不舍毫不相讓。為了這個問題我們各抒已見爭論不休。最后我打開了百寶箱,拿出我的數學教科書,書本的圖片上鐵軌就是直線。爸爸啞然無語,我高興極了。
數學的奧妙真是有趣呀!它什么時候還會再給我驚喜呢?
數學的日記 篇11
今天,是哥哥的升學宴,我負責準備獎品,于是,我和姐姐拿著媽媽給的100元錢去超市選購獎品。
因為,和媽媽事先有約定獎品的標準,要實用、質量好、不能貴、更不能超總預算,這對于我和姐姐來說是個大難題,在超市我們認真的選了好半天,反復看價格對比,才最后選定要買的一、二、三、四等獎,分別是葡萄酒、水杯、藍莓汁、小碗。
最后決定,購買一等獎葡萄酒一瓶,單價20元/瓶,二等獎水杯兩個,單價15元/個,三等獎藍莓汁三瓶,單價6元/瓶,四等獎小碗四個,單價4元/個,由于我自己沒買過這么多東西,這下把我愁住了,幸虧在姐姐幫助下我才計算清楚,20×1+15×2+6×3+4×4,最后總共花費84元,收款時付100元,找回16元。
哥哥的升學宴搞得非常成功,獎品好也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親戚們都夸我會買東西,我心里美滋滋的,非常有成就感。通過這次購物實踐,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主要是數學方面的,例如:兩位數乘法,連加法,100以內的減法等,生活中能用到的數學知識真是太多了,以后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學好數學,加油。
數學的日記 篇12
這個暑假,我解決了一道有趣的數學題“烤餅”。
題目是這樣的,一名烤餅廚師有一個烤鍋,一次只能烤兩個餅,餅的正反面都要烤,而烤一面所需要的時間是1分鐘。烤餅廚師接待了3位顧客,他們都有急事,所以要求烤餅廚師只能在3分鐘內烤完3個餅。烤餅廚師想了一下,就在3分鐘內烤好了3個餅,準時將香噴噴的烤餅送到了3位顧客面前。你知道烤餅廚師怎么做到的嗎?
我覺得還不是很難,之前我好像解過類似的題,但又忘記解題方法了。我努力回憶,終于想起了一點點。我先把3個餅畫在草稿紙上,標上A、B、C。接著再畫一個鍋,把A的正面放進去(畫箭頭),再把B的正面放進去。然后等1分鐘,把B取出來換成C的正面,A則翻過來變成反面,再烤1分鐘。把兩面都烤好的A取出來,接著將C翻成反面,把B的反面放進去和C一起烤,烤1分鐘,那么3分鐘就烤完了3個烤餅了!
我翻看參考答案驗證,答案簡直一模一樣,只不過我是用A、B、C來標注,它用1、2、3來標注罷了。希望我能發現更多有趣的數學謎題,數學學得越來越好!
數學的日記 篇13
期中考試過去了,半學期也過去了,自己在這個半學期里學得怎么樣,已經在期中考試里見識過了,怎么樣呢?
期中考試我只考到了95分,對于老師來說,已經可以了。但對于我來說,這個成績還是不行的,因為我們班最高是99分,我相差4分,還有98,97,96分的同學有很多,所以我在班里的排名或許沒有前五名,更別說前三名了。這次考試的題目很全面,難度也不大,只要細心,考個滿分決對沒問題,但往往數學錯的題都是粗心的。比如,我錯的選擇題第6題,要是當時自己再思考一下,不就對了嗎?這題錯得還不算離譜,下面你聽了更離譜,畫軸對稱的題目,我既然反了一個一年級反得錯誤,我把里面的長方形看作了正方形啊,這是多厲害(離譜)的錯誤啊。最后一題應用題,想起就很疑惑為什么自己當時要這樣做呢?既然加起了直徑的8米,這個8米我恨死它了,不是它我就加了2分,但也恨死我自己的粗心了,唉,世界上為什么沒有后悔藥呢?但,要是有了后悔藥,這個世界將不是世界了,因為自己在這個世界里就一定會后悔的。
實話說,這次考試我們班考得還不錯,只有1個不及格的,但也有退步的現象。希望下次大家都能超過自己理想的目標,不讓自己再次后悔。
數學的日記 篇14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
我沒什么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么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
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只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夸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A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
數學的日記 篇15
今天,媽媽給我講下學期的數學題。
在講數學之前,媽媽考我乘法口訣。我覺得也太簡單了吧!媽媽說一句我就答一句。我回答的很快,不一會,媽媽就說:我都不知道該問什么了。我心想:哈哈,考不住我吧!這時候媽媽考了我一道加法題,由于媽媽第一題考的很簡單,我就放千萬個心,胸有成竹的對媽媽說:繼續考我吧!可是,考第二個題的時候明顯比第一個難,我一時說不出話來。媽媽說:那你考我吧!我爽快的答應:行!我的心里想:看我怎么把你考糊了。我一連考了好幾道題都沒難住媽媽,我雖然有點小小的失望,但我還是很佩服我的媽媽的。媽媽好象是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媽媽給我講起了她小時侯的事情。
媽媽說:我在小的時候,老師留的作業非常多,我們班有一個同學學習不好,老師留的作業從來不寫,有一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讓她去我家寫作業,然后她就高高興興的去我家寫作業了,開始的時候什么都不會,我就不停的給她講,后來.....
最后,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寶貝,想要學習好,就要跟好孩子學。這句話深深的印在了我心里。
這就是我今天學數學遇到的事情。
數學的日記 篇16
晴朗的下午,聽說書城重新裝修了一番,我便要求媽媽帶我去參觀。一到書城,這里真是又寬敞又明亮,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區域。我一進門,就看到了在一層的百新文具店。這里的文具真是讓人琳瑯滿目,馬上要開學了,所以媽媽給我挑選了環保牛皮包書紙和熒光筆,而我挑選了一個紫色透明的鉛筆袋,就到收費區付錢了。
收費叔叔告訴我:“熒光筆20元5角,紫色筆袋19元5角,書皮32元,總共72元。我們現在全場做活動,滿70元,可以送一個小禮物——米奇鉛筆袋。”于是,叔叔把我們所購買的物品放進袋子,順便還加了一個額外的米奇筆袋。這時候,我開心地跳了起來,哇!竟然還有禮物送!
媽媽見我如此的高興,眼珠子一轉,便問道:“那我們買滿159元,可以送幾個禮物呢?”我想了下,我們學過有余數的除法,只要接著它來用一下就行,159÷70=2(個)……19(元),可以送2個禮物,剩余19元湊不齊1個禮物,所以能送2個禮物。媽媽聽了點點頭。媽媽接著說:“那我們買滿636元,可以送多少個禮物?”我高興地說:“也一樣,636÷70=9(個)……9(元),可以送9個禮物。”媽媽聽了,連連點頭,豎起大拇指直稱贊。
數學的日記 篇17
今天的數學課,楊老師說:我們讓長方體進行變形,大家愿意嗎?同學們情緒馬上高漲起來!
按照楊老師的要求,我第一次搭造長方體,用了12根吸管,分為3組,長度分別是:高6厘米、長12厘米、寬9厘米。因為一個長方體有8個頂點,所以要用8塊橡皮泥。
第二次搭造特殊長方體時,有兩個面是正方形,所需12根吸管,因為有12條棱,分為3組,長度分別是:高6厘米、長12厘米、寬6厘米。以此類推特殊長方體也要用8塊橡皮泥。
第三次搭造正方體時,我把上次的長剪去了6厘米,這樣12根吸管的長度都為6厘米,正方體也是有8個頂點,所以也要用8塊橡皮泥。
我每次搭建的竅門是:先一次性把所有的材料剪好,先拼底座,用吸管和彩泥粘好,再粘上高,在每個高上放一個彩泥,最后把長和寬粘上去,這樣又快又好,做起來也很容易。
這幾節課下來,我收獲了許多知識,比如:長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可分為3組,每組4條,還學會了如何求出棱的總長,同時知道特殊長方體有兩個面是正方形,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等等。我收獲了滿滿的知識,心里像灌了蜜一樣甜。
數學的日記 篇18
要出去游玩了,我和爸爸一起去超市買東西。爸爸叫我挑喜歡的買。我買了一盒好多魚,8元錢,還有一板奶片5元。爸爸買了3袋魚片,5元一袋,又買了2袋肉,一袋10元。
我和爸爸到了收銀臺,爸爸摸摸口袋,翻出了2張20元的紙幣和5個硬幣:“哎呀,我只帶了這么多錢,快算算,我們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錢,帶的錢夠不夠?”
我想了想,8+5=13元,3×5=15元,2×10=20元,13+15+20=48元。哎呀!錢不夠了!
剛好抬頭,我看到了店里的海報:店慶大減價,滿50元減10元。我高興地和爸爸說:“爸爸你看!如果我們再買2塊錢的東西,就只用花40元,45—40+2=7元,只要不超過7元的東西,我們的錢就是夠的!”于是我和爸爸一起又去買了一支牙膏,需要6元錢,48+6=54元,再減去優惠10元,爸爸總共付了44元。
爸爸說我的辦法太棒了,多買了東西還少花了錢,于是剩下的1元就獎勵我啦!真是太開心了。
數學的日記 篇19
我的暑假課程表每周安排是這樣的,周二、周四、周六上午上書法課,周二、周四、周六下午都上籃球課,3+3=6,所以這兩門課程已經有6節課了。然后,周一、周三、周五上午上數學課,周一、周三晚上上美術課,周五晚上上樂高課,3+2+1=6,所以這三門課程也有6節課。二四六的6節課加上一三五的6節課,6+6=12,每周一共有12節課。每個月一共有4周,6×4=24,那么一個月一共有24節課,這里運用到了乘法口訣四六二十四。
我上書法課的學費是1500元,上籃球課的學費也是1500元,這兩門課程學費一共是1500+1500=3000元。美術課學費是1000元,數學課學費是1800元,樂高課學費是800元,這三門課程學費一共是3600元。所以這個暑假我的培訓班一共花費了3000+3600=6600元。原來我豐富的暑期培訓班需要花費爸爸媽媽這么多錢!賺錢不容易,爸爸媽媽上班很辛苦,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認真完成暑期所有課程的作業!
數學的日記 篇20
今天,我和媽媽在媽媽午休的時候成了園丁。
我們拿到工具開始工作。我們在家里拔了花唄里的雜草,但是當我興致很高的時候,我媽故意試探我:“如果我拔的這種小雜草是整個花唄雜草數的1/12,我一次能拔兩個,那么花唄里的雜草總數是多少?”我要拔多少次?”“你有15棵野草,15乘以12等于。嗯。等于180。180除以2等于…等于90。答:花唄雜草180株,需要拔90次。“等我解決完這個問題,我媽看了看表說,哇!時間太多了,所以我們順便在樹周圍拿了一些磚,以防樹下的土滾落下來。這時,“狡猾”的媽媽又問了一遍問題:“如果每棵樹需要9塊磚,那么就有一片森林,里面全是樹,橫排7棵樹,豎排11棵樹。如果這個森林想用磚把所有的樹圍起來,這個森林需要多少磚?”“7乘以11等于77,77乘以9等于……等于693。答:這片森林需要693塊磚。”母親聽到答案時滿意地笑了。
不知不覺,時間到了,媽媽該上班了,我該寫作業了…
數學的日記 篇21
昨天晚上,我和奶奶去買西瓜。這次我的任務是和農民討價還價,買好吃的西瓜。
小區門口有一排賣瓜的小攤。第一次來第一個瓜攤,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獨立買西瓜。我輕聲問她:“西瓜多少錢?”" 7根頭發"我心想:西瓜怎么這么便宜?我說:“1元錢我買兩個好不好?”關公笑了笑:“一個五六塊錢。要不要一塊錢買兩個?”7根頭發是一磅。”“哦。“我覺得特別尷尬。突然發現前面有個賣黃西瓜的瓜攤,是我的最愛。”哈哈,這個會幫我的!”我馬上拉住奶奶:“奶奶,我們去買黃西瓜吧。“然后,我趕緊跑了。
這一次,我有些體會。我知道瓜農說的7分錢是什么意思!我想馬上和他討價還價。但是奶奶說我不會,就去買了兩個西瓜,但是便宜了5分錢,也就是6分錢5分錢一斤。
把西瓜送回家后,我還是不甘心,自己去了另一個瓜攤。這一次我成功談妥了價格,我的分數比奶奶的好很多:也是7毛錢一斤,但是我切到6毛錢5毛錢一斤,挑了一個西瓜,一共9斤,也就是9x0.65=50.85(元),和我順利談了5.5元,成交。
這次買瓜收獲不小!
數學的日記 篇22
平時,我在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時侯,總是要把得到的商和除數乘起來遇到大的數時,覺得很麻煩。
正巧,我在小學生周報上的“理科樂園”里看到了巧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叫做“交叉相乘法”。夷,這名字倒挺奇怪的,會不會簡便呢?我看了看方法,原來是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商是互質以后,把原來的某一個數與另一個數的商交叉相乘,所得的積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這方法真的奏效嗎?我疑惑不解,還是試試吧,這樣總會得到一些答案。于是,我便列舉了50和60這兩個數,得出商后,我把50×6,這樣剛好交叉,又用2×5×5×6驗算了一遍,看看結果一不一樣。嘿,還真準,得數一樣都是300,我又列舉了幾個數,得數還是一樣。這回,我可相信里面寫的了,沒想到,萬萬沒想到求最小公倍數竟有如此簡便的算法,下面的“大數擴倍法”、“套用公式法”還更是神奇。
這只是一小部分的技巧,還有很多很多是我們還沒有找到的,我還要加倍努力,尋找更多簡便的方法。從剛才巧求最小公倍數中,我仿佛感到數學就像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里面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奧妙······
【數學的日記】相關文章:
數學日記03-05
數學日記11-26
數學日記07-24
數學日記11-30
數學日記08-09
數學日記02-22
數學日記05-29
數學日記07-20
數學日記05-30
數學日記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