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的日記集合15篇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這一天里,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何不趁現(xiàn)在趕緊寫一篇日記。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日記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shù)學的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shù)學的日記1
今天早上天氣晴朗,我和夏洱妹妹去了杭州樂園玩。
我們?nèi)ネ媪四μ燧啞Dμ燧営屑t、黃、藍、綠四種顏色的小隔間,每種顏色隔間有4個,每個隔間能做4個人。媽媽問我:“所有黃色的隔間能坐多少人?整個摩天輪能坐多少人?”我快速地答道:“黃色能坐16人,因為黃色有四個小隔間,每個可以坐4人,所以是4+4+4+4=16(人)。摩天輪總共有4種顏色,每種顏色都是一樣多的,所以是16+16+16+16=64(人)。摩天輪總共能坐64人!被卮鸷脝栴}后,我們一起上了摩天輪。爸爸還給我們定了美味的美食,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我們下了摩天輪后,爸爸告訴我們:“等以后我們學了乘法,這個就更簡單了!蔽液闷诖龑W乘法啊!
數(shù)學的日記2
20xx年10月12日 星期天 天氣:陰
這一周我們學習了除法算式的豎式。
怎么列呢?是先寫一個“廠”字,再把被除數(shù)寫在“廠”字的里面,把除數(shù)寫在“廠”左面。計算出來的得數(shù)叫“商”,寫在“廠”字的上面,還要對齊個位。計算時,是先用“商”乘除數(shù),然后用被除數(shù)減去它們的積,看得數(shù)是幾。如果它們相減后的最終結果不是零,是一個小于除數(shù)的數(shù),那么這個數(shù)就是余數(shù)。除法真有趣!
老師評語:整個計算過程表述得很好、很清晰,語句通順。
家長評語:能理解新學的內(nèi)容。
數(shù)學的日記3
大年初六,爸爸、媽媽帶著我去了太倉弇山園百樂園游玩。
我先去售票亭買了一張“豪華飛椅”的票,售價10元。這里有許多秋千式的座位,圍繞在一個大圓柱周圍。開始轉的時候,大圓柱的外層徐徐上升,座位也在轉的同時不斷地上升,人在座位上飛了起來。越飛越快,有的人開始尖叫起來。但是我覺得一點也不害怕呢。接著我們又買了三張“花籃式觀覽車”的票,每張20元,總共60元。最后我和媽媽又去坐了“太空漫步”,每張15元,共計30元。這樣的話我們總共花了10+60+30=100(元)。
在玩的過程中我碰見了同學,他手中拿了一張40元的套票,聽說可以總共玩八個項目。這下我才恍然大悟,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買40元套票的話,同樣玩這三個項目不用套票要花費100元,而用套票我們只要用40元,足足便宜了60元。唉,我真是虧本了!所以我要告訴小朋友們,下次你去這里玩的話想要節(jié)約點錢的話還是買套票吧,這可是我的忠告喲!
數(shù)學的日記4
今天是星期天,天氣還好,我的作業(yè)一早就做完了,爸爸、媽媽說帶我去上下九步行街逛街購物,吃過早餐,我們先從華工公共汽車總站坐22路公交車到崗頂,然后再從崗頂轉坐地鐵三號線去到體育西路轉地鐵一號線到長壽路站下車,很快就來到了上下九步行街。因為正在進行BRT工程,所以崗頂?shù)教旌勇范味挤浅H,我覺得我們這樣坐車節(jié)省了很多路途上的時間,有更多的時間逛街購物。去時坐公交車每人需要2元錢,三個人一共花了2元×3人=6元錢,坐地鐵每人需要4元錢,三個人一共花了4元×3人=12元錢,等于去時一共花了2×3+4×3=18元錢,回家時又花了同樣的車費,所以這次來回關車費就一共花了18+18=36元錢。
數(shù)學的日記5
晚上,弟弟說肚子餓了要喝奶粉,我看到媽媽在洗衣服,就幫忙給弟弟泡奶粉?墒俏也恢酪嗌俚乃投嗌俚哪谭郏谑俏遗苋枊寢。媽媽跟我說需要180毫升的溫水。我又問媽媽需要幾勺奶粉,媽媽說:“30毫升的溫水需要1勺奶粉,那180毫升的溫水需要幾勺?你算算看!”我一邊嘴上在加一邊手指數(shù)著幾個30:30+30=60,60+30=90,90+30=120,120+30=150,150+30=180。終于數(shù)到第6個30加起來就是180了,我趕緊跟媽媽說是6勺。媽媽笑著說:“答對了,但是如果你學了乘除法,算起來就會更簡單了180÷30=6,很快就能算出來了。”原來可以這么簡單!
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我要好好學習它!
數(shù)學的日記6
20xx年2月8日 晴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媽媽對我說:“我們給了收銀員300元,找回81.4元,一共花了218.6元。”出門后看到超市在搞活動——滿100元送5元禮券,結果,我們送一共拿到了10元禮券,媽媽又把它都花完了,并且另外再付了1.8元。媽媽讓我算一算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錢?我說:“一共花了220.4元!
大家認為我算的對嗎?
20xx年2月8日 晴
記得秋天的時候,我家前面有3棵大樹。其中1棵大樹落了5片葉子,還有1棵大樹落得葉子和第1棵大樹同樣多,而第3棵大樹落的葉子比前面兩棵都要少。那么,3棵大樹一共落了多少片葉子呢?
我說:“3棵大樹一共落了12片葉子”,表弟說:“不對不對,它們一共落了14片葉子!
小朋友認為我們誰說的有道理呢?
數(shù)學的日記7
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會遇到數(shù)學問題,就拿切蛋糕來說吧!現(xiàn)在有一個生日蛋糕,要分給8個孩子,只切徑直的3刀,而且不移動任何一塊蛋糕,就可以分成相等的8塊,那我們需要側面的思維,從上向下切兩刀,第三刀從蛋糕側面中間橫刀。如果要算出各塊蛋糕的大小,你只需要知道三角形面積的公式是面積=底X高每一個三角形有相同的高,所以每一塊的面積是×8×5=20平方英尺。
這方法適用于具有正多邊形形狀的任何蛋糕,如果你要將三角形蛋糕切成10塊,你就標出周邊的10個等長,把這知識儲存起來,因為有一天會有人制作三角形蛋糕。
數(shù)學的日記8
在一天的上午,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我買完早飯走在大街上,突然看到有很多人圍在一張桌上。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抽獎活動,我一看就覺得十分無聊。,急忙的想走開,但又聽到有人說大獎可是50元,我立馬起了興趣。趕緊問店主是什么游戲規(guī)則。店主說:“這里有24張牌,12張是5,12張是10,抓一次12張牌,如果總和為60,那么就可以獲得50元大獎。”
我趕緊拿出5元錢,就開始摸牌,但是12次都沒有中獎;氐郊,仔細想了想,總數(shù)是60,那必須12張牌都是5,最好的情況是每次都是5.第12次抓12個5至少也要花去6元錢,但又萬一抓的那些牌標的數(shù)是10或有的總和是相同的,那么意味著抓多少次花多少錢。
我以下明白了其中的玄機,趕緊跑到原來的那個店,可是店長已經(jīng)無影無蹤,再也找不到他了。
數(shù)學的日記9
媽媽在廚房燒菜時發(fā)現(xiàn)醬油沒了,便叫我去樓下的超市去買一瓶,另外又給了我六個空瓶和兩元錢。
我到了店里,先問了問這6個空瓶能換多少錢,阿姨接過看了一下說:“有兩個空瓶不能兌換的,一個空瓶是1角錢”我算了一下6—2=4,可以換4角錢。接著我去找醬油,看到醬油有好幾個品種,最貴的要8。50元,如果買貴的我手中就2元再加上兌換的0。4元也就是(8。50—2。40=6。10),不行錢不夠,換別的,我又挑了一瓶便宜的2。50元一瓶,我計算了一下(2。50—2。40=0。10),還是不夠,這時我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阿姨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走過來說“小妹妹,醬油先拿去,缺的1角錢下次給我好了”我連忙說謝謝阿姨。
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下次買東西我可要把錢帶夠了。
數(shù)學的日記10
七月二十日,天氣晴朗,在下午五點鐘左右,我和媽媽一起去菜市場買菜。
到了菜市場,我聽到了菜市場里吵吵鬧鬧的,我看到了菜市場里人山人海,我牽著媽媽的手走進了菜市場。
媽媽第一個買了條大魚,要付十元,第二個買了青菜,要付五元,第三個買了十只小螃蟹,要付十三元,第四個買了一大塊牛肉,要付三十五元,最后買了一袋大米,要付二十元。
我對媽媽說:“這么多東西,我們的車放的下嗎?”媽媽說:“放得下啊,那媽媽問你一個問題好不好?”我連忙說:“好!”媽媽問我的問題是這樣的:大魚要十元,青菜要五元,十只螃蟹十三元,一大塊牛肉要三十五元,一袋大米要二十元,我讓你算一算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錢呢?
哦!我算出來了,10+5+35+20+13=83,我馬上告訴媽媽;“您今天一共花了八十三元錢。”媽媽聽了微笑著說:“不錯!算得這么快!我家寶貝算術有進步了!”
數(shù)學的'日記11
xx月xx日星期x晴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買東西。當我們買完所有的東西后,剛要離開,我看貨架上正好擺著牛奶,于是我讓媽媽買些牛奶,媽媽同意了。可是,剛走幾步我就看到貨架上擺著一箱箱的牛奶。同樣的品牌同樣的重量,里面有xx瓶,每箱21.6元。到底買一箱,還是買一瓶?我猶豫了。突然,我的腦筋一轉有了,只要比較一下。于是,我開始算起來:零賣如果買xx瓶,每瓶2.5元,就要30元;而整箱的只賣21.6元,少了8.4元,所以我決定買整箱的。
數(shù)學的日記12
今天下午我們上數(shù)學課的時候,數(shù)學老師在沒有提前通知的情況下,給我們班的同學來了個突然襲擊。來了個小測驗,看看我們平常學的知識扎實不扎實。她在黑板上寫著題,我們就照著抄。抄完以后就開始做題了。寫完以后很多小朋友紛紛到老師那里看她改卷子。老師見這時候班里很亂,就叫了幾個小朋友上來管紀律,但是還是不行。老師就讓值周班長,一個是我,一個是高遠來管紀律,其他小朋友都下去。我們倆很嚴肅的,我站在講臺上看誰說話,并點名。高遠就過去糾正他。經(jīng)過我們倆的努力,教室里這才安靜下來。老師宣布分數(shù)結果,只有五個同學得了100分,包括我。老師給這五個同學各加了一顆星。
通過這次考試,我總結出了經(jīng)驗:不管考不考試,我都要把知識學透,學好。
數(shù)學的日記13
20xx年3月4日星期四晴
長方體變形記
今天,我們在數(shù)學課上用吸管和橡皮泥做了棱架。一共做了三個棱架,第一次做了長方體棱架,需要12根吸管,分為3組,每組4根,長度分別是12厘米、9厘米6厘米,也就是長方體的長寬高,還要用8塊橡皮泥做頂點。
第二次做了特殊的長方體棱架,也就是有2面是正方形的,需要12根吸管分為2組,8根長度相同,4根長度相同,橡皮泥還是用8塊。
第三次做了正方體棱架,需要12根相同長度的吸管和8塊橡皮泥。
我的收獲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棱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正方體的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條棱長度相等。
數(shù)學的日記14
上周末,我和幾位同學相約去湖嶺玩水。我們來到湖嶺永安溪邊,看到溪上布滿大大小小的竹排,趕緊來到商店租竹排。店員告訴我們:“出租這種竹排,每小時租金60元!眿寢尭督o了她800元押金,領了牌號我們就歡快地玩起來。時間一晃而過,我們不知不覺從14:00玩到了17:00,結賬時店員退給了媽媽620元。媽媽問我:“為什么退回來是620元呢?”我想了想,說:“我們從14:00玩到17:00玩了3小時,每小時租金60元,你付了800元押金,所以可以列式:800—(17—14)*60=620(元)。”媽媽摸了摸我的頭夸贊道:“挺聰明呀!”我們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數(shù)學的日記15
當黃老師教我們學了第三單元測量后,我心想:“我為什么不去測量一下其他東西的長度和重量呢?”于是,我開始測量了。
首先我發(fā)現(xiàn)成語詞典的厚度有三厘米一毫米,《笑貓日記》這本書的長度有十八厘米六毫米,《淘氣包馬小跳》這本書厚六毫米等等……。這時,媽媽時進房間了,問道:“你在干什么?”“我在測量物體的長度。”“那我問你,你的滑板有多長?”“六十厘米!薄澳愕姆块g有多寬?有多長?”我用卷尺量了一下,說:“長三米九分米,寬三米五分米。”“你真棒,答對了!眿寢屨f。最后我還說出了小貨車的載重量是一噸等等。
我做了這些測量后,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
【數(shù)學的日記】相關文章:
數(shù)學日記01-28
數(shù)學日記09-10
數(shù)學日記09-21
數(shù)學日記12-13
數(shù)學日記05-15
數(shù)學日記11-26
數(shù)學日記03-05
數(shù)學日記12-11
數(shù)學日記07-20
數(shù)學日記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