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讀后感集合15篇
一天終于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安妮日記讀后感1
在讀了這本書,我感觸很大,主人公安妮在一九四二年和一九四三年是她在童年時最珍貴的兩年,之后就因為在納粹上任主席時,就開始德國法西斯反猶太人運動的興起,而躲起來,從此在一家公司的黑暗秘密的小屋里度過了驚心動魄的兩年。因為為了避難,與外界失去聯系,幸好在這家公司里有一個收音機,他們一家人天天只有聽廣播才能知道外面的事。安妮對這個小屋充滿了好奇,但過了一些時間就失去了耐心,開始變得粗暴,任性,他覺得很不自由。
在他們住進這個小屋一個月后就又有一個被法西斯被迫的叫范登先生一家來到秘密小屋里,這樣有熱鬧些,免不了爭吵,但是時間長了他就明白了,因為沒有自由而讓人產生一些情緒是可以原諒的,所以她就以樂觀,向上,溫和的態度去面對現在的一切。而且納粹也是屢屢戰敗。他想離勝利已經不遠了。
但實際上可惡的納粹并沒有就此罷休,他更加殘害了猶太人民。一九四四年八月四日,因有人告密他們的秘密小屋被發現,安妮和其他八個人被帶走,死在納粹的集中營,只有安妮的爸爸活到戰爭的結束,把安妮的日記保存下來。
這本書記錄了德國的納粹反猶太人,殘忍的殺害太人,也展現了他對特殊環境中的喜怒哀樂和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對自由的向往,也對德國法西斯的無比的痛恨。
安妮日記讀后感2
去年暑假,我讀了世界名著《安妮日記》這本書,它的作者是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安妮·弗蘭克曾被世界人民稱作——永遠的天使。她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
《安妮日記》這本書是講: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十三歲的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他們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個月之久。這段時間,安妮用她的筆,記錄下在狹窄的空間里自己的成長。在面對死亡的恐懼中,她開始思考戰爭、自然、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大家為了紀念這位永遠的天使——安妮·弗蘭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記》這本書,《安妮日記》這部電影,造了安妮·弗蘭克的紀念館。
安妮·弗蘭克在寫完《安妮日記》這本書后,留下了一句話,她說:“我能感受到百萬人所遭到的苦難,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這句話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令我一生受用不盡。
這本書令人的淚水流個不停,但卻讓我有了對生命的感悟。
現在,看了我介紹的《安妮日記》,大家一定也喜歡上了這本書了吧,也很想讀它了吧!找個機會一定要讀!
安妮日記讀后感3
這幾天,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令我產生了許多想法。
安妮是個出生在德國的猶太人,因為希特勒上臺后,十分排擠猶太人,所以他們一家搬到了荷蘭。
之后德國侵略者占領了荷蘭,因此,他們的生活變得十分拘束,也失去了許多自由。接著安妮上了猶太人中學,她學習成績不錯,活潑開朗,善于交流,深受同學們的歡迎。
1942年7月,德國開始屠殺并囚禁猶太人。安妮一家在朋友的幫助下何4個猶太人一起住進了一個“秘密小屋”。
他們過著提心吊膽、見不得人的生活。
就這樣,他們在這個沒有陽光的秘密小屋里度過了大約910個日日夜夜。
這本書也寫了許多安妮對人生的感想,讓我也學到了很多。
在我看來,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人人平等,猶太人也應該像正常人一樣過著幸福生活。現在也有一些富人排斥那些窮人,比如保姆、臨時工……
看了這本書我還感悟到了一個道理: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坎坷,不要因為遇到一點挫折就抱怨、放棄,應該勇敢面對,就像安妮他們,在這兩年多的日子里,沒有出過那一扇大門,也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沒有了糧食、差點被人發現……在他們的艱難面前,我們的小挫折又算什么呢?
安妮日記讀后感4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今天讓我們走進一本文學名著----《安妮日記》。
一位猶太小女孩名叫安妮,她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后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丹。一天她得到了一個作為她生日禮物的日記本,并用這個日記本記錄了在密室中生活的人的實錄,她用日記本記錄了她在密室中每一天的成長經歷,于是,就有了《安妮日記》這本書。
心思細膩的安妮以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戰爭的可怕。在密室中,所有的一切都得極小心,哪怕在你眼里非常微小的一個動作,也可能會給密室中的人帶來生命危險。因為戰爭,安妮的豆蔻年華浪費在了這里,成天在恐懼和小心翼翼中度過;因為戰爭,所有人都得在這個不融洽的集體中無所事事,互相埋怨;因為戰爭,每個人都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但是,即使情況已經糟糕成這樣,他們的情況已經比大多數猶太人甚至是普通人好幾萬倍,起碼他們吃飽穿暖,有書可讀,有屋可住。而大多數人只能衣衫襤褸,饑寒交迫!讓我們想象一下,當你出去辦完事回來之后發現自己家的房屋已被貼上封條,家人已不知所蹤,這該是多么可怕!
讓我們好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安逸生活,讓我們每一天都快樂開心!不要浪費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做出貢獻,永遠不讓中華民族衰落!
安妮日記讀后感5
在我的書櫥里,有一本我特別喜歡的書,它就是—《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是猶太小女孩安妮寫的一篇篇日記,她寫的是二戰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安妮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后隨家人避難來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她生日那天,她收到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做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寫日記。在密室漫長的25個月內,她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記錄下了密室內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
現在我們閱讀《安妮日記》,不但可以讀到歷史、戰爭、種族迫害,還可以讀到安妮的期盼、成長與困惑以及她對和平的向往。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能時刻感受到安妮那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閱讀和學習的態度,雖然安妮處在那么惡劣的環境中,但她仍然滿懷著理想,身處逆境不氣餒、不屈服。我覺得我還要學習她善于思考、努力學習的品格。再想一想,安妮生活在戰爭時代,生活在不見陽光的密室中,但她仍然堅強樂觀、努力學習。而我們呢?生活在和平時代,卻身在福中不知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和安妮比起來,我們缺少著努力和勤奮。
通過讀《安妮日記》這本書,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為將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打下基礎,謝謝安妮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愿它伴隨著我們成長。
安妮日記讀后感6
在讀了這本書,我感觸很大,主人公安妮在一九四二年和一九四三年是她在童年時最珍貴的兩年,之后就因為在xitele上任主席時,就開始德國法西斯反猶太人運動的興起,而躲起來,從此在一家公司的黑暗秘密的小屋里度過了驚心動魄的兩年。因為為了避難,與外界失去聯系,幸好在這家公司里有一個收音機,他們一家人天天只有聽廣播才能知道外面的事。安妮對這個小屋充滿了好奇,但過了一些時間就失去了耐心,開始變得粗暴,任性,他覺得很不自由。
在他們住進這個小屋一個月后就又有一個被法西斯被迫的叫范登先生一家來到秘密小屋里,這樣有熱鬧些,免不了爭吵,但是時間長了他就明白了,因為沒有自由而讓人產生一些情緒是可以原諒的,所以她就以樂觀,向上,溫和的態度去面對現在的一切。而且xitele也是屢屢戰敗。他想離勝利已經不遠了。
但實際上可惡的xitele并沒有就此罷休,他更加殘害了猶太人民。一九四四年八月四日,因有人告密他們的秘密小屋被發現,安妮和其他八個人被帶走,死在納粹的集中營,只有安妮的爸爸活到戰爭的結束,把安妮的日記保存下來。
這本書記錄了德國xitele反猶太人,殘忍的殺害太人,也展現了他對特殊環境中的喜怒哀樂和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對自由的向往,也對德國法西斯的無比的痛恨。
安妮日記讀后感7
安妮是一名與我們同齡的小女孩,她天真、活潑,但是卻要忍受逃兵般的生活,而一切只是因為他們一家都是猶太人。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剛過完13歲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隨家人躲藏在父親公司的頂樓上。為了不驚動別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連上廁所和用水的時間都被控制,還常常擔驚受怕。在這樣的環境下安妮拿起筆記錄頂樓內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系、自然、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漸由一個任性的女孩變為成熟的少女。
讀完這本書后, 我的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動,有為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傷,也有被頑強的猶太人民的斗爭精神的感動,更多的是對那種黑暗獨裁統治的憎惡、不屑與鄙視。我悲憤,為什么有人在制造不幸,難道在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戰爭是維護利益的僅有手段嗎?我悵惘,為什么我們不能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樣,蒙太奇也好,烏托邦也罷,但那兒沒有硝煙,沒有戰爭,男女老少平等博愛,愉快地生活在一個寧靜的世界,但這可能嗎?是的,我敢說可能。因此,我希冀,希冀我們的世界停止戰爭!希冀白色的和平鴿在這方樂土拋下橄欖枝,希冀我們的人生色彩斑斕。
我發現了 安妮的生活告訴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因為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你所能做的,只有珍惜現在的自己,和生活,活出生命的精彩!
安妮日記讀后感8
最近我看完了一本特別有趣的書,《安妮日記》。
這本書主要以書信的形式,真實的記錄了一個猶太少女在兩年時間里親身經歷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其中有對生活情況的細致描寫;有對少女萌動戀情的直白流露;也有青春期特有的叛逆和躁動;有對人生日漸成熟的理解與思考,也是有對親情的排斥,但同時也無比的依戀和依賴………
通過這本日記,我看到的是一個心地善良,活潑可愛,個性率直,但卻有時多愁善感的女孩。太有主見,愛思考,唯一受別人的影響,她堅強,有毅力,再遇到委屈的時候,人以微笑面對生活。
因為戰爭的原因,少女安妮在秘密小屋度過了青春期,如果沒有戰爭安妮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是一名才華橫溢的作家呢?還是一名特別有才華的人呢?…………可是都沒有,在秘密小屋,過了25個多月后,秘密小屋的所有人都被送進了猶太人集中營。最后,秘密小屋的八個人,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生還。
這違紀是對二戰時生活的縮影,我們應記住安妮的日記,記住那字里行間的堅強,天真,甜美…………
安妮日記讀后感9
也許大家都讀過《安妮日記》,我也早已看過,只是因為被主人公安妮寫作的熱情和生活的 信心所折服,再一次捧起了這本書……
主人公安妮原本和我們一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可是一場戰爭使她不得不隨父母一起 逃命;隨后,他們在父親公司大樓的密室里安下了身。在密室度過的日子里,安妮只能靠寫 日記的方式打發時間,隨著時間的消逝,每天一記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任務。漸漸的她喜 歡上了寫作。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經過她的筆下,就變的充滿了奇趣。
不幸的是,在1944年8月,納粹警官抓走了藏在密室的他們;幾個月后,安妮和姐姐 都染上了“風寒”,這是一種可怕的病,沒過多久,姐姐去世了,由于失去了身邊唯一的精 神支柱,安妮在幾天后,也靜靜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可憐的安妮!如此不公的離開了這個喧鬧雜亂的世界,但她留下的確是最美好的心 聲。記得她曾說過一句話:“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云的天空——只要這一切 還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她還留下了我們琢磨不透哲理與未來的守望,和她對日記的戀 戀不舍……
安妮日記讀后感10
從13 歲生日收到父親送的精心挑選的最美麗的日記本到1944年8月1日,日記毫無預兆的永遠停留在這一天。剛過完十五歲生日沒多久的安妮,花一般的年級,夢想著成為一名記者和作家,而卻因為希特勒發動的一場可怕的世界戰爭,死在了集中營。
《安妮日記》是安妮遇難前兩年和家人及朋友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記載。作為一個小小的猶太女孩兒,她的日記吐露了與家人的沖突,對愛情的好奇,以及在種族歧視和戰爭迫害下擔驚受怕的密室生活。
看完《安妮日記》一來你會欣慰于安妮的成熟勇敢和智慧,另一方面心理更多的是難受,難受于在那段黑暗的25個月生靈涂炭僅僅是起源于愚蠢的權欲膨脹和種族優越。
安妮的日記后來被安妮家的一名傭工發現,并在戰爭結束后轉交給了她的父親——這個家庭唯一一名在大屠殺中幸存的成員。
安妮寫過:“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繼續的活著。”她的確做到了,即使在過去了這么多年后,人們依舊沒有遺忘。提到法西斯,提到阿姆斯特丹猶太人,我們能想到的是安妮。她留下的對于法西斯罪行的珍貴證明,是人們不忘過去,謹記歷史的重要資料。平凡而真實的歷史記錄,足以引起人們心中的震撼和共鳴。這個世界即使過去了多年,種族問題引發的戰爭仍在發生,但更多的安妮也在世界的角落里存在著。只是希望,在這些美麗的生命還健在,這些充滿著夢想的安妮還活著時,戰爭能提早停止。
安妮日記讀后感11
這本書,是很多篇作文組合的,忽而興奮、忽而悲傷;忽而溫和、忽而殘忍。
讀了這本書,我感觸很深。1929年6月12日時,安妮一家四口過著富裕安寧的日子。可是,1933年是法西斯政權執政后,便開始對猶太人進行殘殺,安妮一家移居荷蘭,安妮在那里上學,交到了很多朋友,1942年6月12日,安妮生日是收到一本日記本,它的名字叫吉蒂。這時德國法西斯又侵占了荷蘭,四處抓捕猶太人,抓到的猶太人都被關進了幾個地獄里,安妮的爸爸帶著一家人,躲進了“密室”但他們都還隨時面臨著死亡這兩個字。
安妮他們還在吧暫時還沒受害的猶太人送進自己的密室。在密室里,安妮是多么想念原來的好朋友,估計這會他們已被送入集中營。安妮是時刻刻想著他們,做夢也是。房間里密不透風,白天都悄無聲息的,他們只靠收音機來得知外面的消息,日常用品都是在黑市上買的。他們的日子是那么的……
讀完這本書,我憎恨以前的德國人民,更憎恨德國法西斯。非常同情那些可憐的猶太人。安妮真真切切的把所有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我覺得安妮是一個善良聰明,渴望和平,堅強不屈的人。
安妮日記讀后感12
《安妮日記》是猶太人在二戰時期寫的一部日記體小說。講述了一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原本過著幸福的生活,可是因為二戰期間在蓋世太保的“召集令”下,他們為了防止被納粹士兵發現躲進了一間狹小的密室,在密室的這段時間里,她通過寫日記記錄下了她與家人之間發生的事情。
看完這本小說,我非常同情安妮,也憎恨那些德國士兵。安妮是個活潑開朗,樂觀的小女孩,并沒有在如此惡劣的生活中變得氣餒,雖然被迫生活在狹小的密室里,但她仍然如饑似渴地讀書學習,用精神食糧充實著自己的生活。這樣的安妮讓我很敬佩。我從她身上看到了很多可貴的品質:善良、樂觀、勤奮好學和勇敢。
在她1944年6月6日的日記中,寫滿了對解放的期盼,對和平的向往,對課堂的懷念。可是誰又能想到呢?安妮在解放前的兩個月被害了,她終究沒有等到解放的那天,想到這,我不禁深深感到惋惜。
看到安妮堅持讀書學習,我感到很慚愧,說實話,一到放假,我一心就只想著怎么玩,去哪玩,把學習拋在腦后,沒想過假期要好好看書學習,或許,我應該要改變一下學習態度了,向安妮學習。
安妮日記讀后感13
在寒假里,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是以猶太女孩安妮的視角記述二戰時期間住在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景。安妮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后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她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在漫長的25個月內,按你記錄了每一天的成長經歷,并對戰爭、與父母的關系、自然、性、宗教等問題進行反思。但居住在密室里的人,最后還是被納粹逮捕,被解送到波蘭的奧希維茲集中營。他們八個人中,只有父親奧托.弗蘭克活著走出集中營,他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傳揚女兒的日記,讓全世界人民共享。
我認為安妮是個活潑開朗、敢作敢當的女孩,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8個人居住在密室中的人每天白天提心吊膽。有一天晚上,大家都出來活動時,聽見有小偷在偷東西。密室中的3個男人們立刻就去抓小偷了,而安妮在上面聽著下面的動靜。沒想到的是,真正的小偷跑了,他們卻變成了替罪羊。幸運的是,當警察趕到時,他們已經跑回密室了。
《安妮日記》是一本好書,希望大家也能去看。
安妮日記讀后感14
一點點翻開日記,最近一個星期里仿佛每天都在可愛活潑和智慧的安妮的陪伴下度過。我仿佛成為了凱蒂,仔細聆聽安妮內心的訴說。
每天都能看見最深刻最真實的安妮,見證她的成長,仿佛我真的有了一位愿意向我吐訴真心的朋友。我實在是為扮演了世界上唯一能夠看到安妮純潔美好的另一面的人而感到十分開心和幸福。到今天日記戛然而止的時候我的心仿佛被巨大的天外隕石撞上了一樣,熾熱而疼痛不止仿佛失去了最好的朋友,那種痛楚真實的有些不可思議。我想,我的一生中大概也不會經歷幾次這樣的失去所愛的感受吧,這么說也許是有些夸張,但卻是最能表達我真實感受的話了。我想,一個人如果袒露真心地對待一個陌生人的話一定非常容易和快速成為朋友吧!就像安妮和凱蒂一樣,穿越時空與安妮日夜為伴,可以說是我應該珍惜的一段經歷了。
作為比安妮大七八歲的成年人,我卻時時刻刻被安妮的話語警醒我時刻為這個上世紀的13歲小女孩而驚嘆連連和自嘆不如,我實在驚訝于這個小小的年齡的孩子十分清醒和辨證的自我認知以及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科學文化知識,還有超乎同齡人甚至大部分成年人的睿智和寬容,以及理性和充滿哲思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所有的合集,讓我看到的絕對不是13歲小毛孩。而是文明世界的寶藏!
安妮日記讀后感15
《安妮日記》是安妮·弗蘭克寫的,講的是安妮的爸爸媽媽還有姐姐,為了躲避德國警察的追捕,躲進了父親的辦公室,于是他們開始了兩年之久的“密室”生活。后來,凡·達思一家和杜塞爾也搬了進來。
而中間讓我欣慰的是,當安妮的爸爸媽媽在唉聲嘆氣時,安妮卻一笑而過。因為她很樂觀,之所以樂觀,才會一笑而過。當時他們的生活十分受限制:走路不能發出聲音、不能出還要早睡晚起……但是安妮卻以樂觀的態度來看待每一件事。
由此可見,樂觀對人生是多么重要。如果安妮不樂觀,她就會像其他家人一樣被籠罩在悲傷之網下。所以我喜歡安妮,因為我有時很悲觀地看待事情,悲觀和樂觀像兩面鏡子,一面能照出事物的美好,另一面卻只能照出事物的缺點。在生活中,我們去看待一件事情,何不想著用樂觀的態度去看待?就比如文中的安妮,她雖然聽到家人在埋怨眼瞎的生活,但是,她卻不把這當回事兒。我仿佛聽見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中大聲地吶喊。
所以,我們一定要像文中的安妮樂觀地看到事情,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成功地做更多的事情,不會陷入失望的沼澤。正如佚名所說的“你的負面情緒,并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你沒有樂觀地看待世界。”
【安妮日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安妮日記讀后感04-01
《安妮日記》的讀后感03-06
《安妮日記》讀后感悟07-25
《安妮日記》讀后感11-03
《安妮日記》讀后感10-14
《安妮日記》讀后感03-22
《安妮日記》讀后感09-19
《安妮日記》讀后感11-03
《安妮日記》讀后感09-11
《安妮日記》讀后感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