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日記集合六篇
一天即將完結,今天我們都做了什么了呢?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日記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日記 篇1
冬天的家鄉,一切都已沉睡,偶見有梅花,也只是星星點點。家鄉的冬天,沒有那粵閩之地如春般的溫暖,也沒有齊魯大地如濟南那般溫晴的天氣。但是,家鄉的冬天,是粉裝玉砌的,是喜氣洋洋的。
家鄉的冬天,雖無綠色的生機,卻有白雪的陪襯。看吧,那潔白的雪,是云朵的兒子,是天空的使者,來到人間,紛紛揚揚,隨著風兒追逐打鬧,落在人家的房頂上,成了玉砌的瓦;落到枯枝的樹上,成了白色的花;落到黃土地上,成了厚厚的毯。家鄉的雪,如調皮的娃娃,時早時晚。有時立冬沒多久便迎來了第一場雪;有時候,遲遲未見蹤影,等到春姑娘來時他才搶著來到這世界。不過,他是十分喜愛這世間的,因為不論早晚,幾乎是年年都有一場雪。家鄉的雪是十分可愛的,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嘛!他為麥苗們蓋上厚厚的棉被,既保證土地的水分不流失,又殺滅了害蟲,不僅是孩子,家鄉的人們都非常喜歡這個雪娃娃!
冬天的家鄉,是喜氣洋洋的。入冬以后,便迎來了人們最盼望的節日。那就是一年一度的春節。在這個團圓的節日里,人們圍坐一桌,高興地吃著年夜飯,觀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在這個晚上,光明驅走了黑暗,溫暖散盡了嚴寒。
家鄉的冬天,雖沒有生機,卻有白雪來裝點,雖有嚴寒,但有人間的溫暖與熱情驅散。家鄉的冬天,來也悄悄去也悄悄。冬天的家鄉充滿了冬天的氣息,溫暖而美好!
家鄉的日記 篇2
我的家鄉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但是那里的四季景色宜人。
春天,滿山的樹木全部呈現出生機勃勃,到處都是綠色的,一眼望去,就像無邊無際的綠色海洋。在那綠色海洋中,總會泛起一些彩色浪花,那是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這就是春天的家鄉。
夏天,天氣很熱,農民們頂著日頭在地里的干活,汗水一滴一滴流入土地,可真是“汗滴禾下土”啊!可對我們小孩子來說,更有好去處--山邊的小河!那里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水不深,卻有不少魚。我們常常都去那里游泳,捉魚,打水仗······在這無盡的歡樂中,我們還能感受到熱嗎這就是夏天的家鄉。
秋天,滿山遍野的楓葉都成了紅色的了,隨著陣陣秋風,一片片飄飄悠悠地落下,就像無數的蝴蝶在天空中飛舞,現在想起來,那滿地的落葉,滿地紅色,充滿了詩意,真是美不勝收啊!而那時,我和小伙伴們卻忽略了!這樣的美景,因為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喜悅是到山上找一些成熟的果子,那些果子的味道到現在想起來還讓人流口水。這就是秋天的家鄉。
冬天,那漫天大雪覆蓋了整個大地,滿世界都穿上了銀裝,雪花飄飄。小伙伴們紛紛走出家,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更有趣的是我們可以在冰凍的小河上滑冰,看著他們一個個摔倒在地笑得我肚子疼。
這就是我家鄉的四季,大家喜歡嗎?
家鄉的日記 篇3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春節,我們一家人都要回鄉下去過。鄉下的春節,氣氛可真濃啦!
今天是大年三十,吃過了年夜飯,我和媽媽,爸爸,妹妹一起到院子里放焰火。爸爸拿打火機點燃焰火,嘶嘶幾秒,就霹靂。焰火像流星一樣在空中劃過。接著又看到焰火變成了菊花,變成了噴泉,變成了彩帶,還變成了五彩繽紛的傘,美麗極了!睡覺前,我和妹妹都拿到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給的壓歲錢了,讓我們放在枕頭下面,說是歲歲平安。
在家鄉過春節真是開心!
家鄉的日記 篇4
我的家鄉在連江,是一個美麗的縣城。因為古城地形像一只展翅的鳳凰,所以又稱:鳳城。
連江是一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人們可以在這兒欣賞風景,放松心情。這里的公園很多,有:江濱公園、玉泉山公園、人民廣場、陳弟公園……
我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玉泉山公園。
沿著不長的花壇走,可以看到,花壇里種了各種各樣的美麗花朵,像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在對我們微笑。繼續往前走,就看見一盞盞彩燈挺立在路旁,旁邊有兩個用橙色瓷磚和_瓷磚砌成的裝飾品, 顯得非常雄偉、壯觀。再往前走,“玉泉公園”這四個_大字就展現在眼前,整個裝飾像一座塔一樣。
登山的石梯很陡,周圍種滿了花、草、樹木。最顯眼的是幾棵粗壯的萬年青,聽說它一年四季都是綠的呢!還有些我見也沒見過、說也說不出的花。
山頂上,擺放著一些健身器材。有許多人在鍛煉身體,一些人還光著腳呢。如果從山頂往下看,你會發現,下面的房子、車子、人,都隱隱約約成了玩具。這太有意思了!站在處,可以看見,有一 條小河,緩緩地流著。往遠處望去,像看到了整個連江城,真讓人心曠神怡。
這就是我家鄉的一處美麗風景區——玉泉山公園。
家鄉的日記 篇5
風雨端午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當一種局面和結果無法挽回時,就只好選擇紀念。端午就是一個為了紀念的日子,紀念孤臣淚,紀念楚人悲,紀念汨羅水,紀念曾經那孤忠報楚國,余風波及漢湘人的屈原。
盡管這天已從憑吊和紀念逐漸演變成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等活動和迷信,盡管屈原這個名字在人們的記憶中相對淡遠,至少汨羅江水多少年來一直在翻騰奔流著,千百年不變,為屈夫子唱著鏗鏘的挽歌,浪聲滾滾,浩浩蕩蕩,正如他輝煌的一生。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很多年后,依然會有人來到當年楚江邊,聽他凄凄慘慘戚戚的故事,回味他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想象他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原是一代賢能啊!卻落得如此地步,多少次便對著汨羅江,終難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意境和心境。再如何也只能是良辰美景虛設,總有滿懷壯志,更與何人說?屈原一生不像李白,蘇軾的懷才不遇,屈原曾經擁有過,曾為楚國立下汗馬功勞,他親自出使,使曾經戰火不斷,爭城奪地的戰國七雄聯盟,深受懷王重用,但終成浮光掠影,在多少個無眠之夜的黑暗和頹然之中,灰飛煙滅。
有時候,如果輝煌過后注定是悲哀,還不如一直就沒輝煌過。但屈原是前者。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家鄉的日記 篇6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人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我也有一個山清水秀的家鄉——邢臺縣皇寺鎮。
一座古剎——玉泉禪寺就坐落在我的家鄉。
玉泉寺有三絕:皇寺、千年鳥柏和玉泉池。皇寺中有許許多多的殿,生人來了,要是沒當地人的指示,像進了迷宮一樣。善眾保護著她的古典,使這座有了一千四百多年的禪寺至今保留著她不容侵犯的神圣與古雅。古柏挺拔蒼勁,枝椏繁壯,柏紋如落鳥之眾、落鳥之嬌,記載著這座禪寺的年齡。秋天來臨之際,銀杏樹上仿佛傘的葉子“嘩啦啦”地紛紛落下,可謂“秋風掃落葉”。鳥柏旁的玉泉池更是奇特無比。既清澈見底,又晶瑩剔透。遠遠望去,像一枚金螺。走近一瞧,像一面未打磨的金色銅鏡。在玉泉池周邊的涼臺碑上,四周的樹林中,均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景觀幽靜,似人間仙境,使游人向往。這就是“玉泉夕照”的美景。池底的鵝卵石如同寶石一般,魚兒成群在池中自由地游玩。
“媽媽,我們好幸福啊!”
“是啊,生活在這奇特的玉泉池里,別的魚兒羨慕都來不及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寺。
從玉泉池向西走二十來步,有一條河溝。雖然沒有玉泉池美,但對于家鄉的人們來說,是比玉泉池更快樂的。下午,大家不約而同地去河邊洗衣服。洗衣服時,你說我笑,你說你的趣事,她說她的所聞,盡享天倫之樂。不單單顧著說話談笑,手中也洗著衣服。當樹林穿上金黃的衣服,天空湛藍,太陽當空照時,河上呈現一幅自然風景圖,甭提多美了。洗衣服的人們看到這情景時感嘆起來。河溝也歡快地向前跑去。
這就是我家鄉的河。
還有古韻的房子,他們也披上了黃色的衣服,與玉泉寺的風格相互襯托,極具古樸風情。生活在皇寺的人們出去回來的心情都是愉悅的。
這就是我家鄉的建筑。
再從河溝出來向西走四十來步上山。沿路的風光更漂亮,能鳥瞰皇寺:農田與村莊,山丘與草地融合在一起,好似一幅田園風光圖。最好的風景在山上。到了山頂,既能將皇寺與周邊的風景盡收眼底,也仿佛擁有了全邢臺,踮腳又好像能觸碰到白云,使人流連忘返。
這就是我家鄉的山。
我的家鄉,春天是富有活力的,萬物復蘇;夏天是涼爽的,綠樹成蔭;秋天是壯觀的,給皇寺鎮穿上了金色的衣服;冬天是不可思議的,好似“此景只應天上有”。我為我有這樣美到不能再美、神奇到不能再神奇的家鄉驕傲、自豪!
【家鄉的日記】相關文章:
家鄉的美景日記12-29
家鄉的環境日記02-05
冬天的家鄉日記10-24
家鄉的路日記03-23
我的家鄉日記10-22
家鄉的桃子日記05-15
家鄉的變化日記05-22
我的家鄉日記03-24
家鄉的果園日記03-26
美麗的家鄉日記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