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五年級數學日記

時間:2022-08-19 09:15:50 日志日記 我要投稿

五年級數學日記(精選30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里,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數學日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數學日記(精選30篇)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1

  今天,我們學習了數的奇偶性。偶數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雙數,奇數呢,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單數。你可別小看它們喲,它們也是有規律的哦!

  如果2個奇數相加就一定等于偶數,就比如21+21=42,42是偶數哦!如果是2個偶數相加的話,就還是等于偶數,比如:22+22=44,44是偶數;如果是一個奇數加一個偶數的話呢,還是等于奇數,比如:21+22=43,43是奇數。通過上面這些,我們可以知道: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偶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這就是數的奇偶性,如果不信,可以試一試哦!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2

  今天,我在《小學奧數解題方法大全》上看到這么一題,一個矩形分成4個不同的三角形,綠色的三角形面積占矩形面積的15%,黃色三角形的面積是21平方厘米,問:矩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看到這個題目,我犯迷糊了,想:只告訴一個占的面積和另一個三角形的面積,這怎么求嗎?坐在椅子上的媽媽看了一眼,嘲笑我說:哼,還說高水平,連這道題都不會做,呵呵。

  我知道媽媽用的是激將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勝心,讓我把這題做完。為了讓媽媽認為她的激將法成功了,我就硬著頭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頭緒來。但是我并沒灰心,繼續做了下去,我做了出來。

  根據圖可以發現,兩個紅三角形占了矩形的一半,一個黃三角形和一個綠三角形又占矩形的一半,而綠色的三角形面積占矩形面積的15%那么黃色三角形占矩形面積的50%—15%=35%,我們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厘米)。原來這么簡單,多虧了媽媽的激將法啊!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3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看皮包,先來到了辰野,皮包的單價是1568元,商場搞活動滿200減60。我們又來到天百百貨同樣的包,滿400減130。于是我想肯定是天百百貨便宜嘛。可又只是想了一下,有可能不是,還是算一下吧。1568除以200有7個200也就是減420,1568除以400,有3個400也就是減390,420>390原來是辰野便宜,看來以后買東西要多比較,多計算,要貨比三家,這樣才能買到最便宜的東西。

  原來購物中也包含這么多數學問題啊,數學在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4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買菜啦!買文具啦!量布啦等等,都需要用到數學。

  有一次,奶奶帶我去文具店買文具。我要了一枝黑筆,兩枝紅筆,三枝藍筆與三塊橡皮分別要:1.5元;3元;4.5元與3元。一共要12元,可不知怎么,銷售員居然說要25元,我馬上速算起來,才慌然大悟,要不然這13元錢就離我們而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在一個勁兒不停得在夸我聰明,說學習就是要這樣不斷地學以致用。我以后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多多運用到生活中來。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5

  9月2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媽媽跟我說:“雪飛,跟你玩個游戲吧。”我說:“好呀。”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了一根指針。紙板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媽媽,游戲規則是什么?”“游戲規則很簡單: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

  我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輸。“為什么總是單數呢?”我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想吧。”于是,我絞盡腦汁地想,終于讓我想起了:單數+雙數=單數。這下子我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雙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單數。所以,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單數。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6

  數學無處不在,身邊就有許許多多的數學,數學是不可缺少的,不然會給生活帶來種種的不便,讓我們一起來尋找數學,探索數學。

  圓柱,我們隨處可見,月餅盒、茶葉罐、藥盒的底面不都是圓嗎?不過它們整體叫做圓柱。拿起這些圓柱體你也許會想,為什么要把底面作成圓的呢?為什么不做成長方形,正方形呢?原先我也這樣置疑過,不過現在我可以幫你解決哦!

  你用同樣的材料各做一個長方體、立方體和圓柱體時再來計算體積,這是我們就會發現,圓柱體的體積最大,立方體的體積第二而長方體最小。這時我懂了,為了節省材料,就把這些盒子作成圓的,這樣還使體積擴大。

  這就是圓柱的好處。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7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這道題是這樣的: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80厘米,寬是40厘米。以這個長方形的一條邊為底,作一個高為50厘米的三角形,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我看了,心想:呀!這道題還是有點難度的呀!可是再難也要做出來啊!這時,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訴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還沒講完我就恍然大悟,原來這題這么簡單,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著終于把自己不會的題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對了,心里樂開了花。其實,任何題目都不怎么難,只是沒有動動腦筋而已,只要動動腦筋,任何題目都是很簡單的。

  快要開學了,我的作業基本上完成了,也沒有什么太多的困擾。我的寒假計劃完成的很好,讓我們新的學期了,展翅高飛吧!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8

  今天晚上,我正在做作業。突然,哥哥走過來,對我說:“曉煒,我出一道題考考你,題目是:一張厚度為0.01厘米的紙,對折30次后,大概有多少厚?”“還不到一分米吧!”我脫口而出。哥哥說:“錯!你還是用計算器算算吧!”于是,我便按起計算器來。“啊!最后的得數竟是107374。1824米,比高樓大廈還高出好幾百倍呢!”我看著眼前的“天文數字”嚇了一跳。

  哥哥說:“其實這種例子還有許多,比如:面團對折一次就拉出2根面,再對折一次就是4根面,對折三次就是8根……每拉一次,拉出根數就是上一次的兩倍,如果這樣對拉拉10次,就會有2×2×2×2×2×2×2×2×2×2=1024根了!”

  看著哥哥那得意洋洋的樣子,我想:這么小的數據,竟然能算出這么大的數字來,這真是不可思議啊!數學真是無奇不有,無所不在。我以后不但要學課本的數學,還要學好生活中的數學。不然又要被哥哥的難題給難住了。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9

  6月9日星期三晴

  這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一道思考題:

  一只蝸牛被困在了井里,井深15米,蝸牛每一天向上爬1米,半夜向下落30厘米,蝸牛什么時候能爬出井?

  我在草稿紙上列了算式:蝸牛每一天爬100-30=70厘米,蝸牛10天爬70×10=700厘米,蝸牛20天爬70×20=1400厘米,第21天蝸牛還剩1500-1400=100厘米=1米。蝸牛爬出井,共需20+1=21天。

  原先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啊!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10

  今天是數學無作業日,董老師告訴我們可以回家玩一下乘法小游戲,我們高興極了!一路上,我都在想:究竟是什么樣的游戲,怎么玩呢?

  回到家,我吃晚飯,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媽媽,我可以玩乘法小游戲嗎?”媽媽說:“沒問題,你玩10分鐘吧!”我興高采烈地打開電腦,開始玩了起來。我先玩第二個轟炸導彈游戲,游戲畫面會給你一個乘法算式,但是沒有答案,飛機會扔下三個導彈,導彈上是結果,有兩個錯誤結果,一個正確結果,你必須在最快的時間內選擇正確的答案。我玩了6關,全部正確,我高興得心花怒放!我又開始挑戰第一個游戲,它就像數字版“連連看”,最后剩的數字少,得分就高,我得了482分,媽媽得了687分,看來我的乘法口訣還不是很熟練。以后,我一定要多背乘法口訣,背得滾瓜爛熟,一定要戰勝媽媽。

  這個乘法小游戲真有意思,又能玩游戲,又能學乘法口訣,真是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11

  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星期天,我坐在椅子上抬頭向事情,突然發現我們家的燈是由內圓和外圓組成的,啊,太漂亮了。于是,我來了精神,我爬上桌子,量出了外圓的半徑十九厘米,內圓的半徑12厘米。假如,把燈的內圓向上水晶,那么內圓的面積是多少呢?我忽然想到數學課上學過這種類型題。開始先算總面積,然后減去外圓面積,不久求出來了嗎。我真是太聰明了。我馬上列出算式三點一四乘十九的平方減三點一四乘十二的平方。唉,太麻煩了。我腦海中又出現了簡單的算式三點一四乘(十九的平方減十二的平方)檢驗后,沒有錯。

  數學太有奧秘了,真是萬物之中處處有數學啊!我發自內心的感悟。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12

  今天上午,我按照爸爸讓我寫的“假期計劃”,開始了復習數學、練習數學、加強數學的“啟動儀式”!

  剛開始,我覺得有點難,不過越做越覺得簡單,覺得數學是那么有趣!例如:

  有一個五位數,最低位數字是8,位數字是3,個位上的數字是十位上數字的2倍,前三位數字的和與后三位數字的和都是19,這個五位數是多少?解答:

  先算出這個五位數的位和最低位,再算十位8÷2=4,然后算8+4=1219-12=7,最后算3+7=1019-10=9,這個五位數是39748!

  以前不喜歡數學、覺得枯燥的我,現在覺得數學原來是那么簡單,那么有趣了!你一定會愛上數學!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13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著一個大袋子,來到森林里,對松樹爺爺說:請吧你的松果送給我,好嗎?松樹爺爺很大方,說: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興,它一邊摘一邊唱歌,不一會袋子裝滿了。松樹爺爺問:你摘了多少個?小松鼠說:哎呀,我忘了!松樹爺爺笑著說“我長了16個松果,現在還有9個,你能算出摘了多少個,就讓你背走。”小松樹急了,不會算,怎么辦呢?要是松樹爺爺不讓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來幫它好了。

  數學課上,老師講過:知道總數,求部分數,就是從總數里去掉知道的一個部分數,就得另一部分數,用減法計算。我很快就算出來了,小松鼠摘了16-9=7(個)。

  評語:能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說明你聽課很認真,繼續努力!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14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久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15

  一天,國王召了阿凡提進宮,煞有介事地對阿凡提說:“阿凡提先生,聽說你是經常在外面講我的壞話,這樣吧,人們都說你很聰明,我這里有一個問題,你如果能解答出來,我就釋你無罪,如果答不出來,那就加重處罰。”原來,國王就是想用這個辦法作借口來報復阿凡提。國王讓人拿來了三個盒子,對阿凡提說:“這三個盒子中只有一個盒子里放著我的一粒珍珠。每個盒子上各寫著一句話,但只有一句真話,其余都是假話。你給我找出珍珠在哪個盒子里。”阿凡提一看,第一個盒子是紅色的,上面寫著:“珍珠在這里”;第二個盒子是藍色的,上面寫著:“珍珠不在紅盒子里”;第三個盒子是黃色的,上面寫著:“珍珠不在這里”。阿凡提看完了盒子上的字,略一沉思,馬上就指出了珍珠在哪個盒子里。國王和手下大臣一聽,一個個都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國王只好把阿凡提放了。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事情都遵循一個規律,要么是這,要么是那,不可能兩者都是,這一規律叫排中律。如果珍珠在紅盒子中,自然珍珠便不在黃盒子中,那么紅盒子上的話和黃盒子上的話都是真話,這與“只有一句是真話”相矛盾,所以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珍珠在藍盒子中,自然珍珠就不在紅盒子和黃盒子中,那么藍盒子和黃盒子上的話也都是真話。因此,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珍珠在三個盒子中的一個盒子里,既然不在紅盒子和藍盒子里,那么一定在黃盒子里。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16

  那天中午,我一個人在家,突然肚子餓起來了,于是我就去樓下的超市買零食吃。

  到了超市,我買了兩盒老壇酸菜面,3個雞腿和5包鵪鶉蛋。結賬的時候,超市的阿姨找給我14.6元。結完賬,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總覺得有點不對勁。于是便在心里默算了一遍:6元錢一盒的老壇酸菜面,買兩盒一共是12元;雞腿每個6元,買了3個一共是18元;鵪鶉蛋1.8元1包,買了3包一共是5.4元;那么12+18+5.4=35.4元,我剛剛付了51元,51元減去35.4元等于15.6元。哎呀,剛剛那個阿姨算錯了,少找了我1元錢,我也真是粗心呀,以后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

  于是,我便轉身飛快的跑向超市,氣喘吁吁的對超市阿姨說:“阿姨,您算錯錢了,少找了我1元錢,應該是找我15.6元!”阿姨皺了皺眉頭,說:“沒錯呀?!”“本來是付了您50元的,后來我發現口袋里還有一張1元的,也付給了您!”我連忙解釋道。“哦……”阿姨這才恍然大悟,“對不起了小朋友,是我算錯了。”阿姨邊說邊把錢遞給我。“沒關系的,謝謝阿姨,阿姨再見!”從阿姨手中接過錢,我提著零食,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

  這件事讓我記憶猶新,老師說的真沒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學好它真的是大有用處呢!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17

  那天中午,我一個人在家,突然肚子餓起來了,于是我就去樓下的超市買零食吃。

  到了超市,我買了兩盒老壇酸菜面,3個雞腿和5包鵪鶉蛋。結賬的時候,超市的阿姨找給我14.6元。結完賬,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總覺得有點不對勁。于是便在心里默算了一遍:6元錢一盒的老壇酸菜面,買兩盒一共是12元;雞腿每個6元,買了3個一共是18元;鵪鶉蛋1.8元1包,買了3包一共是5.4元;那么12+18+5.4=35.4元,我剛剛付了51元,51元減去35.4元等于15.6元。哎呀,剛剛那個阿姨算錯了,少找了我1元錢,我也真是粗心呀,以后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

  于是,我便轉身飛快的跑向超市,氣喘吁吁的對超市阿姨說:“阿姨,您算錯錢了,少找了我1元錢,應該是找我15.6元!”阿姨皺了皺眉頭,說:“沒錯呀!”“本來是付了您50元的,后來我發現口袋里還有一張1元的,也付給了您!”我連忙解釋道。“哦……”阿姨這才恍然大悟,“對不起了小朋友,是我算錯了。”阿姨邊說邊把錢遞給我。“沒關系的,謝謝阿姨,阿姨再見!”從阿姨手中接過錢,我提著零食,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

  這件事讓我記憶猶新,老師說的真沒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學好它真的是大有用處呢!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18

  今天在數學的課本中看見啦一道題“生活中的數學題”。題目是:“我們國家大約13億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1角錢,如果這樣的話,我國全國就節約啦約1300萬元啦。如果小學生從一年級到大學大約要節約1萬幾千元錢啦,那么這筆錢可以供給1805位失學沒錢上學的小朋友,把這筆錢給那些人,那豈不是很好嗎!” 看啦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來啦,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為我想啦想:如果這大約13億的人口,都浪費啦1滴水,那么一共約浪費13億滴水啦,那么大家想一想13億滴水大約有多重呢?

  我做啦一個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1000滴水,用稱稱啦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啦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噸,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個月用啦一噸水計算的話,那么260噸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啦。我去問我爸爸:“1噸水能夠發多少度的電?”爸爸說:“1噸水能發100度的電。”那也就是說260噸的水可以發26000度的電啦。

  哇!我一下子驚呆啦,260噸水竟然可以發揮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們現在要節約所有的水,不要浪費掉一滴滴的水啦,我們要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不能再浪費啦。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19

  數學?數學是什么?數學是生活的眼睛;數學是智慧的結晶;數學是文字的藝術。

  我從小就愛數學,愛做數學題,特別是數學廣角。說起數學廣角,我想起啦這個學期的“雞兔同籠”問題,起初我一聽這名兒,便知道這個問題一定不簡單。但我并沒有被問題嚇倒,難題反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開始不斷研究此類題,我一下子就發現啦其中的奧秘。原來這題可以用假設法、解方程和列表格多種方法。不過我更傾向假設法,因為我發現這種方法有很大的挑戰性,十分有趣。

  先假設它們全是雞,于是根據雞、兔頭的總數,就可以算出在假設條件下共有幾只腳,再與原有的腳數相比較,看看差是多少,再從中求出兔的數量。從中我還發現啦幾個數量關系呢!①兔=(實際腳數-每只雞腳數×雞、兔頭的總數量)÷(每只兔腳數-每只雞腳數)②雞=(每只兔腳數×雞、兔頭的總數量-實際腳數)÷(每只兔腳數-每只雞腳數)而且這類題目在我們日常現實生活中也會隨時遇到,前些日子媽媽帶我去萬壽宮買練習本,簿練習本0.8元/本,厚練習本1.5元/本,媽媽給我9.9元錢讓我買8本練習本。我立刻就明白媽媽是在考驗我呢!我可不能讓她小看啦我,運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我買啦5本厚練習本、3本簿練習本。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啦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只要你樂于探索,你就會有更多奇妙的發現。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20

  星期天,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玩了24點游戲。我不知道怎么玩,可是好朋友告訴我游戲規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后用“+、-、×、÷”這幾種計算方法最后得數一定要得24,就行了。如果兩人的牌都能算出24就看誰先算出來。

  游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么這么糟呀!你看,四張牌分別是“2、4、11、3。就在我百思不得其接的時候,只聽好朋友說:“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輪,我輸了。但我并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后面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馬上脫口而出:“6-5=1,8×3=24,24÷1=24。現在是1比1平了。”

  好朋友說:“有什么的,我一定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張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好朋友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贏了。”我看著他那得意的樣子,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游戲我輸了,但是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學習數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游戲中,一定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21

  今天,我很早就起床了,因為方美舒媽媽和我媽媽約好,讓我和方美舒一起做一次“小商人”。

  吃過早飯我就和媽媽出門了,爸爸今天從奶奶家拉回來現摘的桃子、玉米還有藍莓和姑娘果。我們剛到賣貨地點,爸爸告訴我每個水果的價格:桃子2元5一斤,姑娘果15元一斤,玉米10元5個,藍莓25元一斤。話音剛落,就有個阿姨問:“姑娘果多錢一斤?”我立馬回答:“15元一斤”。阿姨讓我拿個袋子,我把袋子遞給她,阿姨買了15元的姑娘果。

  大約過了半小時方美舒來了,我就把每樣東西的價格告訴了她,還教她怎樣認稱。這時有個阿姨來問桃子多錢一斤?我們一口同聲:“2元5一斤”,我拿了一個袋子給阿姨,阿姨裝完桃子后遞給我,我就去稱重了,一共是13元。阿姨又問:藍莓多少錢?我們告訴阿姨25元一斤,阿姨又讓我們稱一斤藍莓,我稱好后告訴阿姨:“一共是38元”。這時有位爺爺問:“玉米多少錢?”我說:“十元5個”,爺爺說:“要10個玉米”,然后遞給我一百元錢,我裝好了10個玉米給他。算了一下玉米是10元5個,10個玉米就是20元,我就找了80元給了爺爺。

  這時已經中午11點多了,正好方美舒媽媽也來了,我們就這樣結束了半天的生活體驗,然后我們找爸爸算了一下半天的勞動成果,除去費用我們一共掙到了120元,爸爸把我們掙的錢平分給我們,我們每人分到了60元錢。我們兩人開心的不得了,這可是我們第一次用自己的勞動掙的零花錢。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22

  8月23日星期六

  我喜歡做一些數學題目,因為我覺得數學有趣又實用,并且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在一本課外數學書上看到這樣一道題,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題目是這樣的:“我們國家大約有13億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1角錢,這樣全國每天就可以節約1300萬元,如果把這筆錢用在失學兒童身上,就可以讓1800位小朋友去上學。”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真是人多力量大啊。但我又想了想:如果我們國家的13億人口,每人每天浪費一滴水,那么一共約浪費了13億滴水,大家想一想13億滴水大約有多重呢?我做了一個小實驗:用一個杯子在水龍頭下面積了100滴水,再用天平秤秤了一下,100滴水重20克,我動筆算了一下:1300000000÷100×20=260000000克260000000克=260噸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呀。如果按每人每月用2噸水計算的話,那么260噸水就可以足足用上10年。我去問爸爸:“1噸水能夠發多少度的電?”爸爸說:“1噸水能發100度的電。”那也就是說260噸的水可以發26000度的電了。

  哇。我一下子驚呆了,260噸水竟然可以發揮這么大的作用啊。所以我們現在必須行動起來,節約每一滴水,我們要自覺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大家覺得數學是不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呢?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23

  11月3日 星期:一 天氣:晴

  今天數學我沒有錯!不過,我還是要寫一下數學日記,總結一下我學比這一單元的知識。

  “兩個數相除有叫兩個數的比。比的基本性質是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比的前項相當于除數中的被除數、分數中的分子,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數中的除數、分數中的分母,比號相當于除數中的除號、分數中的分數線。”我將這一段話背給了媽媽聽,并說:“能約分的要約分!”

  媽媽語重心長地說:“數學不是語文,數學是要看你的靈活運用。語文·,才是你真正的需要去背、去記的東西。做數學題目時,要慢一些,將題目看清楚了再說,不會寫的先不寫,等題目全做完了再寫。”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其實,媽媽的話也不是沒理。我每次考試十分都是因為時間太緊,搶著寫試卷,結果導致一些題目看錯了、算錯了,總是使滿分與我“拜拜”。想象就悲劇呀……

  正好,家里還有一套“比”的單元測試卷,我將它做完了,而且是很認真很細心地做了,時間也沒有超過40分鐘。爸爸幫我檢查了,說:“不錯!全對。考試的時候也就像在家里一樣,爭取考個滿分!”

  好啦,閑話不多說了,我得去復習、順便看看課外書嘍!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24

  這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年輕人,買個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賣肉丸子的叔叔的價錢定位0。5元一串,賣肉丸子一時急把題目算錯了,價錢弄錢了,認為定位1元一串,然而只給年輕人5個,年輕人一算好聲好氣對那位賣肉丸子的人說:“你算錯了就應10個肉丸子。”那個人不聽回改,年輕人一勸在勸,后才答應,給他11串,年輕人說:“多一個我也不一樣,你拿會去,人要做個誠實、守信的人,多了一個我也不能要的,原先就是數學幫了個忙。

  我也有一回,這天的事情最后發生了,我外公帶我到理發店去洗頭,洗頭價錢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發店的老板因顧客太多,忙但就是來,我外公給他10元,他卻找我外公7元錢,我外公沒看錢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錢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錢還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慚愧的摸了摸腦袋說:“都怪我粗心大意,然而人多我忙但就是來。”“這兩件事中給突出要做個誠實、守信的人,老實的人給有上帝的保佑。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25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

  我沒什么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就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然而人民幣為什么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我弄明白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明白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能夠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能夠組成30元、40元、60元……”

  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就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只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夸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然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26

  今天,我和爺爺、奶奶去張店的小商品城買東西,這里的人真多啊!我想:如果迷路了該怎么辦啊?忽然,我看見有許多人圍成一個圈,似乎在看什么。我擠進去一看,原來是一張小商品城的平面圖。奶奶來到了我的旁邊,輕輕地問我:“辰豐,你知道,玩具區在電梯的哪一面嗎?”“北面”。我脫口而出,“那你知道文具區在玩具區的哪一個方向嗎?”這回,我想了一會兒才回答:“西北面。”“辰豐真不錯,奶奶獎勵你一個玩具怎么樣?”“好哇,好哇!”我高興得跳了起來,然后,我們興沖沖的向西北面的玩具區奔去……

  到了晚上,我望著窗戶外面漆黑的天空問我的媽媽:“我的媽媽,你說,晚上天這么黑,那些郊游的人迷路了怎么辦?”我的媽媽指著一顆星星說:“喏,你看,那是北斗星,它在北面,所以,那些人只要看見北斗星,就不會找錯方向了。”“喔,原來是這樣呀!”我舒了一口氣,然后睡著了。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留心觀察,就一定能發現其中的奧妙。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27

  今天,我高興的在家里看我的《聰明數學》,我看看,看到一個春聯中有關于數學方面的趣味數學題。里面的內容是語靈部落的漢末央長老過生了,魔數王國的女王帶領下他們的臣子去給長老祝壽。到了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長老的白胡子長長的,就忍不住問:“請問長老有多大年紀了。

  啃啃獸精靈長比較調皮,他對魔數王國的臣民的數學能力早有耳聞,他今天決定見識一下。

  于是,他出了一道題是用對聯的形勢寫的:

  上聯:花甲重開,又加三七歲月。

  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開始我一直不知道從哪入手,因為我不知道花甲與古稀是什么意思,后來,媽媽說:“花甲是指“60”歲了,古稀是指“70”歲了。現在,我終于有頭緒了,上聯“重開”就是,下聯兩個60,“三七歲月”是3×7=21歲,上聯的年齡是60×2+3×7=141歲,下聯:“雙慶”是兩個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聯的年齡是70×2+1=141歲,所以長老年齡是141+141=282(歲)。

  啊!原來數學是那么的有趣。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28

  在人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少不了數學,數學也可以給人帶來樂趣或者別的作用。

  在生活中買東西需要到數學,如果不用數學就沒有辦法付錢。昨天,我買了一雙鞋,買鞋的時候就用了數學。鞋價的情況是這樣:這雙鞋的原價是:290 元。現在稿活動,售價203元,打7折。為了搞明白打折后的價格是否正確,就需要用到數學中的乘法,用290×0.7=?這個算式來解決問題,于是我仔細 一算,果然等于203元,我頓時感受到了數學的神奇和用處。

  數學還有許多用處,比如說:做衣服、購買蔬菜、量某件物品的體積,都離不開數學。

  有一次,我們學習了怎樣算長方體的體積,于是我回到家,便拿起尺子來量詞典的長、寬、高,來計算它的體積,我先測量它的長,一量是13.5厘米,再 量它的寬是5厘米,最后量它的高是19厘米。我量出它的長、寬、高了,開始計算它的體積了。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是長乘寬乘高,于是我列出了算 式:13.5×5×19=1282.5厘米,“原來詞典的體積是這么大啊!”我說到。

  生活處處少不了數學,干什么事情都要用到數學,數學十分神奇,十分有魔力,我喜歡數學,我要好好地學習數學。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29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啦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里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于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瞇瞇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減3.5等于16.5元。想著想著,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啦給阿姨,并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買一斤。”我又想:16.5減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啦那個叔叔。

  當我從菜場出來,媽媽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著對我說:“學會買菜啦!”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30

  小明在班上數學成績一直很差,因為他根本不把數學當回事。

  一天晚上,他發現自己來到數學王國里。那里的居民全是數字。小明感到肚子非常餓,便去超市買食品。哪知這里買東西根本就不用錢,只需答對一道數學題。售貨員1問道:“3乘3等于幾?”小明想,3乘3,那不就是3個3嗎!“我知道了,等于9。”小明脫口而出。就這樣,小明填飽了自己的肚子。吃完東西,小明又去買飲料喝。售貨員5說:“這道題有點難了,一個盒子里放4只面包,那4個盒子里放多少面包呢?”小明想了半天,說:“數學老師教過的,4乘以6等于24,一共有24個面包。”于是他又拿到了飲料。

  可是,想在數學王國里生存下來是沒那么容易的。小明必須要住賓館。賓館老板7說:“這道題是奧數題,小紅從第一棵樹走到第100棵樹,每棵樹之間的距離是2米,一共要走多少米?”這道題我們不覺得太難,可是對小明來說就不那么簡單了,他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最后還是被賓館老板趕了出來。這時,小明才知道學好數學是多么重要。”

  “小明、小明,該起床上學了。”小明迷迷糊糊地聽到媽媽熟悉的聲音,原來,這是一場夢。

【五年級數學日記】相關文章:

數學五年級日記01-11

五年級的數學日記01-03

數學日記五年級02-08

五年級數學日記03-16

數學日記五年級作文12-14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日記01-09

五年級關于數學的日記01-03

五年級數學日記12-17

五年級數學日記05-17

數學日記五年級匯總09-1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一区 |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精品 |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