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身為家長,切不可每日對孩子徒唱高調,而應當身體力行,以身作則,這樣才能切實地發揮引導作用,潛移默化地塑造出孩子的優良品質。以下是家校共育優秀日志3篇(家長篇),歡迎各位的閱讀與參考。
家校共育日志一篇
在我國,考證“教育”一詞,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它的定義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狹義者主要指學校教育,即教育機構根據國家相關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開展的培養活動;廣義者則包括一切增進人知識、技能和品德的活動。聯想到火炬實小的教育管理者提出的“家校共育”理念,我們可以看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廣義的,因為我們施行與接受教育的目的是成長、成才、成功,凡是有利于此三者的任何理論、方法、形式,兼收并蓄之,取精融匯之,則教育之內涵必將因之而更加豐富,其成效亦自當滿意于預期。
既然家長不能僅僅從撫養層面負擔孩子的花費而于教育袖手旁觀,片面地寄希望于學校與老師,那么,家長于教育該如何作為?我以為應做好如下幾點:
1.身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為何?因其春華秋實、美麗芬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身為家長,切不可每日對孩子徒唱高調,而應當身體力行,以身作則,這樣才能切實地發揮引導作用,潛移默化地塑造出孩子的優良品質。
2.關愛。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著的《愛的教育》,是被各國所公認的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體現出了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鄉國之戀,其實僅僅是書名,就讓我深深地感動,因為如果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身為家長,要做到一以貫之地關愛孩子,如春風般溫暖,恒長久遠,深沉不變。
3.鼓勵。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美好愿望,但是一定要客觀看待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若過多地以彼之長比己之短,孩子很容易因責備而厭學,因落差而自卑,其天性和創造力就可能受到抑制,可謂得不償失。切記,對孩子宜多加鼓勵以輸入正向能量,即便每天進步一小步,亦可導致未來成功一大步,這就是“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的道理。
因為工作,父母常常在教育方面做的既不夠多也不夠好,那么就去喚醒孩子的自覺自勵吧,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就從小努力奮斗,從現在開始,整裝出發,追尋夢想!歌以詠志,謹附命題音樂作品一首。
家校共育日志二篇
今天是中秋節假后上課的第一天,距開學已過去三周了,孩子自升入四年級后,在學習積極性方面比起三年級的她真是判若兩人。孩子的班主任王老師打電話給我,讓我寫一篇《育子心得》,以便了解孩子的學習習慣得以好轉的外在原因。聽到這里,我的心里真是感到無比慚愧。因為在教育孩子上,我自認為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從一年級起,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方面的習慣上,我一貫只是言語告之,而不去嚴格督促,長此以往就導致了孩子做事拖拉的壞習慣。孩子從一年級一直到三年級上學期,她書包里所有的書本基本上沒有完好無損的,全被女兒親手戕虐到一級到三級傷殘不等。各科老師隔三差五的反饋給我說孩子的某個書本又莫名其妙的不翼而飛了。很顯然,事情已經到了一種很嚴重的地步了,必須馬上采取措施補救。現在想起來,我當時的想法真是很偉大:這不是孩子的錯,孩子急需幫助!從那以后,女兒哪些方面需要改進,我除了告訴女兒如何做,還要示范給她看,看著她去改正,耐心的去教她。做好了就給予獎勵,不論是精神上的口頭表揚,還是物質上的實際獎賞,說到就及時做到,只要許諾就一定落實,從不食言。孩子逐漸有了好轉。孩子的壞習慣一旦養成,改起來是很困難的,是需要時間的,也許三年級的下學期就是女兒轉變的一個過渡期吧。孩子現在的表現雖然積極向上,但仍需要乘勝追擊。孩子的好習慣需要家校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
總之,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方面,家長和老師有著極其重大且不可推卸的責任。只要家校聯合,耐心正確的教導孩子,就一定會教育出高素質的學生。
以上所談,實在談不上育子成功方面的心得,因為我和孩子她媽媽對于孩子近期的轉變一直都很迷惑,也許這種疑慮正是源于孩子現在的老師的緣故吧。所以衷心地道一聲:謝謝老師!
家校共育日志三篇
節日來臨,無論多忙,你也要買上一些時令東西,和孩子一道,到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看望他們,即便在平時,也不要忘記在星期天抽一個時間,帶著孩子到他們家與老人聚一聚。你的孩子會默默知道:愛老人天經地義,孝敬父母更是經常的事情。
吃飯時,你總是將碗里的米粒吃得一粒不剩。你的孩子會默默知道:節儉是一種永不過時的美德。
家里有人午休時,你走路輕輕,甚至關門時也用鑰匙,你的孩子會默默知道:要時刻注意去關心愛護別人。
當你與別人爭論時,那人得理不饒人,或無理也要糾纏,你明白那人正在氣頭上,索性緘口,走到一邊去觀花,去賞云。你的孩子會默默知道:退讓三分,不僅僅顯示了自己的大度與豁達,更是一種息事寧人的好辦法。
當鄰居家來了遠道的客人,不巧,鄰居剛好舉家旅游去了,你主動為鄰居家招待客人。你的孩子會默默知道:親幫親,鄰幫鄰,人間總會有溫情。
當你看到拾荒的老人在寒風中打著赤腳,穿著單薄的衣衫,你為避免施舍之嫌,將那還有八成新的衣、鞋打成包,然后放進垃圾筒里。你的孩子會默默知道:維護他人的尊嚴比什么都重要。
當下雪時,盡管天冷路滑你很不方便上班,你卻說,皚皚大地真美麗,飄飄大雪讓空氣真清爽;當烈日炎炎,暑氣逼人,你又有怕熱的毛病,你卻說,不冷不熱,五谷不結,今年又是一個好年景。你的孩子會默默知道:盡管不能左右天氣,但只要自己有一個樂觀灑脫的好心情,便會笑傲人生。
當你的另一半因生病想吃一種家里沒有準備的東西,盡管很晚了,你仍然步行一個多小時去超市買回。你的孩子會默默知道:愛是一種責任和義務,愛也有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當你黃昏散步街頭,驀然一只雛鳥墜地,你小心地拾起,并帶回家為其療傷。你的孩子會默默知道:凡生命都是可貴的,應該珍愛一切生命。
俗話說:“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身教重于言教”,“屋檐的水點點滴在舊窩”。不要以為你的孩子不知道你平時在做些什么,其實你的任何行為孩子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每一個做家長的都要當心自己哪怕極細小的舉動,因為你的任何行為都會引領他們去構建一個成長的模型,都會影響甚或決定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