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qū)域環(huán)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以下是精準扶貧日志匯編,歡迎大家的閱讀和參考。
精準扶貧日志一篇
12月25日, 冒著似鵝毛一般,紛紛揚揚,晶瑩如玉、潔白無瑕的雪花。我與村干部來到了村民庫納爾拜家中,了解到他家有四口人,其中有兩個孩子是貳級殘疾人,先天性語言障礙,庫納爾拜本人因受傷導致右腿殘疾,現在只有拐著拐杖行走,媳婦主要以家務活為主,照顧三個孩子的衣食住行。家中有45畝地、2只大牛一只小牛、一輛拖拉機主要靠二兒子拉貨來掙錢。
盡管小兒子葉爾布來提貳級殘疾,但他完全明白家中的負擔,家中的經濟情況,臉上什么時候都帶著微笑,可以感覺到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夏天與弟弟一起打工,專門給弟弟當小工,不要看他是殘疾人員,但是他有一種與生活較量的猛勁,聽村民人說他比正常的小工干的都好,眼快手快。盡管言語表達不是很好,卻使勁了全身的力量來投入到務工上,每天120元的收入,為家中的經濟收入貢獻一份力量。
條件不是很好的,收入不高。這個家庭讓我感覺到了家庭的溫馨,從交流中可以感覺到父母對孩子的無私慈愛之心、用啞語和手勢的與孩子的交流。無意中我也瞬時學了二下子,結果孩子一看馬上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在那一剎那間,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辛酸,在這個小家庭里充滿了多少歡樂、幸福,兒女很聽話、很懂事、有眼色、多么善良的兩個孩子呀?
我便留下了聯系方式,用簡單的哈語對庫納爾拜老人說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們幫忙的就和我聯系。無論是生活上還是精神上,他們都極需要照顧與關懷。
走訪結束回到宿舍,我卻有了不一樣的心情,我在思索。該如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如何讓他們過得更好?能給予困難群眾更多的幫助。但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勵、微薄的資助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當前困難群眾的困境。國家的惠農政策日漸豐厚,社會保障日益完善,農民的生活已經得到很大改善,但還有相當數量的農民沒有脫貧。要解決他們的貧困,主要還是要靠黨和政府的幫助,社會的關心。
精準扶貧日志一篇
黨中央精準扶貧的動員令,吹響了扶貧攻堅的集結號!瞬時間,千軍萬馬從城市奔赴到農村,由機關進駐到農戶,一場聲勢浩大的扶貧幫困殲滅戰(zhàn)在全國各地掀起。
按照市委、政府的統一布署,我和移民小分隊來到高壩洲鎮(zhèn)天平山村,走進了三組董伶的家。這是一個四口之家的貧困家庭,他本人雙腿高度殘廢不能行走,膝下還一直哺養(yǎng)著一個剛剛職高畢業(yè)的侄子,父母已是80多歲的高齡老人,生活的艱難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當我第一眼看到雙腿盤座在小木板凳上的他時,卻使我感到非常詫異!在他的臉上沒有憂愁,也沒有悲傷;寫滿的是笑容,綻放的是陽光。他既不怨天,也不尤人;只怪自己命不好,兩腿不爭氣。經過仔細交流,我深深感受到:眼前這個小人物,有著超越時局的大境界,在他低矮的身材下,有著超越凡人的至高德性!
他是一個有夢想的好男兒!今年47 歲的他,早在他1歲多時,因患小兒麻痹癥,雙腿癱瘓,不能直立。從此失去了天真浪漫的童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小伙伴們無憂無慮的玩耍、嬉戲。成年后,他想的最多是不能依靠父母,成為他們的累贅。他要憑自己的本事吃飯,憑自己的實力穿衣!于是,他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學會了自行車修理技術,在家中開起修理鋪,實現了他自食其力的夢想!經過幾年的打拚和積累,在1998年他又建起了一棟二層小樓房,實現了又一個夢想!
他是一個有血性的男子漢!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他沒有娶妻生子。兄弟三人中,他是老么。大哥成家后已獨立門戶。二哥結婚僅6年就離異了,之后,又因病離開人世,把一個年僅4歲的小侄兒留給了他。從此,他就和父母一起承擔起撫育侄子的重任,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傾注到侄子的身上,供他吃飯穿衣,供他讀書識字。在他的精心扶育下,侄子職高畢業(yè)后,找到了一份可心的工作。
他是一個有孝心的好兒子!為了照料年邁的父母,減輕他們的體力勞動,他特意購買了一輛改裝后供殘疾人使用的三輪摩托車,用于購買種子、化肥,運送收獲的農副產品。在父母身體不適時,送他們問診就醫(yī)。鄉(xiāng)鄰們都稱他是一個身殘心不殘的孝子!
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纏住了他的雙腿,生活的陽光被烏云遮擋,可他依然固執(zhí)地相信:只要雙手還在肩上,夢想就能插上騰飛的翅膀,有黨的扶貧惠民政策,撥開烏云定能見到溫暖的陽光!
精準扶貧日志三篇
12月27日,星期日,天氣晴
長壩雖已入冬但天氣還不是太冷,早上九點多我已經和村干部到了長壩村陽一社,硬化的水泥路上還有薄薄的一層冰,我們一行7人走在上面腳底下發(fā)出一連串咯吱咯吱的響聲。山路崎嶇難走但也掩蓋不了我們喜悅的心情,因為今天是我們工作計劃的最后一天,走訪的是長壩村最遠的三個社——陽一,陽二和麻池,這三個社有貧困戶27戶。
為了搞好精準扶貧自查自驗自評工作,準確掌握貧困戶家庭情況,將國家扶貧政策宣傳到位,將優(yōu)惠政策落實到位,在紀委書記李輝的帶領下,我們計劃利用四天時間將全村110戶貧困戶逐戶走訪一遍,按照鎮(zhèn)上“宣傳政策,疏導情緒,完善資料”的工作安排,我們每到一戶都要詳細講解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相關政策,不厭其煩地解釋群眾提出的問題,有的群眾說他們當了好幾年的貧困戶了也沒見國家的扶貧政策,我們就解釋說,“你村上的路這幾年是不是硬化了,是不是吃上自來水了,生產生活條件是不是大大改變了?現在的扶貧政策不是說給了你幾百元扶貧款才算享受政策,而是大扶貧,政府通過修橋鋪路架水等手段改善基礎設施條件,通過勞動技能培訓,經濟林綜合管理,發(fā)展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等方式提高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進而激發(fā)群眾內在發(fā)展動力,變輸血為造血,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窮”,聽了我們的解釋群眾心服口服,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也有了正確認識。我們每到一戶都要坐下來和群眾談心,了解他們致貧的原因,存在的困難和致富的打算,詳細詢問他們的收入情況,認真填寫了貧困戶退出測算表,將裝有六種資料的貧困戶資料袋發(fā)到貧困戶手中,再三叮囑要妥善保存。
一天下來已經人困馬乏,五點多返回鎮(zhèn)上正好趕上大灶開飯,吃完香甜可口的飯菜回到辦公室整理好一天的資料,看著工作任務圓滿完成一種喜悅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想起了一句歌詞,革命人永遠年輕。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3.
5.
9.2017年扶貧攻堅民情日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