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觀察力的培養,首先是要接近大自然,培養濃厚的觀察興趣。在美麗廣闊的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值得細心觀察的事物。下面分享一些關于小學生的觀察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觀察日記】篇一:
今天晚上,我為了寫《觀察日記》,特意到叔叔家看魚。
叔叔家的魚缸可真漂亮。那里面有綠油油的水草,有海螺,還有一塊塊礁石。哇,魚缸猶如海底世界一樣。當然它的主人——魚就更多了,有燕子魚,斑虎魚,孔雀魚,金魚,清潔夫……小魚在自己的家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好像一群頑皮的孩子在追逐打鬧。
我問“小魚是怎么吃食的?”叔叔二話沒說,拿起一把魚食往水里一丟。它們一個個張大嘴巴,一張一合地搶著吃食。一條斑虎魚躲在灌木從中,好似在捉迷藏。清潔夫是個愛衛生的孩子,它總是不停地做清潔。哦!對了,小魚還會生病。你看,那條銀色的小魚剛生過病,現在還在長尾巴呢!魚的世界可真奇妙。
天己經很黑了,我和媽媽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叔叔的家。
【小學生觀察日記】篇二:
家里的魚缸里有七條小金魚。它們在魚缸里游來游去,美麗極了!咦,這些可愛的小金魚兒是怎么吃飯的呢?
下午,我抓了一把魚食,撒在浴缸里,站在一旁看看魚兒有什么反應。只見四條小魚一看見魚食,便迅速地沖上來,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大魚卻好像沒看見似的,悠哉悠哉地游著,難道它們不餓嗎?我的眼睛瞪得更仔細了。原來,它不是不想吃,而是保持高度的餓警惕,看,它向四周望了望,似乎已經感覺到沒有任何危險了,才慢吞吞地游了過來。它又瞅了瞅四周,才小心翼翼地吃了起來。它們發現我沒有任何惡意,才真正安心地吃食。我默默地想:小魚兒這么活躍,這么勇敢,大魚兒卻如此警惕,如此擔憂,這是為什么呢?
【小學生觀察日記】篇三:
我們鄰居叔叔家的魚缸又大又漂亮,他們整理的非常的干凈,里邊有水草、海螺、礁石還有其他的貝殼,當然它的主人——魚就更多了,有燕子魚,斑虎魚,孔雀魚,金魚,清潔夫……小魚在自己的家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好像一群頑皮的孩子在追逐打鬧。
我怕驚動了他們,我悄悄的說,“小魚是怎么吃食的?”我的鄰居說說叔叔二話沒說,從浴缸旁邊的小盒子里拿起一把魚食往水里一丟。哇塞,我看到這些魚一個一個都長大了嘴巴,太兇猛了感覺,一張一合地搶著吃食。一條斑虎魚躲在灌木從中,好似在捉迷藏。其中有一條叫做清潔 夫的魚,他是個愛衛生的孩子,感覺他它總是不停地做清潔。哦!對了,小魚還會生病。你看,那條銀色的小魚剛生過病,現在還在長尾巴呢!魚的世界可真奇妙。
天晚了,很黑了,我和媽媽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叔叔的家。
【小學生觀察日記】篇四:
今天,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我要觀察魚的耳朵。魚有耳朵嗎?
放學了,爸爸來接我,我拖著爸爸來到學校門口的小店,那里有買放大鏡的,一元錢一個,爸爸給我買了一個。爸爸說:“這個放大鏡不太好,不能老看,對眼睛不好。”呵呵,我也只是好奇,買來玩玩。回到家里,媽媽還沒下班。我來到魚缸旁邊,拿著放大鏡想觀察魚的耳朵,可那魚卻不聽話,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把我累得夠嗆,還是沒有看見魚的耳朵。哈哈,我打電話向媽媽求救,媽媽告訴我:“魚的耳朵是內耳,肉眼是觀察不出來的。”是嗎,哈哈,看來,我又犯錯誤了,沒關系,還學了一招了呢。
【小學生觀察日記】篇五:
今天早上,老師從市場買了十條魚,帶到班上來給我們觀察。
老師讓我們觀察魚。我仔細一看,魚頭是三角形的,眼睛跟綠豆差不多大。嘴巴一張一合的,旁邊那一動一動的應該是腮幫子吧。身子一擺一擺的。真可愛的小魚呀。
對了,胸鰭的作用是什么呀?老師給我們做了個實驗,老師先把一條魚的胸鰭剪掉,再把它放進水里,哎呀,小魚一下子翻了,再也不動了,原來,胸鰭的作用就是產生動力呀。那尾巴呢?老師把另一條魚的尾巴剪掉,再把它扔進水里。小魚還會游,但老是碰到盆。原來尾巴的作用是控制方向。
啊,小魚身上有這么多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卻有這么大的用處呀。啊,這堂課上的真有意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