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本來寫扶貧日記只是想記錄自己在農(nóng)村生活的點點滴滴,將來留作回憶之用。把每一篇日記都搬在空間內(nèi)或發(fā)在博客里似乎影響大家的視覺神經(jīng),有一種矯情之感。于是我決定剩下的日記不公開發(fā)表,可幾位朋友都覺得日記可堪入目,有一位朋友甚至期待著我的日記。這些朋友的鼓勵使我打消了顧慮,讓我有了繼續(xù)寫下去的勇氣。
9月18日,星期二
今天上午準備把我們來這里扶貧工作小結(jié)一下,給局里發(fā)幾個信息。因為信息需要配發(fā)照片,而且拍的地方很多很遠,我們二人借了房東的摩托車出發(fā)了。首先要去的地方是新艾力修路的地方,這個屯子離嘎查中心很遠,好在有交通工具摩托車,我們走得很遠。正好遇到修路墊路基,準備拍幾張施工照片。開鏟土機的小伙子不知道我們是干什么的,拒絕配合,經(jīng)過說服,勉強同意了。我們照完后沿著這條墊了土的路走得很遠,已經(jīng)到了另外一個叫白音溫都爾的嘎查。正好有幾個村民在路邊,我們和他們聊了幾句。這個村子的喇叭播放著蒙語,說不象說,唱不象唱,反正聽不懂。
我們?nèi)チ诵掳锎蚓牡胤剑@里一共打了五十眼井,一下子改變了這里靠天吃飯的局面,過去的旱作田變成了水田,一畝平均增產(chǎn)200斤。這些井是自治區(qū)工商局花了近五十萬元打的,目前還沒有驗收,只留有光禿禿的水泥桿子井身。新艾里有一戶人家正在蓋院墻,我們過去交談,這戶人家主人叫阿米烏日塔,兩個兒子正在干活,大兒子馬上要結(jié)婚,我們要求去看他的新房。新房外觀很氣派,里面裝修在農(nóng)村屬于豪華高檔,烏日塔建房加裝修花了八萬多元,還要給兒媳婦三萬元彩禮。我們又看了烏日塔老兩口住的地方,差距明顯,但也還不錯。可憐天下父母心,中國的父母都是為孩子的幸福付出一生的心血。他們省吃儉用,寧可自己流血汗,也不讓孩子流淚。一個農(nóng)村男人能夠娶妻生子是他一生的奮斗目標,而這個奮斗目標很大程度是父母幫助完成的。
我們完成了公路采石場、嘎查辦公室、王劉德危房改造的拍攝后,已經(jīng)是中午了,這一圈大概走了三十多公里,感覺又曬又累,不過總算完成了。
下午休息,準備寫材料。
今天是“918”,每到這一天,心情總是義憤填膺,久久不能平靜。我構(gòu)思了一篇《釣魚島給中國母親的信》,算是對國恥日的懷念。
更多相關(guān)文章推薦:
6.
9.
10.精選扶貧工作日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