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植樹日記4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那么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植樹日記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植樹日記 篇1
今天,陽光明媚,我央求媽媽去植樹。媽媽剛開始沒同意,不過在我的軟磨硬泡下,媽媽終于答應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我和媽媽把所需東西都準備好了,就等著去田野里植樹了,這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啊!好在媽媽也是爽快人,等我坐上車,媽媽就開著車去田野了。一路上,綠意盎然,鮮花遍開,一陣微風吹過,風中夾雜著縷縷花香,沁人心脾,真是舒服極了。
到達目的地,我們從車上拿下鏟子、水桶和小樹苗。突然一陣風刮過,地上的小樹苗“嘩嘩”作響,好像在說:“快來把我種下吧!好讓空氣變得更加清新。說干就干,我用鏟子挖了一個坑,媽媽把樹苗放進已經挖好的坑里,然后我又用鏟子把土填上,用腳踩結實,媽媽從河里打來水,給小樹苗“解渴”。接著,我又開始挖坑,可沒鏟幾下感覺十分吃力,鏟也鏟不動,只聽“咚咚”作響,我以為出了什么事,低頭一看,原來鏟在一塊石上,它昂起頭輕視著我,好像跟我作對似的,“哼,敢小瞧我。”我邊想邊把這塊石頭放到田埂上……經過我的一番努力,樹種好了,我把我的愿望卡掛在上面,上面寫著:我希望我每次考試都能考出好成績。我的愿望樹種好了,一棵棵樹苗像一個個士兵站在崗位上保護著莊稼。
雖然我和媽媽累得滿頭大汗,但我們感覺非常開心。因為我們為保護環境出了一份力。
植樹日記 篇2
能源、礦產、水、土地等自然資源,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保障。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們在資源和環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價。我國資源已經難以承受,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中央明確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要在社會生產、建設、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是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中華民族興衰,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決策。
首先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是中國的基本國情。其次今后一個時期,人口還要增長,人均資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將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軟肋”,淡水和耕地緊缺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這種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建設節約型社會。建設節約型社會同樣是我國走可持續發展的一種體現!為了我們的子孫,為了談們不面臨資源匱乏的危機,讓我們共同建設節約型社會!
“節約用紙”與“植樹造林”這個題目看似兩者沒有關系,然而樹木對于我們人類社會是必不可少的!樹木使我們的保護傘,它們可以調節氣候、凈化空氣、防風降噪,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樹木是氧氣制造廠,一畝樹林放出的氧氣夠65人呼吸.。l公頃闊葉林1天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釋放出0.73噸氧氣。面對持續不下的高溫,相對變暖的氣候,原因就是“溫室氣體”過度排放,而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地表植被的破壞: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曾被稱為“地球的肺”,現在由于該地區不合理的經濟結構,造成大面積森林被毀和嚴重的水土流失。亞馬孫流域危在旦夕,調節能力隨之下降。
樹木能防風固沙涵養水土然而在北京周邊由于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是造成生態失衡的主要原因。亂砍濫伐、毀林開荒、過度放牧等,會破壞森林和草場,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塵暴頻繁出現。不合理的開發、占用土地,使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同樣造成了我國資源緊缺。
樹木是粉塵過濾器。當含塵量大的氣流通過樹林時,隨著風速的降低,空氣中顆粒較大的粉塵會迅速下降。另外,有些樹木的表皮長有絨毛或者能夠分泌出油脂,它們能把粉塵粘在身上,從而使經過樹林的氣流含塵量大大降低。
樹木是殺菌能手。許多樹木在生長過程中會分泌出殺茵素,殺死由粉塵帶來的各種病原菌。據調查,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百貨大樓為400萬個,林蔭道上為58萬個,公園里為100個,而林區只有55個。林區與百貨大樓空氣中的含菌量相差7萬多倍。
綜上所述,只是植樹造林就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生活條件,減緩資源流失的速度,所以植樹造林是重中之重!讓我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植樹造林,去由我們的雙手改造我們的環境,去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盡自己一份薄力!
植樹日記 篇3
今天是植樹節,我和黃韻營一起去白云山種樹。
我們懷著激動而又期待的心情坐在前往白云山的公車上,路上灑滿了我們的笑聲。其實,這是我們第一次獨自出來“過植樹節”,所以嘛,難免會有特別的感覺嘍!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怎么感覺這車子在和我們作對?我的心越想快點到達目的`地,它就開得越慢,真是郁悶!
度秒如年的我們在等待了N久后,終于站在了白云山腳。
“走吧!”
“恩。”
就這樣,我們手拉手地開始上山。
“呼——呼——累死了啦!”當我們扛著重得要命的樹苗來到植樹點,已經快累趴了。
“快開始吧!”
“好吧!”
我們把樹苗放在一旁,然后拿出準備好的工具,開工啦!
第一步是松土。我和黃韻營一人拿一個鏟子,賣力地挖起土來。
以前常在電視上看人家種樹,不是很輕松的嗎?怎么現在到自己動手的時候,會這么吃力呢?嗚~
經過我們的努力,平坦的土地已挖出了一個“像模像樣”的坑。
我們合力把樹苗放在坑的中央,就要開始填土了。
“黃韻營,你來扶著樹,我來填土吧!”見黃韻營滿頭大汗,累得快要虛脫的樣子,我便“大發慈悲”地把這個“艱巨”的任務攬在自己身上。
“隨便你。”黃韻營淡淡地說。不過我還是從她的眼神中找到了一種名叫“感激”的東西。感激就謝我嘛!口是心非的蒼蠅(黃韻營的綽號)哦!
哎,我現在開始后悔自己的“慈悲”了。剛剛的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把坑填好,可我那可憐的手啊……該不會廢了吧?!嗚~
黃韻營看著我的苦瓜臉,開口道:“我去拿水來澆樹苗,你先歇會吧。”
我的臉立刻“由陰轉晴”:“蒼蠅,你真是好人啊!”
“我本來就是好不好?!”
“哈哈……”
“哈哈……”
爽朗的笑聲讓我的心情——爽到不行了!
澆了水后,我們就完成任務了!
看到這棵樹苗,我們就超有成就感的哦!我仿佛看到了它將來會茁壯成長,長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在炎炎夏日讓爬山的人在樹下乘涼,休息,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植樹日記 篇4
xxxx年x月x日星期x天氣x
今天,我和爸爸參加了寧德晚報組織的“親子植樹”的活動。
早上,春風拂面,我和爸爸帶著工具來到動車站后面的植樹區,一路上我觀賞了一番景色,真是愜意極了!不知不覺就到了植樹區。
到了目的地,我便迫不及待地挑選樹苗,我選了幾顆美國濕地松,就興高采烈的開始植樹了。
首先要挖坑,對于我來說真得是力不從心;可我還要親自體驗一下,于是從爸爸手上拿來鋤頭,挖了起來,忙活了四五分鐘左右,一個漂亮的小坑就挖好了,就問爸爸行嗎?爸爸點頭的那剎那,我雖覺得很累但很自豪。
接著栽樹,我扶著小樹,爸爸往坑里填土。就這樣小樹就栽好了;對了,還要給小樹澆水,我們又提著水桶給小樹澆水。
你看,那場景真熱鬧呀!最后,大家種完樹,圍在一起,雖然大家弄得臟兮兮的,但是個個都很開心。
通過今天的植樹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僅感受到了植樹的快樂,還讓我記住了一點:砍掉一棵樹雖然很容易,可一棵樹要經過十年或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樹木。
讓這些被我們種下的小樹和我們一起成長,成為那棵“參天的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