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日志范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日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日志是詳細介紹一個過程和經歷的記錄。日志寫什么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日志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日志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問題。根據對成熟經驗的學習及各個人在教學工作中所得,我認為自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善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必須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始終。由于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控制力差,興趣的激發顯得更為重要。教師應充分運用啟發式的提問、直觀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或就文發揮個小故事,做個小游戲,來個小表演,這些都不亞于播灑幸福,會使疲乏的學生又振奮起來,進入主動求知狀態。
二、是要引導啟發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文,去學知。
由于學生知識少而有限。能夠真正理解一篇課文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理解課文的內涵尤為困難。如此這樣,就需要教者巧妙設計問題,逐步由淺入深對課文進行探究。
三、是要講究課堂上的評價技巧。
不論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后,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贊揚與肯定。因此,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還要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發展學生自身的閃光點,以鼓勵為主進行評價。如當學生的回答遠離標準完全不對,或根本無價值時,就可以從他發言的聲音、說話的口齒、站立的姿勢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勵。對于基礎差的同學,他們在學習中常常處于不參與或被動參與學習的狀態,他們能問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評價時就要鼓勵其積極參與。對學生的評價要因人而異。如有些同學性子急、愛沖動,他們往往沒經過深思熟慮就說就問。這時評價就重在幫助其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習慣。另外,根據心理學家的分析,兒童長期處于滿足狀態,會失去進取和探索欲。因而,對于基礎好的學生,評價就要提高要求,重在鼓勵創新。
四、是要善于開拓學生的思路。
心理學家通過實踐證明,人們的思維有一種套用習慣的定式傾向,這種傾向愈強,思考問題的方式就越單調,思路就越狹隘、呆板、就不能進行靈活的創造性的思考。在教學中當學生一時思路阻塞,跳不出定式的影響,老師就要看準時機,巧妙地加以引導,挑起爭論,激起波瀾,讓他們從迷茫困惑中一下子豁然開朗,越思越勤、越思越精、樂趣無窮。
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日志2
今天早上一上班,就看到班上的孩子們都在讀書呢,心里很高興,看來昨天的處罰起了作用。
昨天下午放學后,把早讀不認真讀書或不讀在玩的大約十來個孩子都留下來了,美其名曰:補早讀!其實是想給他們一個教訓。讓他們明白以后早讀課要認真讀書(從本周起我讓他們自由讀書,不再領讀了)。開始一個個繼續玩,只有幾個膽小的在那小聲地讀,我大聲表揚了那幾個孩子,讀得人多起來,不過還有三四個根本不讀,毫不在意仍然在那玩。我也不理他們。繼續做自己的事。一會聽他們有些地方讀得不準,就領讀一會兒,再讓他們自己讀。
過了一會兒,我讓幾個認真讀的到我這里來問了兩個問題:“老師為什么找你?”“留你的目的是什么?”個個都答得不錯,達到目的,就讓他們回家了。這時候幾個不認真讀的開始大聲讀了。不過玩的那幾個仍然沒動靜,偶爾看書讀幾聲,又東張西望了。我仍然不理他們,只對表現好的表揚幾句。十分鐘過后,我又點了幾個現在認真讀的孩子教育幾句讓他們回家了。這時就剩下那三個不讀了的。不理他們,繼續做事。這時三個中有一個大聲讀了。我立刻表揚了他。另外兩個看到形勢不對,又聽到另一個孩子受到表揚,立刻改變了態度,認真讀了。不過這幾個就是那種上課從不聽講的孩子,他們根本不會讀。看到他們有了興趣。我就領著他們讀了,讀一會兒表揚一個,三個終于集中精神認真讀了。而且一個比一個認真。一會兒也就讀會了。鼓勵了他們兩句就讓他們回家了。
今天早上一來,哈,一個個都在讀書呢,心里非常高興。不過仍然有兩張桌子的小朋友在玩,于是就逮著他們四個,說今天下午放學你們也留下來補早讀吧。有點緊張了,開始讀了。不過今天下午我仍然要留他們,要讓他們明白早晨一來就得自己讀書,養成這個習慣才好。
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日志3
小學一年級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那么,應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本學期我是擔任一年級數學的教學工作,因此下面就結合一年級數學這三個多月的教學工作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首先要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傾聽的'習慣。上課專心傾聽包括看、聽、想、做等四個方面。
看:就是看老師演示、板書和動作;
聽:就是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學的內容,自己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與別人不同的見解;
做:就是動手操作學具和做練習。
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演示和板書,并按要求認真地操作學具,作好練習。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我認為教師講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而且語言要生動有趣,條理要分明,方法要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
二、其次要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是學好數學的保障。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兒,也能不斷地接受新的知識、新鮮的事物,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兒中獲得知識呢?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我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
例如,在上《認識鐘表》一課時,我給孩子拿來鐘表,以游戲的形式演示:1號起床的時間是7:00,2號將時針和分針撥到該時位置,讓學生變換著來演示。這樣,學生既能準確認識了時間,又能學會思考,還能親自動手。動起手的孩子們顯得格外積極,也逐步地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三、然后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途徑。現在的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的練習題具有不性的特點,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養成多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剛開始,當我提到還有不同的答案,誰能回答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此時教室里鴉雀無聲,我慢慢提示著,鼓勵大家,積極思考的學生立刻舉起手,有的能答對,有的有點偏離,但明顯看出大家都想積極表現自己,都在努力去思考。我認為表揚大家的效果比不上表揚個人的效果好,尤其表揚成績差的學生時,大家的積極性會更高。這樣會使孩子以后敢于發言,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問題對于不同分析者來說,都會存在不同的結論,培養學生表達自己分析問題結果的能力,當然說錯的教師也要給予糾正。從而讓學生學會以不同的角度觀察問題、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充分讓學生意識到解決同一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四、最后要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
讓學生懂得學以致用,都說“知識就是力量”,只有實踐才能發揮知識的作用。許多學生在學校成績優秀,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學生不能獨立地完成。也就是說,學了卻不知道怎樣應用,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每上一節課,教師首先應給學生提出一些實踐性的問題,教師教的過程就是引導的過程,然后讓學生將剛學到的知識利用上。這樣,學生親身體會、練習,能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例如,學習了“位置”這一課,讓學生說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認清前后左右的相對性。認識錢這一方面的知識時,進行游戲表演,讓學生用自己的零用錢買“本”、或買“筆”等,讓學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剩余多少,買了多少東西等實踐性的問題。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把數學真正融入到了他們現實生活之中。
雖然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級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扎根、結果。經過三個月的數學教學,我發現不少學生已經慢慢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是人們生產實踐經驗的總結,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是生活實踐中必不可缺少的,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要教育學生學好數學是為了未來更方便的應用,以獲得更好的生活。
【關于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日志范文】相關文章:
小學班主任工作日志范文(精選5篇)03-13
小學班主任工作日志范文(精選7篇)12-28
關于小學數學研修日志12-24
關于班級日志11-09
研修日志小學數學02-26
小學英語研修日志12-10
小學體育研修日志范文(精選5篇)01-07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日志(精選10篇)03-01
小學英語個人研修日志12-27
關于分離的日志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