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蟬日記3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快來參考日記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捕蟬日記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捕蟬日記 篇1
在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們學了一篇新的課文《螳螂捕蟬》。這是一篇古文,寫的是蟬在枝頭上正悠然自得地鳴叫著,萬萬沒有想到一只螳螂在它的身后,正準備對它偷襲。這只自以為美食在握的螳螂又何曾想到它的背后還有一只黃雀正在盯著它,時刻準備向它發起進攻。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篇課文告誡人們不要鼠目寸光,只專注于眼前的利益,而不顧身后潛伏的禍患。=
記得期中考數學時,最后那道難題真把我難住了,雖然冥思苦想,但總解不出來。抬起頭來,想輕松下腦子,無意中發現我座位前面的李小剛已經答完了卷,他把卷子立在桌上正在檢查。我不禁腦筋一轉,這不正是個難得的良機嗎?于是就急忙把李小剛的這道題照抄下來。當時我心里暗自慶幸,同時又嘲笑李小剛是個“傻瓜”。誰知我的一舉一動都被旁邊那排的魏蕾看得清清楚楚。下課后,魏蕾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師,結果老師把我狠狠地批評了一頓,還扣了二十分。看來我就是那只蝗螂,只想到“捕蟬”,卻沒有防備“黃雀在后”。當然這件事用“螳螂捕蟬”來比喻有些牽強附會,不過回味這件事倒也加深了我對《螳螂捕蟬》這篇古文的寓意的理解,教育我今后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要只考慮眼前利益而不顧潛伏的隱患。
捕蟬日記 篇2
今天,爸爸媽媽到我到黃花崗公園捕蟬。
爸爸在樹木多的地方捕了一只蟬,長5厘米左右,綠色的身一子,鼓鼓的眼睛,兩邊有透明的翅膀。爸爸兩個手指捏著蟬,我更仔細地看著,蟬肚子上有兩個很小很小的東西,是什么呢?問爸爸,他也不知道。
回到家,我上網一查,知道了那兩個小東西原來是雄蟬的.“樂器”。通過這兩個小“樂器”,雄蟬可以在一分鐘發聲一萬次。真厲害呀!
通過觀察和查資料,我懂得了更多的知識。
捕蟬日記 篇3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常常騷擾吳國邊境,是吳王的眼中釘,肉中刺。于是,吳王準備招兵買馬,討伐楚國。
一日,吳王召集群臣在朝堂議事。只見王座之上,吳王嚴肅而堅定,不容置疑地說:“寡人決定出兵征討楚國,誰敢反對,一律斬殺!”顯然他已下了莫大的決心,群臣們面面相覷。雖然心里明白,這樣做會使其他國家有機可乘,攻打吳國。可大家都很怕死,不敢反對,只能私下里議論紛紛,“大王如此剛愎自用,吳國怕是……”
有個初入朝堂的年輕人卻不這樣想。在下朝回家的路上,他眉頭緊蹙:如果直接提出異議,王必定會處死自己,那到底該如何才能勸諫呢?他冥思苦想,始終不得其法。哪知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螳螂捕蟬園中樹。見此一幕的他靈光一現,大喜過望,趕緊拿著彈弓和彈丸匆匆忙忙跑進了宮,在后花園一棵樹下坐等吳王。
第一天王沒有來。第二天王依舊沒有來,年輕人心里越來越著急,可還是強迫自己按捺性子。等到第三天早晨,露水都將他衣服濕透了,此時終于見到吳王的身影。吳王初入花園就看到了這個年輕人,驚奇地問:“你為何蹲在這兒?你看露水都把你衣服給濕透了。”年輕人趕緊起身行禮,意味深長地說:“大王,我見花園里有棵樹,樹上有只蟬在高聲鳴叫,喝著露水,好不愜意,殊不知螳螂在其身后彎曲著身體,準備捕食,而螳螂更不知道有只黃雀在旁邊守候,蠢蠢欲動。看,那黃雀伸著脖子想要啄食螳螂了。可是這黃雀也不知我早已拉好了弓,等在其身后。它們一心都只想獲得眼前的利益,卻全然不顧身后的危險呢!”
年輕人如此形象的暗喻諷諫,吳王一下就明白過來,深知其良苦用心,沉思許久,由衷贊嘆道:“說得好!”于是放棄了這次討伐。
【捕蟬日記3篇】相關文章:
駝背捕蟬寓言故事06-23
中國寓言故事螳螂捕蟬12-09
螳螂捕蟬語文教學反思07-01
《螳螂捕蟬》閱讀練習(附答案)03-08
小學語文《螳螂捕蟬》教后反思06-27
《螳螂捕蟬》的語文教學反思06-08
螳螂捕蟬讀后感400字08-24
語文課文《螳螂捕蟬》教學反思(通用8篇)11-10
六年級語文螳螂捕蟬教案08-18
六年級語文教案《螳螂捕蟬》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