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植物觀察日記模板匯編五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日記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植物觀察日記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植物觀察日記 篇1
今天一大早,屋外就狂風大作,呼呼的吹著樹葉滿天飛。
奶奶在門前打理著她的小菜地,我也去幫忙。我看到奶奶先前種的許多花都枯萎了,可是卻有一盆植物還是綠的。
奶奶說那是“仙人掌”仙人掌的樣子很難看,形狀像人的手掌,黑綠色,表面長滿了細小的尖刺,那些刺就像仙人掌的“長矛”保護它不被傷害。
我在電腦上查閱了仙人掌的資料,知道了仙人掌的身體是莖,而那些刺是它的葉子,就是那種形狀的葉子才保護著仙人掌能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
世界上的萬物真得很神奇,它們會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去努力適應和生存,我們人類不也應該有這種精神嗎?
三年級植物觀察日記 篇2
12月8日 星期一 晴 我家里有一大盆可愛的多肉植物,我愛叫它——小多肉。它的顏色是淺綠色的,它的頭發是酒紅色的。土地里有許多細細的小綠芽,肉肉的好可愛,懷著期待,希望明天能長出更多的嫩芽。
12月9日 星期二 晴 有許多小芽倒了,怎么回事?哦,原來,我么把它種得太靠邊了,小芽被擠倒了。賣花姐姐說這是正常現象。我放心了。
12月10日 星期三 晴 小芽長高了!快長出小葉子了!可是,我卻只注意在一片掉下的小葉子上。它好可憐!
12月11日 星期四 晴 啊!有一棵小苗死了!它的'根離開了土!從淺綠色變成了土黃,我爸看見了一定很傷心!對不起,小芽……對不起。
12月12日星期五 晴 哇!小苗長得真快!最矮的也有2。5厘米,最高的都已經長到8。5厘米了。我知道它春夏長得慢,秋冬長得快,理由很簡單,它怕熱嘛!
三年級植物觀察日記 篇3
今天,學校啟動了“小小園丁顯身手,我與植物共成長”種植活動,我分到了幾粒雞冠花與黃瓜花的種子,將種子捧在手中,我希望它們能夠努力生長,開出美麗的花朵。
種子的樣子各不相同。雞冠花種子的個頭很小,只有芝麻那么大,全身黑??的,誰能想到這普通平凡的種子,可以開出五顏六色、絢麗多彩的雞冠花呢?看著種子那光溜溜的圓腦袋,好像在對我說:“你要認真培養我哦,我長大可是美麗的雞冠花!”
黃瓜花種子的模樣與雞冠花種子截然不同。它的體型是修長的紡錘形,顯得十分美麗嬌艷,粉色的外皮猶如一件天然的紗衣,這位害羞的姑娘將在土壤下萌發希望,長出幼嫩的芽苗,我十分期待。
晚上,我將種子小心翼翼地灑在花盆里,上面撒上一層薄薄的浮土把種子蓋住,最后將半杯水均勻地澆在盆中,為了讓種子的生長環境更加適宜,我還在花盆上蓋上一層薄膜。我默默凝視著這件完工的“作品”,心里想:小種子,你一定要快快發芽啊,等你開出美麗的花,我就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了呢!我合攏雙手,閉上眼睛,許下了美好的愿望。
三年級植物觀察日記 篇4
在我們搬進新家的時候,家里突然多了一個漂亮婀娜的家庭成員——大花蕙蘭。她每天端坐在客廳里,像個文靜的小姑娘。細細數來,我們溫馨相處已經三年了,大家都很喜歡她,我還給她取了個親切的名字,蘭蘭。
記得剛來的時候,大至三月份,蘭蘭全身翠綠晃著人眼,嬌俏可人。我每天在她長碩的葉片上均勻地噴水,盼望著她早日開花。可她自顧自的挺立著,就是對我不理不睬。
日月如梭,很快到了四月份。突然有一天我尖叫起來:“蘭蘭被蟲子包圍啦!”我們全家仔細一看,原來是她新長了很多粗壯的根從酥軟酥軟的土里露了出來,仿佛一根根白色的水管,四通八達,可以源源不斷地往葉片輸送營養。為了更好地照顧她,我虛心地請教了小區園藝爺爺。他悄悄告訴我:“大花蕙蘭喜歡和煦溫暖的陽光,輕柔細密的小雨,最好日夜溫差稍大,可以讓她茁壯成長。”我依依不舍地把蘭蘭搬到了屋前的花園,溫柔的向她保證每天一放學就來看她。
果然,不久蘭蘭幾個鮮綠的新芽萌發了,水靈靈的,我甭提多高興了。整個五至九月,她碧綠的新葉都在拼命長個,葉片漸漸拓寬挺立,像一把把劍直插入土,我給她正式起了個名字——花木蘭。
剛進入十月,我驚喜地發現,蘭蘭黃綠的花芽就陸陸續續從葉片中伸出,花芽的頂端肥大飽滿,里面孕育著好多花苞,我小心翼翼地把她搬回了客廳。又經過兩三個月的等待,花苞們從已經泛白泛黃的花芽中破出,越抽越長,像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粉色燈籠掛在墨綠的莖上。那些快要開放的花骨朵兒,“肚子”脹得大大的,仿佛隨時都要裂開似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精心照顧下,蘭蘭終于開花了。那是幾天前的一個早上,我驚喜地發現,她好些花苞張開了,露出黃色的花瓣,唇瓣深黃,內側呈淺黃綠色。更奇怪的是,她的花朵像一張張張開的鸚鵡嘴,里面還探出一根舌頭,舌尖深紅俏麗,好像在說:“我們誰漂亮啊?”我欣喜地捧住蘭蘭,一股淡雅的馨香迎面撲來,給我們一家帶來了新年的氣氛。
我愛我的蘭蘭!
三年級植物觀察日記 篇5
這個季節正是香甜可口的板栗成熟之時,任伯伯率領我們自然成長營的小隊員們走入秦嶺,認識觀察到了板栗樹秋季的變化。
9月20日上午 多云
進入秦嶺,隨處可見栗子樹那強壯高大的身軀,聽任伯伯說板栗樹是高大的喬木果樹,在它對應的生長周期里有兩大愛好。一是喜歡被陽光親吻;其次是強壯的枝頭上才會結出果實,抬頭望去栗子樹上掛滿了小刺球,這就隊員們所說的栗子鍋,那些枝頭上淺綠色的果球就是未被日照親臨尚未成熟的果實。
9月20日中午 多云轉陰
中午野餐過后,隊員們慫恿著領隊郭老師打栗子。郭老師猛烈地把樹一搖,很多的栗子鍋就從天而降。這時候我們這幫小家伙不停往后退,因為我們都不想被栗子鍋砸到。稍等片刻,我們就趕緊跑到樹下找掉在地上的栗子鍋。走近一看,栗子鍋好像一個個小刺猬,用手一碰,它就會主動來攻擊你,很疼的啊!每個栗子鍋里住著二到三個棕色半圓形肚皮的栗子兄弟,等到栗子鍋開口的時候,栗子兄弟就會蹦蹦跳跳的離開自己的家,到大地上來探奇。我用兩腳一點一點地將鍋撥開,迫不及待地剝皮入口,又脆又甜,稍帶澀味,要是熟的一定更加美味。
9月21日上午 陰
板栗吃法多樣生吃、熟吃,炒吃、煮吃都可以。早晨起營集合時任伯伯告訴我們栗子雖然美味但卻不能貪吃,因為栗子中的含糖量和淀粉率很高,食用過多會引發消化不良,這不昨晚就有貪嘴的隊員鬧肚子了。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學問,只要你懂得觀察善于發現你就會有所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