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吃湯圓日記 推薦度:
- 冬至吃湯圓日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冬至湯圓日記(精選16篇)
一天終于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日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至湯圓日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冬至湯圓日記 1
明天是冬至,今天,我們班準備自己做湯圓、煮湯圓、吃湯圓。下午,老師把桌子圍了起來,還來了四個同學的媽媽來煮湯圓。
首先,老師把桌布拿過來把桌子鋪好,把準備好的.材料分給我們。接著,讓我們把水和面粉搓成團,再拿出來一點搓成圓圈,壓出一個洞再把芝麻放進去包住,搓成圓,這樣就完成了。我們做了好多個,然后媽媽們就幫我們拿去煮。煮好之后撈出來放在豆沙粉里滾一滾,就可以吃了。我們一個個吃的津津有味,真是太好吃了。
今天,我學會了做湯圓,真好!等回家我也要做給家里人吃。明天就是冬至了,吃了湯圓我就大一歲了,要更加懂事了!
冬至湯圓日記 2
冬至快要到了!聽說我們班要在學校里做湯圓,一想到能馬上吃到又軟又香又甜的湯圓了,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而且,這次我的'媽媽也報名參加和我一起煮湯圓,我感到特別開心。
要開始做湯圓了,首先,我們一定要把手洗得干干凈凈。然后,魏老師開始給我們分組。我和林育汝|、徐匡鉦、陳煜然、龔俊寧一組。我們把芝麻餡揉搓成像彈珠一樣大小的小球。再把糯米粉揉成圓形,中間再挖一個洞,把芝麻餡放在里面,再揉圓。做好后,端給媽媽們煮。我發現同學們有的做得很大,有的做得很小,特別是徐匡鉦的巨無霸湯圓,芝麻餡都露出來了。
吃著自己做的湯圓,我心想:我又大一歲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冬至湯圓日記 3
今天,為了迎接冬至這個日子,魏老師請了幾位阿姨和我們一起做湯圓。做湯圓的材料是芝麻、面粉、豆沙。一切準備好了以后,魏老師就教我們怎么做了。
做湯圓的步驟是這樣的:先把芝麻餡搓成一條,分成好多小段,把每一小段搓圓。再把面團分成一大塊一大塊的,比芝麻餡大一些。然后把芝麻餡包進面團里,搓得圓圓的。這里可要注意,一定要搓圓,這才叫“湯圓”,不然得改名叫“湯扁”了。接著,把湯圓放進滾燙的.沸水中煮,一直到浮起來。最后把湯圓撈到碗里,撒上豆沙,香噴噴的擂沙湯圓就做好了。
我吃了11個,比陳序還多呢!
冬至湯圓日記 4
明天是冬至,冬至有吃湯圓的習俗。今天,魏老師教大家做湯圓。湯圓是怎么做的呢?先要把麻心餡搓成一條,再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揉成一個個小圓球。再把湯圓粉揉成一個圓,用手挖出一個小洞,把做好的麻心餡放進去,把它揉得圓圓的。就這樣一個又圓又白的湯圓就做好了。最后還要把煮好的湯圓用土黃色的豆沙粉拌一下,再分給大家。
我嘗了一口麻心就流出來了,感覺像蜂蜜一樣甜。吃完我一張嘴同學們都說我的.牙齒都變成黃色了。
今天的湯圓真好吃!
冬至湯圓日記 5
冬至又叫做冬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在我國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風俗。在我的家鄉臨海,冬至要吃一種叫“冬至圓”的點心。
我家的冬至圓是用糯米粉做的.。先用溫水把糯米粉和好,再用手揉成一個個大小如乒乓球一般的空心湯圓;把湯圓煮好后,滾上一層黃豆粉和紅糖粉,又香又糯的冬至圓做好了。
每年冬至時候,冬至圓成了我們全家的最愛。熱騰騰的冬至圓給寒冷的冬天帶來了香甜和溫暖。
冬至湯圓日記 6
冬至,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又被稱作“數九”“冬節”“長至節”等等。冬至這一天,北半球的夜晚會提早降臨,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古人認為,冬至到來,雖然天氣寒冷,但新春也將要降臨了。這時人們便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屬。至于過冬至,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杭州是吃湯圓,閩南地帶是祭奠先祖……
在我的老家溫州,大家會在這一天吃麻糍。這麻糍,其實就是湯圓上裹了一層粉。先將糯米粉倒進家里的石臼,再往里面倒水。木槌一下一下地捶著,必須要很用力,用力得石臼都有些抖動才行。在這過程中必須有人站在旁邊,木槌一停下來,這人便往石臼里倒水,我就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就這樣又過了許久,糯米粉便成了一個大團團,然后將它分成一個個小團子,再搟成薄皮。接下來是做湯圓了:將黑芝麻和豬油拌成的餡料放進皮中央,再將四周的皮向上包裹住餡料,捏緊,在手掌中不停揉搓,直至搓成球形。然而這過程稍有疏忽,用力過多,便會使湯圓變了形,漏了陷。開始煮湯圓了。鍋中的熱水冒著泡泡,發出輕微的“咕嚕嚕”聲。放入搓好的湯圓,等上半個鐘頭的樣子,湯圓便熟了。
最后是裹粉。粉是加了紅糖的黃豆粉,裝在盤子里。煮熟的湯圓過了水,就往粉里頭一扔,抖動盤子使湯圓上裹滿粉。這過程十分有趣,看上去就像湯圓們爭先恐后地在粉中滾動,要穿上這一件件黃色的衣服。等裹完粉,便可以吃了。麻糍甜而不膩,透著黃豆粉的.香,十分有嚼勁。此時黑夜籠罩大地,寒風瑟瑟,但麻糍依然能讓人們感到溫暖。
這便是我們家鄉的冬至節,留下了傳統的美好的冬至節。
冬至湯圓日記 7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冬至又到了,我很興奮,又可以搓湯圓了。
那天早上,媽媽一大早就起來做湯圓,我和姐姐也跟著起來了。媽媽把糯米粉放進盆里,讓姐姐把溫開水倒進粉里,就開始和糯米團了。媽媽還告訴我,要是太干了,就再加進一些溫開水。過了十多分鐘后,媽媽把糯米粉揉成了一團,我想拿一點糯米團來搓湯圓。姐姐說:“妹妹,你太小,不要搓湯圓了,去睡覺吧!”我說:“我會認真搓的'。”于是,媽媽拿一小塊糯米團給我搓,我搓的湯圓有大有小,姐姐看了不興奮說:“叫你別搓你就不聽,看你把湯圓搓成這樣子!”媽媽說:“沒關系,這是祖孫父子圓,這樣才像一家子嘛,圓圓滿滿的。”聽了媽媽說的話后,我自得地向姐姐扮了個鬼臉。
湯圓搓好了,媽媽拿到廚房去煮。不一會兒,湯圓煮熟了,媽媽把兩顆湯圓放在門的上面。我問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媽媽說:“湯圓又甜又圓,表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媽媽舀了幾碗湯圓給我們吃,說:“吃了湯圓又長一歲了,你們可要更懂事啊!”
冬至吃湯圓是我們潮汕的民俗,我喜歡吃湯圓,更喜歡搓冬至圓!
冬至湯圓日記 8
昨天我外婆家做冬至,因為我要去上書法課,所以沒有做冬至圓,外婆答應我今天再給我做一次,所以今天我在家里寫完作業,就早早趕到外婆家和外婆一起做冬至圓。
外婆先把一袋粉倒到一個干凈的盆子里,會后從盆子里撈出一點粉放在另一個碗里,再潑一點熱水,然后用雙手開始使勁地捏,我也拿也我的小手幫外婆用力地捏,我和外婆一起捏呀捏,看到那些粉被我和外婆捏成了一團,像變摩術一樣。
媽媽說:”好了,現在你可以拿一小塊做圓了,于是我從那個又大又白的粉團上捏了一塊粉團,小心地搓成一個小圓球,然后再在球上捏一個洞出來,再在里面放上陷,再把開口處封好,最后再把它搓圓。媽媽說我做的冬至圓很好。
我又接著做了一個大大的,我把先做的'那個放到這個上面,就做成了一個雪人的造型,外婆說:“好漂亮呀,接下來,我來做吧。”
我看見外婆把那團粉,切成4個長長的條狀,每一條又切成均勻的十小塊,再捏成一個個小圓。
我忍不住又幫忙做了幾個,剩下還有2個的時候,發現陷沒有了,我覺得太可惜了,突然看見旁邊有一盤咸菜,我心里一想,就拿這個當陷,看誰能中獎?
冬至湯圓日記 9
“冬至”就是人們所說的“小年”,是我國廿四節氣之一,俗稱“冬節”。在這一天,因為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我們這里的習俗是做冬至圓,媽媽說:“每年的農歷十一月每家每戶都做冬至,在這一個月內都可以做。”昨天,是農歷十一月初二,伯伯家做冬至,伯伯買了好多菜請客。伯伯一大早就聯系親戚朋友們晚上到他家吃飯。我在伯伯家和姐姐一起寫作業,過了一會兒,伯伯叫我們一起去挖芋頭。伯伯用鋤頭一挖,哇,好大的芋頭啊!伯伯說:“這個芋頭下午拜祖宗要用到的。”到了下午,伯伯拿出九樣燒好的'菜,擺在桌子上,上好香和蠟燭,就開始拜祖宗了。到了晚上,來了很多客人,開始吃飯了,桌上擺滿豐盛的菜肴。
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出鍋了,上面還撒著用白糖、芝麻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頓時,我的眼睛亮了,嗅覺也靈了,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圓圓胖胖的湯圓往嘴邊送,太燙了,又連忙擱回碗里,可是實在又饞得很,只好翻來覆去地把那個湯圓左吹右吹,待它稍稍涼了,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那湯圓色滑潔白,滋潤香甜,爽滑軟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皺著眉頭,閉著眼,大張著口,唏噓唏噓地狼吞虎咽,真是太甜蜜了!
吃湯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可惜爸爸卻獨自一人在外地出差,今晚我更想念他了。
冬至湯圓日記 10
我喜歡吃餃子,也喜歡吃冬至的湯圓,我可以很熟練地包餃子,但是我卻不會包湯圓,我想包湯圓應該就像包餃子一樣簡單吧!
冬至那天,媽媽說:“街上賣的湯圓都不好吃,不如我們自己包,而且更有過節的氣氛。”我一聽,興奮勁兒就來了。因此,我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把雙手洗得干干凈凈。然后,就摘了一小團糯米粉放在兩手心,輕輕地揉啊揉,不一會兒一顆像鵪鶉蛋大小的潔白無瑕的粉團就揉好了。接著,我用左手四個手指托住粉團,再把拇指插進粉團,使粉團在手指間不停地旋轉。不久粉團就變成了一個像小酒杯似的小窩窩,然后將麻沙餡兒放進窩里,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邊輕輕地將窩邊往里夾,一邊用左手指慢慢地轉動粉團,直到把窩口封死,這樣湯圓就做好了。
這時,鍋里的水開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入鍋里,等湯圓都浮起來了,媽媽說:“快來吃吧,湯圓熟了。”我第一個沖上去撈了一碗,急急忙忙將一顆湯圓往嘴里送。哎呀!不好,湯圓的'味道還沒嘗出來,卻把舌頭給燙著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淚都冒出來了。可爸爸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地說:“這就叫心急吃不得熱湯圓。”哎,真倒霉,直到現在我的舌頭還有點疼呢!
我喜歡冬至的湯圓,這是我們家鄉的風俗,每到冬至就要吃湯圓。我覺得這是一種節日的美好寓意,希望每個家庭都可以團團圓圓!
冬至湯圓日記 11
我們都知道,每年都會有一個傳統節日,它是冬至。冬至吃湯圓,孩子們是最喜歡。湯圓又象征著團團圓圓,代表著一家人的心永不分離。
冬至那天,媽媽說:“街上賣湯圓都不好,還不如我們自己包的,更有喜慶的氣氛。”我聽說了,興奮源源不絕。所以,我屁顛屁顛的跑去把雙手洗干凈。媽媽首先把很多糯米粉放在盆子里,用開水調和后,把它揉面團,使其變軟,我就從中取出一小團湯圓面放在手里搓,搓來搓去,不是餡漏出來就是搓不圓,我做的“怪物”被媽媽加工后變得很可愛的,媽媽的手巧合,平時看到湯圓的簡單,但做起來還挺難的。
我不相信做不好,繼續搓,經過努力終于搓得圓成一個窩窩頭的樣子,弄個小孔在中間,再放一點餡進去然后搓緊,然后搓成一個乒乓球大小的湯圓形狀。經過我和媽媽的努力全部搓完了,此時可以放入鍋中煮,揭開鍋蓋燒開的水,把湯圓放進去,再蓋上蓋子,進行漫長而焦急的等待。我貪吃,經常偷偷打開蓋子看,只見那一個個白色的湯圓還在底部。被媽媽看見了,媽媽說:“要十分鐘后才熟。”不一會兒,有幾個先漂了起來,然后又多了幾個浮上來,漸漸地,全部都浮上水面了,煞是可愛。我迫不及待地撈起來放進碗里,咬一口,皮又嫩又滑,又香又甜的`餡料。
吃著自己包的湯圓,心真的很開心。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不由想起老舍的一句話:“勞動最有滋味。”
冬至湯圓日記 12
今天是冬至,我和爸爸媽媽去外婆家吃晚飯.下午外婆買了糯米粉和肉,做起了湯圓.一會兒功夫,就看到一個個又大又圓的湯圓從外婆手上做出來.
晚上,大人們準備好了晚飯.一桌子都是好菜,還有冬釀酒!叔叔給我也倒了一杯冬釀酒.那酒的顏色是黃黃的,里面還有桂花的花瓣.聞上去香香的,喝了一口,甜甜的'我們全家舉起酒杯,一起干杯.不一會兒,外婆端上來了熱騰騰的湯圓.哇,咬上去,皮很薄,里面的肉很鮮美.讓我吃了還想吃.
今天晚上我過的真開心!
冬至湯圓日記 13
今天下午,老師教我們做湯圓,因為明天就是冬至。開始包湯圓了,老師示范給我們看。我開始時搓來搓去,不是陷留出來,就是搓不圓,經過一會兒的`努力,總算知道把揉成好的面團拉成一個個小團,再把小團用十指擠壓成圓,向里面加入調制好的芝麻陷,小心翼翼的用四個指頭輕捏封口,再用雙掌輕輕把湯圓揉圓。然后我們把湯圓煮熟。吃著自己親手做的湯圓,甜到心里。
冬至湯圓日記 14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是吃湯圓的日子!
媽媽中午準備了煮熟的湯圓,現在,我就可以吃了!湯圓先生穿著一身潔白的燕尾服,心里甜蜜蜜的!因為他要去參加湯圓家族里的'湯圓舞會了!他在自己的心里,澆上花生糖漿,再在肚皮上打個結,不讓花生糖漿流出來。
我咬了一口,軟軟的糯米滋,給我一種纏綿的感覺;香香的花生糖漿給我一種甜蜜的感覺!和在一起,那味道無法用語言形容!
啊!湯圓真是好吃!對了!最后祝大家冬至快樂!
冬至湯圓日記 15
我聽奶奶說星期六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冬至。
星期五晚上,我吃完晚飯就和家人圍在一起搓湯圓。奶奶搓的`湯圓又圓又均勻,粒粒像珍珠一樣圓滑漂亮。而我搓的湯圓有大有小、有圓有尖、非常的不規則,可大人們還夸我搓得真棒,我高興極了。
星期六早上,媽媽很早就起床煮了湯圓叫我和爸爸起來吃,媽媽煮的湯圓特別好吃,甜甜的。媽媽還對我說:“吃了湯圓就又長大了一歲,長了一歲就要更加懂事、更加努力學習。”我一定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學習,更加懂事,爭取在學習方面更加進步,做個老師的好學生,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冬至湯圓日記 16
冬至又叫做冬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在我國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風俗。在我的家鄉臨海,冬至要吃一種叫“冬至圓”的點心。
我家的冬至圓是用糯米粉做的。先用溫水把糯米粉和好,再用手揉成一個個大小如乒乓球一般的空心湯圓;把湯圓煮好后,滾上一層黃豆粉和紅糖粉,又香又糯的冬至圓做好了。
每年冬至時候,冬至圓成了我們全家的最愛。熱騰騰的冬至圓給寒冷的冬天帶來了香甜和溫暖。
【冬至湯圓日記】相關文章:
冬至吃湯圓日記12-13
冬至吃湯圓日記(通用13篇)12-23
冬至做湯圓的作文05-25
包湯圓 迎冬至08-04
2016冬至包湯圓的作文05-25
描寫湯圓的日記12-02
吃湯圓日記06-07
冬至吃湯圓簡短祝福語12-23
幼兒園冬至搓湯圓教案08-26
小班冬至搓湯圓主題活動方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