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日記(精選11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日記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日記(精選11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日記1
今年我們在自己家里過春節。在年底,我外婆用自己種青菜、白蘿卜和肉拌在一起做成各種餡,然后拿到專門做饅頭地方去加工成一個個大饅頭,她還用這些餡包了春卷、餛飩、糯米團子給我們吃。這是我們這里過春節風俗。
大年夜我們一家貼對聯,我們先貼大門對聯,上聯“平安臨門遍地福”下聯“玉兔呈祥漫天春”橫批“新春大吉”,中間還貼了一個大大福字。接著我們貼南陽臺對聯,上聯是“歡天喜地賀福貴”下聯是“迎春接福慶平安”,在北陽臺門上我們貼了兩個“平安是福”剪紙花。貼這些對聯寄托著我們對來年期望,希望我們全家在新一年中能夠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大年初一我們一家去外婆家拜年,一進門我就說:“外婆、外公,新年好!”接著外婆外公就給了我一個紅包,里面裝著壓歲錢。媽媽跟我講在奶奶那里風俗是不一樣,他們那里給長輩拜年是要跪在地上嗑頭,而且他們那里長輩給壓歲錢也不用紅包包著。
我們買了許多煙花,那時候我弟弟正好到了我家,我們一起放煙花,都非常開心。
過年我們還做了很多其他事情,真非常開心,真希望我們能夠天天過年啊!
春節日記2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聲叫醒了我。“過年了!”我高興地大叫著,“嗖”的一聲跑出家門,來到大街上,這時候天色已黑,家家戶戶都出來放鞭炮了。
爸爸把鞭炮全部拿了出來,我也高興的幫忙。有的鞭炮長長的,爸爸把它放在樹上饒了幾圈,真像一面墻。有的鞭炮短短的、矮矮的,像小士兵。還有鞭炮上面有很多小孔,真像一臺大炮,待命發射。
我小心翼翼的拿火機去點鞭炮;有的鞭炮“絲、絲、絲”一聲長鳴,“休、休、嘣”的一聲像蛇一樣飛向天空,然后在天空中猛烈爆炸。有的“絲、絲、絲”“休、休、休”像超人一個一個飛向天空,“嘣嘣嘣”爆炸聲震耳欲聾。有的“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好像小孩子在鬧脾氣,又像大人喝醉酒說夢話,有的飛上天空竟然打開了一個降落傘,傘慢吞吞的落下來。
爸爸點鞭炮回來故意不慌不忙,看來他很熟練了。我的朋友的手一直在發抖,試了好幾次也沒點上,其他朋友都說他“膽小鬼”。而我點火時,十分鎮靜,點好火馬上跑掉,生怕炸到自己。
第二天,我查了一下資料,原來“年”是一種怪物,人們放鞭炮來嚇跑“年”,每個紅紙不僅僅是嚇跑“年”,而且還表示紅紅火火。
春節日記3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的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俗話說:“臘月二十三,打發灶爺爺上青天,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灶王爺自上一年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這就是有關于祭灶的資料。
春節日記4
真是“盼星星、盼月亮”期盼已久的大年三十終于快到了!往年過大年三十都是去老家過的,今年也毫不例外。一大清早,我們吃完早飯就從奶奶家出發了。我們先去了街上,街上人很多,到處洋溢著年味,我們很多購置了許多年貨。然后就去了外婆家,媽媽和外婆舅媽她們一起準備午飯,我還幫忙洗了一大盆子菜呢。飯好了,我們就一起吃午飯,大人喝酒談天,舍不得從酒桌上下來。下午,我們又回到奶奶家。快四點了,嬸嬸姑媽一起著手張羅年夜飯。爸爸開始放鞭炮,然后就開飯了,真豐盛,好菜真多,什么雞湯.紅燒魚.炒蝦球啊等等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大人們在酒桌上互相敬酒,互祝酒詞,其樂融融。
飯后,大人們打麻將,我們小孩就玩煙花。一朵朵美麗的禮花在天空中閃爍 ,煙花時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開;時而像彩蝶翩躚、巨龍騰飛;時而像火樹爛漫、虹彩狂舞,美麗動人。一顆顆小“流星雨”在黑色夜空的幕布下,“噼里啪啦”的綻放開來。炮聲震耳欲聾,新年的鐘聲敲響,我們迎來新的一年。
春節日記5
春節有很多讓人高興事情。最讓我高興就是我和弟弟去樓下放鞭炮。
記得大年三十晚上,我們吃完團圓飯,我和弟弟像飛一樣地跑了下去,到了小花園中,我就琢磨著怎樣更好玩。終于,我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弟弟用一根鐵棒將土挖開,然后,我將一個點燃“地雷”扔了進去,弟弟快速地把土埋上。然后,我們就躲到一棵大樹后面,等我們還未完侍藏好,只聽見后面“嘭!”一聲巨響,我和弟弟身上都有是泥,我們先是嚇得一怔,然后被彼此模樣樂地“哈哈”大笑。就這樣一次,兩次,三次……,一直到我們手中炮放完,而我們也變成“泥娃娃”了,才停下來。接著,我們又放了沖天炮,老鼠炮……。我們最喜歡是老鼠炮,它飛出去時候還“吱吱”地發出聲響。就像是在說:“我要上天!我要上天?笨砂?痔云?
在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之際,黑暗天空中開始到處燃放起了煙火,看那五彩繽紛煙花在夜色中像一朵朵鮮花競相綻放,我和弟弟都興奮得在那里大喊大叫了起來……
春節,是孩子們玩日子,還是大人們訪親探友日子。媽媽帶著我走東家、竄西家,與親朋好友渡過了不少美好時光。
春節,多么令人難忘啊!
春節日記6
今天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因為今天是大年初一,所以我非常高興。
起床后第一件事先給姥爺姥姥拜了年,送上了我對他們的祝福,姥爺姥姥高興地合不攏嘴。我又給親愛的爸爸媽媽拜年,爸爸媽媽更是高興地滿臉是笑容。接著我們一 家三口去給大舅姥爺拜年,一推開門,呀!娜娜姐姐、彬彬哥哥、明明哥哥都在啊!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哈哈,我最喜歡這樣熱鬧的場面了。一家人相親相愛歡聚 在一起,其樂融融,幸福美滿!
我們兄弟姐妹幾個終于聚在一起了,可不能閑著, 經過商量,我們準備玩撲克,一決高下。對戰開始了,娜娜姐一下子出了四個連對,正得意洋洋,沒想到我一舉把她壓了下去。這下,他們三人都束手無策了。我高 興地喜出望外,結果一不小心把“老K”給扔出去了,這下可壞了,最大的牌被我扔了,下面可怎么打呀?當我只剩下三張牌時,我發現輸局已定,唉,太大意了! 大意失荊州啊!
親人團聚,兄弟姐妹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啊!今天可真是我最快樂的一天!
春節日記7
今天是春節的第二天,我們照例應該去給我們的親戚、朋友拜年了,我們一家早早的吃過早飯后,便去給親戚朋友拜年去了。我們帶著許多的東西,先去給近地方的親戚拜年,然后再去遠地方的親戚拜年,但是中午吃飯之前都要在我姥姥家吃午飯,這個規定,我們一直沒有變過,在姥姥家吃飯的還有我大姨的一家
我們收拾好東西后,便出發了,今天一天值得我們開心的是,可以掙到許多的錢,所以我才要去拜年,但是就算不要錢,我也會去拜年的。因為我特別喜歡嗑瓜子,所以到每一家后,我除了收錢,我還會從他們事先準備好的一個小盤子里,拿一些瓜子,我從來是只拿瓜子,而不拿糖的。因為特別喜歡嗑瓜子,所以每次嗑瓜子,手指都會特別的疼,但依然嗑瓜子。
每到一家后,我都會拿著事先我們準備好的東西,放在他們屋子最顯眼的位置,我總怕他們不知道,但又擔心他們覺得我這是在炫耀。
終于,今天上午就要拜完年了,我們來到了姥姥家,但是大姨他們似乎早已經到了。很快,我們就在一片歡樂之中開始吃飯了。
春節日記8
新年到了,在鞭炮聲中,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在新年的一年里,人們都穿著新衣服去拜年,我也不例外。
今天,我來到了尚田的舅公家拜年。一進家門,我就聽見了“汪汪汪”的叫聲,我嚇得叫了起來,這時,舅公出來了,他看見這一幕,對我說:你放心,它是不會咬人的,它的意思是歡迎光臨。“哦!這才讓我松了一口氣,就這樣,我和它成為了好朋友。我進了家里,看見桌子上放著許多好吃的東西,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零食面前,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舅公舅媽也非常熱情地招待我們。突然,我看見旁邊有跑步機,這可把我高興壞了,我按到最快的一碼跑了起來,就在我累得那個的時候,舅媽叫到:”吃飯了!“我立馬跑過去,看見桌子上那么豐盛的`午餐,口水直流。有魚、肉、蝦……各種好吃的。原來只吃一碗飯的我,這次破例了,吃了兩碗。因為飯菜真是太好了,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
吃完了飯,我們來玩色子,舅公出了一個二,我心想:這可難不倒我,沒想到,我卻色到了一。這可把我給氣壞了,于是,我來到了電腦面前,開始玩電腦。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歡笑聲中,我們結束了美好的一天,我們又回到了家里。今天真是我最開心的一天。
春節日記9
在爆竹聲中、在歡歌笑語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一一春節。家家戶戶喜氣洋洋,掛上了紅彤彤的大燈籠,貼上了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過大年。
年初一,我睡得正香,突然,被砰啪碰啪的聲音震醒了。我跑到外面,看見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很長很大,四處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里啪啦熱鬧非凡。我們全家拜完年,開始吃餃子,媽媽說:“我包了8個元寶”,看看誰能先吃到,我問媽媽什么是元寶?媽媽告訴我,餃子里面有花生米的就是元寶,誰吃到誰就是最幸運的人。還沒等媽媽把話說完,我就端起一碗餃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媽媽說慢點吃小心元寶漏掉啦,哦,我正吃的起勁,啊!我大叫一聲:媽媽媽媽我吃到了元寶,我太興奮了!我是最幸運的人。接下來姑姑、哥哥、爸爸他們也分別都吃出了元寶,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這頓撈元寶。
晚上我們一大家子圍在一起看春晚,大家有說有笑,我心想春節真快樂!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著美味的水果、磕著瓜子,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的玩個痛快!
春節日記10
小溪潺潺,青山偎依,微風帶來了游子們的音訊,爺爺奶奶微笑地站在院子里,迎接我們的到來。
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趕集,集市可真熱鬧,各家都拿出自己的特產,有精致的竹籃,有山上打來的野豬肉,有菜地里采摘的新鮮蔬菜爸爸買了許多好吃的東西,讓我嘗嘗山里的野味。
初二,我和爸爸媽媽、叔叔嬸嬸一起去姨婆家拜年。姨婆年紀大了,她看到我們很高興,趕緊讓我們坐下喝茶,吃零食,還讓姨媽趕緊燒飯給我們吃。我們在暖洋洋的太陽下,在廣闊的田野邊,吃著瓜子,聊著天,享受著過年的一份溫暖和愜意。
初三,是鄉下上墳的日子。我們提著裝滿食物的籃子,來到山上,這時已經有初春的意味。山上的竹子青了,小草冒出了小芽,空氣又清新又濕潤。我們在墳上清理了雜草,點了香,許了愿,愿新年的運氣好點,愿新年一家都平安。
回南京的那天,奶奶在我們的后備箱放了很多土特產,有自家的茶籽油,有地里的青菜,有自制的蕃薯干我們連說放不下了,可是她恨不得把家里的食物都搬來。雖然東西都不貴重,可是這份親情是獨一無二的。
再見了,美麗的家鄉,我會記住這份濃濃的情。
春節日記11
湖北人過春節很有意思。
湖北人春節第一餐要喝雞湯,象征“清泰平安”。其間家中主要勞動力要吃雞爪,象征“新年抓財”,當家人要吃雞骨頭象征“出人頭地”,而小孩子要吃雞翅膀,寓意可以展翅高飛,如果有客人,客人要吃兩個可以透過蛋白看到蛋黃的煮雞蛋,意在祝愿客人可以“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湖北人拜年也十分的有特點。大年初一一早起來,先要拜天地,拜完天地后拜家神,最后拜尊長,然后才出門拜年。家中如果來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并要以糍耙相待。
湖北人有一個十分奇特的習俗,就是以正月初一這一天所聽到的鳥叫聲來判斷來年的收成情況;如果五更鳥先叫宜于養鴨;喜鵲先鳴宜于養雞;麻雀噪飛是豐年;人們還認為初一聽到狗吠肯定不是好兆頭。
湖北武昌人,初四時有一個習俗叫“新婿賀年”。新女婿在初四的時候要回岳家,岳家人會去戲弄新女婿,可是新女婿必須忍受岳家人的戲弄而不可以生氣。
湖北的春節并不長,到正月十五就結束了。在正月十五人們還要吃元宵,希望全家可以團團圓圓的。
這就是湖北人春節的習俗。
【春節日記(精選11篇)】相關文章:
春節拜年日記(精選15篇)01-05
春節除夕日記400字(精選44篇)02-08
春節貼春聯日記01-19
中學春節日記01-18
春節拜年日記(15篇)12-30
除夕之夜日記-春節12-22
春節經歷日記400字12-08
春節的日記(通用15篇)03-15
關于春節的日記15篇01-08
關于春節日記(15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