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志習作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研修日志習作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海南省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送訓、送教下鄉活動”來到我們瓊海。我有幸參加了為期3天的活動,觀摩了6節展示課,聆聽了6場課標解讀講座。“課例觀摩+課標解讀”的培訓模式讓我重溫了課標,更明確一個觀點:課標是課堂教學指南與方向。特別是我市教研室王任教研員所作的講座《小學語文低學段寫話教學課標實踐解讀》,列舉大量的實例論證課標理念,引發了我對小學的習作教學的一些反思。
一、我們的評價
美國一位作家曾說:“對孩子們來說,一句贊揚抵得上十句責罵。”我國清代教育家顏元也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可見贊賞性的評價對孩子很重要性。農村的一年級孩子步入小學才開始認字、寫字,認的.字少,會寫的字就更少,寫幾句通順的話對他們來說是很不容易的事。而我們對于一年級孩子的寫話要求很高,總希望孩子的寫話通順、具體,沒有錯別字,標點符號運用恰當,否則10分的寫話只能得一半的分數。剛入學的孩子就受到這樣的打擊,長期以往,他們會愛上寫作嗎?孩子的寫作熱情是讓誰給澆滅的呢?是我們自己,而我們卻渾然不覺。
二、我們的指導
回顧我們的課堂,對于一年級孩子的寫話教學,大多數老師都是隨孩子看圖發揮,很少進行指導。就算進行指導了,大數老師喜歡口頭技術性指導,如“這句話要寫在哪里呀?”“那句話你沒有寫怎樣做的呀?”有沒有出示句子范例當堂指導并進行訓練呢?答案是沒有。就如“我在寫作業。”這一句話,老師可能會口頭要求“要寫出‘我’在哪里怎么樣的寫作業。”但就是沒有出示此句范例在黑板上當堂指導并進行寫的訓練。如果出示“我在()()地寫作業。”句子范例,老師口頭要求加上學生實踐操作,一次又一次地訓練,一次又一次指導,或許學生會明白怎樣把句子寫具體。而我們總是只有說沒有做,學生總是只有聽沒有實踐,結果終歸是紙上談兵,沒有效果。到頭來,我們還理直氣壯地責怪學生:“我都說了多少次了,你們怎么還不會。”
三、我們的示范
俗話說:“親自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作為老師的我們,或許很久沒有親自嘗試寫作的體驗了,大多時候都是光說不練。寫作文難,難在哪兒?我們知道嗎?我們總埋怨學生不會寫,寫不好,我們動筆寫一寫了嗎?因為我們什么都沒做,所以學生覺得難,而我們仍什么都不做,一味地責怪學生不會寫作文。
或許,我們自己改變一點點;或許,我們自己參與一下下;或許,變化就不是一點點。
【研修日志習作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歷史教學研修日志02-10
國培研修反思日志范文01-10
國培研修反思日志4篇01-10
小學英語研修日志12-10
研修日志小學數學02-26
小學語文教學研修日志15篇12-03
小學語文《習作3》教學反思07-12
德育的研修日志范文01-03
小學英語個人研修日志12-27
關于小學數學研修日志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