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三年級日記匯總8篇
三年級日記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噼哩啪啦的鞭炮聲中,迎來了嶄新的一年。
“過年啦,過年啦”路上張燈結彩,人們都穿上了新衣服,大街上熱鬧極了。
大年三十一早,我就被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吵醒,我看到爸爸媽媽正在忙著掛燈籠,帖福字。我來到院子里,院子里也掛著燈籠,插著彩旗,這美麗的景色就象一幅畫,非常迷人。
晚上,我們準備吃年夜飯,香噴噴的年夜飯真是山珍海味,讓我垂涎三尺呀!
吃完年夜飯,我和哥哥出去放鞭炮,哥哥點燃一個禮花,忽然,一個小火球飛上了天,變成了無數個小星星,散落下來,又有一個小火球上了天,好像天女散花一樣,許多花瓣從她的手中飄飄灑灑,像下雨一樣……,周圍的鞭炮聲也此起彼伏,絢麗的禮花把天空映襯的瑰麗無比。
我們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觀看聯歡會,動聽的歌聲,優美的舞蹈,讓我們陶醉于其中;有趣的小品、相聲讓我們哈哈大笑。
大年初一,媽媽給我買了一個氣球,我把愿望寫在上面,氣球帶著我對過去一年的無限眷戀,對新一年的無限期盼,慢慢地升上了天空……
三年級日記 篇2
今天是九九重陽節,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因此,我想:我今天一定要為爺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那應該做點什么呢?我左思右想,“對了,我可以幫爺爺按摩,還可以陪爺爺下棋。”我說做就做。爺爺回來了,我跑到爺爺面前說:“爺爺,我給你按摩。”爺爺說:“好的,看來孫子是長大了。”我開始按摩了,我輕輕的按,爺爺微微的笑了。我又和爺爺下棋,我和爺爺下的不分上下,最后,我快不行了。我笑著說:“爺爺真厲害。”下午,爺爺去外面逛了。我在家里玩,今天過的真高興呀!
三年級日記 篇3
今天上午,我到爸爸辦公室去畫畫。我翻到一本素描書,于是就拿出素描紙,準備畫素描。
這可是我第一次畫素描!我心里很緊張,生怕畫得很糟糕。我想畫一個正方體。
我翻到畫正方體的地方,看到了三大面--受光面、側光面、背光面。受光面是白色的,背光面是黑色的,側光面是白色和灰色的。
我照書上的樣子很自然地畫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可是總是畫斜掉,所以老要用到橡皮。不過我的橡皮很好,一擦就干凈,才沒有損壞紙張。
正方體一會兒就畫好了。問題是,我們的目標是:看上去正方體要像在墻角。但我這樣一點也不像。怎么辦呢?我仔細地看了一下書,明白了。
我把鉛筆橫過來,在正方體的外面一筆一筆地涂著。涂好以后就有點像了。
然后我又做了點修改。做好修改后,一個很有名的畫家張老師對我說:"如果是純平行四邊形的話,兩條邊向外延伸是不會有交叉點的。所以要畫成不是純平行四邊形,這樣才有交叉點。"我對照了書上的正方體,確實不是純平行四邊形的。
我想:這次畫的正方體比平時畫的都像,看來素描很有用啊!回到家我要再畫一畫,一定能畫得更好!
第一次畫素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爸爸說:"第二次畫素描,和第一次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三年級日記 篇4
外面,風輕輕的吹,陽光柔柔的照著。這是什么季節?
我跑到花園里,小花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沖著我微笑:“歡迎你來到花園里,是春姑娘讓我們來迎接你的。”
我跑到樹林里,小樹伸出嫩綠色的小手,向我打招呼:“歡迎你來到樹林里,是春姑娘讓我們來迎接你的。”
我抬起頭小雨灑在臉上,他喊著:“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啊,原來這個季節叫春天。
三年級日記 篇5
今天我和姐姐一起去看漫展。
進去以后姐姐變戲法似的拿出兩套漢服,換上衣服后姐姐又把我的頭發編成辮子,插上發簪。我們從換衣間出來以后,就像古代里的小姐。
姐姐聽說今天的漫展有賣《魔道祖師》的周邊,然后拉著我一起去了,我和姐姐一人買了一支笛子。(都是姐姐付的錢。)我們拿著笛子逛起來。我看到有一個個小哥哥Cos魏無羨,那個小哥哥長得特別好看,于是我和小哥哥合了一張影。
之后有人上臺表演,一些小哥哥和小姐姐,有的彈古箏,有的彈琵琶,有的彈揚琴,她們彈奏的'是古風歌曲《權御天下》。
接著又有一群人上臺彈了奏許嵩的新歌《絕代風華》。
不知不覺間,漫展已經結束了,我和姐姐開心的回家了。
三年級日記 篇6
我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好孩子,名叫劉運程,今年九歲,在南京市力學小學讀三年級。
我長得瘦瘦高高的,圓圓的腦袋旁,有一對大耳朵。臉上還有一個大鼻子和一個小巧玲瓏的嘴巴。我還要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我有一個綽號叫“小瞇眼”,別看我眼睛小,可很有靈氣喲!現在大多數的同學都用這個“雅號”來稱呼我。
我性格開朗,而且還很調皮。我最大的特點是愛笑,因為我是一個“樂天派”的人。有一次競選班干部,我前一個星期就準備好了演講詞,準備在同學們面前大顯身手。到了那一天,我笑瞇瞇地走到講臺上,讀了演講詞,落落大方地下了講臺。可是最后我沒有被選上班干部,但我臉上還是帶著微笑。這不就是說明我是一個“樂天派”的人嗎?我最大的愛好是下圍棋和打乒乓球。圍棋可以運動我的頭腦,打乒乓球可以讓我的手更加靈活。我還喜歡看書,書給我帶來無窮的樂趣,讓我受益匪淺。
這就是我,一個快樂幸福的我。
三年級日記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清明》是大家從小就開始背的一首詩,相信大家已經對這首詩再熟悉不過了。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之一。
清明節也叫踏青節,并且大多數人都會在這一天回到家鄉去掃墓、祭祖。關于清明節的起源,還有一個傳說呢!
據說清明節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也仿效,在那一天祭祖掃墓,慢慢的就成為了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因為時間關系,所以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了清明節。一般是在新歷的四月五日。
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到現在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就升高,正是春耕播種的好時節,以前還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諺語。
清明節的習俗有很多,其中有掃墓:清明節的時候掃墓,就是對祖先的思敬。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以前,北京人大多數都在清明節掃墓,但祭掃儀式并不在清明節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傳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也有插柳:因為有一句古話是這樣說的“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據說,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可以預報天氣。除了這些習俗,清明節的習俗還有很多。
清明節不僅是一個傳統節日,它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活”文化遺產。“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三年級日記 篇8
農歷新年,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今年的農歷新年,我過得特別有意思。直到今天,我還記憶猶新。
早晨,我們一家人忙開了。媽媽在大門上貼春聯。映入我眼簾的是日麗春常駐,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則幫媽媽貼福字,正要貼在門上。媽媽連忙阻止我,說道:‘福’字應該倒貼,就是‘福’到的諧音,福光臨我們家了。農歷新年帖春聯有喜慶、財氣、吉祥之意。我一聽,趕緊把福字倒貼了。爸爸也在精心準備,掛起了一盞盞紅燈籠。
晚上,該是吃年夜飯的時候了。廚房里彌漫著香氣;桌上擺放著豐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間有一條魚,那就表示年年有余。客人們也都到了,歡歡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年夜飯。爸爸媽媽笑容滿面地招呼著客人。全家人都其樂融融,屋子里充滿了幸福的氣氛。
吃完飯,外婆來分紅包嘍!我們家有一個小約定,小輩們拿到了獎狀,就有雙倍紅包。今年,我被評上了三好學生。外公就分給我兩份紅包。鼓勵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小孩子們都收到了紅包,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晚上八點整,我們全家準時打開了電視機,收看農歷新年聯歡晚會。那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那優美的舞姿,使人贊不絕口;那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開懷大笑陣陣歡聲笑語蕩漾在客廳上空。
今年的農歷新年,我過得十分有意義。我希望明年農歷新年,我會過得更好!
【【實用】三年級日記匯總8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五年級日記匯總六篇03-14
【實用】生日三年級作文匯總四篇04-17
【實用】春節三年級作文匯總9篇04-28
【實用】清明三年級作文匯總10篇04-24
初三年級日記04-25
三年級過年日記04-19
【實用】神奇的三年級作文匯總10篇04-16
實用的小貓三年級作文匯總7篇04-12
【實用】玩具三年級作文匯總十篇04-12
實用的同桌三年級作文匯總6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