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一年級日記集合五篇
一年級日記 篇1
春節——是我國的一個盛大的節日,這個節日在不同的地方還有著不同的過法呢!這其中也蘊含著不同的民風民俗,現在,就由我來講講我國兩個少數民族的春節吧!
火把節是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尤其是在彝族中,火把節不僅盛況家前,而且被視為新年的開始。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晚上,白馬山寨里的男女老少排著火把的長龍,一路高呼著,彎彎曲曲地穿過山寨,走遍田野地角,他們要用火把驅除邪氣,祈求吉祥幸福。在白馬山寨,點燃第一支火把很有講究,要依照農歷年號屬相,推舉最年長的阿尼(爺爺--白馬藏語)承擔。屆時,老阿尼最先點燃火把緊跟著。眾人一邊跑,一邊高喊著:喔一把。若是兩寨相鄰,兩隊火把往往向中間靠攏,并行揉雜,然后旋成一圈兒,人們就在中間載歌載舞,歡呼雀躍。
彝族的春節如此盛大,壯族的春節同樣也是非常熱鬧講究的`。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燒肉等。晚餐的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吃過豐盛的晚餐后,人們便圍在火塘四周等待新年的到來,是為守歲。子時一到,人們焚香點燭,神臺上供滿了豬肉、整雞、粽子、湯圓、米酒等祭品。孩子們則燃放鞭炮,不少地方的壯族婦女馬上提著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邊打新水,討個吉利。男人則提著燈籠奔向廟社燒香化紙。春節期間,壯族人家家戶戶都是喜氣洋洋的。
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不論在什么地方,都一定是熱熱鬧鬧,喜氣洋溢的。
一年級日記 篇2
我在署假到了我老家,回到了老家后,才知道我的弟弟在哪,我家后面有個小湖哪你有許多小魚和青蛙有大有小,我和弟弟想要,我想了 一個辦法那就是用一根木棍扎在小一樣東西上我到校湖邊我用那個東西一撈,然后我一看撈了一個小魚,不行我還要弟弟說。
我馬上就去,我又撈了一個大魚,我們在家里看這些有大有小和這些可愛的小魚們可惜的是這些小魚們在撈回來的今日魚都死了。
一年級日記 篇3
今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下午我和媽媽、姥姥來到了廣場上準備放風箏。
一來到廣場,我們就看到了有好多人已經開始放風箏了,有老虎圖案的、有青蛙的、還有蜈蚣的……,我也迫不 急待的拿出了我的風箏來,媽媽在后面拿著風箏,我在前面跑,媽媽一撒手風箏就飛到天空了,我看到風箏在天上飛我可高興了,可能是由于昨天的風不大,風箏在天上不一回就落了下來,我又試了幾次,還是沒有成功,我看到別人放風箏也是有很多沒有飛上去的,過幾天我還會來放風箏的。
一年級日記 篇4
今天下午一放學,媽媽就帶著我們去老婆婆家。我在路上看到了又矮又小的小草,和又粗又壯的大樹。
到了老婆婆家,我就趕緊背語文書。因為,我被全班點名通告批評,語文書16課沒背會。所以,我就抓緊背語文書。不一小會兒,我就背會了。媽媽讓我玩一會兒,可是還沒玩兒一小會兒,就要睡覺了。我只好安安靜靜的去睡覺了,下一次我要早完成作業就可以早玩。
一年級日記 篇5
放風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我一個八歲的孩子已經放了五個春天的風箏了,可技術好像只進步了一點點。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擁有了一只精美的燕子風箏。我一直想放飛它,可是始終沒有機會,因為當時的我連走路都走不好,更別說放風箏了。
終于,盼到了我三歲那年的春天。這個春天的陽光仿佛格外明媚,可是事情并沒想象的那么美好。記得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拖著我的燕子風箏,顛顛地跑向公園。開始放風箏了,我卻怎么也掌握不好角度、力度等技巧,即使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的風箏也只能像剛開始學飛的小鳥,費力地撲打著翅膀,搖搖擺擺終于飛上藍天后,可還沒來得及炫耀一下自己的美麗,就已經悠悠地跌落下來。我只能三番五次地去尋找風箏。這個春天也在我的快快樂樂放飛失失落落尋找中不知不覺地結束了。
此后的每個春天,我都要去放風箏,技術也算是一年比一年好,到現在,我的風箏大概能在空中飛翔一會兒了!
【【實用】一年級日記集合五篇】相關文章:
一年級日記集合15篇01-17
一年級日記(集合15篇)12-25
有關一年級日記04-17
一年級日記【熱】04-06
一年級日記【熱門】02-09
一年級日記【薦】02-09
【熱門】一年級日記02-07
【薦】一年級日記02-07
【熱】一年級日記02-03
一年級日記【精】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