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日記400字1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大團圓的日子。每當這個節日到來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會讓我玩個夠。
我等啊等,盼啊盼,終于盼到了這一天。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帶我出去玩,可剛走出門太陽就好像很害怕見到我,害羞地躲進了云層里,下起了蒙蒙細雨。我心想:唉,今天可玩不成了。正當我悶悶不樂的時候,太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又從云層里悄悄地走了出來,天氣又變晴朗了,此時我的心情也和天氣一樣好了起來。于是,我高興地叫了起來:“雨停了,雨停了。”爸爸、媽媽聽見了,相視笑了笑。
走出小區,我看見有許多小孩子在路上嘻戲、打鬧,我看見了立刻跑了過去參與了起來,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廣場,那里更是熱鬧非凡,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很快,我拉著媽媽的手走到了人群中央,媽媽問我想玩什么,我指著碰碰車,媽媽看見了帶我坐上了碰碰車,我和小伙伴們玩了起來,很快這一天就過完了。
今天,是我最愉快,也是我最難忘的日子。
中秋節日記400字2
今天,我們又迎來了這個象征著團圓的中秋佳節。中秋節是我國獨有的節日,也是一個古老的節日。因為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稱為中秋節。在那天,人們就會團聚在一起,吃月餅,提燈籠,賞月。因此,中秋節和農歷新年一樣,也是一個家人大團圓的日子。正是“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據說中秋節吃月餅始于元代,象征著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
根據史料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 ”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朝,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的也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夜幕降臨了,我和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團聚在了一起在享受美味家肴的同時,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膾炙人口,流傳不衰的“靜夜思”,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而我也不由地想起了駐守在邊疆的戰士,在中秋佳節里不能和親人團聚;也想起那些曾經遭受地震災害,沒有親人的小朋友,在中秋之夜,更需要大家去牽掛和關心他們,在這里我要祝愿所有的小朋友節日快樂!童年幸福!
中秋節日記400字3
中秋節這天的晚飯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小區里的廣場上去賞月。廣場上,物業已經在荷花池邊擺放了長條桌,上面擺滿了水果、零食、糖果,以及中秋必不可少的月餅。荷花池邊霓虹燈閃耀,更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小區里的居民陸陸續續來到廣場上,圍坐在長條桌邊,一邊吃著月餅、美食,一邊抬頭觀賞月亮。我們也在長條桌邊坐了下來,朝著天空望去。天空中掛著一輪圓圓的月亮,它顯得如此清晰,如此明亮,是天空中一顆最為璀璨的明珠。
大家一邊欣賞著,一邊贊嘆著:“太美了!”很多人拿出相機、手機拍著,要把這美麗的月亮永恒地留住。
我對著圓圓的月亮默默地許愿:“愿我們全家健康平安,幸福美滿!”月亮仿佛在對著我微笑,好像聽到了我的心聲。這中秋的夜晚真是美好!
中秋節日記400字4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每當吟誦起這首《水調歌頭》,我的眼前就會徐徐升起一輪大而明亮的圓月……
吃完晚飯,我和爸爸去大街上散步。一路上香煙裊裊,家家戶戶早就點好了香斗,盼著有個好兆頭。
爸爸讓我仔細觀察香斗。我發現香斗最高的是十三層,最低的是七層,“這兩個數怎么都是單數啊?”我奇怪地問道。
“這個問題你要問奶奶,我可回答不了你!”爸爸帶著一絲神秘的口氣說道。
到了二姨奶奶家,我耍了一個小聰明,問二姨奶奶吧!我像一個小記者一樣問道:“這位大朋友,為什么香斗成單不成雙呢?”
二姨奶奶像一位知識淵博的老人一樣說道:“因為這是一個地方舊風俗。燒香斗給嫦娥,只能成單不能成雙。”
回家的路上,我發現大高家開的飯店門口擺著一張桌子,桌子上好多水果。最吸引人的是自制的黃燦燦的面餅。面餅一共有十三層,最高的一層被捏成了元寶的形狀。這個元寶捏得惟妙惟肖:兩邊尖尖的,中間凹了下去。
中秋節真是稀奇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