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日記
孝心日記
自古以來:“棍棒之下出孝子。”“孝”便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到了現代已遠離了棍棒,但孝敬長輩卻代代相傳。父親常說:“正人先正己,不論兒女孝不孝,但問自己慈不慈!孝來自于心,付之于行。”我似懂非懂的默許了,今年暑假發生的一場突發事件,它深深地撥動了我的心弦!使我受益匪淺。
8月3日上午,奶奶摔倒住院了。老爸一得知這個消息,立即動身,火急火燎地趕往梅城二院。我從未看到老爸臉上那緊張的神情,我的心被觸動了,心弦也跟著繃得緊緊的第二天,我和媽媽頂著烈日趕往梅城看望住院的奶奶,到了梅城,我和媽媽迫不及待的趕到了醫院,走進病房,映入眼簾的是奶奶躺在病床上那痛苦的模樣和爸爸坐在病床旁邊一副焦慮不安的神情,我的眼眶頓時涌出一股暖流,我多想替奶奶分擔一點痛苦啊!
這時,奶奶突然痛苦地捂住腿,我爸瞧見了,二話不說就給奶奶按摩起來,奶奶緊皺的眉頭才得以舒展開來。我想:“老爸和我想替奶奶承受點痛苦的心,應該是一樣的吧!”可我卻束手無策,不一會兒,鹽水掛完了,老爸按了鈴聲鍵,護士阿姨來換了一瓶,我和媽一直問奶奶痛不痛?想吃什么之類的話,可奶奶痛苦的神情告訴我們她累了!過一會兒,奶奶又說要拉小便,老爸拉起了隔簾,從床下拿出尿盆,給奶奶接尿,我驚訝得合不攏嘴,我的天啦!這是一個大男人干的事?
我的爸,你真行!很快,老爸就拿著尿盆去衛生間倒尿去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老爸回來后,又陪奶奶說了一些以前高興快樂的事情,奶奶被逗笑了,老爸也笑了,這一刻,我的心被融化了,似乎有一根莫名的大拇指輕輕的撥動著我的心弦,老爸的孝行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我的眼睛模糊了。
整個上午,老爸就在重復做著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可老爸忙忙碌碌的身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我仿佛感到老爸的身影突然變得那么的高大!我和媽媽回家了,夜深人靜,我的腦海里卻總浮現著老爸不眠不休地照顧著奶奶的身影,時間滴答滴答的走動,可我輾轉中卻迎來了久違的失眠
我的老爸,就是這樣和藹可親,以行為榜,或許正是他所受的百善孝為先,這一家風家訓才鑄就了這份孝心,這份涵養,我默默地記在心里,我想它一定會在我的心里生根發芽,這種家風家訓我怎能舍棄呢?孝心孝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國之精魂,時刻撥動著我的心弦,一路同行,真好!
孝心日記
在我的鞋柜里一直珍藏著那雙紅舞鞋,它凝聚著奶奶對我的愛。
從幼年到現在,陪伴著我最久的是奶奶。時光追溯到小時候的一次兒童節!我們這個班準備的節目是舞蹈,老師讓我們每一位表演者都買一雙紅舞鞋。回到家以后,我高興的向媽媽打電話:“喂,媽媽,媽媽,老師讓我們每一位表演者買一雙紅舞鞋。”媽媽笑著說:“寶貝,好吧,媽媽給你買。”鞋子沒回來之前,我每天期待著。想想它是什么樣子的?漂不漂亮?大小合不合適終于,我拿到了我的舞鞋。“35號,正好。”我高興地看著號碼,一邊穿上舞鞋,在客廳跳起準備表演的舞蹈,“啊!怎么這樣緊呢?太硌腳了。”我皺著眉頭說。怎么辦,還有三天就表演了,現在買也來不及了。我的眼淚頓時從眼眶流出,猶如斷了線的珍珠般,一顆顆掉在攥緊的拳頭上。奶奶聽到我哭泣的聲音,馬上從廚房跑過來說:“怎么了,誰惹我們家孫女不開心了?”我傷心地說:“過幾天就要演出了,但是我的鞋子小了。”“哦,奶奶給你想辦法,不要傷心了。”奶奶和藹的說。我半信半疑地脫下舞鞋,上學去了。
第二天晚上,我起來拿水喝,眼前的一幕,使我震驚了。只見奶奶穿著我的舞鞋在客廳走起了貓步。她的額頭上密布著大大小小的汗珠,兩只手攥成拳頭,咬緊了牙門,感覺就像是赤腳在刀尖上行走般,步步艱難。看到這里,我熱淚盈眶,跑過去對奶奶說:“奶奶,您用您的腳撐大我的鞋,腳不痛嗎?”奶奶卻裝作一個沒事人一樣說:“沒事,我不痛。"我趕緊蹲下去,抱起奶奶的腳,輕輕地撫摸著,她的腳后跟,磨出了一顆顆大大小小的血泡演出的當天早上,我穿著舞鞋,愜意地站在鏡子面前,左看右看。“多么陽光啊!”奶奶得意說。我在奶奶身旁笑了,奶奶也笑了,我嘴邊那深深的酒窩里,藏著奶奶的禮物深深的愛
奶奶對我的無私,疼愛,照顧,讓我學會了感恩。感恩養育我的人,是他們給了我生命,自信。現在趁他們還沒有老,好好孝敬他們吧!
孝心日記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孝”。孝順父母,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若是一個人連身懷孝心都做不到,那么,他的為人便有待考究了。
羊跪乳,牛反哺,動物尚且心懷感恩,更何況是人呢?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而父母將我們帶來這個世界,撫養我們長大,給予我們寵愛,這又豈止是“滴水之恩”?難道我們不應回報父母嗎?
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么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有時一句問候,一通電話,便可以讓父母體會到你的孝心了。
漢文帝劉恒,是漢高祖的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無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藥物,他親口嘗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又包含了他多少的孝心啊!他身為儲君,身份高貴,卻親自為母親嘗藥。孰知,那時的宮中該有多少人期盼著他們母子死,下毒無疑是個好辦法,但他為了母親,仍那樣做了。身懷孝心的劉恒,也注定將會是一代明君。
佛曰:“世上要是沒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便是侍佛。”孝,不僅是養活父母,還有精神上的孝敬。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不敬,何以別乎。”所以我們在侍養父母的同時,也應尊敬父母,即“孝之至,莫大于尊親。”只有這樣,才方可謂之“孝”。
對于父母,我們要尊敬的太多太多。孝敬和叛逆之間,介子推為母而死,選擇光榮;李逵只身劈虎為母報仇,選擇德昭后世;張九齡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可以幫助你成就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人,你也會得到社會的回報。
孟子曰:“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我們每個人都是赤裸裸的來又赤裸裸地去,帶不走一分一毫。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全憑老人給我們的指引,他們教會我們如何生存,如何應對挑戰。“孝順,孝順。”孝的表現便是順,只要我們順應父母的指引,向著人生正軌邁步,那么,還有什么值得憂慮?即使是失敗,你身后也有一個安全的“港灣”,可以時刻為你遮風避雨。
所以,不要忘記時間的流逝,不要忘記生命的脆弱,更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讓我們抓緊時間去盡盡自己的孝心,記住,時間永遠不會停下來等待你
孝心日記
何為孝?樹葉甘心凋落為樹之沃土,不是孝嗎?烏鴉千辛萬苦反哺父母,不是孝嗎?雨滴千匯成大海,不是孝嗎?大自然中的萬物都有一顆炙熱的孝心,豈不是證明孝為人之常情,孝為萬事之先?
鯉魚臨死仍護魚子,地震,父母為孩子撐起一片天多少父母為保護孩子而付出生命的例子使我們淚流千行,也許父母對你的百般呵護,千般憐愛已經習以為常。但我們曾幾何時想過為父母做些事,讓他們為你少操些心,讓他們能欣慰的嘆道孩子長大了。中國自古以來推崇孝道,孝字也早以刻在每個人心中,但并非每個人都做到了。當你看到時光的鐫刻刀殘忍的在父母臉上刻下痕跡,當你看到父母的背已經彎得比蝦米還離譜時,男道心里那根痛弦沒有觸動嗎?如果把孝禁錮在心中,必如死尸一般,早已無人心。
給予情,報以恩而父母的債那是永遠還不清了。曾讀過一篇小故事。古代,一個小官十分孝敬父母,每當去外赴宴時,都要打包最好的帶給父母。看似十分平常的事,卻體現了孩子對父母最起碼的尊重孝敬。危機的時候父母能不用思考為孩子付出生命,那為給你生命的人的人放下一點尊嚴又何妨?
如果把父母比作大樹,那孩子就是落葉,“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如果把父母比作能包含孩子各種錯誤的大海,那孩子就是溪流,融入大海是大海更寬廣。孩子的我們更要學習烏鴉,反哺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然而更令人心痛,更讓人譴責的是,又有些許人為爭父母那僅有的.家產,不顧父母的無奈及痛心做出令人痛心的事。自小起,我們被灌輸了“百善孝為先”的道理,背誦了多少關于孝敬的詩文與故事,目的就是牢記孝心,不能麻木,讓我們的父母接受我們微不足道的感恩。孝于心,帶著孝心上路,能給你的事業帶來想不到的幫助。從小知道孝敬父母的人,必定是一個有修養的人。而這又是成功的關鍵。現在很多大公司看重的都是一個人的修養,而孝又擺在首位。孝敬的是父母,這既彌補了對父母的愧疚,也塑造了自身美德。孝不是一個字,而是一個行,行孝。
孝心,也許是一句微不足道的問候,但能沁人心脾,孝心,也許是一杯白開水,即使無味,但能甜盡父母的每一個心靈角落,孝心,也許很簡單,只在我們對父母做的點滴事。帶著孝心上路,讓父母在生命奔途中休息少許。
孝心日記
孝如清泉,滋潤人們干涸的心田;孝如春風,撫慰人們心靈的傷痛;孝如陽光,溫暖人們久寒的靈魂。正是因為有了孝心,中原大地才呈現出一幅春暖花開的繁榮景象。
正如材料所說,小羊尚有跪乳之行為,烏鴉尚有反哺之行動,我們人類的孝心也在逐步滿溢社會。
孝如清泉,滋潤人們干涸的心田
曾有媒體報道,一位叫王莉的女士因照顧自己癱瘓在床的母親,一直沒有時間來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如今已40多歲的她,依然與母親相伴,一直無微不至的照顧著自己的母親。王莉的行為如清泉,滋潤了多少人那干涸的心田。反觀現在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空巢老人,他們所需要的很少,只是每天能夠看到自己的孩子,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要求我們都不能滿足。因為現在的年輕人緊隨時代進步與發展的潮流,不肯慢下腳布,看看自己那白發蒼蒼的母親。但是此事已經報道,人們開始反思,開始常回家看看,孝心的接力在此加速。愛心正在傳遞,孝心正在傳遞。
孝如春風,撫慰人們心靈的傷痛
有一位五六歲的男孩在其他這時的同齡人都在無憂無慮玩耍的時候,他卻獨自一人照顧中風的父親。當別人問他為什么這么做時,他的回答是那樣的簡單卻又如此的讓人感動,他說:“因為我愛爸爸。”孝心在他們中傳遞。是啊,“愛”是如此讓人感動的字眼。小孩的孝心也隨著愛流入人們的心靈,去撫慰人們心靈的傷痛,更撫慰了人自己的爸爸。
孝如陽光,溫暖人們久寒的靈魂
在一次旅游時,快到海邊了,卻看到這樣的一對母子,老人年逾七旬,男士已近不惑。他們的裝束很土,一輛破舊的電行車與周圍迷人的景致格格不入。一番交談后,我們知道,他們來自粵西地區的一處窮鄉僻壤,為了來這里,一路已經折騰了好幾天。男子說,老人家這輩子都想見見海,如今上了年紀,再不出來就沒機會了,也就咬咬牙騎著三輪車過來了。
孝心在你,在我,在他,讓孝心傳遞,讓親情流淌,讓親人芬芳;孝心在你,在我,在他,播種孝心,傳遞親情,讓我們在愛的芬芳中幸福相伴。
【孝心日記】相關文章: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01-21
孝心無價初三作文12-18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5-03
中國最美孝心少年事跡素材12-24
孝心少年文敏的勵志故事05-15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_750字01-22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5篇)01-24
最美孝心少年曹胤鵬的勵志故事12-11
一封家書表孝心作文600字04-07
詩人的孝心小學五年級作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