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漸行漸遠傷感日志
一朝分別,兩地生根,年齡增長,幼時的玩伴早已成家立業,不復當初光景。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下車后看到一群羊走過來,放羊的小伙曬得黝黑锃亮,一口雪白牙齒楊掛下閃著光,竟然是他,一起長大的小弟。
其實要論血緣關系,這個小弟要多遠就有多遠,不過他的母親和我的母親舊相識罷了。從小住在一條街,真的是一個飯碗吃過飯的交情。他有個姐姐,經常拉著他去我家,姐姐坐在炕沿上認真的教我們打拍子唱童謠,弟弟總是學不會,姐姐把他的臉捏的老長。等到我們上小學時,他已然長得比我高大了,不過在學校都不說話,那時候男女有別的封建思想還在統治著村里的每一個人。放學后的游戲場才是孩子們較量的地方,我們是一對好搭檔,所向披靡,玩什么都能獨占鰲頭。直到他母親那高昂且有穿透力的聲音召喚他回家晚餐,大伙才一一散去。
那樣的夜晚,是我喜歡的寧靜。晚歸的羊群,不慌不忙的日落,灰青色的炊煙,驢兒的鳴叫,踩著腳下光潔的硬土,灰塵在臉頰上跟汗水一起勾勒出童年的美夢,與玩伴們約好明日再戰。一路狂奔著回家,從來不知道,什么叫做疲倦,只有翌日早起上學的.時候,死死地抱住被子不肯松手。
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在七八歲的時候就非常明顯,家里做木制柜子,我喜歡收集刨花,他喜歡拿著不成型的木塊揮舞起來做槍做劍。過年的時候母親給我買花戴,他卻挨家挨戶的撿未燃著的小鞭炮。慶祝春節的方式貌似十幾年未變過,所有玩伴隆重集合,在年三十上午爬一次山,一定要上到最高峰,那時候還沒有手機,只是在山頂上吼幾嗓子,算是留念啦。一開始我們都是小孩子,跟在大孩子后面。漸漸長大之后,終于有一年,我和他,算是最大的孩子了。
弟弟蹲在山頂,我不想念了。他從來不叫我姐,可能是因為生日就差那么幾個月。
那你以后做什么?
不知道,反正,我也不想考大學。
那是我們的人生軌跡分離點,我繼續騎著我的小自行車奔向三十里地的中學讀書,他就去外面闖蕩江湖。過年的時候再見,我明白了一個詞語,叫做物是人非。那是第一次,我對一個詞語有了真正的感受,讀書的仍舊討論哪個哪個老師,打工的就議論老板如何如何,我已逐漸明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真正生疏,是在他結婚后;槎Y我不知道,寒假回家他正牽著媳婦在路上,也是以前的小學同學,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后來也去他家里坐過幾回,媳婦懷孕也怪麻煩,就真的淡了。
陽光下他笑得燦爛,一句輕輕地回來了?我只有點頭,你也回來了。他笑,嗯。
就此別過,再無交集。
聽父親說,他現在已然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生活美滿,在村里人緣也好。我聽了真不知說什么,只是腦海里還是那個羊群里的牧羊身影,什么時候,能再和小伙伴們決戰一回?
恐怕,那時的游樂場地,現在早已荒草萋萋了吧。
【童年漸行漸遠傷感日志】相關文章:
散文漸行漸遠的村莊04-30
秋色漸將晚宋詞賞析06-01
《芙蓉樓送辛漸》原文及鑒賞03-09
衣帶漸寬終不悔作文03-31
以年輕的心正視漸老的歲月散文04-29
卜算子慢江楓漸老翻譯賞析01-21
江行寄遠唐詩賞析08-29
關于芙蓉樓送辛漸的詩意誰知道?07-25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及賞析04-11
《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全文及賞析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