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行囊日志
酷熱夏日,長途大巴在熱氣騰騰的高速路上飛奔,多數人都疲憊地歪在座椅上,閉目養神,鄰座大娘卻始終精神抖擻地抱著一只舊紙箱,像懷抱著嬰兒般小心。
我對紙箱里的東西感到好奇,忍不住問了一下。她麥黑色的臉上立刻綻出八顆潔白的牙齒,笑著說:“雞蛋。”不用再問就已猜得出,肯定是老兩口在家養了土雞,下的蛋都攢著,等機會給遠方的兒子送帶去。
母親們的行囊里,總是裝滿不可思議。
前陣子,老友劍鋒抱怨說,農閑了,他七十多歲的老母親來看孫子,他特地囑咐她,來時什么東西都不用帶。等見到母親時,他郁悶得不知說什么好。老太太用大大的蛇皮袋子裝滿黃豆、花生、面粉、香油......背都背不動,她就拖拉著,結果,袋子磨破了,黃豆花生爭相涌出,瞬間占領一截馬路,嚇得行人都剎住了腳;香油壺也磨破了,可惜當時沒發現,等發現時,滿屋滿地犄角旮旯里都香了。
“母親暈車,經過數小時的顛簸,她暈得厲害。每走幾步,她就要蹲下身子,用手捂住嘴,想吐。”劍鋒懷著復雜的感情對我說道。
我給他出主意:“下次你可以告訴她,曬點兒干菜或種點兒棉花帶來。你不讓老太太帶點兒東西來是不可能的,干菜或棉花都很輕。”
這個主意,其實是我從婆婆那兒得到的啟發。婆婆五十多歲,身強體壯,每天爬五公里山路當運動,輕輕松松。但當她提著碩大的行李袋出現在杭州時,我們還是嚇了一跳。心驚膽戰地接過來拎,還好,不重。打開一看,全市干菜:冬瓜干、蘿卜干、扁豆干、干豇豆、芝麻葉、干油菜......突然想起很久前看過的一個故事,大概說是二戰期間,某國的'一位母親因存儲了很多魚子醬,于饑餓中拯救了一家人。后來戰爭結束,她還是習慣性地做很多魚子醬,隨時準備應對突如其來的戰爭。看我婆婆的樣子,也像是替我們備戰來了。飯間,我舉著一筷子看不出是何物的干菜,向大家推銷道:“有機食品呢,大家要多吃。”她開心地說,好吃下次還做。
也許,每位老母親,都是一樣的,把那一份膨脹飽滿的情感,投射到四季歲月的每一個角落,包括她種下的每一株莊稼、每一顆青菜上面。最后,她把它們都匯總到行囊中,曲折、含蓄而執拗地給我們帶來。
這種事,理解起來是費勁的,其實它需要的知識:成全。
【母親的行囊日志】相關文章:
經典的日志03-05
男生的日志01-05
心情的日志12-19
父母的愛日志04-18
關于分離的日志12-24
實習日志02-18
一個小行囊的故事01-21
經典的日志15篇03-05
感動人心的日志03-04
有關于愛情的日志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