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到底是北方人的還是全中國人的經典日志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日志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志里。你知道什么樣的日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日志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晚到底是北方人的還是全中國人的經典日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可是這個必須之后,你見過南方人吃餃子過年嗎?
春晚歷史悠久,其影響力當然是必須的,歷屆的春晚有好也有壞,出過精品也暴過垃圾,捧紅過明星,也斃掉無數能人。
可是有一個現象我想人們也應該發現,春晚的舞臺上,說的演的唱的幾乎全是北方的人和事,偶爾有幾個南方人上春晚,也被“郭達”前輩說“把舌頭捋直了再說話”。
于是春晚上你看見的就只是長江以北的文化,意思就是說如果長江以南的人如果想上春晚的話,就得先把舌頭捋直了說北方話。也就間接的說,南方人說話就該像北方人學的那樣“雷好拉拉,對母雞拉拉”。
可笑的是這樣的具有地方諷刺小品也會上得春晚,豈不知道現在的廣東人普通話水平在什么高度上,如果你真正的接觸過廣東家庭,如果他不說他是廣東人你根本就不知道這個滿口正宗普通話的人,會是北方人所諷刺的“把舌頭捋直了說話”的南方人。
當然還有北方人在春晚所說的,年三十必須吃餃子的規矩。于是每年春晚你都會看見主持不厭其煩的說:過年吃餃子,餃子啊,這個餃子的意義
還是那句話,你看見過南方人有吃餃子過年三十的嗎?你看見過南方人有吃臘八粥過年的嗎?可想而知南方人過年吃湯圓,吃年糕等等,但是就是不見得有多少人吃餃子。那么春晚上只只吃餃子的現象是代表中國人過年的文化,還是只代表北方人的過年文化?
當然說到春晚,就不得不提到本山大叔。這位本土的喜劇之王,就像陳佩斯小品說的“幾千年才出我這個一個”的牛人,幾乎占去了春晚小品的全部風頭,每年元宵節的頒獎晚會上都會看見拿小品一等獎的必須的本山大叔。我有這么一個想法。如果有一天拿這個獎是個南方小品會不會有人說春晚投票做假?
當然本山大叔有拿第一的實力以及人氣,于是本山大叔才大可肆無忌憚的.在春晚的舞臺上推薦他的東北二人轉,幫網站打廣告。于是我心里有這么一句潛臺詞:
你讓不讓,你不讓我就不上。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地域的國家,各個地方的風俗語言都不相同,雖然我們供奉的都是儒家文化。但是這地域上的分歧和語言上的溝壑還是難以逾越的,推廣普通話固然重要。但是推廣的只是北方普通話,那南方的舌頭永遠都不會捋直的。
而作為春晚這個一個全球華人的大舞臺,我們看到的只是北方人的游樂場。
我想這不是南方人的悲哀。
而是CCTV你OUT了。
【春晚到底是北方人的還是全中國人的經典日志】相關文章:
春晚的經典語錄臺詞03-15
關于春晚經典臺詞摘抄04-10
到底是誰的錯04-23
感想的日志10-30
日志的心得10-15
班級的日志10-13
男生的日志01-05
心情的日志12-19
關于班級的日志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