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我們成熟的太晚情感日志
正值夏末時節,微風初起,湖面泛起一層一層漣漪,湖中不時會有幾只飛鳥駐足,像是在欣賞午后的光景,湖邊柳枝搖曳多姿,隨風飄揚。與其他剛入大學的同學不同,林秋水更喜歡圖書館里的寧靜,而這座橋則是她每天的必經之路,故事也是從這里開始的。其實從著條路到圖書館并不室最近的,是這里的風景吸引了她,縱使遠一些也很愜意。
林秋水是一個稍內向的女孩兒,平時部怎么愛說話,很文靜。她有一頭烏黑飄逸的長發,雪白的皮膚,同她的名字一樣,擁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那雙玉眸經常滿含笑意,這也是她最迷人的地方。整體看起來。林秋水并不算是一個美女,卻給人一種落落大方高貴大氣的感覺。
這一天,同往常一樣,林秋水正雙手抱著從圖書館借來的書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也許是因為沉浸于剛才讀過的《飄》中,嘴角略帶笑意,應該是在回憶郝思嘉和白瑞德的那一段舞蹈吧,并未留意前方,王天一正騎著自行車,塞著耳機悠然地觀看湖邊的風景,也未留意前方,當他回過神兒來時,一個身穿百褶裙的`女孩兒已被自行車撞倒在地,身旁有幾本書散落,當然他并不關心那幾本書,只希望眼前這個女孩兒沒事,畢竟剛開學,不想招惹麻煩。趕忙說了聲:沒事吧?正要下車扶女孩兒時,她自己就站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土,拾起書本,微笑著說;沒事兒,是我自己不小心。說完就離開了,留給王天一一個夕陽中的背影。就這樣,兩人邂逅。
不知是什么吸引了他,是湖景,還是那個女孩兒的微笑,自打那天起,王天一就時常到湖邊轉,當然,目光有時也會在那陌生而又熟悉的背影上停留。漸漸地,他發現了女孩兒有去圖書館的習慣,于是他也時常會去圖書館坐坐,盡管他并不喜歡那里的氣氛。這種情況持續了近三個月,直到一次偶然機會,在校報上,他看到了女孩兒的照片,原來女孩兒名叫林秋水,是中文系的一名才女,曾有許多文章獲獎,自己也曾讀過她的文章。
對那篇《想思太淺》印象極深,他不禁在心里默念:只怪那想思太淺,散落的往事,化作了云煙。王天一時常會想,到底是怎樣一個女子能寫出如此美妙的文章。如今得到了答案。那個曼妙輕盈的身影時常會在他腦海里浮現,揮之不去。王天一也時常自問,我怎么會總想起那個書呆子呢,為什么看到她就有一種很舒心的感覺,難道這就是喜歡嗎?還是一見鐘情?他不懂,那一年,他18,她19。
大學第一年,她參加了許多社團活動,像書法協會,動漫社等。他也參加了許多,最癡迷于籃球和吉他,每次有女生在籃球場外為他歡呼時,一種無名的自豪感就會涌上心頭,當然也會有一絲失落,因為他知道那些歡呼聲中沒有她。
“我的世界,因為有你才會美……”聽到歌聲,她想;這不是我高中時的班歌嗎,是誰在唱?隨著聲音越來越清晰,她找到了聲音的發源,駐足傾聽,那人生的另一半,他結婚了,還有了一個孩子,一家人很幸福。
五年后,她學成歸來,來到那棵曾載有他們誓言的那棵樹下,如今的她,已進入女性最美的年齡,給人一種知性美。她站在那棵樹下,回憶起五年前的種種,不時嘴角上揚,一想到一會兒就能見到他,心就砰砰直跳,那種感覺既興奮又緊張,不知道,這幾年,他怎么樣。再樹下徘徊了近五個小時,眼看著太陽就快落山了,她想:可能他不會來了吧“帶著一絲失落,剛要離開,突然有一個小男孩兒跑過來把一封信交到她手里,并說:這是我爸爸給你的。”說完就跑開了,她都沒反應過來,四下張望以后,她滿心疑問地打開了信,那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
秋水:
看到這封信時,我想你已經猜到了吧,嗯,是的,我已經結婚了,她叫紀雪,也是當年留校的老師,現在我們一家很幸福。其實,當年在這里,本打算向你表白,花都準備好了,可那時的感情太青澀,不懂得愛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為愛承擔責任,現在,我懂了!我要為我的愛承擔責任,對不起,只怪我們成熟的太晚,希望你以后幸福……
——天一親筆
后面還附了一首小詩《也許從前》
我用現在
追憶從前
驀然回首
歡笑依然在耳邊
我用現在
重溫從前
剎那轉身
卻已是一眼萬年
也許從前
只是過眼云煙
雖然偶爾會映入眼簾
但那已然成流年
我只能默默守候
傾心懷念
林秋水讀完信后,靜靜地站在那里,抬頭望向夕陽,任憑落日余暉灑落在身上,淚水不住地滑落,不時流入嘴角,不知是苦是甜……
【都怪我們成熟的太晚情感日志】相關文章:
又夢見了她情感日志02-26
情感日志心情隨筆(6篇)01-10
情感日志心情隨筆6篇01-10
勵志書籍《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10-29
經典的日志03-05
男生的日志01-05
心情的日志12-19
父母的愛日志04-18
關于分離的日志12-24
實習日志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