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記200字精選
清明節日記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五,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后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里,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么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么這么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
清明記。月殤&冰傷
今天聽媽媽說爸爸開車去上墳了,一想,也是清明節要到了。一上博客,我才突然想起了你,月。恍然間覺得你還在呢,時間一提醒,我緩過來了,不對,你已經離開了我們了,你這個號是翼和冰來了。
呵,我不否認自己是個懷舊之人。但是我卻因此而感到難過。當你即將離開的時候,我還一直是安慰冰,詩詩,筱,羞,他們,但是上帝還是將你奪走,到最后,反而是他們來安慰我了。看到冰上傳的日記里。你說我像個大姐姐一樣,而糖像個小妹妹一樣,呵呵。不知道為什么,在現實中,我給人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孩子。而在你們面前,我卻發現我很能扮演知心姐姐的角色。真是奇怪。當婷他們叫悅為月子時,我就想到了你。為什么你會走了呢。誒,這個問題我想自己已經問過了N遍了。到小月。在博客上,我們成為戀人了,雖然說我像個大姐姐一樣,不過我更覺得你不像是個只讀小學年齡的孩子,相反,我覺得你很成熟,而且我們很難一起在線,你不多話,我也不多語,但是我總覺的我們是有友情的。或許是影前面的打線吧,不然我也不會認識你了。在博客上,我自認為我的朋友很少。再者認識你,我真的覺得很開心了。雖然我們認識的快,分離的也很快,不過,就算你到天堂去了,我們都還是你朋友啊,就算你已經不知道了,但是我還知道的。奧博里少了你,每當看到月亮,我就會想起了你來。當你離開的時候,小冰上傳了你的照片,說真的,你還真是可愛,除去眼鏡,覺得還是個可愛的小女生吧。
翼說,冰一講到你,就特容易激動,也是,好端端的一個孩子,就這樣輕易的離開了,況且,雖然冰愛欺負你,至少也是朋友間的,現在一想起來,冰都說自己有點變性格了。以前人人怕她的拳頭,而你走了后,她都幾乎是金盆洗手了。
月,清明要到了。我想起了冰在聚友里的名字,無意之間我便自己覺得很難過。我的文筆沒有羞那么好,小月,天堂好么?我想,我和冰于你的友情果真是天地相隔呵。事實難料。
BY:然
日記一則
今天是清明節,天氣陰沉灰暗,還不時飄一陣毛毛細雨,仿佛空氣中充滿了憂郁和思念,給人們追思故人的情懷平添了幾許哀愁,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早晨,爸爸早早起床,神情肅穆地把奶奶的遺像擦了又擦,然后輕輕的擺在臺子上,似乎怕驚醒了沉睡的奶奶。爸爸在奶奶的遺像前擺上水果等祭品,并燃上了三炷香,隨著裊裊升起的香煙,爸爸莊重的向遺像鞠躬行禮,然后媽媽和我也都行了禮。寄托思念的[香漸漸的充滿房間,飄向遠方,帶著我們全家人對奶奶的思念飛向另一個時空,不知道奶奶能不能收到這份后人的情思。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用來祭祀祖先、祭奠英靈、懷念去世的親人,是一個哀傷和思念的日子。這一天,國家要為民族的先人、英烈們舉行公祭,以繼承民族傳統,緬懷英烈們的豐功偉績,鼓舞世人努力工作、熱愛生活。家庭祭祀祖先主要是為了發揚孝道,報父母養育之恩;祭思故去的親人,是為了抒發綿綿的思念之情。這其實都是寄托精神的一種形式。
今年的清明節讓我們中國人多了一份哀思。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奪走了許許多多同胞的生命,在地震傷痛的記憶還未完全撫平之時第一個清明節到了,把我們的記憶帶到了地震的那一刻,仿佛又看到了廢墟下壓著的書桌、課本和一雙雙稚嫩的小手......
讓升騰飄散的煙云帶去我對逝去的親人和災區小朋友的思念:愿他們安息!
養鬼日記14
天還很早,還是滿天星斗,陶博士就來了,叫起了我和辰子,送我們出了校門。
在校門口我看到了一個影子從我們身邊飄移過去了,我并沒理會那是誰。辰子卻捅了我一下,強子看見沒有,那不是冷寒嗎?她怎么到這里來了,還飄著來的。
陶博士說道:“那是個新鬼。”
“黃泉路上無老少,她愛是誰是誰吧!”此時我的心思全在小姑姑的事上,我不知道回家怎樣說服父母去燒紙錢。
辰子又說道:“她是這個學校出來的,現在她卻做了鬼。”
我沒再接辰子的話茬兒,踏上了返家的汽車。
經過七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終于回到了家,我又看到了我的父母。
父母也驚喜的看著我,“強子你回來了,把我們想壞了!”
父母終究是父母,無論他們的孩子有多少缺點,有多么無能,他們對孩子只有愛。回到了家,回到了父母的愛中,我的心里一下子寒滿了東西,哽咽著話也說不出來了,只想哭,只想放聲大哭一頓,把心里的郁悶哭出來,讓心里的委屈,讓的魔難都隨著眼淚流出。而也只有父母的愛,才能把這些郁悶、委屈、磨難撫平擦去。然而,我不能這樣,我知道我的情緒會使父母傷心。已經墮落到推磨坊這步夠對不起父母的了,怎么能再讓他們傷心。一時間我卻不知該對父母說些什么了,只是呆呆的看著他們,呆呆的看著他們,好不容易擠出了一句話,“爸、媽,我太想你們了。”
媽媽拉著我的手哭了,她硬咽著說:“我的強子大了,懂事了,知道惦念父母了,再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像樣的大學,就算媽媽死了,都可以踏踏實實的安息了。”
一提起死,我又想起了小姑姑,小姑姑死了,她那樣年輕,那樣漂亮就死了。可做了鬼的小姑姑,還是不得安息,又被施鬼騙去做了鬼奴,現在施鬼又在逼她做妾。我該怎樣對父母說起這些事情呀!
不容我說話,父親不滿的瞪了一眼母親,說道:“別一天到晚的說死,不吉利。你看冷天他家丫頭,去年好不容易考上了復旦,前幾天不知怎的就突然死了。”
冷寒真的死了,這樣說我們早晨看到的那個飄移著的影子真的是冷寒的魂魄。也許正如辰子所說的,那冷寒畢竟是推磨坊出去的,此時我很想知道她是怎么死的。我看著父親問道:“她是怎樣死的?”
“說來也怪”母親嘆了口氣說道,“聽說那孩子也沒什么病,和同學們聊著聊著天就死了。”
父親補充了一句,“膽小鬼,他們當時在講鬼故事,我想她是被鬼故事嚇死的!”
聽了父親的話,我心里咯噔一下子,“被鬼故事嚇死的”這不可能,推磨坊出來的人,沒有誰會被鬼故事嚇死,想必她一定是在不經意間違反了曾發過的毒誓,想到這里我真的感到了不寒而栗。我們曾發過的毒誓看來也是被施了鬼法術的,是絕對不可以違反的呀?這下子我覺得要說小姑姑的事情顯得更難了,我必須十二萬分的小心絕對不可以違反了那毒誓。
我想了一下,長嘆了一口氣“唉,又是一個年輕的生命結束了。”
父母點著頭,“可不是嗎!”
“想一想我小姑姑,又年輕又漂亮,結果也早早的走了。”
提起小姑姑父親的臉上掠過了一絲悲哀,母親忙說道:“強子,剛回來別竟提你爸傷心的事。”
我看了一眼母親,“媽,其實我也不想提我爸傷心的事,只是前幾天我做了一個夢,這個夢太不好了。后來我找了一個老和尚去解夢。老和尚說的更懸,所以我才急急忙忙的跑回家來跟你們商量。”
父母聽了我的話,遲遲的看著我,顯然他們很難理解我話中的意思。我也在等待著他們問下去,就這樣我們相視了一陣子,父親才問道:“你夢到什么了?”
“我夢到小姑姑了!”
“她怎么樣?”
“她的處境不好?”
“出什么問題了嗎?”
“是的!她死后,被一個千年老鬼拐騙到了一個什么地方,(我不想告訴父母是推磨坊中學,我怕父母為我擔心,也怕自己說過了嘴違反了那毒誓。)夢里說的不太清楚,現在那千年老鬼在逼她做妾!”
“什么可能?不可能有這種事!”父親聽了我的話,情緒變得激動起來。
“爸!我開始也是不相信的。”(我說這句是想努力掩飾一些東西,但我也無法說清到底在掩飾什么。)我停頓了一下,看著父母的臉,繼續說道:“可這夢太真切了,真的就像在眼前發生的事情一樣,所以我才去找了老僧人解夢。”
“老和尚怎么說?”父親著急的問道。
“老和尚說,那是因為小姑姑在地獄遇上了惡鬼,正遭惡鬼糾纏,這千年惡鬼的法術相當高,很難破解。”
“那怎么辦?”父親顯得更加激動(小姑姑畢竟是父親的親妹妹呀,他關心小姑姑的一切)。
“老和尚給了我一些符咒叫我再寫一張狀子,多弄些紙錢,一起燒掉,那些符咒可以帶著這狀子和紙錢到閻王那里給這千年老鬼告上一狀。但愿閻王能管一管那千年老鬼。”
母親顯得有些不以為然,“不過一個夢,何必這樣認真,又不是清明,又不是鬼節,又不是你小姑姑的忌日燒那門子紙錢。”
父親生氣的站了起來,“不過燒些紙錢,能破費你幾個錢?”
“這不是錢的問題,是應該教育孩子不要相信這些荒謬的無稽之談。”母親爭辯道。
我也站了起來,“媽,我是不相信這些的,只是這夢一連做了幾次,攪擾的我不得安寧。我們何不化些紙錢,沒有這事更好,如果有這事,我們也盡心了,也對得起小姑姑了。”
母親無言了,無論母親是否相信鬼神,但她必定不希望他的兒子每天受噩夢的攪擾。
父親看著我,“強子真的懂事了,連他的小姑姑他都是如此關心。”父親白了母親一眼,“教育孩子,首先應該讓孩子知道關心他人,關心父母。不管這世上有沒有鬼,清明節給英烈們掃墓的很多,這是人的一種思念一種情感的寄托呀!”
沒想到事情是這樣的順利,我假借一個夢即說服了父母去為小姑姑化紙錢,也沒有違反了那毒誓。這一下我心里堵著的那東西好像少了很多,出氣似乎都比原來順暢了一些。
但冷寒的事,卻在我心里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毒誓這可怕的毒誓,它像一個惡魔,一條毒蛇一樣纏有我們身,難道它將陪伴我們一生嗎?
仨哥們,仨篇改革開放作文
搬
家
我又搬家了,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家的“搬家史”。
就我所知的搬家史,是從我爺爺幼年時候開始的,那時候,一間簡陋的茅草屋能算一個不錯的安家之所了。那房子真是有夠破舊的了,雨天時漏雨,刮風時通風。而且年久失修,芨芨可危。人和家禽共處一室,家中既]有牲畜棚,又]有廁所廚房等。至于家具就更談不上了,一塊平板百就是一張凳子,幾塊木板拼在―起就是一張床。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擁擠爪堪。人妙了,房子就顯得小了,小得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解放后,國家經濟開始發展,農民也慢慢從貧苦的陰影中是了出采,我家也從茅草屋業搬了出來,這時正值我父親出生。我們全家住進了土磚房,雖然還是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擁擠、雜亂,但此起以前已經好多了,房子不再搖搖欲墜,也不再漏雨漏風了。原先的茅草房已用來紛養家禽了,但仍然沒有廁所廚房等,家具雖也置辦了些,但仍只有床、桌子、椅子等木質基本家具。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池,我們家也乘著運一春風騰飛起來。我家也從原來的土殖房搬了出來,這時正值我出生,新房子里只有三代人,完沒有了原來的擁擠不堪,而且一片片魚鱗狀的瓦片取代了破舊的屋頂,墻也不是用土磚砌成的,但房屋內部很少有裝修,唯一的用電器就是幾只電燈和一臺黑白電視。然而牲蓄棚、側所、廚房的問題總算得到了解決,但是牲蓄棚雞飛狗跳,側所臭氣薰天,廚房煙熏火燎,這些讓人頭疼的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
時值建國60周年,改革開放30周年,我國又搬家了,從原來的小山村里搬到了大馬路邊,房子的墻面平坦而潔白,地面光滑且鑲有瓷板磚,隨我們而來的還有彩電、消毒柜、冼衣機、電冰箱等,一系列家電,住進來的也僅有我們一家四囗人,由于經濟條件的改善,我們也不再飼養家畜了,自然也少了那亂糟糟的牲畜棚,廁所也裝上了抽水馬桶,作飯也已改用液化氣、電磁爐和電飯堡,徹底和油煙告別了。
建國60圖年,我家共搬了三次家,從最開始的茅草房一步步到土磚房到紅磚屋再到現代化小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家的變化、我鄉的變化、我國的變化是多么的迅速啊!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回憶過去的那些日子,回味現在的這份感動。
總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日子,兒時幼稚的我倒對那些所謂的日子很向往,想著,那為生活奮斗的歷程一定很刺激吧。直至到我懂事時,爺爺把他珍藏得已泛黃的記事本給我看,當我接過本子時,那一瞬間我才突然感到歷史所賦予給我的重任。仔細品讀,一種莫名的感動涌上心頭,是因為自己的心早已被那份堅韌而深深折服。
我永遠記得其中有一篇是這樣寫到的:
1963年12月1日
我已經到洞口下鄉當知青有一年多了,家中的妻兒是否平安。想到家中沒有男人干農活,妻子一個人又要照顧幾個孩子,又要承擔沉重的農務。想想就覺得害怕,那么柔弱的身體能經受得住那么大的生活重壓嗎?想想那幾個可愛又可憐的孩子。大兒子歡清明節前后到山上去采映山紅。記得那年家中收成很不好,他為了能讓我們吃上能吃的東西,就興致勃勃地跑到山上采了一籃的花。當時我很生氣,就想打他。他含著淚,問我為什么,我說這東西酸,能開胃呀。你吃了這些,不就更餓了,你能吃什么。家中連薯渣滓也沒有啦。后來,他好象再也沒有去摘映山紅了,現在想想也不該掠奪孩子的天性,可是,又有什么辦法呢?只怪現在時代不好,只怪孩子出世的天下不好,只怪自己懷才不遇。但是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還是樂觀些吧。今天天氣很冷,我沒有棉衣,單薄的衣服足矣。司馬遷不是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嘛。真希望孩子以后能有這么堅強就好了。
品讀過爺爺的日記之后,頓時為他們所經歷過的艱難困苦暗暗傷神。想起自己過去的不懂事而汗顏。我不禁又打開自己以前的日記:
2000年4月12日
我正興致勃勃地看動畫片呢,嗦的媽媽又要叫我吃飯。我心想,又不是吃肯得基, 當勞,干嘛呼天喊地的。媽媽見我紋絲不動,只好親自端碗蛋餃來討好我,叫我吃了。我裝模作樣地哽咽了一個下去。我靈機一動,說我要喝水了,媽媽馬上幫我去倒,我急忙趁機扔了幾個到沙發下面。媽媽過來送水時,沒有發覺。我又說我要在里面再加點醬油,媽媽沒辦法,又去拿醬油,只要我能吃完,叫她上刀山她也會愿意吧。我又趁機扔幾個到沙發下面。等她過來時說;還不想吃呢,這不全吃完了嗎?我心里暗喜媽媽智商低。我就這么點小計倆都不知道,難道她在認為我的智商低。“我去打麻將去了,在家好好聽話哦。”我又繼續打電子游戲。
看看自己的過去,想想爺爺的過去,心里感慨萬千。如今我才覺得我今天是多么幸福!
幸虧我生長在這個新時代,搭幫黨的好政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豐衣足食。記得,我的思想品德書中有這么一句話:“我們青少年肩負著鑄造 民族輝煌的重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通過我們的奮斗成為現實。”
改革開放30年之我身邊的變化
一九七九年的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題記
我們可以從歷史書上了了解到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一次極為特殊的會議,正是這次偉大的會議,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驚人的影響。
大到國家,小到家庭,都發生過一系列的變化。我們身邊也不例外。今天,就讓我們伴隨著《春天的故事》 ,一起來回顧改革開放給我身邊帶來的那些變化吧!
說到我身邊的變化,就不得不提起外婆家了。記得以前……
每次我們去外婆家拜年或者是什么的,總是隔很遠都能聽到外婆的咳嗽了,總不見好,但我也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自告奮勇地去幫外婆端菜,走進廚房,咳咳咳,一進門,一股子濃煙直往我鼻子里鉆。我正想退出來。想到外婆還在里面,于是我又鼓起勇氣,用手捂著鼻子一口氣沖了進去。外婆正貓著腰聚精會神地揮動著鍋鏟,灶下的柴灰一個勁往鍋子里鉆,我驚訝地問外婆:“外婆,這灰……”外婆擺擺手說:“咳咳咳,不要緊,柴灰不臟。”我也無心在廚房再待下去了,于是趕緊問:“外婆,炒好的菜呢?”“在那里。”廚房的光線十分昏暗。我仔細在角落里尋找,果然找到了一個菜碗,我正想端起來,卻發現周圍散步著一些小蟲,一只蟑螂半吊在碗邊,似乎在猶豫該不該爬上去。我咽了咽口水,小心地趕走蟲子,端起碗,飛也似的逃出了廚房。半個時辰過去了,外婆還沒炒好菜。菜一上來,一定又黑又雜,一眼看去就沒了胃口。我一回家,馬上抱起方便面啃個不停。這樣的經歷多了幾次,讓我看見外婆家吃飯就跑。唉!誰叫外婆家的灶房讓我沒了胃口呢?
在今年,外婆高壽,我們全家又去赴宴,這次我可學乖了,帶著大包大包的方便面和面包去外婆家。到了外婆家,外婆十分高興,馬上就要去下廚,我連忙叫住了外婆:“外婆,不用麻煩你了,你看。”我指了指手提袋,使了使眼色,外婆會意地笑了笑眉飛色舞地說:“吃這個怎么行,又沒有營養,我帶你去看看廚房。”我遲疑著,不肯移動步伐。這時,佳姐姐對我使了使眼色,說:“去吧!”我半信半疑地跟著外婆進了廚房。哇!這哪里是廚房,與以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我摸著雪白的墻壁,光滑的瓷板,天花板上還安著兩個節能燈。這真的是外婆家的廚房嗎?節能灶、鍋蓋亮得閃光,電飯煲、電磁爐、一應俱全。我不由地想到午飯的美味,“外婆,午飯……”“你先去看會電視吧!菜馬上就上桌。”我退出廚房時,還發現碗櫥上放著幾本《廚藝》、《家常菜》之類的書,嘿,午飯一定很豐盛。午飯果然很快就上桌了,十分豐盛,有紅燒肉、糖醋排骨等誘人的美食。我們這些小孩子都打起“筷子仗”來了,表弟摸著鼓鼓的肚子,學著大人說話:“老板娘,再來一碗。”讓大家哈哈大笑。特別是外婆,笑得合不攏嘴了。飯后,我奇怪地盯著外婆,外婆微笑著問我:“丫頭,傻看啥呢?”我問道“咦,外婆,今天怎么不見您咳嗽呀?”大家又笑起來,舅舅對我說:“傻孩子,現在黨的好政策,醫院條件好,又有醫保,外婆的病早治好了。”是呀,黨的好政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福音。
改革開放還使我媽媽有了變化,記得以前,媽媽每天總是忙個不停,洗碗、洗衣服、拖地,還要照顧我們,還要上班。一天當中,沒有多少空閑時間休息了,更別提學習了,難道媽媽一輩子就這樣忙碌著過嗎?
不是的,你看看現在,洗衣服有了洗衣機,洗碗有了消毒柜,煮菜飯有了電飯鍋、電磁爐、液化氣,教學有了電腦、好記星,有了這么多幫手,媽媽就空閑多了。剩下的時間,媽媽操起遺忘已久的英語書,時不時對著鏡子糾正自己的發音口型,還時不時借助電腦給自己充電。今年,媽媽還帶領街上的中老年人跳起了舞。每到晚上7:00,我家的院子里馬上熱鬧非凡,瞧瞧,最前面那個教練就是我媽媽,多神氣!一院子的人都在認真地練舞,多開心啊!
“啊,中國,中國,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捧出萬紫千紅的春天。”30年的征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是經濟的發展,精神上的跨越。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
【日記200字】相關文章:
夏日記事日記02-09
初二日記:不是日記的日記04-10
日記:暑假日記二06-19
日記:暑假日記三06-15
日記07-07
日記07-18
日記06-12
日記05-24
日記06-11
日記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