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姑娘的日記我愛學習
愛要學習
對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愛的啟蒙是個空白。記得寫《一個冬天的童話》的女作家遇羅錦曾說過,有關男女之事,她是從街頭小流氓的罵人話當中學習來的。
另一位同代人、女作家江音在人到中年時遇上了相同而又不同的難題。那時她已定居瑞士,有一天,她12歲的女兒提了個問題——一個比女兒大幾歲的女同學懷孕了,男朋友的父母堅決主張墮胎,而女孩自己認為,這是面對一個生命,一個母親沒有扼殺生命的權利,所以她要把孩子生下來。
12歲的女兒問江音:“媽媽,你說這個女孩對不對?”
受到了挑戰的江音吃了一驚,但她知道自己必須面對。她與孩子交談,發現在歐洲長大的女兒什么都懂:包括避孕藥、性、墮胎、吸毒和艾滋病。以至于接受中國傳統教育的江音節節敗退,她一直像所有的中國父母一樣以為孩子還小呢。
母女的很多對話我都想不起來了,記得的是,她說:“我們今天的討論是把順序搞錯了,我們從孩子開始談,然后是避孕藥、性、愛情。而問題恰恰應該是倒過來,對不對?我們應該倒過來討論,從愛開始學習。”
至此,女作家獲得了主動。
今天我們的社會與半個世紀前不可同日而語了,各方面的教育都是強化再強化,但我以為愛的教育、愛的學習、愛的啟蒙仍然欠缺,這很遺憾,因為它事關幸福。
虛職實愛
一位原本家境就很貧寒的女大學生,從遙遠的鄉下來到北京上學還不到10天,家中就傳來噩耗,父母姐妹在制作花炮的過程中,竟然在一聲爆響里全被炸死了。家中房倒屋塌,不剩片瓦。從此女大學生舉目無親,再也沒有一分錢的來源。
她含著眼淚向學校提出退學。看來這是惟一的辦法。老師問她以后打算怎么辦,她說家中有一畝一分地的水田,還有一頭老牛。19歲的她面臨著另一種生活,回家種地,做一名鄉野農婦。
老師聽罷同樣哭了,同學們也在迅速地為這名還來不及熟悉的同學贊助車費。可轉天老師告訴她,說我愛人在學報工作,編輯部正需要一人看稿,一月350元。其它的我們再想辦法。
她沒有想到人逢絕路,又生出這樣一線希望。她點點頭,再次流出了淚水。
于是,她入學10天便成了一名學報的編輯。當然是業余。學校8000人,學生6500。學報10天一張,稿子不多。她常沒的看。但工資照發,月月350塊。報社5個人,老張、老王、小李……人人都對她很好。她因課緊不能天天都去報社,居然沒人找她。就是看稿也十分簡單,改改錯字,提些意見。她一度以為,做學報編輯真是輕松。
時光飛逝,落雨過去,又是落雪,4年的大學生活一晃過去了。她始終不知道,4年中的每月350塊,并非學報所發。而是5名編輯人員從工資里均攤給她。她更不知道學校并不需要這樣一位看稿編輯,一切都是為她專門設立的。
4年,沒有人說破這個秘密,4年,她日日蒙在鼓里。她離校的`那天,學報的全體編輯與她合了影,從此,她的相片高高地掛在編輯部的墻上。她走了,5位編輯突然覺得空落。到發工資的時候,他們已經習慣了將每月工資取出一部分,攤在一起。習慣了這種安慰與自我心靈的凈化。獻出愛心,原來是一種人生的收獲和樂趣。于是他們決定,再幫助一位貧困生,將這種愛永久地延續下去。
他們又雇用了一名因交不起學費而要中途退學的山里孩子。
于是,每隔4年,他們墻壁上的合影中都要換一名新人,一位并不需要的編輯。這已經是三屆?粗鴫Ρ谏系倪@一合影,他們的內心總是充滿了友善和愛的光芒。編輯部的工作也因此變得更有意義和樂趣。
愛她,就請她吃哈根達斯.
【輝姑娘的日記我愛學習】相關文章:
關于愛學習的諺語02-26
熱愛學習的名人警句12-17
神算少年楊輝名人故事11-19
沒有手的姑娘01-21
踩面包的姑娘01-19
萵苣姑娘01-26
灰姑娘01-22
冰姑娘01-19
待你長發及腰,姑娘我娶你可好散文11-18
一年級我愛學習黑板報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