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學實驗之有趣的數學日記(精選5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么了呢?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實驗之有趣的數學日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實驗之有趣的數學日記 1
今天,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有趣的數學故事。
故事里說:有一個豬媽媽帶著三個豬寶寶去買花。一枝花20元,豬媽媽要買60支花。于是,豬媽媽問三個豬寶寶:“我們要買60支花,20元一支,那一共要多少元?”最大的豬寶寶說:“20乘60等于1200元,所以要花1200元!”第二個豬寶寶說:“不對!不對!是二個十乘六個十等于十二個十,就是1200元!”最小的`豬寶寶接著說:“我想,你們兩個都是對的,只是說法不同,其實都一樣。”“沒錯!”豬媽媽贊揚道。
小學五年級《有趣的數學實驗》數學日記:到了綁花時間了,最小的豬寶寶搶先問:“現在要幫花了,12支花綁在一起,可以綁多少束?”豬媽媽沒出聲,大家只能搖頭說不會了。過了一會,最大的豬寶寶叫道:“1200除以12等于100,所以可以綁100束花。”
“雖然我們綁完了,可是我們還要送花給20個老爺爺,每個老爺爺分幾束呢?”豬寶寶們說。過了30分鐘,豬寶寶們才說:“哦!我們知道了,10020=5,所以每個老爺爺分5束!”
豬寶寶們把花給了老爺爺,老爺爺連忙說謝謝,豬寶寶們和豬媽媽都很高興。
聽完這個數學故事,我就更喜歡數學了,也加強了我學好數學的信心!
數學實驗之有趣的數學日記 2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俱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后,將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8·5立方厘米。當我的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驕傲啊!
接著,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干凈、清新的空氣。
數學實驗之有趣的數學日記 3
今天下午,我們班做了一次數學原理實驗。
老師一進教室,就拿著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班上一片驚呼。過了一會兒,老師跟我們說這個道具是用來做實驗的,班上又是一片交頭接耳的講話聲。老師環顧班上一圈,然后目光落在我的身上,我猜老師肯定要派我去裝水,我真是料事如神啊,老師果然讓我用圓柱體去裝水,我接了一次以后,剛走兩步以后,水就灑了許多,我只好重新接,這一次我小心翼翼,一路上沒有灑多少水出來。
到了班上,老師接過水杯,開始往圓柱體里倒水,看能倒幾杯,班上的同學幾乎都戰了起來,想看看真相,“三杯!四杯!三杯!四杯!……”班上就想在賭坊一樣喊著自己心中的`答案。
我也是“三杯!”的支持者,因為書上已經明確地寫了:圓錐的體積=與圓錐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1/3原來他們說可以倒四杯的同學全都是不看書的。
最后,老師果然倒了三杯水,一滴也不差,說三杯的同學開懷不已,而說四杯的同學滿臉失望。我心中打了一個大大問號:為什么圓錐的體積就這樣表面看起來和圓柱相差不了多少啊?看起來最多兩杯的樣子,為什么相差這么多呢?這個問題我想也想不出個名堂,在書上也找不到答案,我也真是抓耳撓腮也想不出來啊!
叮鈴鈴,下課了,這次的實驗真有趣!
數學實驗之有趣的數學日記 4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大數估小數”,周三,蔣老師帶來了天平、米、釘子,來做一個實驗。
蔣老師說:“昨天,我們學習了‘大數估小數’,今天,我們來用天平做個小實驗。”大家拍手叫好。
蔣老師先拿起米,問同學們:“怎樣來算出這一小盒有幾粒米?”同學們議論紛紛,蔣老師請了一個同學來回答,“先稱出1克來,數出有幾粒米,再稱出總質 量,最后拿總質量乘以1克有幾粒米,再除以每份質量1克。”蔣老師聽了,稱也了1克米,數了數,約有62粒,也就是說,1克米約有62粒;然后稱出總質 量,約有500克,那么 62x500/1=31000粒,這些米約有31000粒。
接著稱釘子,老師問我們:“釘子該幾克一份呢?”同學們踴躍回答:5克、10克、20克……蔣老師說:“把一個數估大往往比一個數估小來得準確。”老 師稱出一顆釘子的重量,約有5克,然后,蔣老師說:“稱100克。”100克釘子一稱,整好20枚,由于天平只能稱出1千克,所以蔣老師定了數,半盒釘 子,2千克,2千克=2000克,2000/100x20=400枚,所以半盒釘子約有400枚。
數學實驗之有趣的數學日記 5
周末,我和爸爸一起去超市買臥室門外的小地毯,到了超市,爸爸選中了一種花色,這種花色有兩種形狀:圓形和正方形,服務員告訴我們,這兩種地毯的周長都是一樣的,是。爸爸說:“反正大小都一樣的,你來挑吧!”我連忙喊道:“我來算算。”說著,我向服務員要了紙和筆,按老師教過的方法,算起圓的面積。
要算圓的面積先求圓的半徑:÷÷2=2分米,面積:×2×2=平方分米
正方形的邊長:÷4=分米,面積:×平方分米
“以即使圓和正方形的`周長相等,它們的面積也不一定相等,買圓形地毯比正方形地毯要劃算。”我滔滔不絕地給爸爸講著,爸爸聽得目瞪口呆,一旁的服務員也夸我聰明,我別提有多高興了。
生活中真是處處有數學,處處有學問啊!
【數學實驗之有趣的數學日記】相關文章:
數學實驗心得06-24
數學之美作文02-21
精選有趣的數學對聯04-09
有趣的數學作文05-29
關于有趣的數學謎語01-13
有趣的數學謎語及答案02-01
數學日記02-02
有趣的實驗12-11
有關數學的有趣謎語及答案09-26
有趣的數學課作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