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許世情幾許溫情的日志
我的家族很大,母親兄弟姊妹八個,父親兄弟姊妹六個,雖然都是黎民百姓,社會的最底層——農民,但對于情感的看重卻是樸實真摯的,發自內心的。我們聯系情感的方式,遞增情感的形式,就是走親串屬。
周末,四舅過66歲生日,全家都去參加。所有親屬都從遠近風塵仆仆地趕來,都到齊祝賀。老姨從家里帶來幾大包山楂和鴨梨,老舅從家里帶來幾包柿子和玉米面,三姨帶來幾包黃豆和幾包地瓜,大姨帶來了幾袋蘋果,二舅從大連帶來精致掛面……一包包新鮮瑩潤的可愛的農產品,雖然價格不高,卻飽含綿綿的親情。餐桌上,看著親人們的特色產品,吃著香甜的瓜果,心里也就浸潤著濃濃的溫情。我是天真的稚氣的人,我喜歡熱鬧,更喜歡這份守望相助般濃濃的手足深情。
每逢佳節倍思親,對于天各一方的親人是如此,對于近在咫尺的親人也不例外。每逢佳節,每逢至親的生日,每有哪個親屬家的孩子結婚日,都是親人團聚,相互問候、敘舊、相互增加情感的好時機。親情是靠維系的,靠強化的`。
春節時,四舅或老舅總要預備一桌豐盛的飯菜,招待所有的姊妹兄弟,表示節日的祝福,和對新的一年的期盼。
到我們這一代,隨著時代節奏的推進,我們或許是因為工作,或許是因為家庭,或許是因為地域,關系都有些變得淡薄。
我常回想小時候,在鄉下奶奶的大院中,姊妹們玩耍、嬉戲、捉迷藏、對詩句的熱鬧情景,現在各分天涯,大江南北,甚至表妹還遠在東瀛日本定居,但絕多數還是分散在各村各落,大連周邊。都已成家立業,每天為各自的小家苦心經營編織,每年能接到彼此的一兩個短信,一年能相聚到一起一兩次。我總在心里銘記著那份歲月的沉香,總想延續這份綿綿的親密,我常想我就像賈寶玉,喜歡熱鬧,喜聚不喜散,喜歡親密,喜歡姊妹們一起居住在園子里,永不分散,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難免遺憾和悵然。可能是我本身的性子柔軟易感,格外注重親情。心底本著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純真大愛,更何況親情呢?
大姨家的表姐十幾年前到大連買房安家,我喜歡大連,有時就到她家借住兩宿。表姐總是盛情歡迎,傾囊款待。心里知道打擾表姐過意不去,但和她一起嘮嘮世情和家常,總好過寄宿陌生的賓館。
本是同根生,枝葉相扶連。不管天涯還是海角,親情都是根深不移的。我在心里常念著他們,想著他們,記著她們。更愿他們都過得比我好。
有一種感情,你想不想,它都在;你念不念,它都在;你愿不愿,它都在。那就是血肉親情。
人如果不認可自己的血緣,不關懷自己的親屬,何來愛人,愛他人,愛眾人,從而博愛天下呢?先愛自己,愛家人,愛親屬,廣而推知,社會就和諧融洽。
雖然我的父親跟他的兄弟姊妹有些摩擦跟矛盾,但這不影響我在記憶里留存一份想念和美好。默記著他們的好,默念著親情的溫度。記得大姑給我做過被,記得二姑給我的生活箴言,老姑給我買過衣服,做過衣服,二大給我寄過硯臺和拖鞋。常記得他們的好,常存一份感念,我的心房如溪水般柔軟,我的眼波如春天般明媚。我的心田善良的種子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飛逝的日子越積越厚,真誠地對待每個人,讓回憶如酒,讓日子如蜜,讓未來可期。
【幾許世情幾許溫情的日志】相關文章:
幾許年少夢的傷感日志02-01
思念深深深幾許的心情日志01-14
夢深深幾許12-09
思念幾許散文06-22
幾許柔腸散文01-01
煙嵐幾許下雨微涼隨感日志01-10
父愛深深深幾許03-23
試問閑愁有幾許?09-26
幾許鄉愁優秀散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