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日志精選
我小的時候,爹常給我講起他年輕時的經歷與故事。
爹是一個苦里長大的孩子,自幼起他就勤勞愛動,也是一個多才多藝又孝順父母的人。
從小由于家庭貧困,爹吃盡了千難萬苦,再加上體弱多病的奶奶,奶奶經常腰腿痛,還是個盲人,經常是在別人的幫助下走路以及生活。爹從小就照顧著奶奶的飲食起居,甚至連上廁所爹都得攙扶著,爺爺也沒收入,母親還沒過門。上無哥姐,下無弟妹,因此全家的重擔都壓在了爹一個人身上。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無依無靠的父親也就過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任,所以爹得比別人更加勤快。
舊社會的農村,人們常用粗糠來維持日常生活,野菜也經常被挖空,因此爹小的時候就常常是在半饑餓中度日子。那時候人們沒有自己的土地,是集體所有制,村里只分隊,到了農忙的時候,隊里還分活,按活記分,吃飯領糧,一年到頭來每家每戶只能領幾斤甚至極少的粗糧。大家總被分到一塊幾十畝大的田地里干活,爹常常就是這樣忍著饑餓在那望不到邊際的田地里干活。饑餓的父親總是盼著中午的快些來臨,好不容易熬到中午,還得排隊領飯,鍋里全是熬土豆,大家高興極了,都目不轉睛地望著鍋里的土豆,一個個端著碗里的土豆,狼吞虎咽的吃著,可是每人只領了一碗就沒了,吃不飽不管。由于吃不飽,有一次回家時,爹悄悄拿了幾個土豆,不巧竟被隊里的看田人發現了,那人硬是從父親的褲兜里搜出了土豆。為了掙點錢填飽肚子,干完了農活,爹還常常頂著烈日去野地里挖藥材,藥材常常是堆滿整個院子,艱辛的勞動也只能換來微薄的收入。
漸漸的父親已長大成人,幾年后娘也過了門,在那個艱苦的年代中,娘也陪同爹過著艱苦樸素的的生活。娘過門時,家里的被子都是半截的,連個完整的水缸都沒有,娘是個賢惠的媳婦,過門不久,就給爺爺奶奶補洗被子,縫棉衣、做鞋,更是個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好母親。娘也常同父親到田地里干活,還經常挖野菜給家里人充饑,我和哥姐出生以后,娘從來沒讓我們三個人在那個艱苦的年代中挨過餓。爹和娘為家而整日辛勤勞動,也許是蒼天不負有苦命人,在田地里勞動的爹娘,忽然聽到招工的消息,爹匆忙放下手中的農活,不顧一切前去詢問報名,不辭勞苦的父親終于被選中,因而離開了家鄉。
被分到了一個供銷社,到了供銷社的那晚,爹說;他整晚高興的不能入睡,只是好奇地望著供銷社墻上的鐘表發問 ,心里總在想,這是啥東西?總在“疙瘩,疙瘩……,”不停地響。就這樣,第二天帶著疑問的父親竟然當了一名售貨員,而且干得還很出色,打的.一手好算盤,起早貪黑,很被領導賞識。可爹并沒有因有了工作被人賞識而好吃懶做,反而更加勤快。每次忙完供銷社里的工作,還上山背柴,為次而傷過傷,被很硬的柴穿傷過,至今手上的傷疤清晰可見。聽爹說;“每次上山歸來已是滿天星光,甚至有時連星星的沒有,在那漆黑的夜晚,背上背著上百斤重的柴,走著那狹窄的山路,柴還不住地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爹心里暗暗在想,千萬別碰上什么野獸,”這時的父親害怕加勞累已是已汗洗背,可以想像出當時那個艱難的勞動局面。
每次放假回到家鄉,父親并沒閑著,又搞起了藝術,還到外地學做氈。每到過年,父親就開始畫窗畫,他畫的窗畫風度翩翩,什么蝴蝶飛舞啦、小兔吃草啦、母雞下蛋啦……等等,有趣而有意義的窗畫,深受人們的喜愛,老鄉都愛找爹畫。畫的最有特色的就是包公頭像,眉飛色舞,流露出包公清政廉明的風格。做的氈舒服,保暖,還帶有一種古老的風格。
幾經滄桑,苦盡甘來,新社會的到來,使父親的命運又有了轉變。被調到酒廠,成了一名工人,母親也走進了酒廠,兩個人又開始為家園辛勤勞動。父親對工作總是勤勤懇懇,面對平凡的工作干了一年又一年,隨后又成為一名推銷員,走南闖北 ,推銷產品,工作也有了穩定。
多少年如一日 ,父親為了創造幸福的家園風里來雨里去 ,他的青春年華為此而流逝。而今長大的我,曾多少悄悄地發現爹已老了許多許多,每次回頭望著爹那瘦弱的身體總說不出的心酸與內疚。
【父親日志】相關文章:
父親原創日志09-28
父親與我日志09-30
父親優秀日志10-07
父親傷感日志10-19
父親大學日志10-20
父親日志10-20
父親情感日志08-03
回憶父親日志08-07
父親的偉大日志08-08
講述父親的日志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