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才是體現一個人涵養高低的最好方式日志
1
還記得年初那條“90后網紅直播撕書”的新聞嗎?
在直播視頻中,那位網紅主播拿著粉絲送的書,一邊說“沒什么用”,一邊將書撕成兩半,隨后還宣稱自己不讀書照樣能開跑車,大學生也得給她打工。
在這個浮躁的年代,果真讀書已經沒用了嗎?
其實,正是在這個世人追名逐利、將無知當榮耀的時代,讀書的人才擁有著無人能及的人生高度。
被馮小剛稱為“中國讀書最多的演員”陳道明,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自己一直堅持讀書,每晚都要看一兩個小時。
從魯迅、胡適,讀到李敖、北島,最喜歡的是中國古典文學。正是讀書使他富有涵養、與眾不同。
20多年來,他一直如此,保持一種特立獨行的清高。在紛繁雜亂的中國娛樂圈里,他就像一個另類的存在,清醒、不妥協、也不試圖改變別人。
越有涵養的人,越喜歡在讀書中沉淀自己。
陳道明至今保持著深居簡出的生活,不愛參加應酬、不問時事。手機形同虛設、十幾年不開機,永遠調在信息臺,幾天統一收一次。
在這個碎片化閱讀的互聯網時代,陳道明以一種固執得近乎偏執的緩慢,生活在自己的步調里。
正是他的書卷氣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他能沉下心來演戲,專業素養愈加內斂厚重。
反觀我們自己,有多少人拒絕深度閱讀,刷著各類娛樂新聞就以為自己無所不知,實則浮于表面,沒有深入思考、也沒有任何收獲。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才是體現一個人涵養高低的最好方式。
2
有人說,一個人的外在,決定了你是否有興趣了解他的內心;但一個人的涵養,卻可以直接否決他的外在。
你對待生活的態度里,藏著你的良好涵養。
之前在一家教育咨詢公司工作的時候,和公司的前臺小姐姐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有一天公司聚餐,大家都喝多了,散了之后我叫了輛出租車把醉得一塌糊涂的小姐姐送回家。
當我從她的包里摸出鑰匙,摸索著進門開燈的時候,差點被地上的不明物體絆倒。
燈一亮,眼前的景象令我瞬間就清醒了:玄關處密密麻麻地散落著十幾雙款式不一的鞋,幾乎沒有可以落腳的地方。整個房間里塞滿了各種沒扔的垃圾袋,雜志和零食包裝袋被扔得滿地都是,水槽里還堆積著沒洗的碗碟餐具。
小姐姐平時光鮮亮麗的外表在我眼里一下子大打折扣。
你也可以說這是不拘小節、是真性情,但我認為真正富有涵養的人,對自己的生活必定不會潦草將就。
就像曾是民國時期上海最耀眼的白富美郭婉瑩,無論何時何地,即使在最艱難落魄的歲月里依然保持著優雅,擁有最精致的生活。
后半生頻頻遭遇磨難的她,在50歲時被趕出大宅去刷馬桶,刷得手指變形。
但即使去刷馬桶,她也要穿著優雅的`旗袍;沒有烤箱,她就用煤球和鐵絲烤出酥脆的吐司;沒有茶具,她便用搪瓷缸子每天雷打不動地喝自制下午茶。
直到她去世的前一天,她依舊堅持打理自己的頭發和妝容,將優雅和不將就演繹到極致。
越有涵養的人,越喜歡在生活中完善自己。
金星在一期節目里談到,她最佩服的是一位老先生:“每天早上起來,都會把自己頭發梳得油光發亮,穿上西裝、領帶,然后給自己燒一壺茶,優雅地看報。”
他的涵養,就是將自己的生活過得無比精致,與自己友好相處。
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仍能得體地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這是一種多么高級的涵養。
亦舒說過:“人生所有煩惱會不多不少永遠追隨,但學識涵養可以使一個人更加理智冷靜地分析處理這些難題。”
在這個快節奏又浮躁的時代,有多少人已經放棄了對自身涵養的修煉。
但可貴的是,堅持的人還在堅持,你的談吐、胸襟和氣質,無一不體現著你的涵養。
你待人接物的樣子、你為人處世的方式,無一不透露著你的涵養。
【讀書,才是體現一個人涵養高低的最好方式日志】相關文章:
也許放手,才是最好的 日志03-28
對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心情日志05-08
順其自然,才是生活的最佳方式日志03-07
也許忘記才是最好的選擇日志08-30
在乎的覺得才是最好的浪漫情感日志05-02
愛你時才是我最好的樣子傷感日志05-03
平凡才是最好的05-05
孤單才是最好11-26
安全的,才是最好的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