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今生不曾牽手日志
初冬的周末,我只身聽著輕音樂開車回老家看望父親,在岔路口恰好看見同村等便車回娘家的馨子。她一個人在哪兒不停地跺著腳,左右搖擺觀看過往的車輛,我打轉向燈的瞬間發現她招手示意停車,我停下車,打開車門一股寒氣令人不戰而栗。馨子發現是我怔了怔,原本凍得發抖的她此時表情顯得更不自然了。我隨即打破那尷尬的局面:上車吧!我也回家。車啟動后,在后視鏡里發現她的臉色凍得發紫,身體不時地打寒顫。這時音樂恰好播放《無言的結局》這首歌,我隨感拘謹,將音量調小。為緩和氣氛我隨便問:怎么一個人?馨子說:他到外面學習去了,母親有病,自己又不會開車,只好坐公交車到岔路口再看情況,我輕聲“哦”了一聲。從岔路口到家也就是三五公里的車程,此行感覺比以往遙遠了許多。車在疾馳,車內過多的是沉默。我不時的從后視鏡觀看馨子,一眨眼我們分別近三十個春秋了,盡管歲月的年輪隱隱爬上了她的額頭,但她那姣好的面容依稀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偶爾雙目一對視又隨即移開,這種不安的對視明顯沒了以往的熾熱。車內最多的話語就是詢問對方的工作情況,彼此安好!車已行至終點。
一直以為有些事,不再刻意想就會逐漸忘卻,可那些自以為早已忘懷的事,卻在一種特殊的場景下又回憶起來了。
那時候,馨子和我是初中、高中的同學。馨子的父親和哥哥都是吃皇糧的,那個年代馨子的家境和我們這些純農民的家庭相比較,有天壤之別。馨子人俊俏,加之穿著時尚,又有夜鶯般的歌喉,從初中到高中在班里一直擔任文藝委員,自然成了班里男同學們關注的對象。初中時,學校離村子不遠,也沒有住宿生。每天放學在回家的路上同學們都相互追逐打鬧時,我在旁邊觀看,很少參與。同學們都看出了我的心思,起哄馨子是我媳婦,我表面在發怒,心里卻樂滋滋的,馨子也抿嘴嗤嗤發笑。上了高中,學校離家遠只好住校,也沒有分到同一個班級,雖經常見面,但為了考學相互勉勵幾句便離開了。那時家境比較貧寒,況且年少正在上學,考慮那些事未免太早,那份情感只能用眼神來傳遞,一有機會就顯山露水的表露一絲心跡。
考上大學之后,才有底氣表露心中深藏已久的情感,那時馨子沒能上大學,因政策解決老干部子女的就業問題而上了縣級衛校,在上學的.那段歲月里,我們一直書信來往,向往著美好的未來。寒暑假,時常以同學的關系為借口相聚,談理想,談學校的趣聞樂見,也談及個人情感的事。年輕質樸的我們以為愛上一個人就可以攜手一生,以為遇上一個可心的人就可以白頭到老。無數次的書信,無數次的思念,無數次的期盼。于今說白了,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只是我們的一廂情愿,是我們自編自導的一場二人轉罷了。
馨子兩年畢業后分派到某鄉鎮中心醫院工作,每月從自己的月薪中擠出一些錢來,定期給我寄來。在我畢業的前一年,馨子把我們的事向她母親攤牌,沒想到被她母親以“門不當,戶不對”為由斷然拒絕。馨子那時比較守舊,在那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還沒有完全解脫出來的年代,馨子哭的死去活來,在好多人勸說下最后還是在無奈中隨從了她母親的意愿,經人介紹和一個不相識的人訂了親。那份純潔情感的大門被無情地關閉了,絕望中一有閑時間我就泡在學校的圖書室里,打發那寂寞的時光。我們雖近在咫尺,卻如隔天涯。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只能在無助中忘卻哪段無望的情感。
畢業后我被分派到外鄉鎮中學教書,兩年后我也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對以往的情感因工作的忙碌逐漸淡化了。數年后因舉家搬遷調入縣城某中學工作,也因工作務實,被提拔為該中學的中層領導。那年馨子的孩子也在我校就讀,出于私心把她的孩子和我的孩子安排在同一個班,權作心靈上的一種慰藉。
那些年,如果我們不曾追尋同一個答案,一個人的悲傷也不會影響另一個人的憂傷,那么我們早已是大千世界中蕓蕓眾生的陌路人了。如今,我在奮斗歷程的背后承載著另一種辛酸,在現實的背景下這是必然發生的結果。
那天意外相遇,頓時沖淡了我心中積郁已久不悅的心情。不管流露的是那種情形,我都會帶著美好的回憶寫下一個完好的劇目。也感謝過去的那事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也慶幸今生我們各自都有一個完好的家庭,雖閱歷不同,但彼此安好;也遺憾過去那些難忘的時光和生活背景使我們今生不曾牽手。
【你我今生不曾牽手日志】相關文章:
今生有緣的日志07-21
日志:牽手春天06-22
愛你我不曾后悔過 ,我希望你幸福情感日志05-25
情感日志今生難忘05-24
前世今生的浩劫日志04-27
今生是前世的輪回日志07-13
如果不曾愛過日志09-03
紅塵你我日志04-27
你我的隨筆日志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