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的語錄帶翻譯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孟子的經典語錄230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語錄吧,語錄是指一個人言論的記錄或摘錄。那什么樣的語錄才算得上是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孟子的經典語錄,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仁人無敵于天下。
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3、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4、國人皆曰可殺。
5、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8、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9、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10、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11、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2、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3、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14、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15、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6、志,氣之帥也。
17、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8、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19、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20、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21、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22、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23、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24、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
25、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26、其進銳者,其退速。
27、以五十步笑百步。
28、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
29、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30、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31、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32、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33、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34、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35、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6、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37、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38、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39、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0、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41、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42、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
43、保民而王,莫之能于御也。
44、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45、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46、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4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8、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49、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50、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51、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52、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53、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54、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55、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56、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57、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58、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59、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60、仁者榮,不仁者辱。
61、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于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見之矣。
62、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
6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64、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65、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66、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67、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68、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69、胸中正,則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吒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庚哉?
70、居移氣,養移體。
71、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72、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7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74、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75、人皆可以為堯舜。
76、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77、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78、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79、彼一時,此一時也。
80、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
81、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82、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83、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8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85、養心莫善于寡欲。
86、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87、尊賢使能,后杰在位。
88、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89、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
9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9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2、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93、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94、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95、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9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7、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98、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99、人皆可以為堯舜。
100、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101、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
102、天下之本,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03、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04、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105、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10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07、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
108、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發
109、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1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1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112、志,氣之帥也
11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114、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5、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
11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7、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18、吾善養浩然之氣。
119、養心莫善于寡欲。
120、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1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22、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123、人不可以無恥。
124、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125、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126、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127、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128、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使人精確。——培根
129、書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寧
130、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奧斯特洛夫斯基
131、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爾
132、書讀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爾泰
133、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艾迪生
134、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高爾基
135、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高爾基
136、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我不把時間浪費于酒店、賭博或任何一種惡劣的游戲;而我對于事業的勤勞,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厭。——富蘭克林
137、閱讀一切好書如同和過去最杰出的人談話。——笛卡兒
138、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高爾基
139、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140、書,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41、過去一切時代的精華盡在書中。——卡萊爾
142、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培根
143、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44、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45、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46、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147、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14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149、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150、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51、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15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53、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5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5、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15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57、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8、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5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160、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161、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62、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163、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16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6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6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67、不以規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6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69、世界在哭泣,為身體而死。沒有殉道之道。
170、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公義和利益不能兼得,那就犧牲生命來換取公義吧!
171、如果一個人沒有意志,他就像一頭野獸。
172、慈悲是仁的根本;羞恥的心,公義的結局。逆來順受的心,結束了儀式;明辨是非的心是智慧的終結。
173、官心思,思是得,不思是不得。
174、做工作的人統治,做工作的人統治。
175、君子有三樂,國王不與世同存。
176、富貴不能淫,貧窮不能移,權勢不能屈,這就是人。
177、仁如射:射的是自己和以后;送而不送,不怨勝自己,反映自己才是。
178、而今天不是統治世界的日子,如果要統治世界,今天的世界,拋棄我的還有誰?
179、父子有親,君臣有友,夫妻間有分歧,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180、因此,這一天將是一個重大的責任
181、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18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83、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184、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185、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
186、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有天民者,達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187、孟子謂宋勾踐曰:子好游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188、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189、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90、是欲終之而不可得也。雖加一日愈于已,謂夫莫之禁而弗為者也。
191、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192、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其所以異于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193、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
194、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95、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196、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197、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198、待文王而后興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199、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200、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201、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202、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203、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204、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5、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206、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
207、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208、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209、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210、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211、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212、其進銳者,其退速。
213、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214、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由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
215、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216、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217、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
218、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19、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220、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恭敬者,幣之未將者也。恭敬而無實,君子不可虛拘。
221、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饑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222、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223、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24、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225、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226、恥之于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227、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
228、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恒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229、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230、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的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孟子的經典語錄帶翻譯09-21
《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11-23
孟子的名言08-10
孟子的名言02-04
孟子的思想精選03-18
孟子的著作11-08
孟子的名言名句10-17
孟子的勵志名言11-02
孟子的主要思想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