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巖語錄集錦「精品」
導語:海巖,原名佀海巖。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小說、散文以及劇本創作,其作品深受讀者喜愛。以下是海巖語錄集錦【精品】,歡迎閱讀與參考。
海巖經典語錄
1.男女之間不存在什么友誼,要么是愛情,要么什么都不是!
2.只有當一個人不再沉淪于物質生存的終日焦慮,他才可以去尋找和享受情感。他才可以讓情感這樣一個高尚的東西,遠離金錢而保持純潔。
3.愛是自私的,也是無私的。
4.這個男孩只是她夢境中的一顆流星,劃過時非常耀眼,留痕卻太過短暫。
5.其實有的話我們有的時候也能說出來,但在看海巖作品時,還是忍不住把一些有感慨的句子貼上來,也許是怕以后忘記吧。
6.人的一生最難過的不外兩關,一是重大挫折,二是不勞而獲。不勞而獲的錢財最容易任意揮霍,一個人要是又受了挫折又得了外財的話,那這個人肯定是徹底的沒救了。
7.時間是把雙刃劍,有時會讓時間加深,有時會把思念磨平。
8.一個人能夠、或者說敢于原諒他人,是強者才有的能耐,是能者才有的美德。不管這是不是一種自找臺階自我平衡的阿Q精神。無論如何,學會寬容怎么說也是一種成熟的象征。
9.一個人能夠、或者說敢于原諒他人,是強者才有的能耐,是能者才有的美德不管這是不是一種自找臺階自我平衡的阿Q精神無論如何,學會寬容怎么說也是一種成熟的象征。
10.能夠檢討反思,就等于有了重新開始的基礎,這就是人成熟的過程。
11.改造別人難,改造自己也特別不易,你得學會壓抑和克制,但仍然比改造別人容易當你把自己改造完了之后,你突然發現他也改了:他怎么突然對你友善起來了。
12.能夠檢討反思,就等于有了重新開始的基礎,這就是人成熟的過程。
13.改造別人難,改造自己也特別不易,你得學會壓抑和克制,但仍然比改造別人容易。當你把自己改造完了之后,你突然發現他也改了:他怎么突然對你友善起來了。
14.當一個人的聰明總是以詭計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時候,聰明也就不那么討人喜歡了。
15.我渴望流浪,卻不知該往哪兒去;我渴望一份真情,卻無從尋求;我渴望長廂廝守,卻似乎永不可企及。我很孤獨,我一直用孤獨填充我的日子。我以為寂寞是創作的必須,可我一直在守候著什么,我是一個情感邊緣的覬覦者。
16.我想可能是現在的讀者太脆弱了。
17.在我們的周圍,早已物欲橫流。在金錢的旗幟之下,一切陰謀、一切黑幕、一切你死我活的爭斗,都變得如此必然,如此自然而然!
18.我們很不幸地生在一個電視霸權主義的時代,電視訓練著并改變著無數人的欣賞習慣,讓無數人變得焦躁、輕浮、懶惰、追逐直觀和直白。
19.很多中國人住了多年的高樓大廈,老了卻最想有個院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樣的生活情致大概是很多中國人的一致向往,在養個雞鴨狗兔什么的,才叫落葉歸根。這個根,從本質上說就是對土地的心理依賴。
20.和人相處,最簡單不過。你敬人一尺,人才敬你一丈。反過來,你不仁,人也不義。要想把人做好,你就記住三句話:待人真誠,做事規矩,態度謙恭。有這三條,就算齊了。只要做到這三句話,任何環境,都能容你。
21.立身正直而無旁顧的人,他一生都會是快樂的。也許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愛錢,但愛錢的痛苦在于,錢并不萬能。而且錢這東西,不是你想得到就得到的,也不是你只要爭取就能爭取到的。所以愛錢的結果,大多是終日的焦灼和最終的失落。
22.小時侯看父母鬧矛盾,那是對孩子智力的極大開發,因為總要在夾縫中確定自己的位置,還要兼顧好長輩間感情的距離,既不能偏向父親,也不能偏向母親。后來對許多事情的適應協調性,與他人良好相處的智慧,就是從小這么鍛煉出來的.。
23.幸福是什么呢?幸福在每個人心里的定義都是不同的。古代人吃到一塊半焦的燒肉和現代人吃到一頓滿漢全席的滿足感是一樣的。所以,幸福其實就是幸福感而已。人要調整自己,修養自己,才能達到這樣一種幸福。要融入生活,感謝生活,才能永遠生活在幸福的狀態中。
海巖語錄盤點
自解座右銘
曾國藩講了三字要訣:一是清,二是勤,三是謙。就是清廉、勤奮、待人謙恭。我推崇這三點,并把其當作座右銘。曾國藩在家書中曾告誡親友,一個人得到的好處要滿出來的時候,是很危險的。“月盈則虧”,人滿也一樣,天不概之人概之,天也是借人之手概之。大家知道以前裝糧食的一種量具——斗,糧食要是裝滿出來,用小木片把它刮掉,這個小木片就叫概。概就是鏟平的意思。要想免遭人概,就要事前“自概之”。如何“自概”呢?實際上就是自我約束。
我們再看道家思想,老子也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當了官千萬別太橫,別太奢,舉手投足至少先遵循前例的規定,一個不能自我約束的人,是不可能管理好下屬的。“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都聽過這個古訓,現代飯店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對人的管理,管理人的自身首先要正,這是中外不變的原則。
(摘自《意林文匯》第10期上 作者海巖)
解釋愛情
結束一場愛情,并不意味著你失去了什么。如果說激情相愛都是短暫的,而對愛的向往和贊美才算是永恒的話,那么,你得到了永恒。所以用不著后悔也用不著憎恨,而且,你還應該讓這場愛情善始善終。就像對待你親身親歷創作出來的一件作品那樣,每個細節,每個人物,都應當讓他們有個完整的結尾和最后的交待
聰明誤
當一個人的聰明總是以詭計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時候,聰明也就不那么討人喜歡了。
心理性失明
一個老是覺得個人利益得不到滿足的人,看事物的眼光大概會變的越來越陰暗。
律人不如律己
改造別人難,改造自己也特別不易,你得學會壓抑和克制,但仍然比改造別人容易。當你把自己改造完了之后,你突然發現他也改了:他怎么突然對你友善起來了。
知退者進
能夠檢討反思,就等于有了重新開始的基礎,這就是人成熟的過程。
裝阿Q
一個人能夠、或者說敢于原諒他人,是強者才有的能耐,是能者才有的美德。不管這是不是一種自找臺階自我平衡的阿Q精神。無論如何,學會寬容怎么說也是一種成熟的象征。
時間之于思念
時間是把雙刃劍,有時會讓時間加深,有時會把思念磨平。
幸福就是幸福感
幸福是什么呢?幸福在每個人心里的定義都是不同的。古代人吃到一塊半焦的燒肉和現代人吃到一頓滿漢全席的滿足感是一樣的。所以,幸福其實就是幸福感而已。人要調整自己,修養自己,才能達到這樣一種幸福。要融入生活,感謝生活,才能永遠生活在幸福的狀態中。
愛錢等于愛上失落
也許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愛錢,但愛錢的痛苦在于,錢并不萬能。而且錢這東西,不是你想得到就得到的,也不是你只要爭取就能爭取到的。所以愛錢的結果,大多是終日的焦灼和最終的失落。
因禍得福
小時侯看父母鬧矛盾,那是對孩子智力的極大開發,因為總要在夾縫中確定自己的位置,還要兼顧好長輩間感情的距離,既不能偏向父親,也不能偏向母親。后來對許多事情的適應協調性,與他人良好相處的智慧,就是從小這么鍛煉出來的。
快樂
立身正直而無旁顧的人,他一生都會是快樂的。
學做人
和人相處,最簡單不過。你敬人一尺,人才敬你一丈。反過來,你不仁,人也不義。要想把人做好,你就記住三句話:待人真誠,做事規矩,態度謙恭。有這三條,就算齊了。只要做到這三句話,任何環境,都能容你。
終老向往
很多中國人住了多年的高樓大廈,老了卻最想有個院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樣的生活情致大概是很多中國人的一致向往,在養個雞鴨狗兔什么的,才叫落葉歸根。這個根,從本質上說就是對土地的心理依賴。
電視霸權
我們很不幸地生在一個電視霸權主義的時代,電視訓練著并改變著無數人的欣賞習慣,讓無數人變得焦躁、輕浮、懶惰、追逐直觀和直白。
兩道關
人的一生最難過的不外兩關,一是重大挫折,二是不勞而獲。不勞而獲的錢財最容易任意揮霍,一個人要是又受了挫折又得了外財的話,那這個人肯定是徹底的沒救了。
平淡生活
只有當一個人不再沉淪于物質生存的終日焦慮,他才可以去尋找和享受情感。他才可以讓情感這樣一個高尚的東西,遠離金錢而保持純潔。(平淡生活)
愛一個人的感覺原來竟是這樣好!你為他哭,為他笑,為他操心,為他牽腸掛肚,那感覺真的好。(平淡生活)
在我們的周圍,早已物欲橫流。在金錢的旗幟之下,一切陰謀、一切黑幕、一切你死我活的爭斗,都變得如此必然,如此自然而然!(平淡生活)